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疆喀什疫情,瞬間讓喀什榮登熱搜,不曉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020本來就是艱辛的一年,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防護好自身安全的同時放寬心繼續鎮定生活。
喀什這座老城被稱為活著的千年古城,它依然淡淡的靜靜地坐落在天山南麓,絲毫沒有被疫情影響,依然給世人展示著她的魅力,也絲毫沒有擔心被這個世界遺忘的憂慮。
它的千百年來古老的建築極度富有西域的異國韻味,從古代開始喀什就是東西交流的必經之地,古希臘,印度,波斯文化傳入亞洲腹地的樞紐,華夏文明也由喀什傳入西方。喀什在中亞是堪與撒馬爾罕等歷史名城比肩的綠洲裡的明珠,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上下千年,風煙萬裡,喀什老城依然保留了17世紀古代的模樣,仿佛時間在這裡停滯,這也是那麼多人們不遠萬裡來到這裡遊歷的原因吧。
泥巴和楊木的房屋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夯實,向世人無比自豪的揭開世界上最大生土建築群的面紗。老城裡的熱情慈愛的一些民居歡迎遊客的遊覽,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歡迎你的到來,家門前的兩扇門大開,是男主人在家,只有單獨的一扇門開著,說明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門前掛了布簾,此時熱情好客的主人家中正在接待客人的到來。
行走在老城中,那一扇扇各異的大門,每家的都很好看,一如家鄉伊犁的漢人街,六星街了,彩色的大門,藍的,綠的,黃色,紅色,當然還有喀什的粉,加之精美的雕刻,每扇門都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品,每每看到都挪不動腳步。
老街巷的名子都是獨特的維吾爾語舊名,在伊犁的漢人街也有名稱上的體現,很多也都是以手工業來命名,名字使得街道更具獨特性和神秘感。
恰薩街道辦事處的亞格巴扎,意為食油市場,闊孜其亞貝希,為土陶工,再格來巷,是金銀匠聚居處等等。如果按街巷名訪去,心靈手巧的建築家或許可以粗略復原已毀的喀什古城建築和古代市場的布局和位置。
行走在老城區裡,走路也是一種享受,那些經久的木輪,小巧的器皿,牆壁的色彩都會使你沉迷的走著走著就迷失了方向,這時不要著急只要看腳下的磚,那是行走在迷宮中的暗語,6角的磚,順著便可走出老城,而另外一種4角的磚向前則是死胡同。
可見當地人的智慧早在古代就以體現,這種暗語帶著人們走近仿佛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一般,一般的人不懂,多半會迷路。
悠然的自然風光,濃鬱的民族風情,斑斕的的街區色調,粉色為底的土石路面的巷道,蜿蜒曲折在老城裡,寬一點的能趕著小毛驢拉的車毫不費力的通過,窄的只容一人通過。
粉色街巷裡綠色爬牆虎纏繞的小徑,最長的有600多米,短的50米就看到盡頭的鮮豔大門通向開滿鮮花的庭院,街巷錯綜複雜,南彎北拐,迂迴曲折,時而無處可去,卻柳暗花明,巷道兩邊是安靜的氛圍,時而孩童的爽朗的笑聲驚醒遊走的夢中人。
老城裡的老屋也一樣濃濃的異域風情,在有限的平面上,每家每戶都會蓋兩到三層土木結構的小樓,他們並不是整齊劃一,卻每間都特有的恰到好處得展現出自己獨有的姿態給新奇的遊客,有的向下延伸,底部是新疆慣有的地下室。
客廳,居室都是木質的扶梯,樓梯,牆面還是最能表現老城的粉色,家家在平面的屋頂都有晾臺,不論看風景也好,小憩也罷,或者僅僅聊個天喝個茶。不大的庭院,種滿了各種鮮花,一如身臨歐洲小鎮一般。
這所有的一切與廊柱,木雕,挑簷的各色花飾在時間的長河裡相互融合,錯落有致,一如舊時的大家閨秀幽靜祥和。在兩條巷道的相接處,偶爾會遇到橫跨街道的一間小樓,仿佛門樓一般,使小巷增添幾分神秘與幽深。
走進條條越來越窄的小巷,穿過一間間越建越高的屋舍,信步來到孜裡其巷的老街區的最高處。天空是新疆固有的藍,腳踩木梯,拾級而上,登至屋脊,眼前豁然開朗,心情也瞬間舒暢,有一種一覽眾屋矮的風範,遠處林立的高樓,都融入舊時時光,任歲月蹉跎此時也只在腳邊。
喀什老城踱步到高臺民居,一個由華麗走向破敗的頹廢景象。前幾秒還在驚訝於房屋的富麗堂皇,門窗精緻,小院陰涼,再抬頭確搖搖欲晃,破舊不堪的暴曬在太陽之下的老屋,每家窗臺卻少不了都擺著幾盆鮮花,大盆的夾竹桃居多,也是開著粉嫩的花瓣,一如人們對生活的情懷,日子再苦,也不能少了生活的樂趣,否則人生還有何意義。
旅遊為這裡的居民帶來的經濟的效益,他們自己開著展覽館或是小商店的謀生,另一部分人們還傳承著傳統維吾爾族陶器製作,遠觀燒制陶器的屋子裡煙霧繚繞,走進漆黑的屋子,陰影裡屋頂漏洞曬下屢屢陽光,光陰的故事在這裡上演,等侯陶器的閃亮登場。
或者他們也樂於窩在這座土夯房的一角,做一個陶藝工匠,用手捏出心裡所有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在於內心深處的熱情。
土曼河上的高臺民居,傳說,安拉用泥巴造人,信與不信擇一個傍晚登上高樓,看著太陽在西沉前努力散發出最後的光,越是破敗之處,老城的風情越濃鬱,一切都籠罩在粉紅之下,天空是粉色的穹頂。
倚在露臺的欄杆上,遠遠地望著艾提尕爾大寺上方天空的光彩瞬息變幻,某個瞬間覺得,有一種東西跨越老城本身而存在於世紀的時空,叫人心平氣和。
黃昏高臺民居,在地平線上粉紅色感愈演愈烈,日落是一天中溫柔的美麗風景,一瞬間跌落地平線之際化成漫天少女般面容的霞光,或是淺粉,或是粉紅,或是深粉,映襯著那座座古老歲月裡的民居,心放飛在面麵粉色的牆和迷宮般的小巷裡。
此時人們一天的生活也隨粉紅色去喀什噶爾沉睡的夢裡,待夢醒老城生活依舊年輕。
喀什是一個粉色的夢,滄桑的輪迴沒掠去,古老的面頰的嘟嘟的粉,風沙被雕飾成各種的模樣,任由歲月侵蝕留下斑駁的痕跡,這就是徜徉在歷史河流中的喀什古城,只一眼就想在此餘生。
那些被隨意打造,被時光掩埋的巷子裡,人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街頭上奔跑嬉笑的孩童,坐在茶館裡閒談的遲暮老人,買菜回家的婦人,沿街的各種商鋪和商鋪裡敲敲打打的匠人們。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匯集在一起,構建了這座活著的千年的喀什古城。
你來或不來,她都身披著爛漫的粉色霞衣千百年不變的等待著你。
--------------------------------------
喜歡新疆旅行,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