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吉克的前世與今生

2022-02-05 吉克家族

涼山彝族吉克的前世與今生

ꎭꂵꆿꁬ·沙馬拉布



  ꐙꈌ–吉克,最初是一個人的名字,大約在明代,出生於一個叫「ꎺꋦꁧꃴ–書租波烏」的地方,即今四川省雷波縣錦城鎮柏楊村境內的一塊臺地上,當地人說「柏楊村」就是「吉克書租波」;柏楊村內有一條河溝也被當地人命名為「吉克拉達」。

據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吉克的遠古祖先名叫「ꈎꃅ–庫姆」生始自和始德兩個兒子,其中始自一系的國君稱「帝」,如炎帝(始自之子,生十二子)、顓頊(胥姆二子之一,今蒙古族遠古祖先胥姆韋葉簡稱胥韋或碎葉之弟,華胥之孫,耶和華之曾孫,炎帝的玄孫),昊天上帝(始自的第九代孫,聖經中諾亞的次子,漢朝的「漢」,大韓民國的「韓」,大和民族的「和」以及閃含語系含語族的「含」均為「–昊」字的同音異譯。),赤嚳(道九子之一,昊天上帝的九代孫),黃帝(彝語稱「ꃰꃅ」音譯「武母」,與漢文史籍中的「文命」一詞對應,是鄂之子,少典之孫,羌的第十二代孫,昊之子高父子連名「昊姬高」或昊高的第十五代孫,昊天上帝的第十六代孫);始德一系的國王稱「皇」,如柏皇(始德之子)、太皇(亦譯作特、泰或唐,圖或陶之子,班之孫,身毒的第五代孫,始德的第九代孫),東皇(一譯督,基之子,太之子一父子連名「太一」或「泰雅」的玄孫,始德的第十四代孫)。中華上古神話傳說中所謂的「三皇五帝」是這麼來的,也來得如此曲折和艱辛。

吉克的遠古祖先「ꈎꃅ–庫姆」,實際上就是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這是根據滇、川、黔彝族文獻記載的父子連名譜系和漢文史籍的零星記載相比較之後得出的基本結論。為了分清主次,這裡,我們只對吉克一系的父子連名譜系作簡要介紹,而對中外神話人物和世界各大民族的起源不展開論述。

吉克屬昊天上帝之後。昊之子軻(一譯昆)是古陶唐朝代夷文字的創造者。軻生魏,這個「魏」是中國歷史上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的始祖。魏生篤,篤生竹,竹生額,額生杜宇(或譯稱「大野」或「都勻」),杜宇是華胥國中後期的一名國君。杜宇生畢,畢生郝,郝生伯,伯生那代,那代生阿司,父子連名合稱「那代阿司」,漢文史籍把「那代」的「代」和「阿司」的「司」譯稱「党項」或「東鄉」,由此看來,党項或東鄉是一個族稱的兩種不同漢字音譯。以上十一世為武粟特君國時代。

阿司生烏妥。「烏妥」一詞,與漢文史籍「勿鄧部」中的「勿鄧」二字對應,指早期居住在今四川涼山的一個部族。今彝人稱四川越西縣域為「ꃺꄧ」,音譯為「烏妥」或「烏託」,是對「勿鄧」部族的稱呼,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地名。「阿司烏妥」的「司烏妥」三個字的發音也近似東鄉族的自稱「撒爾塔」。

烏妥生跋,父子連名名稱「烏妥跋」,漢文史籍略稱「拓跋」或「拓跋部」,由此不難看出,拓跋是党項(或東鄉)族的一個分支,與鮮卑關係不大。「鮮卑」與「西伯來」的「西伯」本是一個詞的兩種不同漢字音譯,而「來」是鮮卑或西伯之子,父子連名名稱「鮮卑來」或「西伯來」,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的長子「閃」或漢文史籍中記載的「烈山」或「厲山」或「商」族的直系後裔。

