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數量銳減 臺媒: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2020-12-24 百家號

大陸遊客銳減 臺旅遊業損失慘重

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方面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赴臺大陸遊客人數明顯減少。島內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來到臺北,這家主要接待大陸團體遊客的知名臺菜館,雖然營業超過30年,但仍因大陸遊客數量銳減,決定在9月底關門歇業。

餐廳業者 羅孝有:幾家旅行社問下來都不樂觀,大概從這個月、下個月更嚴峻。陸客的量銳減太多了,大概剩下一兩成而已,所以提早結束。

大陸遊客不來,臺灣遊覽車產業也受到直接衝擊。有高雄遊覽車業者,只能忍痛把車逐步轉賣,從過去高峰時期的128輛到現在僅剩1輛。

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來臺大陸遊客人數與7月相比明顯降低,總數減少約28.9%。臺灣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業淪為「觀光慘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旅館業者 林家頡:在整體來講的話,比如說花東,或者是嘉義、南投,甚至日月潭這些景點,他們的影響程度應該會蠻大的。

旅行社業者 李奇嶽:九月份臺北市跟花蓮的訂房量,已經降了超過三成,花蓮將近降了快四成,所以就知道說這麼大的一個訂房量的萎縮。

旅遊業內人士:大陸遊客減少 損失難以彌補

為了挽救日漸低迷的臺灣旅遊業,自8月以來,民進黨當局已宣布將砸下46億元新臺幣,約合10.5億元人民幣,以補助臺灣觀光旅遊業。但島內對於這種「止血不治本」的「撒錢」做法並不看好。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大光:臺灣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坦白講也是2008年因為大陸旅客來臺觀光,然後快速地成長。現在看樣子我們其實是蠻悲觀的。

姚大光用「事關存活」描述大陸遊客人數銳減對臺灣觀光產業造成的衝擊。由於臺當局的補助政策,主要是想吸引東南亞遊客和拉動島內居民遊,姚大光認為,相關補助確實能有一些幫助,但不可能完全彌補大陸遊客不來造成的損失。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大光:大陸旅客停留臺灣的時間大概是8天,平均是7.4天。東南亞的、日本、韓國(旅客)大概停留天數是4天,所以這個天數是比較有不一樣的地方。然後消費上大陸旅客是比較高的。所以這樣子對臺灣,尤其是中南部,造成觀光產業是非常非常的慘,那能不能夠撐過年底,我都很懷疑。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觀光部門預估,從今年8月至明年2月,赴臺大陸遊客將銳減70萬人次,這也將給臺灣觀光產值帶來巨大損失。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大陸來臺灣一個人大概會有四萬塊臺幣的消費,再加上其它的購物,還有其它的這種餐飲的話,那就不止了。所以這個只是表面看起來的觀光行業(損失)。那在經貿的部分,我想更是比這個數字還要大。我們覺得民進黨應該好好去檢討。

賴正鎰認為,兩岸交流合作受阻,最終傷害的是臺灣的自身發展和臺灣人民的切身利益。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我們一直提出,請民進黨要明確地來闡釋「九二共識」,讓兩岸能夠恢復交流。但民進黨在這個部分他們不願意去做。必須要清楚地知道,沒有兩岸的交流對自身的生活、經濟利益的損失有多大。兩岸的交流我想一定會慢慢邁向一個良性的互動。這樣子的話,對青年、對我們整體的未來發展,就會覺得會有信心。

專家:兩岸穩定交流利於臺灣發展

民進黨當局執政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冰凍,也讓臺灣旅遊業遭遇「寒冬」。島內專家認為,民進黨為了自身利益,故意挑動兩岸關係,只有回到正常穩定的兩岸交流,才能促進臺灣整體發展。

專家認為,島內部分政治人士,並不是從臺灣長遠利益的角度來考慮,而是為了自身的選舉利益,故意挑動兩岸關係。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有臺灣當然像綠營的人士,為了選舉的利益,經常在選舉裡最愛打的一個議題就是挑動兩岸關係。他不是把執政的結果看得最重要,他是把選舉的輸贏(看得重要)。所以如果是這樣玩的話,我覺得它其實對臺灣整體的發展是絕對負面的。

