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木拱廊橋之鄉,就藏於福建寧德,且可惜的是最美廊橋無人關注

2020-12-16 小小西瓜c

福建旅遊有一處地方值得推薦給大眾,那就是寧德,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寧德這個地方,其實寧德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它依山傍海,山巒疊嶂,主要分為濱海風光與內陸風光,濱海風光是海上風景以石奇、礁美、灘佳、洞幽、島綠為特點, 內陸風光主要是以國家級森林公園為特點,寧德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地方,比如福鼎、福安、霞浦、周寧等都是大眾極為耳熟的,只有壽寧這個地方極少人去旅遊。

壽寧位居閩浙兩省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境內最為出名的就是楊梅州大峽谷,「狀元故裡,進士之鄉」的西浦村,千年古剎三峰寺,馮夢龍遺蹟等景點。壽寧的一大特色主要還是是它的廊橋,境內存有較完好的明清時代貫木拱廊橋19座,被譽為「世界木拱廊橋之鄉」。而今日所要說的便是這楊梅洲。

楊梅洲2004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壽寧縣城外40公裡的坑底鄉,總面積約39.8平方公裡。它可以說是壽寧最能拿得出手的風景區了,以獨特的火山巖地貌和歷史文化古蹟為景觀特色,集溶洞、幽谷、秀水、奇峰、靈石、茂林、飛瀑、迷霧等湖光山色於一體。

就是這樣的景區,卻沒有任何的開發,景區內森林植被保護良好,保存有原始的天然林,在山間河壁上有很多木拱廊橋,而最為完整的是楊梅洲橋,楊梅洲古廊橋建於清乾隆年間,之後又重修了兩次,抬梁式木構架,貫木拱形廊屋式橋梁,是典型的江南一帶木拱廊橋。也是壽寧最美的廊橋。

全國現存完好的木拱廊橋109座,其中,壽寧就有木拱廊橋19座,居全國的首位,但卻很少人知曉,而且楊梅洲景區如果沒有雙溪橋與楊梅州橋的襯託,楊梅州景區也就泯然於深山,整個景區幾乎沒有任何的宣傳,有關於它的介紹也是少之又少。因一座楊梅州橋使得景區有了別樣的生氣,水與橋的完美結合才是楊梅州的精華所在。

楊梅洲因沒有開發,保護的極好,這裡的水清澈見底,所以楊梅洲又被譽為「閩東小九寨」。到楊梅洲遊玩,沒有其他的交通方式,最好的方式便是自駕遊,而且道路並不是特別的好,自駕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但這裡遊人是真的少,作為休閒度假遊還是不錯的,楊梅洲如一個靜靜等待的美人,只為了能在途中與你相見。

