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裡有個朋友給我留言:疫情期間為了增強免疫力,哪些人可以吃點雞蛋?海鮮嚇得不敢吃了,我想多吃幾個雞蛋來補充優質蛋白質,行不行?
這個朋友的留言,提的很實在,最近這些天,疫情又緊張起來。好多人也不吃冷凍海鮮魚肉了,那麼要想多獲取蛋白質,是不是可以增加吃雞蛋的量。畢竟是特殊時期嘛。
今天這篇文章針對這些特殊人群的營養,蛋白質攝入的量要高過普通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雞蛋給我們提供的營養素非常全面,當我們每天吃水煮雞蛋的話,吸收利用率也很高。還有蛋黃裡所含的卵磷脂對我們的大腦記憶力、腦部健康很有益。作為普通家庭在任何時期,雞蛋都是物美價廉的健康食物,值得每天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應保證攝入蛋類40~50克,對於健康成年人而言,一周不超過7個雞蛋即可。但對於以下人群,為保證營養攝入,可適當多吃雞蛋。
正在懷孕時期的女性,雖說現在是疫情期間,物流不太方便,但是也要食物多樣化進行照料。尤其是在懷孕中期,隨著胎兒的加速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等營養素的需求也會增加。這時候除了吃瘦肉、雞肉、蛋、魚外,可適當多吃一個雞蛋,只要是總膽固醇正常值範圍,尤其是那些身體比較瘦弱的孕期女性,更需要從飲食中補足優質蛋白質攝入,才能更好的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入。
早餐一個水煮雞蛋,中餐一個西紅柿雞蛋紫菜湯。
生了孩子做了媽媽,就要餵奶給寶寶。寶寶的營養來自於媽媽的奶水,若媽媽營養不充足,奶水也會營養素少。哺乳期的媽媽們,一要分泌乳汁、哺育寶寶,還要逐步補償懷孕期、分娩時的營養素損耗,只有及補充這樣才能促進各個器官、系統功能的恢復,因此需要充足的營養。建議每天比孕前增加約80~100克的動物性食物,可增加1個雞蛋。
健身鍛鍊、離不開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以此來及時補充肌肉所需的營養。一般推薦高強度運動後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以補充運動後肌肉蛋白的丟失,如蛋白粉、雞蛋白、雞胸肉等。推薦健身人群可增加雞蛋白的攝入。
生病後,身體需要慢慢調養。這時候病人需要的適量的補,而不是大魚不肉的補。雞蛋是最合適的健康食物,一天吃2-3個雞蛋,有助於身體機能的快速恢復。
雞蛋做法多樣:水煮雞蛋、蒸雞蛋羹、雞蛋炒西紅柿、雞蛋紫菜蛋湯,這樣吃法比煎炸雞蛋要好消化的多,營養素也保留的多,不易損失或破壞。
張文宏教授說:疫情期間的飲食,對於那些輕症患者一定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入。比如雞蛋,牛肉,雞肉,魚肉、牛奶。
雞蛋每天吃2個,牛奶兩杯,一頓魚,一頓肉,增強免疫力!
熊苗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 營養指導員;
主要工作:營養諮詢、營養教育、營養配餐、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