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中國企業的成年禮

2020-12-25 騰訊網

誰也沒有想到,中國企業會在2020年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成年禮」。

回望二十一世紀之初,中國企業身處社會責任和公益實踐早期,多半是被動的、帶著一種陌生感被推著走。隨著中國「入世」成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除了產業、技術和經驗,還有在勞工權益、環保問題和可持續發展上的深刻思考。

十多年前,我們對「命運共同體」還沒什麼概念。

彼時大多數媒體、企業和政府,仍將社會責任視為跨國企業設置的「社會責任壁壘」。從被動迎合到主動履責,中國企業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發展之路,最終,屢屢見證歷史的2008年,成為了中國企業CSR意識覺醒的轉折點。

這一年,歷經舉國歡騰的北京奧運和實現太空漫步的神舟七號,中華民族圓了兩個值得鐫刻的夢。年初的南方雪災、5.12汶川地震和三聚氰胺奶粉,則投下了公民社會的驚濤駭浪——中國企業開始在自省和反思中蹣跚學步,在大起大落之間扛起社會責任,在滿足人民對「有能者」的期待時,試著成為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008年因此被定義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元年。在此之後,中國企業篳路藍縷12年,在2020年迎來了猝不及防的考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抗疫成了這一年中人類社會最重大的公共議題與社會危機。

與12年前相比,中國企業不再如初出江湖的少年,而是在不斷的歷練之後表現出了更清晰和成熟的面目,從單純的捐錢捐物,逐步邁向結合企業特色與創新精神的「戰略性慈善」,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業務、平臺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在疫情中與社會各界攜手度過難關,在疫後繼續投入促進小康、扶貧攻堅的工作,與社會同行,與人民同溫,與發展同道,成為一股值得仰仗的社會力量。

8月21日,由廣東新周刊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在深圳拉開帷幕。今年的活動主題,便聚焦在這股「同行的力量」上,學術界、企業界、媒體界與公益界代表齊聚一堂,回望這個特殊的年份,企業在CSR實踐中表現出的成熟姿態,探討基於開放、合作與共贏的企業社會責任未來。

同時,《新周刊》對外發布新周刊公益聯盟計劃,並頒發8項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為這一年與社會、與行業、與大眾同行的優秀企業和項目授勳。

當晚,經典組合水木年華受邀成為「年度公益推廣大使」並獻唱成名金曲《一生有你》,用他們的公益實踐和音樂作品,讓影響力和善意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水木年華被授予「年度公益推廣大使」。

「成年」的企業,創造共生關係2020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正因如此,我們想像中的企業社會責任的「考場」,本應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與可持續發展上——只是,新冠疫情的暴發打亂了原有的暢想和計劃,上半年的抗疫重任暫時取代了脫貧攻堅,成為了需要企業助力的頭等大事,也讓許多企業加速開拓了在企業社會責任中的路子。

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戰疫」陣線:及時調整生產線,開足馬力支援口罩供應;迅速打通物流網絡,保證抗疫物資運送的暢通;籌措錢物,為科研機構提供研發支持……企業的表現,不再停留在單純捐錢捐物的「做好事」思維上,而是各師各法,各有側重,各顯神通。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代理院長黃浩明。

在當天下午的峰會上,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代理院長黃浩明、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周如南教授分別上臺,就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的新現象、新變化、新趨勢展開主題演講。

周如南認為,同行的力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政府做不到的市場做,市場不願意做的社會做,社會做不好的政府再幫忙,這就是共建共治共享。黃浩明則表示,在公益實踐的過程中,政府和企業的關係應當相互共贏,共同協作。

中山大學副教授周如南認為,企業和政府可以共建共治共享。

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親身踐行者,騰訊公益作為企業代表,分享了在CSR領域的探索和經驗。騰訊公益高級公關經理於孟揚表示,騰訊不同業務線之間在疫情期間也打了一場「同行戰役」。騰訊健康、醫典、微視、課堂等產品均推出新冠肺炎內容和資訊平臺,免費開放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多個協同產品,實現網際網路助力公益的雙重價值。