相關焦點

  • 世界木拱廊橋之鄉,就在福建寧德,令人可惜的是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旅遊有一個值得向大眾推薦的地方,那就是寧德。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寧德。事實上,寧德旅遊資源豐富,四面環山,山巒疊嶂。主要分為濱海風光與內陸風光。海岸風景是以石奇、礁美、灘佳、洞幽、綠色的島嶼為特徵的海洋風景,內陸風光以國家森林公園為主。所以,寧德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
  • 寧德:木拱廊橋 青綠鄉愁
    我國現存的木拱廊橋集中在閩浙邊界,主要分布在福建寧德市的壽寧縣、屏南縣和浙江溫州市的泰順縣,麗水市的慶元縣、景寧畲族自治縣等地。在福建寧德市境內的54座木拱廊橋中,有19座保存完整、極具特色的木拱廊橋位於壽寧縣,堪稱「中國之最」。
  • 福建省一個縣,名字吉祥安康,馮夢龍曾任知縣,世界木拱廊橋之鄉
    壽寧是中國花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世界木拱廊橋之鄉。一、歷史沿革1、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和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屬建寧府。2、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福寧府。4、1949年後屬第三專區、福安專區,1971年屬寧德地區。5、1999年屬寧德市。
  • 一個造橋世家的守望:希望有更多機會建木拱廊橋
    中新網寧德9月18日電 題:一個造橋世家的守望:盼更多機會建木拱廊橋  中新網記者 呂巧琴 葉茂  在福建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白水洋景區內,一座長達66米的木拱廊橋橫跨兩岸,飛簷翹角,古香古色。橋名「雙龍橋」,橋面距水面有三層樓高,這是寧德市屏南縣境內第二長橋。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安橋。
  • 閩浙木拱廊橋走進上海高校,請為它申遺打call!
    據考證,在這個區域至今保存較好的古代廊橋有100多座(其中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的有33座),這些廊橋不但構造精美、工藝精湛,而且經久耐用、風景獨特,是閩浙邊遠山區古代先民的智慧結晶。他呼籲大家關注和支持閩浙木拱廊橋聯合申遺工作,助力閩浙木拱廊橋早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那些散落在閩東深山的廊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橋瑰寶
    漫步在廊橋上,剎那間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目前全國僅存木拱廊橋百餘座,寧德是保存最完整的集中地之一,共55座,分布在壽寧、屏南、周寧、古田等縣。而壽寧以其廊橋之多、保存之完整,被稱為廊橋之鄉。在這裡也曾經上演了一出悽美的愛情故事——《愛在廊橋》。
  • 木拱廊橋:中國古代橋梁中的一道美麗彩虹
    這句詩,道出了橋的意境之美,讓人無限遐思。在中國的古代橋梁中,有一種很特殊的橋,人們稱其為「廊橋」,它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有頂蓋的橋,可供人遮陽、避雨、休憩,包括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等。
  • 浙江有個小縣城,被譽為的「世界廊橋之鄉」,最美廊橋就在這了
    泰順,是浙江省南部的一個小縣城,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山巒疊嶂,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歷史上,許多名人志士為躲避禍亂,曾遷移到這個群峰疊翠、人跡罕至的小縣城,留下了眾多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而泰順廊橋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被人們譽為「世界廊橋之鄉」。
  • 浙閩七縣合力謀劃中國木拱廊橋申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劍平)中國木拱廊橋保護與申遺的話題,再次受到浙南閩北七縣的關注和重視。近日,第七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舉辦。福建省壽寧縣、屏南縣、周寧縣、政和縣,浙江省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縣的政府官員代表及國內外專家出席,共商廊橋申遺事宜。廊橋,別名厝橋、風雨橋、蜈蚣橋,是在橋面上蓋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橋梁,有木拱、木平梁、石拱之分。其中,木拱廊橋又稱喜鵲窩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世所罕見。如今在浙南閩北山區縣市中還保存著百餘座宋代以來的木拱廊橋。
  • 第74期 一把魯班尺 續寫廊橋夢
    《一把魯班尺 一顆工匠心》 東南網寧德站聯合拓撲影像攝製東南網6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範陳春 本網記者 陳翊群 邱麗娟)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州市政府聯合省市有關文化機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在福州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裡,鄭多雄(左)和徒弟李振正在展示用木棍搭建拱橋模型。
  • 壽寧託溪:傳統工藝重拾廊橋之美
