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審計局黨員幹部參觀「江漢關博物館」感受武漢百年滄桑巨變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為全面推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5+N」模式,不斷創新支部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支部活動的感召力和實效性,近日,武漢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赴江漢關博物館開展主題教育學習活動。博物館展覽分為「漢口開埠——武漢城市現代化的開端」、「艱難跋涉——武漢城市現代化的曲折探索」及「走向輝煌——武漢城市現代化的發展與騰飛」三個部分,詳細介紹了武漢自近代漢口開埠到邁向現代化發展這100多年的曲折歷程。通過這次主題教育活動,大家感受到一代代革命先賢志士和武漢人民不折不撓的奮鬥歷史,進一步激發了武漢審計人投身建設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自豪和自信。(李登宇 潘璐)

圖為審計人員在江漢關博物館展覽現場親身感受武漢百年滄桑巨變

責任編輯:肖成豔

【來源:武漢市審計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審計局黨員幹部參觀「江漢關博物館」感受武漢百年滄桑巨變
    為全面推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5+N」模式,不斷創新支部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支部活動的感召力和實效性,近日,武漢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赴江漢關博物館開展主題教育學習活動。
  • 百年江漢關大樓變身博物館
    百年江漢關大樓變身博物館/8) "← →"翻頁 12月30日,武漢市民與遊客參觀江漢關博物館裡模擬報關大廳
  • 百年江漢關啟迪時代使命
    長江之濱,江漢關大樓巍然矗立。  這座老建築建成於1924年,歷經風雨,已近百年。  6月27日上午10時,江漢關鐘樓準時響起渾厚悠揚的鐘聲。這座曾是武漢海關及其前身江漢關的辦公樓,如今已變身為博物館,參觀者絡繹不絕。
  • 江漢關博物館成年輕人網紅打卡地
    14日下午4點鐘,渾厚悠揚的江漢關銅鐘報時聲響起,參觀江漢關博物館大樓人數顯示牌上「客流統計信息:入館人數1550人,出館人數1342人」,該館當時開始停止當日遊客入館,門口掃碼的求約人只能選擇改天進館參觀。
  • 武漢 | 江漢關博物館,老武漢人心裡的地標建築
    2012年11月,武漢海關正式搬離江漢關大樓,三年後,江漢關大樓變身為江漢關博物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作為武漢市地標建築,江漢關博物館是武漢百年發展的一個縮影,武漢百年歷史滄桑與現代輝煌都可以在江漢關博物館找到印跡。
  • 江漢關博物館開館 武漢老建築變身城市文化新地標
    江漢關博物館昨日正式開館  用文物講述武漢現代化歷史長江日報訊(記者黃徵 通訊員周靜)昨日,隨著渾厚悠揚的江漢關銅鐘報時聲響起,依託江漢關大樓建成的江漢關博物館正式開館,我市首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在該館掛牌。
  • 疫後重啟走進江漢關博物館,再次感受大漢口百年來的歷史更迭
    武漢新冠疫情重啟的第81天,我們走進了因疫情堅守四個月的武漢·江漢關博物館,再次感受了大漢口百年來的歷史更迭。因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堅守四個月的武漢·江漢關博物館,終於在2020年5月18日恢復開館與觀眾重逢。
  • 見證大漢口歷史榮辱 專家講述「江漢關的滄桑往事」
    漢口江漢關,一座具有希臘古典式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莊重典雅,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之。它作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的見證,也是中國從閉關自守走向開放包容的載體。它是漢口開埠的見證人,是武漢滄桑歷史的紀念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 武漢百年古建築 曾是武漢第一高樓 現為城市史博物館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武漢的幾座博物館,如網紅博物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小眾博物館——湖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必打卡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座較受歡迎的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它目睹過武漢城市發展的歷程,見證了武漢百年的滄桑巨變。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盛極一時的海關大樓輝煌不再,但現在它又擁有了新的生命力,它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備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
