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關出口貨物 通關一單作業時間平均12分鐘

2020-12-24 四川新聞網

  日前,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公布的《2011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十二五規劃逐商機》報告顯示,在臺商未來布局的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二,僅次於上海,居西部地區榜首,成都也連續多年位列臺商「極力推薦城市」。而就在去年10月,美國知名財經雜誌《福布斯》發布未來10年發展最快城市研究報告中,中國的成都、重慶、蘇州和南京4個城市上榜,其中成都以快速的發展、發達的交通等優勢奪冠。

  今年上半年,成都又以新引進4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00家的城市。除了基礎設施完備、市場需求旺盛、人力資源豐厚、政府服務高效、金融服務完善、生活舒適便利外,成都通關及物流的高效快捷也是吸引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紛紛選擇落戶成都的主要原因。

  海關通關

  貨物出口平均12分鐘一單

  成都航空貨運的便捷以及通關高效是眾多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成都海關出口平均通關作業時間已從原來的48分鐘縮短到12分鐘,24小時作業完成率達99.78%。在高新綜合保稅區海關現場,海關平均作業時間甚至只需要6分鐘,位居成都關區各業務現場首位。

  成都海關介紹,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集成通」2.0總部節點已建成投產,為富士康等企業提供自動採集數據、自動向海關傳送的服務,為企業節省大量錄入時間。綜保區還實行「早9晚11」通關,確保進出口貨物能在第一時間辦結海關手續。

  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雙流機場海關獲悉,今年1~7月成都機場海關監管貨運量達3.2萬餘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2.88萬噸的貨運量,穩居中西部空港口岸第一,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排名全國第四;並有望在今年底達到6萬噸,較去年翻番。雙流機場海關今年1~7月平均海關作業時間小於0.18小時,較去年同期縮短30%,通關效率居中西部空港第一,在全國名列前茅。

  「成都將努力打造成為中歐航空貨物的轉運中心。」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加快構建覆蓋西部、連接國內三大樞紐機場和世界主要樞紐機場的航空貨運航線網絡,開通成都至美國(洛杉磯、舊金山)、歐洲(法蘭克福、巴黎)、日本(東京、大阪)、中東(杜拜、多哈)和亞洲各國的國際直飛航線,開通國內三大樞紐機場(北京、上海、廣州)的1小時「空中快線」,開通成都至周邊中心城市(貴陽、昆明、西安、拉薩)的半小時「空中巴士」,形成國際門戶樞紐機場的航線網絡。

  鐵路物流

  成都已成物流的「東部」

  鐵路物流發展同樣迅猛。自今年初起,成都貨運班列再次提速,鐵路貨運將在60小時內直達上海、深圳,比原運行時間縮短了近2天。成都市物流辦向成都商報記者表示,貨運班列提速後,為落戶成都的企業節約近一半的時間成本。而未來滬漢蓉鐵路全線貫通後,成都鐵路貨運直達上海的時間還將縮短10小時。

  此外,成都經阿拉山口至中亞、歐洲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也已開通,列車在13~15天到達歐洲基本港,在途運輸時間比以前經沿海港口城市海運至歐洲基本港節約20天。

  「這條鐵路貨運線路的貫通意味著,過去通過海運發往歐洲的貨物,將改走鐵路進入歐洲市場。成都已經變成物流的『東部』,而東部沿海城市則成為物流的『西部』。」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還將瞄準南亞國際鐵路(泛亞鐵路)的建設,有計劃地開通成都連接泛亞地區、南亞地區的鐵路貨運快速通道。

