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可以說是近年來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不僅僅票房賣到炸裂,出演電影的角色們也是拿獎拿到了手軟,導演更不用說,在18年9月份的時候,這部電影在第42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競賽單元的最佳劇本獎,還有長春電影節第14屆的最佳故事片獎,徐崢靠的這部電影一舉拿下最佳青年男主角,王傳君更是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的稱號,導演文牧野靠著這部電影,拿下了臺灣電影金馬獎第55屆的最佳新導演獎,徐崢另外還拿下了金馬獎影帝,其他的獎項數不勝數……影片最激動人心的一句話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變,故事的原型人物陸勇並沒有電影中那麼的慘,關於印度抗癌藥的當事人,陸勇在當時因為走私仿製藥入獄,法院在14年7月21日以銷售假藥罪的罪名對他提出公訴,在15年的1月直接撤訴,沒過太長時間陸勇就出獄了,無罪釋放。
這部電影價值30多個億的票房,其實最開始是在30多塊錢的火鍋中誕生的,導演文牧野跟寧浩當時在火鍋店吃飯,然後機緣巧合下就說起了這個新聞,寧浩當場提議要拍一個電影出來,當時文牧野直接就同意了,連一個劇本都沒有,就準備開拍,所有的一切可能都在火鍋裡,被吃到了嘴裡,記在了心裡。但劇中很多東西都是真實的,就比如說格列寧,一粒的價格就是781元,兩三年的時間能夠吃掉一套房子,絕對是合情合理的。這種藥物在現實中不僅價格貴,而且還限量售賣,每周只賣兩天,並且一盒的價格要2萬多元,比黃金都要貴得多,而這種藥又是金顏色的,很多人都說這藥是金豆,正常情況下,一個正常的病患,每天只吃一粒,沒有任何的其他費用,一年就要20多萬元,所以劇中的那個老太說把自己房子都吃沒了,家都吃垮了,肯定是真實的。
《我不是藥神》之前有很多個名字,《生命之路》、《印度藥神》,後來再三拍板,才確定了現在的這個名字,在拍攝的時候,很多的工作人員都記不住自己劇組的名字到底是啥,因為劇組的名字經常換。譚卓是劇中的那個性感女媽媽,鋼管舞練了有一個多月,辛辛苦苦的,最終這段戲份卻僅僅只有十幾秒,其他的全部都刪掉了。當時在接到這個戲的時候,導演跟她說會有鋼管舞的戲,可是她根本不會跳舞,所以就苦苦地練習了很長時間,身上還有不少的淤青,但直到拍電影的時候才發現只有十幾秒,而且動作都特別的基礎,平時練習的那些根本都用不上。
因為這是一部悲情戲,所以肯定會有哭戲,其中就有徐崢的鏡頭,就是這一場戲整整拍了兩天,剛開始徐崢根本擠不出眼淚,劇組那麼多人在現場等他急眼淚也等得特別無聊,到後面就有些很尷尬了,實在沒有辦法,大家只能收工,當時劇組的人也很通情達理,跟徐崢說:徐老師慢慢來,我們不急。徐崢的面子上也有些過意不去,畢竟也算是個老戲骨了,這麼多人站在面前,居然連一堆眼淚都擠不出來,甚至還想笑幾聲,實在是太丟人了,所以他就給自己寫了一封信,第2天看著信就哭了,沒人知道這信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另一位比較努力的就是王傳君,為了演好這部戲,顛覆自己曾經的角色,整整減肥了兩個月,並且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憔悴,幾天幾夜不睡覺躺在病床上,還在醫院裡面和病人同吃同住,最終才有了一個令人驚豔的白血病患者演員。
因為這部片子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就連我們國家總理都被驚動,還特意做了批示,要求相關的部門加快抗癌藥物的降價等措施,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不知道當初總理做的批示有沒有落實,我們普通人可能根本不會去了解抗癌藥物的價格,因為和我們沒有關係,但這卻是關係著每一個人,當災難還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認為和自己沒關係,當災難找上了你,就已經沒有任何的餘地挽回了,現在我們國家的醫保措施已經讓其他國家羨慕了,這次疫情更是證實了我們國家對於病人的照顧,一個肺炎病人幾十萬的費用全部報銷,短短的時間就從全世界病毒嚴重的地區變成了最安全的地區,真的令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