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國家級新區大比拼:浦東GDP總量一騎絕塵 蘭州GDP增速遠超全省

2020-12-26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搜狐城市 ,作者藍橋

搜狐城市

網羅城市熱點,解讀城市政策,給你另一種角度品讀城市。

近日,有關國家級新區的消息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就在上周,全國第16個國家級新區——哈爾濱新區剛剛過完5歲生日。5年時間裡,哈爾濱新區引進千億投資,布局七大產業園區,GDP總量翻了將近一倍。

還是在上周,全國第5個、西北首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發布消息,截至11月底新區實有人口達到46.5萬人,較去年增長超10萬人,人口流入明顯加快。但即便如此,蘭州新區的人口仍與「2020年達到60萬」的預定目標相差甚遠。

截至2017年4月雄安新區獲批後,國家級新區的數量就達到並穩定在19個。在設立之初,它們被賦予了體制機制改革、帶動區域發展的使命。然而在實際發展中,它們的成績參差不齊,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也大不相同。今天,我們就從多個維度出發,對比一下它們的發展狀況。

基礎條件:

浦東起步最早 金普面積最大

在對比19個國家級新區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概念。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與眾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不同的是,國家級新區更注重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注重對區域發展的帶動能力,打造區域增長極,而非僅著眼於產業發展。

這一點從國家級新區的布局也可以看出。1992年10月,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成立,承擔「先行先試」的使命,對外接軌國際,對內輻射全國。14年後,天津濱海新區成立,成為北方的對外開放門戶。

在經過了兩個沿海直轄市的經驗積累之後,國家級新區開始了在其他地區的探索。2010-2012年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和廣州南沙新區相繼成立,2014-2015年更是密集批覆了西鹹新區、貴安新區等10個國家級新區,2016-2017年又批覆了長春新區、贛江新區和雄安新區。

至此,19個國家級新區全部成立,其中東部沿海地區8個、西部地區6個、東北地區3個、中部地區2個,基本上與全國區域政策調整的步調一致。

這些新區大部分都是從單個城市中劃出一片區域而形成,西鹹、貴安、天府和贛江4個新區是地跨兩市,舟山群島新區範圍是舟山全市。如果僅算陸地面積的話,大連金浦新區規劃面積達到2299平方千米,是19個新區中面積最大的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面積也超過2000平方千米,雄安新區遠期規劃也將超過2000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深圳還多。

在常住人口方面,浦東新區已超550萬,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級新區;濱海與天府人口超300萬,位於第二梯隊;兩江、江北、雄安等9個新區人口數量在100-300萬之間;南沙、蘭州、貴安、滇中、哈爾濱、長春與贛江新區人口數量則不足100萬。

獲批時間不同、基礎條件不同,19個新區在自身經濟建設和引領區域發展方面做出的成績也大不相同。

經濟發展:

浦東總量最高 濱海佔比最大

從經濟總量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的浦東與濱海明顯位列第一梯隊。

2019年,浦東新區GDP總值達到12734億元,是19個新區中唯一一個破億的新區。濱海新區在2010-2016年GDP曾超過浦東位列第一,但在GDP統計口徑變更後,其2016年GDP由10002.31億直接縮減為6654億,退回第二。近年來濱海新區未公布具體GDP數值,我們從統計年鑑中粗略計算其2018年GDP約為7808億,2019年位居第二應該不是問題。

西海岸新區、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2019年GDP相差不大,均在3000億元以上。江北新區、湘江新區、金普新區與福州新區GDP都超過2000億元,這7個新區位列第二梯隊。

還有8個新區GDP沒有破千億,基本上都位於西部和東北。除了剛剛設立3年的雄安新區外,GDP最低的蘭州新區設立已有8年,因距離主城較遠(70公裡)、常住人口較少、產業結構落後等原因,發展成績不如預期。同日獲批的西鹹新區與貴安新區均地跨兩市,因多方扯皮或財力不足等原因,發展成績也不如預期。