  成都商報記者 韓利

相關焦點

  • 去繁就簡 廣州海關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一半
    金羊網訊 記者馬漢青、通訊員關悅報導:2017年廣州海關以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為牽引,推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超額完成國務院年初要求的「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三分之一」工作目標。據悉,2017年廣州海關進口平均通關時間12.69小時、出口平均通關時間0.67小時,分別較2016年全國平均通關時間壓縮49.5%、62.8%。
  • 大連海關全面取消出入境貨物通關單
    央廣網大連6月6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通訊員關宣)記者今天從大連海關獲悉,根據海關總署公告,從本月初起,大連海關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覆蓋大連關區各口岸的出入境法定檢驗檢疫貨物。這是出入境檢驗檢疫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以來關檢業務全面融合的重要內容,將有力促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使進出口企業更好享受海關改革紅利。據介紹,原申報模式下,涉及法定檢驗檢疫要求的進出口商品,需憑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籤發的《入/出境貨物通關單》報關。
  • 湛江海關全面取消出入境貨物通關單
    央廣網湛江6月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湛關宣)記者日前從湛江海關獲悉,為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釋放改革紅利,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6月1日起,湛江海關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由海關統一發送一次放行指令,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經營單位憑海關放行指令為企業辦理貨物提離手續。
  • 青島海關全面取消出入境貨物通關單 報關報檢項目精簡至105個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青島海關介紹新海關助力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相關舉措和成效。 根據海關總署統一安排,4月20日起,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青島海關一線旅檢、查驗和窗口崗位實現統一上崗、統一著海關制服、統一佩戴關銜,山東口岸旅檢監管、通關作業申報查驗放行「三個一」、運輸工具登臨檢查、輻射探測、郵件監管、快件監管、報關報檢企業資質註冊以及對外「一個窗口」辦理等7個業務進行優化整合,實現了「一個形象、一個聲音、一個動作」。截至8月底,已有6925家外貿企業通過青島海關一次辦理手續,同時獲得報關報檢資質。
  • 出入境貨物通關單取消 企業通關再獲提速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以前我們出口的時候,需要分別向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海關辦理報檢、報關兩套手續,現在只需要通過『單一窗口』申報一次就完成了所有報關手續,節省了一半時間,真是太方便了。」6月1日,來自中國外運空遠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趙豔雲,在通過鄭州海關申報了一票出口的染色儀時,高興地對大河網記者說。以前,趙豔雲需要先將儀器向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報檢,隨後申領通關單,再向海關報關,海關憑貨物通關單辦理海關通關手續。如此步驟下來不但效率低,而且花費時間長。
  • 夜讀海關|海關總署2019年整體通關時間壓縮過半;中國鮮梨出口巴西...
    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超過一半,提前兩年完成國務院相關要求。2019年12月,全國進口整體通關時間36.7小時,較2017年壓縮62.3%;出口整體通關時間2.6小時,較2017年壓縮78.6%。
  • 浦東機場海關實施"提前申報、運抵驗放" 普通貨物"秒通關"
    東方網5月8日消息:「從發送運抵報告到收到放行回執,僅僅用了17秒鐘,這與之前全部人工審單時相比,簡直是無法想像的。」近日,上海鴻霖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通過「提前申報、運抵驗放」模式申報出口一票進料加工貨物,感受到了通關效率提高帶來的便利。
  • 海關總署署長:明年貨物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海關總署發布,今年前11個月,海關稅收實現正增長,貿易便利化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打擊走私戰果豐碩。明年將推進貨物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到11月全國海關徵稅入庫13743.65億元,同比增長2.4%,稅收實現正增長。
  • 福州海關去年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四分之三
    記者從福州海關獲悉,2018年,福州海關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74.21%和86.02%,超額完成年內壓縮三分之一的目標,通關便利化測評成績保持全省第一。全年共監管貨物7336萬噸、運輸工具31532艘(架)次、旅客274.8萬人次,檢驗檢疫貨物21.1萬批次。
  • 海關取消「出入境貨物通關單」 河北進出口企業通關再提速
    長城網6月4日訊(記者 煙成群)記者從石家莊海關獲悉,6月1日起,海關總署全面取消「出入境貨物通關單」,改為由海關統一向口岸場站發送放行指令。此項新規將覆蓋河北所有口岸的出入境法檢貨物,有利於我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
