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2年、經過至少12輪融資、在疫情陰影下起起落落大半年的全球民宿短租平臺Airbnb(愛彼迎)終於迎來了上市。
12月10日晚間,愛彼迎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ABNB」,發行價為68美元/股,公開發行5000萬股A股普通股,市值約470億美元。
開盤後,愛彼迎暴漲逾110%,價格達146美元,盤中一度觸及165美元,最終以144.71美元報收,收盤漲幅超過112%,總市值近865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幾家知名連鎖酒店,如市值為427億美元的萬豪及298億美元的希爾頓,甚至比二者市值總和還要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天前,愛彼迎剛剛上調了IPO發行價區間,從每股44美元至50美元提高至每股56美元至60美元,而從每股68美元的IPO定價來看,市場對其追捧之火爆可見一斑。
累計虧損17.4億美元 上市或為「自救」
實際上,屢次上調發行價尋求高估值背後,也有愛彼迎的些許無奈,畢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業績重創之下,此時赴美IPO並不是愛彼迎的好時機,但面對吃緊的現金流、巨額的虧損,或許只有上市融資才是最直接快速「自救」的辦法。
作為一家成立12年之久的老牌共享住宿巨頭,其上市之路一直為外界所關注。早在2017年3月,就有Airbnb的高管曾公開表示,「我們確認Airbnb正處在上市籌備中,但這是一個持續兩年的項目,目前我們才行至一半」。
2019年9月,愛彼迎官宣公司計劃於2020年上市,彼時,估值已超過310億美元。今年1月19日,愛彼迎啟動了全球房源審查,也意味著幾年磨劍正式備戰IPO。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使整個旅遊業備受打擊,也使得愛彼迎2020年的上市進展異常艱難,愛彼迎在全球各地主要城市的房源預訂量大幅下跌。
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稱,愛彼迎的預訂量要到2021年初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還有消息傳出,原本的上市計劃可能會被推遲到明年,其內部估值下調至260億美元。
彼時,愛彼迎經營愈發艱難,其創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我們花了12年的時間打造了愛彼迎的業務,在4-6周的時間裡幾乎失去了這一切。」當時有媒體據此推測愛彼迎瀕臨破產,雖然很快遭到愛彼迎官方闢謠,但可以看出疫情對Airbnb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到了4月,愛彼迎通過債務和股票證券等形式進行了兩輪總金額達20億美元的融資,並在5月宣布計劃裁掉25%的員工,並預計2020年的收入將減少50%以上。
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為4.906億美元,同比減少9.097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399億美元。
除了不斷吃緊的現金流,自成立以來,愛彼迎就深陷「赤字」難題,受到疫情影響其業績更是急轉直下。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9,以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前9個月,淨虧損達1.35億美元、1.47億美元、0.7億美元、0.169億美元、6.743億美元和6.969億美元,累計虧損高達17.401億美元。
「愛彼迎在今年遭遇史上最大『黑天鵝』情境之下,急迫選擇IPO,加速上市背後資方的壓力著實不小,迫不得已選擇此特殊時期上市,很顯然是真的『缺錢』」,有業內人士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之後愛彼迎依然面臨諸多風險待解,其在招股書說明稱,「調整後EBITDA和自由現金流一直在下降,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收入增長率未來亦或將繼續放緩」,此外還提到,「短期租賃法規的增加可能會損害收入業務並對我們的財務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遲遲未能盈利,但並不影響這家「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和資本對其的偏愛。據不完全統計,愛彼迎成立至今已獲超過超60億美元的融資。縱觀其股東陣容相當豪華,包括了Y Combinator 、紅杉資本、銀湖資本、DST、淡馬錫、KPCB、老虎環球基金等全球一線機構。
而在愛彼迎上市後,開盤就暴漲110%,由此可見市場對其追捧的火爆程度。有分析人士稱,疫情的不可抗力,並不妨礙資本市場對於共享經濟的看好,Airbnb目前受疫情影響,但卻成為長期主義者的理想標的,吸引了各路資方前來「抄底」。在資本競逐之間,也能看出市場仍對愛彼迎及其背後的共享經濟模式抱有信心。
此外,愛彼迎也一直被孫正義「盯」著,自軟銀科技基金創立,孫正義就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夠成為愛彼迎的股東,「Uber正在重新定義運輸業,Airbnb正在對酒店業做同樣的事,你可以期待這在每個行業都會發生」,孫正義曾如此說道。
眼下,新冠肺炎疫苗逐漸被研發出來,被疫情重創下的旅遊市場逐漸復甦,愛彼迎「流血」上市,未來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