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絨蒿,離天空最近的幽藍之花
楊木華
大理蒼山峰脊線的春天,是從一朵幽藍的神性之花的綻放開始的。那花的幽藍,是濾盡塵世繁華返璞歸真的幽藍,是潤澤蒼峰白雪妖嬈褪盡的幽藍,是繚繞三千霧氣水韻縈繞的幽藍,世間的清新純淨為之失色,亙古的妖豔魅惑為之潰敗,只一眼,你也一定會愛上這幽藍之花——長葉綠絨蒿。
當我站在四千米海拔的大理蒼山頂,面對一坡綻放的綠絨蒿,忍不住大聲呼叫邀約我前來的人:楊宏觀,楊宏觀!平時都喊他宏觀,突然這樣大喊他以為出事了,不遠處的他立即大聲回應,收到回應的我大喊:我愛你!喊完,同行的隊友都笑了。兩個大男人,究竟秀什麼?其實,我是真的感謝他,因為,若不來這個山脊,怎麼可能遇見這多綠絨蒿——長葉綠絨蒿只搖曳在三千三百米海拔之上的峰脊線。
我們是清晨向小岑峰進發的。這峰我在秋冬兩季登過,我本邀約宏觀去登三陽峰,看兩峰三潭,遇遍野花開。可他說那裡人多,於是他駕車到海拔三千二處駐車,我們開始步行上山。
去年我在別人的朋友圈見到在小岑峰的綠絨蒿,可手機照偏色花成為紫紅。今天我帶了單眼相機,一定可以還原那妙曼的幽藍。即將抵達峰頂時,一株又一株的長葉綠絨蒿突然間就閃現,我把鏡頭對準了一個個幽藍的精靈。可拍攝卻並不如意,雜草遮擋無法凸顯這花的神韻。去年在蒼山三陽峰,我在峰脊的流石灘上遇見幾株很好拍攝,可惜花太少。今天放眼一看,一山都是綠絨蒿。宏觀說上段的花更多更好,我就放棄了下段直上。
峰頂綠絨蒿果真多,可拍攝的幹擾一直在。小岑峰頂的大理電視臺是「世界之最」——海拔最高的電視臺,我們來的公路就是電視臺的物資運輸專線。我們從這裡向北走峰脊線,準備走兩峰後回返。
峰脊線的妙曼,只有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其實,在此之前,我也沒有走過蒼山峰脊線,每一次登頂後很快下撤。這一次,向北走的每一步,都是嶄新的體驗。
峰脊線並不是山下仰望的平緩。一峰與一峰之間,是起起伏伏的高差,路自然隨之上上下下。七八月間,海拔四千米的蒼山峰脊線,正是草本花最盛的時節。曾經遺憾登鶴雲峰沒有拍攝好的山麗報春,大片大片地紫在眼前;曾經後悔登三陽峰沒有拍攝好的圓穗蓼花,一山一山紅遍;曾經後悔遇見太少不好拍攝的尖瓣紫堇,一谷一谷藍過眼眸。最惹眼的,當然是綠絨蒿了。在峰脊線西側,一株又一株,一片又一片,一坡碧綠中星星點點的幽藍逼人的眼,所有的幽藍又以一種遺世獨立不可褻玩的高潔,在離天空最近的山脊線上,綻放出自己的專屬味道。
面對那凜然的高潔,我只有匍匐跪拜,用最貼近大地的身體與鏡頭,表達我的仰慕。在看到那個要原路返回的岔道口,我決定不再前進留下拍綠絨蒿等隊友回返。
這裡,山脊東側是成林成片的低矮杜鵑。山脊西側,碧綠的草坡上雜花瘋狂地開,各色蓼科植物爭先恐後,大朵的凌子芹高高在上,更多不知名的小花開得隨心所欲,最夢幻的當然是長葉綠絨蒿了。
蒼山峰脊線上,我見過黃色的全緣葉綠絨蒿,在六月開放,金黃的大花有足足的富貴感。我見過紫紅色兩米多高的威氏綠絨蒿,六七月紅遍蒼山西坡的溝溝壑壑,有滿滿的喜氣。可是,我最愛的卻是這幽藍的長葉綠絨蒿,那幽藍是神秘的誘惑,是仙韻縈繞中離天空最近的神花。
在一個小巧的山谷中,我遇見了幾株特意迎接我的綠絨蒿。
一株花箭斜伸的綠絨蒿。淺褐色毛刺密布的花杆與綠草對比鮮明,關鍵是花箭上的三朵幽藍同時綻放,在星星點點蓼花的襯託下,那種絕世獨立的美感瞬間入心。花瓣那通透的幽藍質感讓人心醉,蹲拍與跪拍都無法表達出那種高雅,我就匍匐在那草坡上,以五體投地的虔誠仰角,定格下這幽藍的神性之花。
一株花瓣完全展開的綠絨蒿。我抵達的時節,更多的綠絨蒿剛剛舒展花苞,還有一些才在底部蘊蓄骨朵,這是我遇見的唯一完全綻開花瓣的綠絨蒿。六個橢圓的瓣子完全打開獨立,花蕊完美暴露,淺白色的花蕊一簇聚攏,這花藍得坦坦蕩蕩,藍得無所顧忌,藍得遺世獨立。痴迷的我正在遐想,突然一隻胡蜂飛來落在花上,可惜蒼山一直霧氣繚繞,我的相機大光圈慢快門,沒拍好那採蜜的瞬間。正遺憾時,峰頂突然雲開霧散,陽光暖暖地灑下來。
暖,這是上了峰脊線後最期待的事,起身脫外衣時遊目四顧,我看見東側山下,碧藍的洱海若隱若現,西側腳下,故鄉燠熱的小城時隱時現。想起昨夜城市的悶熱,哪裡料得到此刻四千米的峰脊線上,我剛剛脫了加絨的外衣。
