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公布的《2011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十二五規劃逐商機》報告顯示,在臺商未來布局的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二,僅次於上海,居西部地區榜首,成都也連續多年位列臺商「極力推薦城市」。而就在去年10月,美國知名財經雜誌《福布斯》發布未來10年發展最快城市研究報告中,中國的成都、重慶、蘇州和南京4個城市上榜,其中成都以快速的發展、發達的交通等優勢奪冠。
今年上半年,成都又以新引進4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00家的城市。除了基礎設施完備、市場需求旺盛、人力資源豐厚、政府服務高效、金融服務完善、生活舒適便利外,成都通關及物流的高效快捷也是吸引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紛紛選擇落戶成都的主要原因。
海關通關
貨物出口平均12分鐘一單
成都航空貨運的便捷以及通關高效是眾多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成都海關出口平均通關作業時間已從原來的48分鐘縮短到12分鐘,24小時作業完成率達99.78%。在高新綜合保稅區海關現場,海關平均作業時間甚至只需要6分鐘,位居成都關區各業務現場首位。
成都海關介紹,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集成通」2.0總部節點已建成投產,為富士康等企業提供自動採集數據、自動向海關傳送的服務,為企業節省大量錄入時間。綜保區還實行「早9晚11」通關,確保進出口貨物能在第一時間辦結海關手續。
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雙流機場海關獲悉,今年1~7月成都機場海關監管貨運量達3.2萬餘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2.88萬噸的貨運量,穩居中西部空港口岸第一,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排名全國第四;並有望在今年底達到6萬噸,較去年翻番。雙流機場海關今年1~7月平均海關作業時間小於0.18小時,較去年同期縮短30%,通關效率居中西部空港第一,在全國名列前茅。
「成都將努力打造成為中歐航空貨物的轉運中心。」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加快構建覆蓋西部、連接國內三大樞紐機場和世界主要樞紐機場的航空貨運航線網絡,開通成都至美國(洛杉磯、舊金山)、歐洲(法蘭克福、巴黎)、日本(東京、大阪)、中東(杜拜、多哈)和亞洲各國的國際直飛航線,開通國內三大樞紐機場(北京、上海、廣州)的1小時「空中快線」,開通成都至周邊中心城市(貴陽、昆明、西安、拉薩)的半小時「空中巴士」,形成國際門戶樞紐機場的航線網絡。
鐵路物流
成都已成物流的「東部」
鐵路物流發展同樣迅猛。自今年初起,成都貨運班列再次提速,鐵路貨運將在60小時內直達上海、深圳,比原運行時間縮短了近2天。成都市物流辦向成都商報記者表示,貨運班列提速後,為落戶成都的企業節約近一半的時間成本。而未來滬漢蓉鐵路全線貫通後,成都鐵路貨運直達上海的時間還將縮短10小時。
此外,成都經阿拉山口至中亞、歐洲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也已開通,列車在13~15天到達歐洲基本港,在途運輸時間比以前經沿海港口城市海運至歐洲基本港節約20天。
「這條鐵路貨運線路的貫通意味著,過去通過海運發往歐洲的貨物,將改走鐵路進入歐洲市場。成都已經變成物流的『東部』,而東部沿海城市則成為物流的『西部』。」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還將瞄準南亞國際鐵路(泛亞鐵路)的建設,有計劃地開通成都連接泛亞地區、南亞地區的鐵路貨運快速通道。
成都商報記者 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