著名演奏教育家周廣仁 為鋼琴教育事業無私奉獻

2020-12-12 搜狐網
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廣仁


  在最近舉行的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成立大會上,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被推選為名譽會長。作為中國第二代鋼琴家,她在學會成立大會上激動地表示: 「我為生在鋼琴四代同堂的隊伍裡感到非常幸福,我相信今後中國鋼琴事業一定會蓬勃發展。 」誠然,中國鋼琴事業已步入了人才輩出、繁榮發展的快車道,而其今日的輝煌,又是與周廣仁等老一輩鋼琴家們的辛勤耕耘分不開的。

  愛鋼琴如生命

  作為鋼琴師,周廣仁受邀出席錢學森與蔣英的婚禮,為兩位新人彈奏孟德爾頌的《婚禮進行曲》。

  周廣仁原籍浙江寧波, 1928年出生在德國漢諾瓦,幼年隨父母回到上海,從小迷戀鋼琴,常常站在有鋼琴的人家窗前,靜靜聆聽從屋裡傳出的陣陣琴聲。中國第一代鋼琴家錢琪先生曾擔任過周廣仁的啟蒙老師,她進入私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後師從著名作曲家、鋼琴家丁善德。

  抗戰勝利後,周廣仁繼續和當時在上海的多位外國鋼琴家學習。

  1948年,年僅19歲的周廣仁與當時堪稱「遠東第一」的上海工部局管弦樂隊聯袂演奏莫扎特和蕭邦的鋼琴協奏曲,在樂壇上嶄露頭角。她還曾作為鋼琴師受邀出席「航天之父」錢學森與著名歌唱家蔣英的婚禮。與一般婚禮上常用的華格納《婚禮進行曲》不同,周廣仁為兩位新人彈奏的孟德爾頌《婚禮進行曲》更加激昂、明快。 「這樣蔣英才可以與其他慢悠悠的新娘不同,踏著大步邁進會場。 」如今談起這段佳話,周廣仁依然一臉的興奮。上海解放時,周廣仁的外國老師一個個離開上海,曾與她合作過的管弦樂隊也相繼解散,她的一個朋友願意幫助她去法國深造,而新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海音樂學院前身)院長賀綠汀的一句「你留下吧,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人才,國家會培養你的」 ,則把她留在了祖國。從此周廣仁的名字和新中國的鋼琴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1951年,她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參加「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後又赴東柏林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並在鋼琴比賽中獲得三等獎,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鋼琴家。回國後她調入中央歌舞團,不久又到中央樂團擔任鋼琴演奏員。1955年她到中央音樂學院跟前蘇聯專家進修並在鋼琴系兼職, 1958年正式調入中央音樂學院。

  樂器是演奏家表達音樂的工具,也是與之心靈相契的伴侶,而周廣仁更是把鋼琴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周廣仁擁有的第一架鋼琴,是17歲時祖父的一位德國朋友因回國定居而留給她的。這架「布魯特納」三角鋼琴陪伴新主人一起快樂成長,也與她共同奏響藝術人生的壯麗詩篇。此後,周廣仁從未離開過鋼琴,即使是那場令人扼腕的事故,也沒有成為她和鋼琴之間的休止符。

  1982年5月在一位外國專家的音樂會上,周廣仁主動幫忙挪動三角鋼琴時,鋼琴的一條琴腿意外折斷,使她的右手無名指被當場砸斷一節,中指和小指粉碎性骨折。雖然之後經過手術,她的中指和小指保留了原來的長度,無名指卻永遠短了一節。對於鋼琴家來說,手就是全部的生命,面對這場不幸的災難,周廣仁沒有抱怨,更沒有被擊倒。她太熱愛鋼琴了,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重新彈奏心中的音樂。於是,手術後剛剛拆線沒幾天,她就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兩個受傷的手指最初一點都不能動,每動一下都鑽心地疼。後來能動一點了,她就套著醫生用的橡皮手套,指頭前裹著棉花開始練琴。就這樣,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她竟在短短一年的恢復與練習後重登舞臺。在北京大學的禮堂裡,蕭邦《搖籃曲》抒情、唯美的旋律在她的手指下靜靜流淌。演出後,她把主治醫生請上舞臺,那一幕感人的場景,讓現場觀眾無不動容。