媒體、學界與企業代表展開圓桌對話。

正如廣東新周刊雜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社長孫波在開幕致辭中強調,疫情後中國經濟社會將再次經歷變革,網際網路行業與傳統商業的競爭邏輯已轉為共生邏輯,每個主體都是社會生態鏈的一環,是休戚相關的責任共同體:「我們需要以更開放的姿態,為責任共識注入新內涵,並以此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持續踐行。」

社會責任仰賴同行力量在本屆盛典新周刊關注到,BottleDream將「行動創造意義」的理念貫徹成為「湖北籍同胞全國住宿指南」,華為雲踐行Cloud for Good行動則貫徹了「讓科技更具溫度」的理念,著力創造能讓更多人受益的價值,上汽通用汽車「綠動未來環保公益平臺」推出橫跨環保、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創新活動,讓「眾益」理念深入人心。這三個極具創新精神的案例,成為了今年的「年度企業社會創新」表彰的對象。

迪馬股份、恆大集團、可口可樂中國、沃爾瑪中國、中國平安人壽,在「抗疫」中發揮出企業的中流砥柱作用,被授予「2020年度特別榮譽——抗擊疫情卓越貢獻」的殊榮。

「2020特別榮譽——扶貧攻堅卓越貢獻」的榮譽,則頒發給為鄉村地區扶貧攻堅做出卓越貢獻的項目。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脫貧基金」、華僑城集團「六大路徑精準扶貧」、微眾銀行「微粒貸金融扶貧」等項目獲得嘉許。

在當晚的盛典上,《新周刊》為表現卓越的企業和項目頒發了 「年度美麗鄉村貢獻」、「年度公益夥伴」、「年度企業社會創新」、「年度責任傳播事件」、「2020年度特別榮譽——抗擊疫情卓越貢獻」 、「2020年度特別榮譽——扶貧攻堅卓越貢獻」等共計8項榮譽。

新周刊公益聯盟計劃,將致力拓寬公益傳播壁壘。

作為盛典的發起人,《新周刊》是這個隆重的「成年禮」最重要的觀察者和同行者——12年前,《新周刊》還是創刊12年的「少年」,而今已是24歲的,開始擔負更多社會責任的「青年」。《新周刊》在2020年開啟「新周刊公益聯盟」計劃,通過全媒體的傳播方式,為首批聯盟成員——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深圳市中國慈展會發展中心、美麗中國、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等提供公益版面與品牌傳播支持,以《新周刊》各產品線優勢,拓寬公益傳播壁壘,助力公益理念觸達。