    福建日報記者林輝 通訊員 吳蘇梅 夏樹 攝臺海網9月1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近日,在壽寧縣託溪鄉洋尾村的飛鶴橋上,資深木拱廊橋建造師吳宗善正領著夥伴們拱壁板。這座造型優美、雕刻技藝精湛的木拱廊橋橫跨在青山綠水間,主體工程已近完工,成為託溪鄉雲水小鎮的一道亮麗的景觀和村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 福建寧德這處地,54公裡的高速耗費46億建成通車,卻很少人去旅遊
    提到福建旅遊,很多人都會想到廈門、泉州和福州幾大熱門的旅遊景點,很少人會去關注福建其他區域的旅遊,但是福建是一座多元化的省份,旅遊資源也是多樣化的,特別是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的寧德,常常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它是中國大黃魚之鄉,也是國家級園林城市,風景十分的優美。
  • 2020想去中國寧德旅遊景點:古廊橋群,金雞山,古廊橋群,翠屏湖
    古廊橋群壽寧,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素有「兩省門戶,五縣通衢」之稱。這裡「控閩浙咽喉。其崇峰疊嶂,屹若天塹,舊稱東隅保障,有天造地設之奇。」坐擁數條出省交通要道的山城壽寧,在文學家筆下留下了不少傳奇,其中廊橋大多扮演著重要角色。廊橋,讓這方山水獨具風格、底蘊深厚,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廊橋,濃縮了千百年的鄉土文化發展史,為壽寧贏得「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的盛譽。走進壽寧,就如同走進世界木拱廊橋天然博物館。
  • 福建閩東一個人文底蘊深厚的廊橋之鄉——壽寧犀溪西浦村
    廊橋之鄉狀元故裡——閩東壽寧縣犀溪鄉西浦村 福建省壽寧縣犀溪鄉西浦村位於閩浙邊界,西浦村基本上以繆姓為主,是一座血緣村落。羨龍頭之首佔,才貌冠世,抒輸忠之勤渠,實臨風之玉樹,照乘之明珠也。贅卿為乘龍,永結朱陳,合為鳳凰之侶,則調燮陰陽,輔佐江山予有望焉!爾其欽哉!宋紹定五年(1232)五月十六日。據統計宋代西浦繆氏還有繆龍威獲賜武狀元,另有進士18人,舉人、貢生、太學生等不計其數。故後人稱西浦村為「狀元故裡,進士之鄉」。
  • 壽寧鄭多雄:一把魯班尺 續寫廊橋夢
    《一把魯班尺 一顆工匠心》 東南網寧德站聯合拓樸影像攝製 東南網6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範陳春 本網記者 陳翊群 邱麗娟)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州市政府聯合省市有關文化機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在福州三坊七巷非遺博覽苑裡
  • 浙江泰順木拱廊橋「落戶」臺灣
    曾經,余光中先生的詩表達了兩岸同胞的血脈相連,思鄉之情。如今,兩岸文化交流廣泛,各種類型、風格的交流方式深得人心。2月23日,在臺灣省南投縣集集鎮清澈的清水溪上,「浙江泰順廊橋」正式落成圓橋。祖國文化瑰寶木拱廊橋首次落戶寶島。至此,臺灣首座木拱廊橋笑迎八方來客。在圓橋儀式上,集集鎮清水溪畔,張燈結彩,鞭炮齊鳴,數百名臺灣同胞載歌載舞,慶祝「浙江泰順廊橋」圓橋交接典禮。
  • 【康旅泰順】廊橋之鄉覓遺夢
    浙江泰順是與福建毗鄰的山區縣,因交通閉塞,長期鮮為人知,近年來卻因古廊橋驚豔世界,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引得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泰順縣現有各類橋梁970多座,其中33座是古廊橋,2005年,19座古廊橋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據87歲的廊橋研究者周萬鞏先生介紹,2008年公布為國家級文保單位的有34座廊橋,浙江省所佔17座,有15座在泰順縣境內,「中國廊橋之鄉」可謂名副其實。  當年建造廊橋的主要目的是便利交通。
  • 中國廊橋的故事:松溪渭田五福廊橋印象
    廊橋,別名屋橋、風雨橋,是在橋面上蓋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橋梁,有木拱、木平梁、石拱之分。其中木拱廊橋不僅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種類,而且是世界橋梁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品類,是中國橋梁文化的重要遺存。目前閩、浙兩省的南平、寧德、麗水、溫州是中國現存古廊橋較集中地區之一,閩北南平是福建現存古廊橋較集中地區之一。
  • VSL威勝利丨聚焦 全國最長木拱廊橋
    我國橋梁建造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廊橋便是我國的橋梁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結構形式之一。廊橋是一種有屋簷的橋,有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用途,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而要說廊橋就不得不說起「泰順」,泰順是浙江省南部一個山區縣,泰順被譽為「千橋之鄉」、「浙南橋梁博物館」,橋梁數量達958座,石碇步248條,結構類型也多種多樣,尤其是木拱廊橋,以其巧妙優美的結構造型,再現了《清明上河圖》的虹橋形象,被譽為「中國瑰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橋便位於這裡。
  • 專家齊聚「廊橋之鄉」浙江泰順 共話木拱橋保護與傳承
    據悉,木拱廊橋亦稱虹橋,是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橋梁樣式,是歷史遺存給閩浙兩省七縣(福建省壽寧縣、屏南縣、周寧縣、政和縣,浙江省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畲族自治縣)獨有的文化瑰寶。泰順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