  愛學生似親人

  看到李雲迪被媒體過分追捧,她十分擔憂,曾言辭懇切地希望他沉寂下來,潛心鑽研業務。

  當年剛調入中央音樂學院時,有人對她在演奏的黃金時期離開表演團體轉入教學崗位,感到不理解。而周廣仁卻有著自己的志向。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心裡就有了當教師的理想,因為在她的心目中,教師是非常崇高的職業。其實周廣仁很早就開始教學生了,由於父親的反對,她要靠教比自己小的孩子解決學費問題。她認為教學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要教好學生,自己首先要弄清楚許多概念和問題,還得動腦筋、花時間去思

  考怎樣改正學生的毛病。克服了學生的毛病,自己在學習上也進了一步。 」

  平日裡,周廣仁舉止優雅、和藹可親,對於那些在北京學習、生活不方便的外地學生,她還會把他們叫到家裡「白吃白住」 。但在課堂上,她又頗為嚴格、嚴厲。可能是受曾在德國留學的工程師父親的影響,無論做人、做事、做學問,她都追求嚴謹、完美。她非常守時,每次上課都提前到課堂,而每當有學生遲到,她都會不留情面地予以批評。教學中,她注意傾聽學生的彈奏,擅於發現學生的優點並加以鼓勵。而對於學生的缺點,她也會循循善誘,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她重視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和演出實踐。她認為基礎訓練應包括端正的學習態度,鋼琴演奏的明確概念、技法和表現規律,敏銳的聽覺,獨立理解和處理音樂的能力等等方面。她也很重視學生的音樂和文化修養。她認為, 「音樂語言有它本身的規律和文法,必須學會看懂和聽懂。學音樂和學外語一樣,學外語只會拼音不行,學音樂只知道音符、拍子而不懂音樂的語言、邏輯、規律同樣不行。 」她還要求學生要廣泛涉獵文學、美術等姐妹藝術,因為藝術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她時常告誡學生: 「鋼琴最終表現的是文化修養,很難想像一個對歐洲文化、歷史一無所知的人,卻能彈奏好貝多芬、蕭邦的作品。事實上,有些人到一定程度就再也彈不上去了,並不是他的手僵硬了,而是頭腦空白了。 」

  音樂學院的老師都很愛材,都愛教好苗子。但周廣仁從不挑揀學生,無論是尖子生,學習一般的學生,還是那些慕名而來的編外生,她都一視同仁。她認為, 「好的教師不是按照一種規格來培養學生,而是善於把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教成材。教師的責任是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所長,讓每一個學生煥發出自己的光彩,而不是讓每個學生都變成和老師一樣。 」

  王笑寒是第46屆德國慕尼黑ARD音樂比賽第三名及特別獎(1997年)得主,並曾作為第11屆美國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中最年輕的參賽選手一舉闖入前6名的決賽。雖然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但在周廣仁眼中,他卻是一個「難教」的學生。周廣仁是在王笑寒最低谷的時候把他接收到自己手裡的,對於這位有才華卻又毛病不少,基本功有問題可卻「胃口」很大,在音樂上有自己的主張而且自尊心很強的學生,周廣仁特別注意保護他的積極性, 「讓他在自己的軌道上儘量做得更好」 。如今王笑寒已從德國漢諾瓦戲劇音樂學院畢業並回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任教。

  培養了世界著名青年鋼琴家李雲迪和陳薩的深圳藝術學校但昭義教授,曾在上世紀60年代作為進修生隨周廣仁學習。在三年半的時間裡,他享受了與正式學生一樣的「待遇」 。回憶那段令人難忘的學習經歷,但教授不無感慨地表示,他深深地被周先生的敬業精神所感染,同時他也從老師那裡獲得了鋼琴演奏的科學方法,懂得了理解、處理音樂的基本原理。

