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3:28 |每日商報
設施陳舊、車位不足、綠化損壞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房齡較長的小區居民。為改善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最近,江幹區丁蘭街道颳起了一陣「美麗丁蘭」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的暖風,一個又一個小區在整治行動中實現復綠,重煥新顏。
不過,丁蘭並不止步於此,整改後如何做到長效管理,這才是重中之重。
「在市區的考核基礎上,丁蘭街道又自我加碼,對村社及經合社分別制定考評細則,增加了平安建設和綜合信息兩大項考核。」街道專項行動推進小組副組長王雄斌告訴記者,考評工作以城市環境「整潔指數」為評價指標,每月公布社區「潔美杯」「優勝榜」和「警示榜」情況,實行正負面清單、「整潔指數」月排名、末位約談制度,形成多維度評價體系,最終與社工績效工資掛鈎。
小區草坪「禿」了
街道牽頭復綠
31歲的小王來自江西,大學畢業後留杭工作。作為一名新杭州人,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今年剛剛在丁蘭街道美辰社區辰秀嘉園買了一套89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子。
辰秀嘉園是20世紀90年代建的經濟適用房,如今隨著「經轉商」,不少像小王一樣工作落戶的新杭州人搬了進來。
買房的欣喜之餘,小王卻有些不滿:「我家在3幢,樓下的綠化帶長期被停車佔用,導致綠植損毀嚴重,有的時候車開走了,還會留下幾個可樂瓶、紙巾在草坪內,看起來又髒又亂,而且草坪也一天比一天禿。」
但他發現,最近家樓下的變化有點大,綠化帶變得整潔又好看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社區對綠化進行了專項整治升級。
美辰社區黨委書記陳曉明告訴記者,自10月份開展「美麗丁蘭」創建行動以來,社區就組織志願者、業委會清理了各樓道和地下室,刷白了樓道牆面,還請了專業人員將綠植重新修剪栽種。短短兩三個星期,南、北小區26幢樓共計72個單元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冬意漸深,卻擋不住盎然的綠色。
「12月以來,小區裡來了幾位師傅,專門對綠化帶進行清理,他們把灌木叢中一些枯萎凋零的樹木全部清走,然後翻種了一批新的綠植。」小王欣喜地說,「現在從陽臺往下望,滿眼都是綠色,心情都好了不少!」
接下去,美辰社區還將聯合業委會開展小區的路面修復、去除牛皮癬等社區環境綜合提升工作,讓居住環境更舒心。
據悉,11月以來,丁蘭街道楓景園、丁橋家苑、大唐苑、崑崙天籟等小區都在積極推進綠化工作。
改小「頭」換大面
小區安全美觀「內外兼修」
除了綠化,「門頭改造」也是丁蘭街道這次環境整改的重點。
華鶴社區金地樂享灣小區自2015年交付以來,小區大門因過於狹小,遭到了不少居民的抱怨,特別是每天的早高峰,行人、電瓶車、汽車,上班的年輕人、上學的孩子和送孩子的老人,全部擠在了這一個小小的門口,這既有損小區「臉面」,又存在安全隱患。
今年10月,趁著這股「美麗丁蘭」創建行動的東風,小區門頭徹底得到了整改。不僅拓展了行車通道的寬度,還將單向的行人通道變成了雙向通行,違規停車現象也間接改善了。
「現在每天早上送我孫女上學時,門口的狀況好多了,原來不說汽車,光是那些進進出出的電瓶車就讓我好緊張,生怕撞到孩子,經過這麼一改造就安全多了。」小區居民王阿姨連豎大拇指,滿意地說。
此外,丁橋家苑北區的南門也進行了一番大換裝。
「丁橋家苑北區位於丁群街,原來的南大門是一個大鐵門,平時只開一個小門 ,人員進出不便,電瓶車需要抬起來才能出去,而且沒有保安值守,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社區工作人員楊英說,今年9月改造完成後,南門設置了汽車道閘,原來只能從東大門進出的汽車,現在從東門進南門出,大大改善了之前早高峰南門擁堵的情況,旁邊還專門設置了行人進出的電動門和保安亭,提高了安全性。
16085284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