民進黨當局執政至今,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不斷在島內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島內輿論憂心,兩岸關係陷入冰凍,不僅會使包括旅遊業在內的臺灣諸多產業受到衝擊,更將進一步影響臺灣經濟、就業等方面的發展。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其實當時蔡英文在選舉的時候,會說出「維持現狀」這幾個字,就是因為很多人都擔心她如果當選,兩岸關係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那現在看起來,她並沒有維持現狀。她過去說要維持的那個現狀,隨著民進黨推翻「九二共識」,我想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們都很希望臺灣這些有意識形態的人,特別是「臺獨」意識形態的人能夠,回到兩岸穩定的交流。

央視記者 黃惠馨:造成大陸赴臺遊客人數減少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先是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繼而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島內輿論也認為,當務之急是正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民進黨當局一時的補助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臺灣觀光業的困境。(央視記者 黃惠馨 張雪松 張煜)

相關焦點

  • 赴臺個人遊暫停,臺觀光業震驚:霸王級寒流!這次連唉都唉不出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慧】 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布公告,宣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這一「沒有預警」的重磅消息引起島內巨大震撼。日月潭所在地南投的觀光業者哀嘆「這次連唉都唉不出來了」,南投縣長林明溱也直呼「完蛋了!」臺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則稱,這是「霸王級寒流來襲」。
  •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夜市始終是臺灣旅遊業的招牌,但如今,臺灣島內卻接連傳出知名夜市倒閉的消息。
  • 大陸遊客驟減,臺灣觀光產業已變「慘業」,從每天上萬人到一天幾百人
    文化和旅遊部宣布,自8月1日起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對此,臺灣旅遊業者哀鴻一片,相關旅遊業者稱,這是「霸王級寒流」,臺灣旅遊、觀光、餐飲等行業紛紛「倒吸一口涼氣」。臺媒甚至用「震撼彈」來形容此次衝擊。圖片來源於網絡「炸翻了鍋。」臺灣《旺報》這樣描述7月31日上午臺北旅遊業者聽說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正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
  • 臺觀光業遇最強「寒流」: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臺北101觀景臺,是許多大陸遊客來臺必去的一個熱門景點。就在上周,101觀景臺宣布推出15年以來最低票價,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臺灣本地遊客,降低大陸遊客人數驟減帶來的影響。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蔡當局當為臺灣旅遊業沉淪負責
    圖片來源:臺媒    島內旅遊業認為,臺灣地區2020「大選"後若兩岸關係不佳,大陸遊客赴臺「只會少不會多」,臺灣將因此一年損失數百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   近年來,大陸遊客出境遊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可觀的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赴臺從2015年最高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兩岸關係持續低迷情況下,儘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仍正成長,但大陸從8月1日起暫停赴臺個人遊,旅遊團也從8月起開始減縮。各界早就估計,大陸赴臺遊從9月起會出現大幅崩落,且延續到年底,甚至明年5月。
  • 臺旅遊業一年更比一年慘!劉結一: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
    數據顯示,2019年9月赴臺大陸遊客數量日均僅1208人,最低單日只有528人,整月僅有約40000人,創下2009年12月以來單月新低。島內媒體形容,臺灣觀光業當前正面臨史上最強的「霸王級」寒流,令觀光業者「哀鴻遍野」,損失慘重。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島內業者預估,臺灣觀光業的這種冷清狀況,至少會持續到明年春節過後。若兩岸關係得不到好轉,未來前景將更加悲觀。為應對觀光業慘狀,臺交通部門推出相關「秋冬旅遊補助」政策,但業者普遍認為,大陸遊客不來造成的損失巨大,相關補助根本不足以彌補缺口。