  在周廣仁的學生中,現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兼作曲學科主任的梁雷,可以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出生在音樂家庭的梁雷從小喜歡在鋼琴上「編故事」 ,但是這種「亂彈琴」卻被一些鋼琴老師認為不夠「專業」 。對於這個只是喜歡「玩鋼琴」 ,用音樂「編故事」的小學生,一個非鋼琴專業、基礎不是太好、別人不想收的學生,周先生不僅沒有拒絕,而且還根據他的特點設計教材,鼓勵和支持他的音樂想像力,使他對音樂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梁雷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理論學科後,在學校舉辦了一場個人鋼琴作品音樂會,周先生親自組織和主持。梁雷後來赴美學習作曲,最終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作為唯一一位青年華裔作曲家,被編入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的《格羅夫美國音樂字典》 。在作曲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梁雷,一直把周先生看作是改變自己人生旅程的恩師,「沒有她,我絕不會走到今天」 。

  周廣仁對學生的熱愛,還體現在她對人才的愛惜。在國內外樂壇炙手可熱的青年鋼琴家李雲迪,可以算是她的徒孫了。看到這位年輕的蕭邦國際比賽首獎獲得者曾一度被公共媒體過分追捧,她十分擔憂,曾特地給他寫信,言辭懇切地希望他沉寂下來,潛心鑽研業務,這也正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吧。

  愛事業視天職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已經85歲高齡的周廣仁依然活躍在教學一線,離不開她心愛的鋼琴,離不開她可愛的學生。

  周廣仁愛鋼琴、愛學生,更愛中國鋼琴事業。當她接受賀綠汀的挽留成為上海音樂學院的一位年輕教師時,就承擔起了一份為新中國鋼琴事業做出奉獻的歷史責任。這份責任來自於一位鋼琴藝術家的本分和良知,也是出於她對國家和民族的無限熱愛。時光荏苒,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周廣仁沒有辜負老院長的殷切期望,而她對中國鋼琴事業作出的貢獻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幾乎涵蓋了鋼琴演奏、教學、理論、創作和國際交流等各個領域,而且其中的很多方面又都具有開拓性和歷史性: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鋼琴家(1951年),是「文革」後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1978年),是首位在美國29所大學以「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為題進行講學和演奏的中國教授(1980年),是中國首個國際鋼琴比賽(中國國際鋼琴比賽, 1994年)的倡導者和歷屆評委會主席,是中國唯一全國性鋼琴專業刊物《鋼琴藝術》的主編(1996年至今)。同時,她亦幾乎是歷屆各類全國性鋼琴比賽的組織者兼評委會主席,是出任美國範·克萊本、英國利茲等國際著名鋼琴比賽評委最多的中國鋼琴家。

  此外,周廣仁還情系兒童鋼琴教育,長期致力於鋼琴藝術的普及工作。她先後創辦了「星海」(1983年)和「樂友」 (1990年)兩所業餘音樂學校,經常深入中小學舉辦音樂講座。她還率眾弟子舉辦普及音樂會,編寫教材,錄製教學音像資料。她將鋼琴藝術的種子播撒到全國各地,被人們譽為「中國鋼琴教育之母」 。

  周廣仁的名字取意為廣仁大德,正如這個名字一樣,她用滿腔熱忱和無私的愛,培育了倪洪進、但昭義、逄勃、盛原等一批批鋼琴人才,桃李滿天下。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已經85歲高齡的周廣仁依然活躍在教學一線,腿腳不方便了,她就讓學生到家裡來上課。愛鋼琴如生命、愛學生似親人、愛事業視天職的周廣仁,離不開她心愛的鋼琴,離不開她可愛的學生。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宋學軍)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0212/n394823625.shtml report 4964 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廣仁在最近舉行的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成立大會上,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被推選為名譽會長。作為中國第二代

