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古浪縣融媒體中心 看古浪
近年來,古浪縣古豐鎮依託鎮域獨特的氣候條件,統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等因素,著力打造中藥材、食用菌、馬鈴薯、「花海經濟+」等古哈沿山特色產業帶,初步形成以中藥材、馬鈴薯、高效飼草、食用菌等為主的特色種植業,以牛羊雞鴿為主的規模養殖業,以「花海經濟+鄉村農家樂」為主的餐飲旅遊產業。
古浪縣古豐鎮千畝芍藥種植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由古浪縣鴻旺興農牧專業合作社牽頭實施,自2019年3月規劃種植以來,共流轉柳條河村閒置荒山土地2250畝種植芍藥,在有效解決了搬遷群眾土地撂荒和「兩頭跑」問題的同時,又帶動周邊貧困戶通過種植管護,實現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合作社還承接古豐鎮7個行政村的村集體經濟,並按每年10%向村集體分紅,同時向180戶搬遷群眾一次性支付5年土地流轉費共計50餘萬元。把荒山荒坡變成了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把花卉種植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美麗產業」。
古浪縣古豐鎮古豐村村民楊志秀:「我家在西山堡村附近,閒的時候我們就來這裡打工掙錢,補貼家用,來這裡主要就是鋤草、平整現場」 。
因芍藥生長期為3-5年,既可藥用又可觀賞,隨著種植面積擴大和逐年開花,「芍藥花海」與古豐鎮柳條河西溝千畝「油菜花海」一紅一黃,交相輝映,逐步形成了鄉村旅遊新亮點,帶動古哈路沿線主題農家樂發展「麻灣土雞」、蒼松山鴿等特色餐飲旅遊業。同時為有效調整了古豐鎮產業結構,改善當地旅遊環境奠定了產業基礎。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再流轉土地1000畝,種植白芍;累計建成中藥材芍藥等花卉觀賞基地3200畝,配套景觀大門座,民俗休憩木屋及特色涼亭、主題雕塑、休閒養生館、香草保健療養園等,打造成獨具特色的主題旅遊景區。
古浪縣古豐鎮副鎮長馮維宏:「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2250畝的芍藥種植。下一步我們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扶持企業,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我們周邊更多的群眾來參與我們的產業發展。同時我們有效借鑑芍藥種植的經驗,發揮花海經濟+的效益,同時帶動周邊餐飲旅遊的發展。打造出中藥材種植+休閒旅遊+綠色農業的發展新模式,努力打造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新發展路子」。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董海霞
● ● ● ●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貸母還羔」走出群眾增收致富好路子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九)荒山變花海 農旅融合促增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