從經濟增速來看,新區增速普遍高於所在省份。蘭州新區、哈爾濱新區、江北新區、西鹹新區、南沙新區比全省高出4個以上百分點,天府新區、滇中新區、西海岸新區幾乎與全省持平,只有金普新區、兩江新區、貴安新區、雄安新區去年增速跑輸全省。

從新區GDP佔主體城市比例來看,除了舟山群島新區這個全市範圍都是新區的特例外,濱海新區、浦東新區、西海岸新區一騎絕塵,佔比都超過30%。金普新區、福州新區、湘江新區緊隨其後,佔比超過20%。贛江新區、蘭州新區等6個新區佔比不足10%,對主體城市經濟總量貢獻較小。

從經濟密度來看,浦東新區又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也是唯一一個地均GDP超過10億的新區。僅成立5年的湘江新區以490平方公裡的土地,創造了2468億元的經濟總量,地均GDP達到5億,位居第二。還有江北、濱海、兩江、福州、天府、南沙6個新區地均GDP超過2億,西鹹、蘭州、貴安新區地均GDP不足1億。

總體來看,浦東新區與濱海新區是當之無愧的「龍頭」,無論是自身經濟發展還是在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上,都可以說是一騎絕塵。當然,這與它們設立時間最早、獲得了最多的國家優惠政策不無關係。

優惠政策:

浦東濱海獲最多財稅支持

現行政策已由扶持轉為賦權

目前為止,國家級新區中設立最早的浦東、濱海新區已轉為行政區,設有區委區政府,其他大部分新區都是功能區,設立管理委員會。它們都擁有部分省級管理權限,擁有各種政策先行先試的權力,和落到實處的金融、財稅、土地、海關、產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比如同樣具有特殊政策的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很多都在國家級新區中率先落子。繼首個自貿區落子浦東後,濱海、南沙、金普、舟山群島、兩江、天府、西鹹、西海岸、江北等多個國家級新區均獲此利好。具有特殊稅收、外匯政策的綜合保稅區,更幾乎是國家級新區的「標配」。

不過,只有最先設立的浦東、濱海和兩江新區獲得了最為全面的政策支持。比如最直接的財政補貼方面,浦東新區設立之初得到國家財政每年3億元開發資金支持,濱海新區2005-2014年獲得國家財政每年10億元的專項財政資金支持。此後密集設立的新區,極少得到國家財政直接補貼,一般都由省、市政府酌情補貼。

再比如稅收政策方面,浦東新區生產性質的外資企業、濱海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兩江新區符合國家鼓勵發展條件的產業、舟山群島新區涉海高新技術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均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此後國家在制定新區規劃時更加重視區域平衡發展,從直接的財稅支持轉變為賦予先行先試權力,國家級新區的「含金量」大幅降低。

在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文稱《指導意見》)中,國家對19個新區的支持也更多地傾向於「先行先試」,例如:

推動有條件的新區按程序開展行政區劃調整;

有針對性地引導外資項目和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在新區布局;

支持新區率先複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經驗;

支持新區探索更加開放便利的海外科技人才引進和服務管理機制;

支持在確有發展需要、符合條件的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

……

雖然國家級新區的「含金量」已不比當初,但目前仍有鄭州鄭東新區、合肥濱湖新區、武漢長江新區等10多家新區在申報國家級新區。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獲批國家級新區一方面可以凝聚人心,因國家認可而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管理權限,在體制機制上進行一些探索,吸引社會投資。

不過目前,從19個國家級新區的對比來看,它們的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大部分新區對於區域經濟的引領作用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國務院年初發布的《指導意見》中也曾直言,現有新區不同程度地面臨規劃建設不夠集約、主導產業優勢不夠突出、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此前掀起的這輪國家級新區熱,或許該冷靜一下了。

參考資料:

[1] 國家級新區面面觀.曾全紅

[2] 我國國家級新區的類型劃分與政策導向.魏中胤

[3] 國家級新區發展階段及思考.馮奎

[4] 國家級新區財稅政策共性與個性研究.熊海珍

[5] 武漢、合肥、鄭州、杭州……國家級新區「爭奪戰」,誰將勝出?劉曉博說財經

[6] 含金量降低國家級新區爭奪戰仍盛 全國至少8省9地申報.長江商報

原標題:《19個國家級新區大比拼:浦東GDP總量一騎絕塵 蘭州GDP增速遠超全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8全國各省市gdp排行榜 17個城市GDP總量超萬億元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4日訊  2018中國城市gdp最新排名 。2018年,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GDP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有望達到17個。
  • 我國經濟「最強」市轄區,GDP過萬億,是你家鄉嗎
    近年來gdp過萬億是很多大城市拼命追求的目標,數據顯示,中國gdp過萬億的城市達到了17個,中國有的市轄區的gdp也在突破了一萬億。上海,中國直轄市,世界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科技、貿易、信息、金融、航運中心,上海市gdp總量約3.3萬億元,其中浦東新區將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gdp超萬億元的市轄區。天津濱海新區、北京海澱區、廣東天河區、深圳南山區等經濟強區gdp均在7000億元以下,與1萬億元也有一定差距,預計浦東新區的區位優勢將長期保持。
  • 江蘇「最窮」的一個城市,仍可以遠超5個省會城市,實力可見一斑
    江蘇是中國綜合實力僅次於廣東省的第二大省,經濟強市雲集,尤以蘇南最為強勁,但在國民心中,江蘇只是富蘇南,蘇北各市還不及一些小城市,這可能是開玩笑,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更何況江蘇還是一頭活著的肥駱駝。江蘇實力最差的正是蘇北宿遷市,宿遷GDP總量和人均GDP全省排名都是倒數第一。
  • 安徽省gdp城市排名2020 安徽各市前三季度gdp數據發布
    從經濟總量看,合肥繼續領跑全省。合肥前三季度總量達到7182.25億元,也是全省唯一超過7000億元的城市。蕪湖排在第二位,經濟總量達到2702.8億元;滁州居第三位,經濟總量達到2197.6億元。從經濟增速來看,滁州以3.7%的增速高居全省第一;銅陵、宿州緊隨其後,增速分別為3.1%、3%。
  • 15個新一線城市gdp最新排名 中國城市gdp排名2018
    而在2019年初,各省市中大部分已披露2018年度gdp經濟指數和增長速度。根據相關政策和發展策略,新一線城市依然保持強有力的增長,並且各自守住了自己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四個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市,首次突破兩萬億大關,達到20363.19萬億,再一次鞏固了自己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地位。
  • 遼寧2020上半年各城市GDP發布!盤錦領跑全省,錦州將被朝陽超越
    整體而言,遼寧省地市發展呈現階梯式分布,大連和瀋陽均以超千億的GDP總額發揮全省領頭羊第一梯隊!鞍山,盤錦,營口為第二梯隊,錦州、撫順、本溪、丹東、朝陽、葫蘆島、遼陽為第三梯隊!鐵嶺和阜新為第四梯隊!遼寧省2020年上半年除了葫蘆島各市的gdp都已出爐遼寧省2020年上半年除了葫蘆島各市的gdp都已出爐遼寧省各地市中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位於華南珠三角地區。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2018年珠海各區gdp,橫琴新區突破3百億元人民幣
    從珠海市統計局獲悉,2018年珠海市三個行政區的gdp情況,其中香洲區最高,達1902.05億元人民幣,其次是金灣區624.29億元和鬥門區388.38億元。
  • 瀋陽2019年gdp出爐:經濟持續低迷 離國家中心城市漸行漸遠
    通過查詢2018年初核數據發現,瀋陽2018年公布的gdp為6292.4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終核時,瀋陽2018年經濟數據被下調了190億元。從全國經濟發展水平來看,瀋陽2019年的經濟情況可以說是很低迷,一整年的經濟增量還不到400億,增速低於5%,已經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廣東gdp世界排第幾?2019廣東gdp世界排名
    同時,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為7.14萬億元,微降0.3%。其中出口額為4.34萬億元,增長1.6%。據此,廣東將成為中國史上首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的大省。  預計2020年廣東的經濟增速為6%左右,GDP有望接近12萬億元。  前幾天,江蘇省也官宣了2019年的成績——接近10萬億元,很遺憾,沒有與廣東省一起突破10萬億元。