");}

相關焦點

  • 國內外著名鋼琴家點評愷撒堡鋼琴
    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泰鬥」的周廣仁先生,與珠江鋼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近年,周廣仁先生對最新研發的珠江·愷撒堡鋼琴進行鑑定,周先生一到集團音樂廳,就興志勃勃地對現場多臺愷撒堡三角鋼琴和立式琴的聲學品質、彈奏性能進行了反覆彈奏鑑別。試彈後周先生發自內心地說」很好,音色和手感的確不錯」。
  • 珠江愷撒堡青少年鋼琴大賽(2019)即將開啟
    作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珠江鋼琴集團聚焦樂器文化產業,多年來為繁榮發展社會音樂文化事業而不遺餘力。早在1983年,珠江鋼琴集團舉辦了第一屆珠江杯全國青少年鋼琴邀請賽,開啟了國內企業辦專業鋼琴比賽的先河,為青少年的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平臺,很多獲獎選手已成長為今天中國鋼琴界的俊彥。
  • 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隆重開業
    開幕當天大咖雲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徐沛東,鋼琴泰鬥、中央音樂學院終生教授 周廣仁,鋼琴泰鬥、全國政協終身榮譽委員劉詩昆,著名鋼琴家鮑蕙蕎,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巡視員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巡視員、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萬麗君,北京市西城區宣傳部部長陳寧,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著名歌唱家鬱鈞劍
  • 阿波羅鋼琴:用卓越品質助力中國鋼琴教育的普及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以及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藝術教育越來越成為孩子成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鋼琴,從之前的少數人的藝術,逐漸走進大眾,走進普通人家,給更多的人帶來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
  • 珠音藝韻 琴鳴華章——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隆重開業
    立足資本運作與文化創意,重塑民族鋼琴品牌文化商業價值。7月18日,珠江鋼琴集團全球首家珠江鋼琴藝術之家——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開業典禮隆重舉行。開幕當天,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徐沛東,鋼琴泰鬥、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鋼琴泰鬥、全國政協終身榮譽委員劉詩昆,著名鋼琴家鮑蕙蕎,國家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巡視員、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萬麗君,北京市西城區宣傳部部長陳寧,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著名歌唱家鬱鈞劍,著名聲樂教育家孟玲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著名鋼琴教育家張芳教授曾提醒家長:「音樂是一種語言,錯過播種期就錯過了一生。」鋼琴作為樂器之王,88個黑白琴鍵涵蓋所有樂器的音域,是最適合孩子音樂感知啟蒙的樂器。鋼琴可以讓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而將來鋼琴也將伴隨孩子成為一項重要的交際手段,會鋼琴的人脈圈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為孩子將來的事業發展鋪路。孩子學鋼琴的好處顯而易見。
  • 鬱鈞劍給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題字才知道他還是一個書法家
    鬱鈞劍給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題詞業界傳說鬱鈞劍不僅僅歌唱的好,在歌唱界還是比較有名的書法家,他的字自成一派,功底很深,在珠江鋼琴北京藝術藝術之家開業的時候,鬱鈞劍為珠江鋼琴北京藝術之家特地獻上了自己的書法作品
  • 進入國際鋼琴演奏家的鋼琴世界,用音樂開啟一段靜雅的時光~
    Entremont)、邵恩、胡詠言、王甫建、格雷格裡·辛格(GregorySinger)、楊洋、朱其元、Alessio Tiezzi、哈魯特(Harout Fazlian)、尼古拉·克勞澤(Nicolas Krauze)、印牧和生(Kazuo Kanemaki)等著名指揮家合作演出世界著名鋼琴協奏曲。