  • 武漢百年古建築 曾是武漢第一高樓 現為城市史博物館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武漢的幾座博物館,如網紅博物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小眾博物館——湖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必打卡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座較受歡迎的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它目睹過武漢城市發展的歷程,見證了武漢百年的滄桑巨變。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盛極一時的海關大樓輝煌不再,但現在它又擁有了新的生命力,它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備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是依託江漢關大樓創辦的專題性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與武漢近現代歷史相關的各類文物、文獻以及實物,為人們了解武漢一個世紀以來的滄桑巨變提供了一個有利窗口。
  • 武漢江漢關的鐘聲
    施平 圖/文武漢江漢關由英國建築師恩九生設計,於1921年破土動工,1924年落成。江漢關的鐘聲陪伴幾代武漢人的成長,是寄託眾多武漢人情感的標誌性建築。 歲月如歌,時光流轉, 江漢關的鐘滴答滴答走動著,不知不覺已流過了近百年。
  • 行走武漢:武漢江漢關博物館
    作者:武漢人LW感謝馮老師的邀請,下午一同去參觀了江漢關博物館,就是在江漢路鐘樓裡面。我今天才知道鐘樓裡面有個博物館,介紹武漢的發展史,真的是太棒啦!走完一圈,發現時間遠遠不夠,以後會經常來這裡了解武漢的歷史!
  • 江漢關博物館徵集兩枚百年銀錠 價值近百萬(圖)
    記者彭年 攝  (記者管菁 通訊員彭建 李笙清)在本報的積極推動下,江漢關博物館徵集文物取得重要進展——昨日,江漢關博物館籌建處向本報獨家公開了兩枚光緒年間的江漢關銀錠,這兩枚銀錠上周經文物專家鑑定,為距今100多年的清代光緒年間所鑄,價值近百萬元,是目前江漢關博物館徵集到的最珍貴文物,堪稱該館的「鎮館之寶」。
  • 武漢國慶假期陰雨連綿,下雨可參觀博物館,領略武漢滄桑的歷史
    但是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武漢還有一批值得參觀的歷史文物和博物館、紀念館等。國慶中秋假期武漢陰雨天氣,外出不便,外地遊客可以參觀室內博物館、紀念館等,領略一下武漢久遠、滄桑的歷史,下面是武漢市的一批博物館、紀念館。
  • 江漢關博物館徵集兩枚百年銀錠 價值近百萬(圖)
    記者彭年 攝  (記者管菁 通訊員彭建 李笙清)在本報的積極推動下,江漢關博物館徵集文物取得重要進展——昨日,江漢關博物館籌建處向本報獨家公開了兩枚光緒年間的江漢關銀錠,這兩枚銀錠上周經文物專家鑑定,為距今100多年的清代光緒年間所鑄,價值近百萬元,是目前江漢關博物館徵集到的最珍貴文物,堪稱該館的「鎮館之寶」。
  • 江漢關博物館與武漢科技報社戰略合作籤約暨網絡知識競答活動頒獎儀式舉行
    2月5日上午,伴隨著穿越歲月滄桑的鐘聲和《我和我的祖國》旋律在江漢關博物館底層大廳奏響,江漢關博物館與武漢科技報社戰略合作籤約暨網絡知識競答活動頒獎儀式舉行
  • 武漢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等9家武漢文博單位恢復開放
    原標題:武漢9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5月18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直屬8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加上已於5月11日恢復開放的晴川閣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自1月下旬起閉館近4個月後,武漢市目前有9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
  • 一秒穿越百年,江漢路「時光博物館」即將正式開館
    ,穿越時空,與歷史重聚這個假期,行走在這座「時光博物館」帶你一秒穿越百年!///一張張張圖片敘述著江漢關的百年風雲它見證了大武漢的百年滄桑是近代武漢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縮影又是武漢近代建築的一大標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 江漢關博物館與武漢科技報社戰略合作籤約暨網絡知識競答活動頒獎儀式舉行
    2月5日上午,伴隨著穿越歲月滄桑的鐘聲和《我和我的祖國》旋律在江漢關博物館底層大廳奏響,江漢關博物館與武漢科技報社戰略合作籤約暨網絡知識競答活動頒獎儀式舉行
  • 武漢博物館、江漢關博物館等9家武漢文博單位恢復開放
    原標題:武漢9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5月18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直屬8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加上已於5月11日恢復開放的晴川閣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自1月下旬起閉館近4個月後,武漢市目前有9家文博單位恢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