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南美四國「急行軍」(7)
王走天下
秘魯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馬丘比丘,也就是古印加帝國
遺址。我們去古城的前一天,住在一個名叫烏魯班巴的小鎮上,需要到附近另一
熱水鎮上馬丘比丘的廣告牌
個叫歐宴臺的小鎮火車站坐米軌小火車前往馬丘比丘。
秘魯也是個多山的國家,車行大山中,山區裡的農村看上去不富裕,還有很
歐宴臺火車站一角
多土坯房和簡陋的石牆瓦房。歐宴臺是個小鎮,房屋都比較破舊,很多路還是土
路或石子路,40多座大巴車在窄窄的街巷中穿行,讓人在捏把汗的同時也不得不
歐宴臺火車站
佩服司機,後視鏡幾乎就要刮在牆上卻依然安全通過了。歐宴臺火車站不大,檢
票是在室外,我們要乘坐的藍色小火車己在站中,等一列綠色的火車開出後我們
我們乘坐的藍色米軌小火車
才能進站上車。
開往馬丘比丘的小火車是觀光火車,車票價格55美元,頂棚也有窗戶,車廂
烏魯班巴河
裡很亮堂。小火車沿烏魯班巴河行走,約一小時二十分抵達,步行五分鐘到景區
穿梭巴士站,車票24美元。火車站所在的熱水鎮在群山之中,周圍大山都需仰著
大山中的熱水鎮一角
頭才能看到山頂。導遊說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海勒姆到秘魯尋找印加古國遺
跡,就是在熱水鎮上,一個酒館老闆告訴他在這座大山後有,他請酒館老闆做向
導進入深山,幾經艱辛發現了這座被密林掩蓋住的印加古城,回國後他寫了一本
專著,名叫《失落的印加城市》,才使馬丘比丘引起世界的關注,讓它成為享譽
汽車票也是這樣的
世界的考古和旅遊聖地。他還從這裡「借」走1500座雕像和其它珍貴文物(也有一
說是5000件),存放於耶魯大學,直到歐巴馬時期才歸還了一部分。汽車盤旋在
烏魯班巴河谷,右側山體上白色的為上山公路
在險峻的山路,往下望去山體幾乎是垂直陡立的,下面就是水流湍急的烏魯班巴
河谷,能在這裡修路雖說是土路也是很不容易的。車行20分鐘左右到達馬丘比丘
上山前看大霧鎖山
景區大門,秘魯政府為感謝耶魯教授發現了馬丘比丘遺址,將這條山路命名為海
勒姆路。
山上大霧瀰漫
我們到時大霧鎖山,基本上10米開外什麼也看不見,費盡體力爬到觀景的最
高處,可以看到層層梯田樣的石砌牆,很像大寨梯田,導遊說就是當年印地安人
各種介紹馬丘比丘的銅牌
種地用的田,可見農耕時代不管在哪個洲,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環顧四周,印
加帝國這處遺址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群山之中,就是已經站在四周都是陡峭大山
奮力向上
的馬丘比丘中,仍然難以想像在這裡會有一座古城。馬丘比丘山與我們腳下的大
山之間有一道坡度較緩的山脊,寬度約有四五百米,就像一個巨大的服裝走秀的
大霧也擋不住遊客上山的熱情
「T」形臺,只不過臺的兩側和對面不是熱情的觀眾而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和馬丘
比丘山,遺址就是建在這道山脊之上,在四周砌起了梯田。遺址最高處是拴日石,
太陽出來了,馬丘比丘全貌可看清,對面就是馬丘比丘山
往下一點是祭天台,再下面就是太陽廟,有國王休息的住處,那時祭天是很殘忍
的,要把一位少女的眼睛弄瞎,讓她在正午時眼睛直視太陽,據說這樣就可以和
馬丘比丘全景
太陽神溝通,給國王帶來上天的旨意。據說在後來的考古中,從這裡曾挖掘出150
多具女性遺骸,推測一下,如果每年都祭天一人,那這裡在印加帝國時期至少使
山上的房屋是遊人可以上到的最高處,也是觀賞的最佳處
用了150多年後才廢棄的。如果說這裡建於1440年,那到了西班牙人侵入南美後,
這裡仍然使用了很長時間。不過印加帝國的天文還是挺厲害的,在祭天台上有一
太陽神廟遺址
塊斜放的稜形石頭,一個尖直指蒼穹,導遊說這個尖指向南,他打開手機的指南
針放在石頭上試了一下,指針果然指向南,分毫不差。
三窗之屋
導遊介紹說,有專家根據遺址的房屋測算,這裡也就能住幾百人,應該在周
圍還有一些印地安人的營地。據考證,這一處印加遺址大約建於1440年前後,是
大霧也擋不住遊客拍照的熱情
印加帝國國王的行宮和祭天處,而當時印加帝國的首都在庫斯科,距此處約100
多公裡。按後來考古專家們的看法,馬丘比丘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祭天用的
左側是祭天台及栓日石所在處
太陽廟和「三窗之屋」;二是貴族住房;三是負責保護和養護這裡的下層人們居住
和工作的地方,其中還有監獄。這三部分構成了古城遺址,在它的外圍是由梯田
層層疊疊的梯田
形成的農業區,「城區」則由200多幢建築組成,還有100多個連接山坡和房屋由石
頭做成的臺階,總面積大約在9萬多平方米。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智利詩人聶魯
石砌的古老建築鑲嵌在高峰之間
達曾寫過一首名為「馬丘比丘之巔」的詩,其中寫道:「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在鑲
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洩」,完美地
房屋遺址
地展現了馬丘比丘的神韻。(待續)
(旅遊於2018.11)
(寫於2018.12)
(改於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