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南12月11日電(逄鑫珊)11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等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近期疫情防控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張連三介紹到,近期,山東採取「應檢盡檢」核酸檢測制度,在抓好重點人群管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突破,疫情防控形勢總體保持平穩。截至目前,山東省在院治療病例9例(均為境外輸入),正在隔離觀察治療的無症狀感染者8例(境外輸入6例),尚有778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隔離觀察。
核酸檢測「應檢盡檢」
根據前期工作實踐,山東省堅決採取「應檢盡檢」例行核酸檢測制度。截至目前,山東省已經完成8輪「應檢盡檢」核酸檢測,共檢測1158.7萬人次,對密接、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員、疫情重點地區來魯人員等重點人群,持續做好摸排管控、隨訪登記、核酸檢測、健康管理和動態監測,有效做到了對問題的早發現、早應對、早處置,有力遏制了病毒傳播蔓延。
山東省還啟動實施了核酸檢測能力「倍增計劃」,據了解,山東省核酸檢測機構從8月初的451家,增長至目前的698家;山東省日最大檢測能力從8月初的16萬份,增長至目前的143萬份,年底前,將力爭達到150萬份。
重點人群「應訪盡訪」
近期,山東先後啟動對重點地區來魯返魯人員的大數據分析和追蹤隨訪,堅持將近期曾在中、高風險地區活動並進入山東省的人員作為重中之重,共追蹤到2477人,對尚在山東省人員全部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對已離開山東省人員均已通報外省。
在此基礎上,山東進一步擴大跟蹤隨訪範圍,對中、高風險區所在市入魯返魯人員進行全面摸排,現已追蹤到 208660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做到了「應訪盡訪」。
截至目前,接公安部、區域警務合作指揮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各省指揮部通報,共排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等高風險涉及山東省人員29344人,其中18743人在山東省已找到並落實隔離檢測措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0601人已離開山東,已通報相關省市落實健康管理措施。
在做好國內重點地區入魯返魯人員管理服務的同時,山東還同步做好境外相關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織密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閉環管理。嚴格做好人員轉運、隔離、檢測、交接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登記目的地為山東的人員102594人,其中返魯人員89839人,返回其他省人員7497人,仍在隔離人員5258人。
進一步築牢海上巡查、海岸封控、陸上管控「三道防線」,堵住海上非法入境渠道。截至目前,省內海港入境人員15042人,已解除隔離人員6683人,正在隔離人員253人,按照政策檢疫無異常後離開8106人,沒有發生因管控不嚴造成海上輸入的情況。
嚴守空港口岸陣地,認真做好核酸檢測、封閉隔離、閉環轉運等工作,濟南、青島、煙臺、威海4個接受國際航班的口岸城市全面掌握入境人員航班、身體狀況、檢測結果、目的地等信息,及時向省內各市及相關省市推送相關情況。截至目前,省內空港口岸已入境60166人,已解除隔離56655人,正在隔離3511人。
監管專倉保障冷鏈產品「應進必進」
山東省從11月22日起,在山東省啟動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建設運營,對進入山東境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全面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經消毒確保沒問題後再出倉,守牢「外防輸入」底線。
目前,山東省首批計劃建設的26家專倉全部建成,專倉冷庫總面積13.71萬平方米,容量達到16.62萬噸,建設自動消殺線30條、人工消殺線45條。監管專倉累計入庫貨物6240.39噸,全部完成消殺。
在監管專倉運營上,山東組織專家量身打造了建設運營標準和規範,在網絡及安全設備、辦公設備、視頻監控系統等7個方面制定配備規範,對裝卸、運輸、存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明確要求,並規定進口冷鏈食品入倉時,每個批次產品抽檢不少於總件數2%的樣本量。
同時,進一步完善「山東冷鏈」追溯管理平臺,把進口冷鏈食品提前報備、預約入倉、貨物和車輛登記、現場監管等8個環節的信息納入平臺,實現全流程全鏈條管控,確保一旦發現核酸檢測陽性可實現快速溯源。
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應進必進」,山東省指揮部將責成各級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對不落實提前24小時報備、不配合集中監管、不進入集中監管專倉檢測消毒、不使用「山東冷鏈」、不索證索票、不分區存儲、不亮碼銷售、不執行山東省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措施的「八不」行為,一律停業整頓、公開曝光。目前,山東省已對12家違反集中監管專倉措施的經營者進行了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