跋生額,額生曹。這個「曹」即為東漢末年曹魏之「曹」姓的起源。曹生敦德。「敦德」系古人名,漢文史籍譯稱「邆賧」,形成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勢力最強的「六詔」之一。敦德生諾督,諾督生阿紀,阿紀生越嶲,一譯越析。「越嶲」在古彝文獻裡是一個人的名字,是「烏妥」或「勿鄧」的第七代孫,在漢文史籍中則逐步演變為地名,1959年改稱「越西」。越嶲生阿耐,耐生蘇,父子連名合稱「ꆂꌠ–耐蘇」。「ꆂꌠ–耐蘇」是今彝族的自稱,與治水的「禹」之子「啟」為同輩人,父子連名譜系代數相隔二十一代。蘇生魯保,父子連名「蘇魯保」,與夏爾巴或舍爾巴是同音異譯,形成今中尼邊境夏爾巴人的始祖。以上十一世為今白族始祖武狄僰君國時代。

魯保生米述,米述生阿索,阿索生姆犍。「姆犍」系彝語漢字音譯,「姆犍」又有「母幾」「母雞」「母資」等同音異寫,形成今彝族的一個支系名稱。姆犍生阿竇和阿默兩個兒子。姆犍生阿默,默生買,買生蒙,蒙生古策(一譯高車),古策生阿舒,阿舒生畢餘,畢餘生阿額。以上十一世為武邛崍君國時代。

阿額生嵬彌。嵬彌,漢文史籍譯稱「嵬名」,形成西夏國開國國君李元昊的民族姓。彌生餘,父子連名稱呼「彌阿餘」或「彌餘」,藏語音譯「彌藥」,形成今四川貢嘎山周圍地區「木雅人」的始祖。餘生合,合生蘇,蘇生美,美生爾,爾生武,武生恆哲,恆哲生慕和饒兩個兒子,有時合稱「慕饒」部或「米日」部,與漢文史籍中的「慕容部」相對應。其中恆哲生阿饒,阿饒生妥俄。「妥俄」系古人名演化為族名,與元時蒙古人稱党項人為「唐兀」二字對應。以上十世為貊和朝鮮君國時代,習貊和朝鮮之俗。妥俄生資,資生吉朵,吉朵生杜,杜生羅牟。「羅牟」系彝語漢字音譯,與今彝族支系名稱之一「黎明」和羌族的兩大自稱之一「爾瑪」對應。羅牟生獨,獨生細奴。獨細奴世時,接受漢文化,為貊和朝鮮隸氏族,與貊和朝鮮氏族聯姻,娶貊麗婭曲,生邏,奴邏生佐,佐生洛舉。「洛舉」是人名演化為國名,漢文史籍譯稱「南詔」。從譜系上看,「南詔」與「蒙舍」是姻親關係,南詔繼承了貊族後裔蒙舍政權。

恆哲生慕,慕娶三妻,生六子,長妻為昊天上帝後裔鳥夷「哺」,生「苦」和「怯」兩個兒子,父子連名「慕阿苦」和「慕阿怯」;次妻為泰皇直系後裔女真人名叫「篤」,生「汝」和「烏」兩個兒子,父子連名「慕阿汝」和「慕阿烏」;第三妻為泰皇直系後裔驃人名叫「衣曲」,生「克克」和「齊齊」兩個兒子,父子連名「慕克克」和「慕齊齊」(《元一統志》追記「摩些蠻」酋長為「蒙醋醋」……);史稱「彝族六祖」。以上十一世為貊和朝鮮君國時代。

苦傳六代稱「ꃰ–武」,怯傳七代稱「–乍」,武、乍兩長支分布「ꍲꐎꃅꃴ–楚陀姆烏」,即南方楚國境內;汝傳六代稱「–糯」,烏傳三代稱「波」(羅羅之子,父子連名羅羅波,與「羅羅波」「羅羅坡」「羅羅濮」「臘羅巴」「臘魯撥」「臘魯怕」為同音異寫,形成今滇西彝族支系名稱之一)、傳七代稱「–侯」,糯侯二次支拓「ꇐꁧꃅꈌ–魯博姆肯」(魯博,彝語漢字音譯,漢文史籍記載為「隴坂」;姆肯,彝語方位名稱,其意為「北方」,與姆烏即南方相對稱)指今陝、甘一帶的隴山;克傳七代稱「–布」,齊傳七代稱「–涅」(曲之子,父子連名「曲阿涅」或「曲涅」,是今川西南彝族兩大支系的名稱之一)、傳十一代稱「–默」,–布、–默二幼部遷居「ꏁꒉꑍꁁ–史液業潘」即金沙江兩岸。彝族六祖分支後,各自建立中心,分別奠基立業。