  • 美國|古典吉他演奏博士劉允宸:美國的「應試教育」
    比如,談起西洋樂器中無可撼動的一哥,大家會用『國王』的稱號為它加冕,它的名字是鋼琴。而說到『王后』,對古典音樂稍有了解的人,也能很快反應出這是小提琴的別稱。那麼,『王子』呢?恐怕很多讀者就不清不楚了。有什麼樂器,可以綜合鋼琴和小提琴的特點嗎?
  • 中國鋼琴教育比歐洲的「落後」?我不信
    很早之前就聽說歐洲的鋼琴教育更「先進」!難道中國的鋼琴教育就很落後嗎?我不信!!!這次我們採訪了一位在德國留學了十年的鋼琴老師,她說其實談不上落後與先進,只是教學理念和方法不一樣而已,下面我們從談話中整理出了中國鋼琴老師和德國(歐洲)鋼琴老師的一些不同點。
  • 於斯教育:主打鋼琴教育,打造線上+線下+智能化硬體學習場景
    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學習鋼琴的兒童早已超過3000萬,且每年在以10%的速度增加,由此可見鋼琴教育市場容量巨大。近日獵雲網採訪的網際網路音樂教育科技公司於斯教育(以下簡稱於斯)就是其中一家,於2014年6月成立。
  • 李強實用鋼琴教學叢書,讓初學者更有效率地入門鋼琴演奏
    ——《音樂周報》王欣馨用情景為音樂插上想像的翅膀,用音樂詮釋情景的美好。李強老師的《李強情景彈鋼琴》富有趣味性地培養了孩子的演奏能力,更拓展著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兒童音樂教育家 陸銳錦《李強情景彈鋼琴》裡面有許多為孩子們原創的鋼琴曲,經過了多年的教育實踐,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歡。全書創新的改編曲目和即興彈奏視頻很適合教師和學生們使用。
  • 著名鋼琴家波利尼演奏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
    毛裡奇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義大利籍世界著名鋼琴家。 出生於米蘭。1960年,他在華沙贏得了享有盛譽的國際蕭邦鋼琴比賽。1968年,他在英國、歐洲、美國和日本巡迴表演。波利尼錄製了他的獲獎表演蕭邦的鋼琴協奏曲第一在E小調,作品11在1960年為百代在倫敦。它仍然是這項工作最好的錄音之一。
  • 唐安琪:音樂教育將是我一生的工作 出版了一套用來玩音樂的教材
    曾先後師從著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陳曼春教授、陳漪漣教授及Edna Golandsky教授學習鋼琴演奏及鋼琴教學法。曾發表論文數篇,於2012年出版了由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王震亞教授指正,著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周廣仁先生寫序的鋼琴曲集:《龍船調的故鄉—中國.恩施土家族傳統民歌鋼琴小曲 65 首》;於2019年出版了中國首套節奏創意書籍:《杯子遊戲@節奏探索》系列叢書;於2020年出版音樂點讀繪本《TT老師全能趣味音樂》系列教程。
  • 2018年理察.克萊德曼鋼琴音樂會
    年輕的鄭水疊由於具備過人的音樂天賦,鋼琴演奏非常出色,在國際比賽中曾獲得優異的成績,此次獲此殊榮將同世界級鋼琴大師理察.克萊德曼同臺巡演,鄭水疊十分開心。因為從小他就特別喜愛理察·克萊德曼的音樂,能夠與心目中的大師同臺演奏,這一直都是他心中的一個「夢想」。
  • 演奏必須取得操縱鋼琴的主權,這個操縱權就是技巧
    鋼琴演奏的技藝性很強,正如著名鋼琴演奏家霍夫曼所說:「演奏必須取得操縱鋼琴的主權,這個操縱權就是技巧。」一個人的樂想觀念是要靠他的技巧能力來表達的,如果缺乏這種能力,縱使有偉大的思想,在樂器上卻不能用正確的觸感和音響來表現,則其思想、樂想也不能找出一條藝術的表現的道路。通過科學的嚴格訓練獲得技巧,對於鋼琴演奏是必不可少的。
  • 翰明博思教育集團攜手中國鐵建·花語堂跨界 智能鋼琴成明星產品
    卡羅德·雲上鋼琴進駐太原頂級豪宅樣板間重新定義未來智能家&未來鋼琴大教育8月1日精彩綻放龍城太原翰明博思是一個立足文化藝術、承載教育科技、實現網絡教學與管理的具有商學院性質的創新型藝術教育集團公司。公司以教育科技產品研發為基礎,以教育人才培養為導向,以品牌加盟為模式,是集教育產品研發、教育諮詢管理、師生課程培訓、品牌運作推廣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教育平臺。
  • 中國雙流站丨美國鋼琴演奏博士吳易穎『解析型』鋼琴新年音樂會
    日(下午17:00)場館 :廣都國際酒店5樓(威尼斯多功能廳)地址 :雙流區藏衛路南段二段799號演奏鋼琴家2015年獲得鋼琴演奏博士學位,是李斯特獨創的鋼琴練習法的傳承者。《貓和老鼠》鋼琴現場經典演奏旅美期間師從鋼琴家 (安德魯威利斯)Andrew Willis、 (孫閔書)Minsoo Sohn,並獲多位國際級鋼琴家指導。
  • 原裝進口德國詩帝堡鋼琴重磅打造
    生產於德國的萊比錫(Leipzig),品牌橫跨幾個世紀,是德國歷史悠久、最著名的鋼琴製造商之一。詩帝堡憑藉著其長期以來傳統精湛的手工製造工藝,成為了世界一流的鋼琴,滿足了音樂愛好者對鋼琴的最高品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