無論是特殊時期下的快速成長,還是平靜歲月裡的穩步前行,企業的社會公益事業都將不斷邁入新階段,並惠及每一個人。

作者 | 新周刊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人的成年禮
    成年禮的第一件事,叫作「束髮」。古人未成年時,頭髮是往兩邊梳的。男孩盤成獸角形狀,叫做總角。女孩盤成樹椏形狀,就叫丫頭。成年禮這天,頭髮要重新梳起來,統統集中起來盤在頭頂上,再用簪子固定,表示成年以後就得約束自己,不能自由散漫。成年禮的第二件事,叫作「起字」。「起字」是有講究的,要由嘉賓來起。而且名和字是有關係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德是道德,操是情操。
  • 風格各異的成年禮人
    冠、笄之禮,歷史上漢族的成年標誌是男子戴冠,女子帶笄。冠禮和笄禮都是古代一種象徵性的成年禮儀。「冠」禮是指男子的成年禮儀。舉行加冠禮的年紀,《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歲而冠,《儀禮·士冠禮》說十九而冠。流行在中國朝鮮族中的「三加禮」,仍保存了古代「冠禮」的典型形式。加冠總共有三次:第一次加黑麻布帽,稱「始加」;第二次戴白鹿皮帽,稱「再加」;第三次是赤黑色平頂帽,稱「三加」。行三加禮時,主持者念祝詞,冠禮結束後到祠堂向長輩施禮。笄禮,是女子成年時所舉行的儀禮。所謂的笄,就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歲,將頭髮挽成髮髻盤在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
  •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
    如果說高考是每一位考生的「成年禮」,那麼今年這場屬於2020年考生的「成年禮」,註定有些特別。疫情暴發後,千萬考生經歷家中複習備考、考試時間推遲,能夠坐到考場,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這屆考生不容易,是社會共識。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學習方式發生變化、高考時間推遲,難免打亂既有的學習計劃、影響備考心態;疫情也給不少考生的生活乃至家庭,產生了重大影響。
  • 殘忍的非洲女孩成年禮「割禮」
    殘忍的非洲女孩成年禮「割禮」
  • ​兩江暖警 | 18歲成年禮,民警為「小黃蓉」辦下了第一張身份證
    ​兩江暖警 | 18歲成年禮,民警為「小黃蓉」辦下了第一張身份證 2020-08-05 18:2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亞馬遜最「疼」成年禮,年輕人戴上子彈蟻手套,10分鐘內不能喊疼
    而在諸多的風俗中,有一個風俗應該是大家都不陌生的, 那就是「成年禮」。成年禮是為了承認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而舉行的儀式,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在中國古代就有存在。中國古代的漢族男子成年會實行「冠禮」,而女子會舉辦「笄禮」,其實主要的步驟就是戴冠和戴簪子,是古代成年的象徵。
  • 另類成年禮 臺灣澎湖55位大學生海洋獨木舟跨島
    另類成年禮 臺灣澎湖55位大學生海洋獨木舟跨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7日 0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六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澎湖科技大學海洋運動與遊憩學系今年度為一年級學生辦成年禮很另類,十六日五十五位一年級學生參加駕獨木舟從馬公至大倉跨島活動,航行了全長五公裡水域。
  • 亞馬遜最疼的成年禮,戴「毒螞蟻手套」,喊疼出聲都算失敗
    中國古籍《漢書·王吉傳》一書中裡有這麼一句話——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這個俗指的是風俗。中國56個民族個個風俗都不一樣,更別說不同的國家了,每個國家因為地域環境的不同,人文環境的影響,而有千奇百怪的風俗文化,多樣的風俗傳統固然是吸引人的,人總是對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事物感到新鮮好奇不是嗎?那麼成年禮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可是大家知道其他地區的成年禮是怎樣舉行的嗎?大家都知道成年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成年了代表我們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了。
  • 臺少數民族射耳祭:勇士成年禮 分享式文化(圖)