吉克屬彝族六祖中的第六祖「涅」或「默」部,父子連名譜系從庫姆到殳阿列(生閃、昊、弗三子)世為十一代,到耐蘇(彝族自稱)世為三十二代,到恆哲慕(彝族六祖之父)世為五十二代,到返遷涼山的祖先阿都爾普世為八十六代,到阿爾成姓始祖歐阿阿爾世為八十九代,到涼山彝族歷史上著名畢摩阿蘇拉則世為一百代,到阿爾氏族家支名稱「耶裡惹爾」即耶裡四子世為一百零六 代,到吉克成姓始祖「比梯吉克」世為一百一十四代,從吉克至今,最長的父子連名譜系已傳十九代,共計一百三十二代。

據彝文獻記載和民間流傳,ꐙꈌ–吉克的祖父姓「ꀋꇐ–阿爾」,名「ꀊꄚ–阿梯」,姓名ꀋꇐꀊꄚ–阿爾阿梯,父子連名比克阿梯。阿梯生阿野、阿祖、僕書、比梯等四個兒子,其中阿野、阿祖、僕書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自立門戶。阿梯的幼子比梯,與父母一同生活。

阿爾比梯的身份為世襲黑彝,也就是貴族奴隸主,又身兼畢摩(祭司)之職,社會名望相當高。比梯生一子,取名叫「吉克」。

「吉克」雖失去了黑彝身份,但他「子承父業」,繼承了阿爾家族的經書和法器,並以畢摩(祭司)為職業謀生。吉克長大成人後,帶著父母妻兒徙居「ꄮꃅꄮꇉ–特木特洛」即今美姑縣子威鄉特洛村。

吉克氏族是世代從事畢摩職業的著名氏族,世襲掌管涼彝族最大畢摩阿蘇拉則的法器主持各種法事活動。「吉克沒有一個不祭祀的,杉樹沒有一棵不長青的。」吉克氏族男性成員普遍繼承祭祀職業當畢摩,為人們才除邪、驅鬼、清髒、消災、治病,整理、規範、傳授彝族文字,傳承弘揚彝族宗教、哲學、倫理、歷史、天文、醫藥、農藥、工藝、禮俗、文字等文化。充當彝人的精神支柱,豐富活躍了涼山彝人的生活內容。

吉克一生娶二妻,生七個兒子。前妻為哈拉君長所屬格其姓氏的一名女子,生ꑌꌋ–你生;ꀉꒆ–阿尤、ꎭꇤ–沙嘎、ꐛꁮ–吉補等四個兒子。前妻去世後,又娶一妻。後妻為「ꄷꌺ–氐惹」姓氏的一名女子,生ꐚꎴ–井首、ꐛꊌ–吉俄、ꐛꂪ–吉牧等三個兒子。前妻和後妻所生之子統稱「ꐙꈌꌺꏃ–吉克惹什」意即吉克七子。

據傳,吉克的兩個小兒子吉俄和吉牧,小時候一同到山上放牧。兩兄弟在山上滾石頭玩耍,不幸砸死一名路過山下的鄰居。兩兄弟怕受追責,一同往外逃竄。至今除「吉俄」一支下落不明外,其他六個兒子都有後裔在傳承著畢摩文化,維持著彝族社會秩序。

吉克去世後,其子孫齊聚在「ꉘꇉꁠꏼ–峨洛巴千」舉行了一場大型祭祖儀式,把吉克及其祖先靈牌放置在ꎰꆈꀉꐩ–龍頭山支脈「ꎰꆈꋐꉐ–雙諾則哈」山腰的一個巖洞裡,其後裔均追認「吉克」為成姓始祖。為了與其他家支稱姓「吉克」的人相區別,在社會交往中,有時雙姓疊稱「阿爾吉克」。

