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蛋兒已經3歲半了,可基本上每晚都尿床,她好像尿床自己不知道,翻兩個身就尿了,我每晚都醒好幾次起來把尿,可有時能趕上,有時就晚了,這麼大了還尿床,不是有什麼問題吧?「孩子又尿床了!這麼大還尿床?小孩尿床怎麼辦?」我們常看到一些家長因為小孩尿床氣急敗壞,過分憂慮,認為小孩尿床是一件不雅之事。在這種情況下,尿床的孩子難免被家長責罵,對尿床產生恐懼。
一般說來,寶寶在1歲或1歲半時,就開始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後,還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遺尿症是指5歲以後每周至少有一次遺尿者,並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雖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遺尿症,但對於大多數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種機能性的問題,只要父母注意看護並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糾正的。小孩尿床雖說功能性居多,但尿床時間久了家長也不能置之不理。一般來說,孩子超過5歲還尿床,就應該及時就醫。因為小孩尿床持續時間越長,對小孩造成的心理損害越大,特別是大齡的孩子,更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小孩尿床怎麼辦?
1、儘量養成睡前不喝太多水、不吃利尿食品,如西瓜、柚子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
2、儘量讓孩子養成睡前小便的習慣,但一定要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進行。
3、白天特別是睡前不要讓寶寶玩得太瘋,睡得太沉,晚上有尿意的時候就不容易醒來。
4、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儘量自然地提醒孩子尿尿之前喊媽媽,一旦孩子照做,就鄭重地表揚孩子。
5、孩子的生活環境或氣候突然發生變化時予以特別注意。
尿床會使小孩子害羞,畏縮,自卑。如果父母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採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會使小兒更加緊張,委屈和憂鬱,經常處於誠惶誠恐中,會導致症狀加重。父母應以親切的態度對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緊張情緒,放鬆心理,能與醫生積極配合。專家指出,對待尿床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