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銳減 臺旅遊業損失慘重
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方面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赴臺大陸遊客人數明顯減少。島內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來到臺北,這家主要接待大陸團體遊客的知名臺菜館,雖然營業超過30年,但仍因大陸遊客數量銳減,決定在9月底關門歇業。
餐廳業者 羅孝有:幾家旅行社問下來都不樂觀,大概從這個月、下個月更嚴峻。陸客的量銳減太多了,大概剩下一兩成而已,所以提早結束。
大陸遊客不來,臺灣遊覽車產業也受到直接衝擊。有高雄遊覽車業者,只能忍痛把車逐步轉賣,從過去高峰時期的128輛到現在僅剩1輛。
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來臺大陸遊客人數與7月相比明顯降低,總數減少約28.9%。臺灣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業淪為「觀光慘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旅館業者 林家頡:在整體來講的話,比如說花東,或者是嘉義、南投,甚至日月潭這些景點,他們的影響程度應該會蠻大的。
旅行社業者 李奇嶽:九月份臺北市跟花蓮的訂房量,已經降了超過三成,花蓮將近降了快四成,所以就知道說這麼大的一個訂房量的萎縮。
旅遊業內人士:大陸遊客減少 損失難以彌補
為了挽救日漸低迷的臺灣旅遊業,自8月以來,民進黨當局已宣布將砸下46億元新臺幣,約合10.5億元人民幣,以補助臺灣觀光旅遊業。但島內對於這種「止血不治本」的「撒錢」做法並不看好。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大光:臺灣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坦白講也是2008年因為大陸旅客來臺觀光,然後快速地成長。現在看樣子我們其實是蠻悲觀的。
姚大光用「事關存活」描述大陸遊客人數銳減對臺灣觀光產業造成的衝擊。由於臺當局的補助政策,主要是想吸引東南亞遊客和拉動島內居民遊,姚大光認為,相關補助確實能有一些幫助,但不可能完全彌補大陸遊客不來造成的損失。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大光:大陸旅客停留臺灣的時間大概是8天,平均是7.4天。東南亞的、日本、韓國(旅客)大概停留天數是4天,所以這個天數是比較有不一樣的地方。然後消費上大陸旅客是比較高的。所以這樣子對臺灣,尤其是中南部,造成觀光產業是非常非常的慘,那能不能夠撐過年底,我都很懷疑。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觀光部門預估,從今年8月至明年2月,赴臺大陸遊客將銳減70萬人次,這也將給臺灣觀光產值帶來巨大損失。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大陸來臺灣一個人大概會有四萬塊臺幣的消費,再加上其它的購物,還有其它的這種餐飲的話,那就不止了。所以這個只是表面看起來的觀光行業(損失)。那在經貿的部分,我想更是比這個數字還要大。我們覺得民進黨應該好好去檢討。
賴正鎰認為,兩岸交流合作受阻,最終傷害的是臺灣的自身發展和臺灣人民的切身利益。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我們一直提出,請民進黨要明確地來闡釋「九二共識」,讓兩岸能夠恢復交流。但民進黨在這個部分他們不願意去做。必須要清楚地知道,沒有兩岸的交流對自身的生活、經濟利益的損失有多大。兩岸的交流我想一定會慢慢邁向一個良性的互動。這樣子的話,對青年、對我們整體的未來發展,就會覺得會有信心。
專家:兩岸穩定交流利於臺灣發展
民進黨當局執政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冰凍,也讓臺灣旅遊業遭遇「寒冬」。島內專家認為,民進黨為了自身利益,故意挑動兩岸關係,只有回到正常穩定的兩岸交流,才能促進臺灣整體發展。
專家認為,島內部分政治人士,並不是從臺灣長遠利益的角度來考慮,而是為了自身的選舉利益,故意挑動兩岸關係。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有臺灣當然像綠營的人士,為了選舉的利益,經常在選舉裡最愛打的一個議題就是挑動兩岸關係。他不是把執政的結果看得最重要,他是把選舉的輸贏(看得重要)。所以如果是這樣玩的話,我覺得它其實對臺灣整體的發展是絕對負面的。
民進黨當局執政至今,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不斷在島內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島內輿論憂心,兩岸關係陷入冰凍,不僅會使包括旅遊業在內的臺灣諸多產業受到衝擊,更將進一步影響臺灣經濟、就業等方面的發展。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其實當時蔡英文在選舉的時候,會說出「維持現狀」這幾個字,就是因為很多人都擔心她如果當選,兩岸關係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那現在看起來,她並沒有維持現狀。她過去說要維持的那個現狀,隨著民進黨推翻「九二共識」,我想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們都很希望臺灣這些有意識形態的人,特別是「臺獨」意識形態的人能夠,回到兩岸穩定的交流。
央視記者 黃惠馨:造成大陸赴臺遊客人數減少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先是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繼而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島內輿論也認為,當務之急是正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民進黨當局一時的補助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臺灣觀光業的困境。(央視記者 黃惠馨 張雪松 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