  • 上半年中國城市GDP排名25強大匯總 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三
    廣東、江蘇、山東GDP總量穩居前三,14省市GDP增速實現扭負為正,貴州、甘肅、湖南、寧夏、青海GDP增速超1%。  經濟大省廣東依舊領先,GDP總量49234.2億元,較上年同期卻下降2.5%。廣東省統計局分析,上半年廣東一些指標仍處下降區間,要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仍需時日。江蘇、山東位居第二和第三,GDP總量分別為46722.92億元、33025.8億元。
  • 2019全國各省人均gdp一覽表 全國17省公布GDP成績單
    工業增加值增速快於上年、全國領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跑贏經濟增速。2019年,湖北省財政一般性支出壓減了10%,2020年,省政府堅守節用裕民,帶頭過「緊日子」,從嚴控制新增項目支出,財政一般性支出再壓減10%。  報告還提到,數字經濟是未來發展競爭的主戰場。
  • 浙江「最爭氣」的城市:面積不如一個縣,人均GDP卻常年位居前三
    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不起眼的城市,這些城市的經濟在不知不覺中,gdp的發展呈現出快速發展的階段,這難道不是我國對經濟發展的意義嗎?浙江省有一個城市,他對經濟發展處理得非常低調,在浙江最受歡迎的城市,面積沒有一個縣大,人均gdp卻常年位居前三,那就是舟山市。
  • 2018年珠海市各行政(功能)區GDP總量及增速排行榜:香洲直屬GDP總量...
    2018年珠海市各行政(功能)區GDP總量及增速排行榜:香洲直屬GDP總量領先第二名超千億  楊虹洪 • 2019-02-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2019中國人均gdp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增長率為多少?  國家GDP是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那麼你知道2019年全國gdp是多少嗎?  2019年中國gdp增長率為多少  南京市:2019年南京市全年完成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4050億元,增幅連續11個季度保持8%及以上
  • 2020上半年安徽省各市GDP排名
    合肥市大劇院全省上半年經濟已經擺脫疫情影響,經濟增速也轉正。那麼我們看一下全省16市經濟表現如何。省會合肥市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419.74億元,同比增長0.2%,增速低於全省0.5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一。皖南明珠蕪湖市,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1706.78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高於全省0.5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二。
  • 中國經濟最強省份:GDP總量超全球94%國家,甚至比澳洲還高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省的貢獻是很大的,畢竟國家的發展與國內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說起經濟實力,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蘇、廣東兩省。
  • 中國萬億gdp城市有哪些?2020年gdp萬億城市有多少個
    2019年已有17個GDP萬億城市,今年還有哪些城市能入列?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實現GDP7472.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5%,GDP總量在7個城市中處於明顯領先的位置。  以紡織鞋帽等輕紡工業聞名的民營經濟大市泉州,今年一季度GDP下滑了10.3%,不過進入二季度降幅即大幅縮窄9.3個百分點,到三季度進一步回升,全年突破萬億大關幾無懸念。  作為製造業大市,泉州的幾個重點產業表現有喜有憂。
  • 武漢2019年gdp總量是多少?2019年武漢gdp排名
    3月20日,湖北潛江市統計局官網發布《2019年12月潛江市國民經濟統計月報》,顯示湖北省去年GDP為45828.31億元,增速7.5%,其中,武漢市16223.21億元,增速7.4%。  頻頻「反超」對方  《21世紀經濟報導》曾報導說,武漢和成都的經濟總量常年差距在200億元以內,往往是一兩個大項目投產便可改變位次。如2008年武漢因東風本田達產和富士康投產,GDP超越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