自成姓始祖「吉克」出生於雷波「ꎺꋦꁧꃴ–書租波烏」,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子孫繁衍近二十代,可謂根深葉茂,支派紛雜,星羅雲布,遍及川滇三十多個縣(市、區)。

吉克七個兒子中,長子名叫你生,你生生舉宗,舉宗生俄宗、俄韋兩個兒子。二子後裔現分布在四川美姑、昭覺、甘洛、西昌、越西、雷波、鹽源、布拖、普格、金陽、寧南、德昌、馬邊、峨邊、石棉和雲南寧蒗等四十多個縣(市)境內。

吉克之次子阿尤,有的說生三個兒子,有的說生四個兒子。《中國吉克惹什譜》編委會決定阿尤生三個兒子,我們認為是欠妥的,後人哪有權力決定前人生幾個兒子?據歷史上著名畢摩央古書補直系後裔烏圖拉達(清朝,雲南寧蒗人)和歷史上著名畢摩阿蘇拉則直系後裔魯夥幾達(屬虎,現年73歲,四川冕寧人)珍藏的《畢僰特依》均標明阿尤生四子,但烏圖拉達留下來的古籍裡只明確記載阿尤生比克、阿拉、恆惹三個兒子的名字,少記一子;魯夥幾達的文獻裡也只記載阿尤生比克、則波、恆惹三個兒子,少記一個人的名字。兩本古籍文獻相互印證後,得出阿尤生比克、阿拉、則波、恆惹四個兒子的結論,還原了阿尤生四子的記載。阿尤四子後裔現分布於四川美姑、昭覺、喜德、甘洛、西昌、冕寧、越西、雷波、仁壽、鹽源、布拖、普格、金陽、寧南、木裡、德昌、會理、馬邊、峨邊、米易、仁和、鹽邊、石棉、九龍、康定和雲南寧蒗、蘭坪、永勝、香格裡拉等二十九個縣(市、區)境內。

吉克之第三子名叫沙嘎,沙嘎生一子名叫阿夥,阿夥生阿姆和井夥兩個兒子(魯夥幾達《畢僰特依》)。兩子後裔現分布在四川雷波、美姑、昭覺、喜德、甘洛、西昌、冕寧、越西、金陽、馬邊、峨邊、石棉、屏山等十三個縣(市)境內。

吉克之第四子名叫吉補,吉補生歐補、雙博、比自、阿初等四個兒子。四子後裔現分布在四川雷波、美姑、昭覺、喜德、甘洛、西昌、冕寧、越西、鹽源、布拖、普格、德昌、寧南、金陽、木裡、米易、鹽邊、石棉、屏山、峨邊、馬邊和雲南寧蒗、華坪、香格裡拉等二十四個縣(市)境內。

吉克之第五子名叫井首,井首生井魯、阿史、母啟、阿摸等四個兒子。四子後裔現分布在四川雷波、美姑、昭覺、喜德、甘洛、越西、冕寧、西昌、布拖、普格、金陽、寧南、木裡、鹽源、德昌、會理、峨邊、馬邊、鹽邊、米易、石棉、漢源、屏山和雲南寧蒗、蘭坪、劍川、香格裡拉等二十七個縣(市)境內。

吉克之第六子名叫吉俄(有的說叫吉達),小時與第七子吉牧一同外逃,至今下落不明。

吉克之第七子名叫吉牧,其後裔現分布在四川金陽、仁壽、馬邊等縣境內。

                                                                2020ꈎ5ꆪ21ꑍ     於寧蒗大興

 作者:沙馬拉布,學名沙永前,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寧蒗分院、寧蒗彝族自治縣民族文化研究所負責人、四級調研員

 

 