    臺少數民族射耳祭:勇士成年禮分享式文化(圖) 2007年05月05日 16: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勇士"是如何"成人"的--親歷非洲馬賽人成年禮
    與中國優雅而井然的「冠禮」相比,非洲「紅衣牧者」馬賽人的成人禮顯得猙獰而血腥,但卻更貼近生命與自然。     驅車5個多小時,終於從肯亞首都奈洛比來到馬賽人聚居的奧羅米斯。進入一片森林後,展現在我們眼前是摩坦尼克部落的草房,整個部落都在為馬賽勇士(未成年男子)的成年禮忙碌準備。     對於生活在東非草原上的馬賽人而言,從「勇士」變為「成人」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步。在舉行盛大的成年禮之後,馬賽勇士就可以結束守衛部族的任務,娶妻生子,組織家庭。整個馬賽族勇士成年禮每隔4至5年舉行一次。摩坦尼克部落1.5萬人中將有500多名勇士參加今年的成年禮。
  • 日本令和時代首個「成年禮」到來,有點羨慕他們的青春這麼豐富多彩...
    > 於是,儀式感非常強的日本年輕人 就會在這一天進行一些具有意義的活動 為成年的開篇留下深刻的記憶 熱血的成年禮 除棒球,在日本最受歡迎的當屬足球 從2003年開始
  • 【影像阿旗】蒙古馬的成年禮-打馬印
  • 2020海峽兩岸成人禮~泰山見證!
    2020-09-17 22:00:13 來源: 泰山號 舉報
  • 閩南人千年之前七夕都在忙這件事,16歲古法成年禮原來長這樣!
    究竟這16歲的成年禮長什麼樣呢?我們跟著年輕有為的成年禮生沈宇晨來去現場感受一番。沈宇晨說,他的外公很喜歡看閩南戲曲,他從小就常陪伴在外公身邊一起看,對閩南文化特別感興趣,當聽到媽媽說朝宗宮有這麼個傳統的成年禮活動,他馬上報名參加。
  • 組圖:女人的夢魘--殘忍的非洲成年禮「割禮」
    少女割禮簡介:在非洲等地實行的把少女的全部生殖器(包括陰蒂、大陰唇、小陰唇在內)一點不剩地切割下來,再用鐵絲、植物刺把血淋淋的傷口縫合起來,只在陰道外留一個細如火柴棍的小孔的少女成年儀式在非洲這些地區,女子割禮被認為是真正女性的標記,是貞操的憑證和社會的需要,也是女子進入成年,走向社會的重要儀式。在尚比亞,有80%以上的女子在10-15歲時就進行割禮儀式,在非洲一些地區,年僅4-8歲的幼女就施行割禮術了。 關於女孩割禮的起源有不同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割禮對女性的摧殘是可怕的和罪惡的。更恐怖的是,割禮的受害者們認為這是光榮的和應該的,她們還將繼續這一「優良傳統」。
  • 這原始部落的成年禮,是將木棍插入下巴,長度越長越美
    在原始部落人眼中習以為常的事,在我們看來可能會有點不可接受,就比如,下面我們介紹的部落,這個原始部落僅有100多人,他們的兒童成年後,把木棍插入下巴作為「成年禮」而且認為長度越長越美。這個部落,位於亞馬遜河流的一個峽谷中,就是南美洲的佐埃人部落。他們長期與世隔絕,僅剩100多人,基本不接觸現代文明,衣著簡陋,還保存著古老的習俗。
  • 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靈山有禮,就等你來
    日前,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靈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積極組織縣內企業參展,向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宣傳推介靈山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特色旅遊商品。
  • 宇多田光明年復出 作為20歲生日的成年禮(圖)
    宇多田光明年復出 作為20歲生日的成年禮(圖)   中新網12月3日電 日本著名歌星宇多田光(Hikki)2日在個人網頁上宣布明年將全面復出,而在明年的1月19日,她20歲生日那天,她將舉行一場網上直播的演唱會,同時宇多田光也將參加電臺節目,過一個充實的生日。
  • 新偶像:一場易烊千璽們的成年禮
    中國軍人的善戰、犧牲與頑強,美國國力的強大與可怕。在這場戰爭中可謂淋漓盡致。這部影片由吳京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另一部電影是《世間有她》。而這部電影,恰如最好的成年洗禮。往後歲月。若其演技在作品的打磨下迅速成長。成為超級巨星。指日可待。
  • 國外獨特的原始部落,成年禮把棍子插入下巴,棍子越長越美
    佐埃人在成年禮的時候把棍子插入舉行成年禮人的下巴裡,倘若這根棍子越長,這個人就越美。二、 奇怪的風俗據專家介紹說,佐埃人的習性和動作其實和現代社會的人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由於生活在酷熱的熱帶雨林環境之中,佐埃人不愛穿衣服,常常用花草綠葉等自然的裝飾物來遮蔽自己的身體,所以才顯得自己像未開化的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