  • 天津海關物流通關改革助力天津「智慧港口」建設
    只聽「嘀」的一聲,智慧卡口系統自動識別並採集貨櫃號、車牌照號等信息,與海關監管指令進行對碰後,列印出一張碼頭作業單,顯示「海關布控箱,請到查驗場地作業!」這一切僅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所應用的是天津海關與天津港集團共同打造的自動化閘口智能識別自動分撥系統。
  • 廣州海關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減少六成 促跨境貿易便利化
    8月,廣州海關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為25.22小時,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為2.71小時,兩者均較2017年壓縮六成以上。8月22日,在向廣州海關所屬天河海關申請備案後不到一小時,徐豔丹只填寫了一張表,便完成了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備案的所有手續。  為進一步「減證便民」,廣州海關走進企業開展廣泛調查研究。
  • 海關8月1日起實現一次申報一單通關
    8月1日起,海關進出口貨物整合申報正式實施。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原報關報檢申報系統已整合為一個申報系統,通過錄入一張報關單、上傳一套隨附單證、採用一組參數代碼,就能實現一次申報、一單通關,貨物通關速度進一步得到提升。
  • 天津海關物流通關改革助力天津「智慧港口」建設 碼頭智能分撥...
    整個過程僅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所應用的正是天津海關與天津港集團共同打造的自動化閘口智能識別自動分撥系統。貨櫃裡裝載的是即將出口到韓國的機械配件,依據指令,李師傅按照碼頭沿途指示牌到達順勢機檢查驗場地,工作人員在核對信息、講解規程後,李師傅駕駛著貨車通過H986機檢設備,進行非侵入式圖像掃描檢查。
  • 長沙海關啟動新一代海關通關系統 真正實現關檢融合統一作業
    長沙海關啟動新一代海關通關系統 真正實現關檢融合統一作業 華聲在線1月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通訊員 楊柳 記者 周月桂)新一代海關通關系統綜合業務功能在長沙海關關區正式啟動。1月2日,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申報的一票貨物,在長沙海關下屬長沙黃花機場海關不到5秒就通關了,這是長沙海關關區新一代海關通關系統首票通關貨物。 新一代通關系統是關檢融合以來第一個實現真正意義上統一作業的系統模塊。該系統梳理整合海關和原檢驗檢疫接審單職責功能,統一接審單業務作業系統,真正實現了關檢融合統一作業,進一步推進了關檢業務融合。
  • 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50號(關於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有...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根據《海關總署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海關總署令2018年238號),現將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涉及法定檢驗檢疫要求的進口商品申報時,在報關單隨附單證欄中不再填寫原通關單代碼和編號
  • 廣東海關通關時間壓縮6成 單日申報業務量全國居首
    原標題:給24萬家外貿企業省錢:通關時間壓縮6成,廣東海關單日申報業務量躍居全國首位外貿大省廣東,其進出口通關時間緣何一下子縮短了近60%?「海關機構改革,報關報檢一張單搞定,現場查驗、檢驗也一次完成,辦通關的手續跟方便了。」一項來自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改革,讓廣東涉外貿易企業笑開了花,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的關務負責人伍曉文就是其中之一。
  • 關檢融合釋放改革紅利 海關總署全面取消通關單
    福州海關人士稱,這是中國海關總署自6月1日全面取消《入/出境貨物通關單》後的中國首批進口貨物。  據悉,通關單是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法定檢驗檢疫商品籤發的已辦理報驗手續證明文書,是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用於與海關工作聯繫的業務單證,主要目的用於防範和打擊逃漏檢行為。關檢融合後,出入境檢驗檢疫職責被納入海關現有通關流程,通關單就失去了原有的職能和意義。
  • "12關如1關" 長江經濟帶海關通關一體化
    海關通過建立區域通關中心,構建統一的申報平臺、風險防控平臺、專業審單平臺和現場作業平臺,形成覆蓋長江經濟帶海關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在長江經濟帶營造「可預見、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關環境。  區域通關一體化以後,海關專業審單上的變化最引人注目。原來海關專業審單按照關區劃分,現在按照一體化、集約化、專業化的思路,建立統一的專業審單平臺。
  • 海關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上線出口貨物境外通關更便利
    記者從安慶海關獲悉,海關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於12月10日正式上線,這標誌著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正式邁入「秒通」時代。對於我市外貿企業來說,今後申領原產地證書的時限更短,出口貨物在境外通關更為便利。原產地證書是出口貨物享受境外關稅減免和其他優惠待遇的重要憑證,在國際貿易中享有「紙黃金」美譽。今年1至11月,安慶海關籤發各類原產地證書2747份,金額達10.91億人民幣。據測算,可為我市出口企業獲得外方關稅減免約26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