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資生堂旗下彩妝品牌 NARS(需求面積:30-60平方米) 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而據《日經新聞》報導, 8 月下旬 NARS 將在微信商城先開展線上銷售, 9 月會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設線下門店。
NARS 由彩妝師 Francois Nars 創立,儘管在消費者心中 NARS 有著強烈的歐美彩妝品牌的印象,但實際上早在 2000 年資生堂就將其收購。目前 NARS 以百貨店門店為中心,進入了全球 30 多個國家與地區,其中包括了香港與臺灣地區。
NARS 以粉底、眼影、口紅、腮紅等彩妝在彩妝迷中頗具知名度,據悉,資生堂將把 NARS 定位成高端彩妝品牌,在華產品基本價格為 350 元左右。
資生堂把 NARS 帶進中國市場的目的也很明確:豐富旗下品牌線。目前,進駐百貨店的資生堂旗下品牌有 SHISEIDO、 IPSA、 Clé de Peau Beauté 等品牌,這些品牌無一例外地更傾向於護膚品領域。
資生堂 2016 財年顯示,中國地區營收 1205 億日元,以人民幣進行計算的話,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 11.4%。從品牌來看,最替資生堂賺錢的是只在中國地區銷售的歐珀萊,但真正帶動資生堂從 2016 上半財年虧損 5 億日元,到下半財年實現 42 億日元利潤的則是高端品牌 Clé de Peau Beauté。
隨著中國彩妝市場不斷成熟,資生堂終於決定把不那麼日系,色彩選擇多樣、追求個性的 NARS 帶入中國市場。
由於遲遲沒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此之前,彩妝迷普遍通過 SNS 尋找試色,再在海淘平臺上購買 NARS。前不久, NARS Powermatte Lip Pigmen 啞光唇釉一在海外市場上市,「找丟網北美美容」、「彩妝資訊羊咩咩」等新浪微博美妝號立刻分享了大量試色。這就意味著, NARS 已經在彩妝迷中形成了市場與口碑,資生堂不需要花費精力對消費者進行消費者教育。
而在資生堂的計劃中,下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旗下品牌則很有可能是 2016 年收購的 D&G。
不過為了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展業務, NARS 改變了反對動物實驗的立場。 NARS 在官方 Instagram 表示:「儘管我們堅信不通過動物實驗也能證明產品的安全性,但我們必須遵守中國在內的當地市場法律。」
本文轉載來自:好奇心日報 陳思吟,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