相關焦點

  • 涼山這個「牛書記」有來頭 他不姓「牛」,他叫吉克新鐵
    吉克新鐵是瓦西鄉峨覺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接任「第一書記」後,他常常利用工作之餘走村落、訪農戶,實地查看峨覺村的貧困狀況。了解到峨覺村是以傳統的牲畜養殖業為支撐產業,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那麼,牲畜的健康狀況也將直接影響村民的收入。  9月7日,峨覺村二組組長向吉克新鐵匯報了村民飼養的黃牛疑似感染氣腫疽的情況。
  • 涼山彝族習慣法的歷史 現狀和未來
    >涼山彝族習慣法傳承至今,體系完備,在涼山彝族社會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二)涼山彝族習慣法的性質認定要界定涼山彝族習慣法的性質,首先需要界定涼山彝族傳統社會的性質。涼山自1956年民主改革前至今一直被描述為「奴隸社會」,對它的各種研究大都建立在對「奴隸社會的活化石」進行解剖的理論前提之下。事實上,涼山社會的等級構成、社會分層和生產關係是異常複雜的,同典型的奴隸社會區別很大。
  • 吉克雋逸:在冶勒湖邊唱一支歌
    吉克雋逸與彝族老人們在彝族民居,這棟充滿細節的建築是四川省西昌市白廟村婦女靈活居家就業示範基地。而吉克雋逸的確通過每一次的彝語或者民族歌曲的演唱,讓更多人看到了屬於她家鄉的風採。熱鬧的彝族火把節、綻放的高山索瑪花、萬物有靈的傳統和彝族人民的淳樸善良,這是她身上不可割捨的部分,也是她想要讓更多人看到的關於家鄉的部分。
  • 涼山彝族古候.曲溼指路經頌唱《涼山彝族的指路經》
    曲溼指路經古候指路經涼山彝族的《指路經》中國彝族的傳統信仰對象是天地間的各種自然神。彝族和漢族一樣,都有崇拜祖先的習俗,但彝族比漢族對這件事看得更重,其處理方式也更為精細而周到。在涼山彝族那裡,祖先的魂靈是要回歸祖界的。這個祖界的地理位置,是古侯、曲涅兩個家支體系遷徙至涼山各地的一個共同的出發地,彝家稱其為莫木古爾,即雲南昭通。
  • 民族文化|涼山圖鑑系列之 彝族服飾
    涼山圖鑑彝族服飾涼山,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一個絢麗的文化瑰寶,一席舌尖上的饕餮盛宴,讓每一個親臨涼山的人都歡享盛宴。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豐富的彝族文化在這裡呈現出鮮明的特點,獨特的風俗人情在這裡保存下來。彝族,是一個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飾展示著彝族古老的民族文化,訴說著彝族悠悠的歷史歲月。彝族先民為世人留下的彝族服飾文化藝術,保持了濃鬱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體現了彝族人民獨特的審美心理與文化習俗,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財富。
  • 吉克雋逸穿彝族服裝登臺,民族風加黑皮膚,美出新高度
    說到吉克雋逸相信大家都知道她,她是典型的彝族美女,她有著非常立體的五官以及巧克力色的肌膚,平時她的穿衣風格都很時尚,大多都是偏向於歐美風格,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吉克雋逸換上家鄉的民族服裝那就是更美了!
  • 盤點出生於涼山的明星,基本都是實力派歌手!
    吉傑,1977年12月22日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系,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主持人。吉克雋逸8月18日,吉克雋逸參加了南京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演唱歌曲《光環》。2016年2月,參加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表演歌舞《快樂想念》《相親相愛》。莫西子詩
  • 涼山彝族為什麼不歧視愛滋病人?
    [摘要]儘管涼山彝族對愛滋病人的非歧視態度和整體關懷讓在世界其他大多數地方都飽受歧視的愛滋病人和專家都感受到希望。但這種基於當地文化法則的關切行為,恐怕也僅僅是地方性的。然而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周如南最近在《開放時代》刊文指出,作為我國愛滋病疫情最為嚴重地區之一,涼山彝區卻並不存在大規模的對於愛滋病的社會歧視。
  • 四川U9涼山彝族女子足球隊出徵
    四川U9涼山彝族女子足球隊出徵 2020-10-2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吉克雋逸受邀在聯合國演講並演唱彝族歌曲《木棉》
    7月9日晚,聯合國人口基金展望未來行動在線上播出,吉克雋逸作為唯一一位受邀藝術家,作為中國青年歌手代表,在聯合國進行全英文演講並演唱,為女性發聲。當晚,吉克雋逸一身純白色連體裝亮相,用精彩的開場表演《木棉》獻給所有有夢想的女孩、獻給那些為創造一個平等世界努力奮鬥的人們。
  • 從大山裡出來的彝族女孩,吉克雋逸為什麼能火?靠的不僅僅是運氣