沿著峰脊線向前不久,我遇見了又一谷幽藍。這一谷的綠絨蒿,在雜生其間的藍得透亮的尖瓣紫堇的襯託下,更有與眾不同的神韻。放下背包,我到花叢中拍攝。一株兩朵花的綠絨蒿,以側逆光的角度進入我的視線。胸膛貼近山坡,用逆光的角度把花瓣的質感完美呈現,那是穿越千年時光的亙古冰川的幽藍,把遠古的藍光儲存後,在每一朵綠絨蒿花瓣上一點點釋放,通透的幽藍攜著初始的純淨,把蒼山時光也點染成靜謐的幽藍時光,鉛華洗盡,塵緣濾盡,此刻的蒼山和我,只剩下本性之藍,只剩下初心之藍……
是回返隊友的呼叫,驚醒了沉睡幽藍夢幻中的我。起身才發現,身邊一個巨大的巖石半腰,幾朵綠絨蒿竟然開在巖縫裡。原來,這幽藍的神性之花,還是一種生命之花……
我知道,這一次蒼山峰脊線上的行走,這一次遇見的離天空最近的花朵,特別是崖壁上的那一抹執著的幽藍,將一直開在我心裡,深藍我夢裡……
朋友問為什麼如此偏愛藍色,我說:藍是一種神秘的誘惑,藍是一種心靈的距離,藍是一種生活的狀態,藍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若喜歡,你就來雲南,來大理,來蒼山峰脊線,拜訪一株綠絨蒿,圓你一個藍色的夢!
更多美圖欣賞:
一組幽藍的蒼山花
長葉綠絨蒿的生長地域
細葉藍鐘花
尖瓣紫堇
刺毛白珠(白時是花開,藍時是果成)
山麗報春
流蘇龍膽(花瓣上有流蘇)
一組豎構圖的長葉綠絨蒿
一組雜花
圓穗蓼
草血竭
麗江馬先蒿
凌子芹
麗江馬先蒿
峰脊線
山下是洱海隱約
山頭是雲霧去來
山脊是小路蜿蜒
山中是鮮花綻放
遠處是馬龍峰
一起登山的隊友
安全下山,是登山成功的唯一標準,三千二留影
一路風景
紅見手青
雪茶
尖瓣紫堇
菜木香
小黃山
蒼山電視臺
我
山花爛漫
洱海幽深
線路:駕車從三塔公園附近向西上泥石路,到門卡,卡口8點開門,上山起始為彈石路,後為泥石路,轎車不可行,至海拔三千二停車,三塔至三千二大約需要一小時。廁所處停車,走棧道,大路到小岑峰電視臺,向北可走五峰,從黑龍潭下山。
部分往期文章連結,歡迎點擊閱讀:
1、【歲月有痕】再見,七月荷香(舊文/圖/賞荷地點)
2、【大地行吟】我在蒼山西坡的白塔前等你(文/圖/線路)
3、【大地行吟】鶴去雲來,豔遇蒼山約不停(文/圖/線路)
4、【大地行吟】六月,到漾濞看一場報春盛宴
5、【大地行吟】遇見蓮花峰(文刊於大理文化2018.6期/圖/線路)
6、【大地行吟】六月,蒼山西坡馬鹿塘,奇花異草人神共享(文/圖/避暑線路)
7、【大地行吟】三塔,永駐心間的風景(舊文/圖/免費時間)
8、【大地行吟】白沙河,一夏清涼有約(文/圖/避暑線路)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瘋華歲月公眾號!
作者簡介: 楊木華,男,1972年生,彝族,中學語文教師,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民族文學》、《山東文學》、《絲綢之路》、《博愛》、《啟迪》、《思維與智慧》、《遼河》、《作家天地》、《文學與人生》、《壹讀》、《大理文化》、《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安徽商報》、《渤海早報》、《中老年時報》、《中國教育報》、《教師報》、《大理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作品數百篇。散文《彌渡的味道》獲散文選刊與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合辦的「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遊散文大賽」一等獎。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歲月有痕》獲大理州出版獎。
圖文均為楊木華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歡迎刊出。圖片如有其他需要,請後臺留言,有更多大圖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