  • 大陸再限制旅遊團數量?臺灣業界驚慌
    (觀察者網訊) 自8月1日起中國大陸停發赴臺自由行通行證之後,臺灣旅遊行業內部消息稱,中國大陸將進一步縮減赴臺團客配額,已有九個省市決議嚴格管控來臺團客配額,各省市減少的數量不同,但大方向是十月砍半,十一月、十二月剩下三成。
  • 臺媒:高雄直飛大陸航班將增 臺灣南部旅遊業看好
    臺媒:高雄直飛大陸航班將增 臺灣南部旅遊業看好 2009年06月04日 09:5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某縣長聽說大陸全面暫停陸客赴臺自由行的第一反應是:完蛋啦!
    臺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則稱,這是「霸王級寒流來襲」。臺灣旅遊、觀光、餐飲等行業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原因何在?公告中僅表示「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在臺媒看來,將臺灣旅遊業界推入困境的,無疑是民進黨當局頻生事端、挾洋自重、挑動兩岸對抗的做法。而7月31日,蔡當局左批對岸片面毀約,右酸此舉不會懲罰到臺當局。
  • 赴臺灣觀光全年人數破千萬?島內觀光業者:粉飾太平
    與數字統計口徑是否科學相比,臺灣觀光業者更關注遊客能否帶動消費、帶動產業。很顯然,2018年千萬遊客的數量,並沒有轉化成足夠多的消費來增加觀光業者的「荷包」。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有官員指出,去年赴臺旅客數為1073萬人次,帶來3749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觀光收益;2015年,赴臺觀光人數首度破千萬達1043萬人次,卻創下了4589億元的觀光收益,為歷年最高。雖然今年人數比3年前多了近30萬人次,但收入一下子銳減了800多億元。可見遊客人數多了,不見得消費總量就會上升。
  • 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臺媒:如同震撼彈!下半年或損失168億元
    臺媒:個人遊旅客約佔一半 觀光產業將受巨大衝擊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臺媒:韓流席捲大陸遊客 臺灣須急起直追
    原標題:臺媒:韓流席捲大陸遊客 臺灣須急起直追  臺灣《旺報》28日社評指出,大陸經濟富裕後,民眾旅遊蔚為風潮,據韓國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3年赴韓旅遊大陸遊客達到432.6萬人次,為韓國創造超過24萬個工作機會。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霸王級寒流來襲」「完蛋了!」這是南投縣長林明溱聽說大陸全面暫停陸客赴臺自由行的第一反應。臺灣知名度最高的景點之一日月潭就位於該縣。臺灣《聯合報》報導說,日月潭先後與大陸七大湖締結姐妹湖,希望各湖泊所在省市每年至少能有10萬人次遊客赴南投深度旅遊,帶動該縣榮景。
  • 暫停47城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有人喊:完蛋了
    大陸方面星期三宣布,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霸王級寒流來襲」「完蛋了!」這是南投縣長林明溱聽說大陸全面暫停陸客赴臺自由行的第一反應。《南華早報》援引上海錦江旅遊高級經理安妮·任的話說,大陸遊客對去臺灣旅遊熱情並不是很高,且多數遊客更喜歡自由行,如果只允許跟團遊,那麼上海等大城市的赴臺遊客數量恐怕會降到零。據臺灣旅行業者評估,今年8月至明年2月陸客恐大減60萬至80萬人次。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水果攤狂降價 與香港先後迎「寒冬」
    摘要:前不久的聖誕節後,香港旅遊部門才剛剛表達了對赴港內地遊客數量減少的擔憂,零售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據臺媒報導,臺灣花蓮縣東海岸北回歸線標誌旁的水果攤商為了吸引顧客,打出了「10元吃到飽」的標語,仍舊鮮有人問津,不少人對此憂心忡忡。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旅遊業「春天」遲遲不來
    據統計,今年大陸春節出境遊客數量達65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然而,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卻沒有享受到陸客出境遊熱潮的利好,反而持續遭遇寒冬。臺灣觀光業者感嘆:這光景怎一個慘字了得,臺灣旅遊業的春天何時才能來?墾丁海灘本是熱門的旅遊景點,如今卻是一片空蕩蕩的場景。
  • 「霸王級寒流」重創臺灣觀光業,近9成華語導遊歇業
    (觀察者網訊)自8月1日大陸取消赴臺個人遊後,臺灣觀光業遭到「霸王級寒流」重創,其中島內僅華語導遊一塊就有85%進入歇業狀態。據臺灣「中央社」9月10日消息,島內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許冠濱今日表示,目前島內導遊人數高達42546人,其中僅華語導遊人數就有32587人,但由於陸客停擺,以陸客團為主的華語導遊衝擊最大,雖然有東南亞僑團等可紓解困境,但目前仍有85%的華語導遊是關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