    從大山裡出來的彝族女孩,吉克雋逸為什麼能火?靠的不僅僅是運氣大家好我是小編蘇蘇,吉克雋逸能紅,在預料之中。她本是《中國好聲音》預定冠軍,但沒想到中間出了一些插曲成為第三,不過這並不妨礙她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星。
  • 驕傲| 彝族非遺文化大揭秘,厲害了我的涼山!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太陽曆的第二個星回節,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
  • 涼山彝族聚居區進入愛滋病廣泛流行期
    涼山彝族聚居區進入愛滋病廣泛流行期 時間: 2013-03-19 15:0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 涼山彝族聚居區被抽查的育齡婦女人群愛滋病病毒感染率達3.83%,在疫情嚴重鄉鎮,該人群感染率高達6.35%,呈現高流行態勢,而且疫情已覆蓋各個年齡段。
  • 有一種「整容」叫吉克雋逸卸妝,素顏照曝光,網友:為啥要扮黑?
    這位選手不是別人,正是吉克雋逸!她出生在四川涼山,屬於彝族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一般都有唱歌跳舞的特點。吉克雋逸的母親也喜歡唱歌。除了畫畫,她還受當下的影響,很喜歡唱歌。在大山,的環境中,除了擅長唱歌跳舞,因為彝族地處熱帶,海拔高,光線中紫外線強,吉克雋逸,像大多數彝族女孩一樣,皮膚黝黑。
  • 四川涼山彝族人的希望之光
    9月11日是四川涼山信賴農園收穫的日子。  這一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區喜德縣的人們全體出動,收割辛勤種植了一年的「喜德之光」有機水稻。一家人來年的生活費以及送孩子上學的費用都寄托在這些有機大米之上。此外,通過有機米的開發經營,所獲得的經濟收益將用來幫助貧困學生。
  • 當下涼山彝族地區應改變的幾個問題
    當下,涼山彝族地區應改變的問題頗多,仔細說起來,我們一時半會兒不可能都談到。歸納起來,大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在為人之父為人之母的喪事活動中撒錢撒物的做法不好,不可取。奔喪禮金 攝影 蔣志聰在涼山彝族地區喪事活動中,趕禮一般都說成趕酒錢。
  • 吉克雋逸穿民服不要太美!彝族民服溫柔又繾綣,就算黑也無所謂
    吉克雋逸戴誇張頭飾比人還重!西昌拍民服寫真,畫面實在夠隆重故鄉於每個人而言雖是囹圄,卻也是思念。這次《NY Times Travel新視線》攜手吉克雋逸在她的故鄉西昌拍攝了一組雜誌寫真,且給這次的主題取名就叫《過年回家》。回到故鄉的吉克雋逸穿上彝族的民族服飾,不管是身在市井還是立於山嶺,眼裡都是抹不開的溫柔和繾綣。彝族的傳統服飾不必多說,大多的少數民族都積極講求儀式感,那一身華服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是代表著一種情懷和執念。
  •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各縣(市)名片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各縣(市)名片西昌市——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冬草莓之鄉、全國糧食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市、國家蔬菜產業重點縣、國家奶牛標準化示範縣、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德昌縣—
  • 西昌涼山彝族自治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西昌涼山彝族自治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西昌市,位於川西高原的安寧河平原腹地,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境內景色優美,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下面就給大家盤點涼山西昌十大最美景點。邛海瀘山景區悟道佳山邛海瀘山景區位於中國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內。景區與西昌城區連成一體,組成了國內不多見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獨特自然景觀和優美的人居環境。邛海又名邛池,位於西昌城東南5公裡處,是四川省境內最大湖泊之一。
  • 涼山彝族教授:貧窮因自然環境惡劣 非村民懶惰
    侯遠高是中央民族大學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從涼山走出的為數不多的彝族知識分子,常年關注並研究涼山社會問題。  最近10年,他暫別大學講臺,有七八年時間扎在涼山,欲為解決涼山鄉村社會問題探索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