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鷹眼引關注 情感計算會讓人類無所遁形嗎?

2020-12-21 中國搜索

近期,央視《機智過人》節目中上演了人與機器的「讀心」大戰。結果好像也不太驚人,沒錯,機器又贏了。

節目中,名為「阿爾法鷹眼」的機器人快速識破節目嘉賓撒貝寧和韓雪刻意偽裝的表情,準確判斷出牛蛙所在的箱子。在另一項難度更高的測試中,它又在一排心理素質頂尖的海豹突擊隊老兵中準確找出了其中的狙擊手,速度比從業多年的人類心理專家更快。

據介紹,阿爾法鷹眼是掌握情感計算能力的人工智慧設備,能識破人的情緒。連家人都可能注意不到的情緒變化竟然瞞不過機器,人類真的要無所遁形了嗎?

將人的情感進行分類

情感這個詞,喜樂哀愁種種,人類自己都很難準確定義,機器又如何理解?這是看到情感計算四個字最大的疑問。

對此,國際關係學院信息科技系副教授李斌陽作出解釋:「情感計算的本質是一個分類問題,讓機器判斷人的感情是褒義的、貶義的還是中性的。鑑於中性的判斷在實際應用中範圍有限,因此大部分情感計算嘗試做的都是區分褒義和貶義的情緒。」

據他介紹,情感計算傳統的做法是利用人能夠提煉出來的表達情感的特徵,學習出一套用於判斷感情性質的模型,在捕捉到新的表情或文本等時進行匹配,從而做出感情傾向的判斷。

這項研究起於本世紀初,並在近幾年深度學習加入後進步明顯——在那之前,情感特徵需要人來提取,在那之後,機器可以根據標註好的數據提煉出特徵,更多保留人的原始表達信息。當然,這其中也存在深度學習普遍存在的「黑箱」問題,研究者並不能確定機器做判斷的時候提煉了哪些特徵,且某些特徵可能僅針對某一批數據,從而形成某種偏差。

據李斌陽介紹,針對語言文字或圖像視頻的情感計算基本要「一句一算」或「一幀一算」。他以自己從事的文本情感計算為例作了解釋:同樣是「高」這個字,在「失業率」和「就業率」兩個語境下的情感傾向是不同的,前者常是貶義,後者常是褒義,有時候通過幾句話,機器根本無法分析出背後的含義,需要更豐富的語義信息的注入。

微顫動難逃「鷹眼」捕捉

在節目中,阿爾法鷹眼的表現令人驚豔,據阿爾法鷹眼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俞楠博士介紹,這是通過對肌肉的微震顫的捕捉和判斷實現的。「情緒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反應,有外在的瑟瑟發抖、渾身顫抖、內在的激素、心跳、血壓異常等連鎖反應。這些反應超出人的控制,計算機可以通過結構化人的情緒、量化這種反應,形成對情緒變動引發身體反應的判斷模式。這是情感計算最簡單的部分:利用攝像頭捕捉到人身體的微振動,通過對振動模式的快速檢測和分析,對應到某一種情緒上。」俞楠表示。

談到節目中阿爾法鷹眼準確判斷出誰摸到牛蛙的部分,俞楠解釋說:「人把手伸到水裡,摸沒摸到牛蛙的反應差異是無法偽裝的。恐懼、緊張會影響肌肉震動,人無法自控。」通過俞楠的解釋,一方面,阿爾法鷹眼的工作容易理解,但另一方面,這種判斷方式和網上流傳的「微表情」似無差別,「微表情還是偏重於對圖像內容的分析,需要被測者有較大的表情反應,如皺眉、咪眼、笑容等『喜怒形於外』的表現,同時,需要比較大面積能顯示出人臉正面的圖像,但面對人的面部有遮擋(如帶口罩、帽子、墨鏡),或人體的側面、背後等情況就基本無法判斷了。而我們的方式是建立起一套微振動情感模式庫,即便人閉上眼沒有反應,一樣會有難逃機器法眼的下意識生理反應,這是系統相對獨特的地方。」

李斌陽解釋了情感計算和測謊儀的差別,測謊就是比如我會問你十個問題,有些很基礎,像是吃飯了嗎、昨天睡得好不好,根據這些基礎問題的回答確定每個人基準的心跳脈搏腦電波等水平,再基於這些進行測謊問題的問答,跟常態下進行比對,判斷其是否撒謊。但阿爾法鷹眼的識別對機器捕捉的要求很高。而且它的情感識別是「非接觸」式的,與被測者之間甚至不需要互動,這對機器的智能水平要求高得多。

實際場景難以保證準確

隨著深度學習的成熟,現階段情感計算的準確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仍存在著特殊的難題。「要做情感計算,一定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之上,這需要人的常識做依託,甚至合理推理,這些都是很難給予機器的。」李斌陽說,「比如我讀了一段文字:今天是開學第一天,適逢教師節,同學們紛紛給老師送上祝福。這句話的背後意思就是開學這天是9月10日,但機器無法理解到這一步。」

在情感的背後,是人類龐大的常識體系的支撐,這是成熟的情感計算繞不過的。據李斌陽介紹,已經進行多年的「知識工程」計劃就是希望把人類的知識以圖譜方式進行梳理,各個領域的研究機構可以圍繞自身的知識點構建自己的知識圖譜,比如體育的、軍事的,這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但可以給情感計算的深入帶來更大可能。

另外一重困難是「主觀性」。感情是主觀的,大家的描述差異甚遠,一個寬和的人和一個刻薄的人對同一件事的感受肯定大不相同。「實驗室利用自己爬取的社交網絡評論做判斷時,準確率可以到90%左右,但一旦落地到實際場景,效果就會出現差別。」李斌陽說。比如吃一碗牛肉麵,如果顧客有一個負面的表情,機器雖然可以準確捕捉,但要說是面難吃還是太燙、甚至是房內太熱不舒服,是很難判定的。

需嚴格限定使用場景

針對情感識別將使人類「零隱私」的擔憂,李斌陽強調了「場景」的重要。情感計算的研究從起步時就與商業領域不可分。亞馬遜公司等希望通過對商品評論的分析,判斷消費者的好惡,對商品作出改進。在某類化妝品效果如何等具體問題上,情感計算的應用較早且相對成熟。

至於對隱私的擔憂,李斌陽認為無法迴避。如果無孔不入,確實需要擔心,但如果可以專業地應用於特定場景,則利大於弊。

據俞楠介紹,阿爾法鷹眼目前主要在安防領域施展拳腳,「比如機場安檢,正常通過的人不需要緊張,但如果某些人有異於常人的反應,系統就可以將其確認為重點關注人群。」俞楠表示。這種判斷如果讓安檢員來完成,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細緻捕捉,但機器只需要通過對情緒的結構和模式庫的生成,就可以在毫秒級的時間內作出判斷。

「最適合的就是對無特徵人群的判斷。」俞楠說,「強特徵人群的檢定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做到,比如在海量人群中搜尋有前科的人。但無特徵的人沒有犯罪記錄、無法比對分析。比如剛跟家人吵完架就要登高作業的建築工人,可以通過上工前的情感識別,判定他是否需要情緒幹預,從而避免潛在的危險可能。」

俞楠表示,目前情感識別的應用是與場景嚴格掛鈎的。除了安防、金融風控等嚴肅應用,他們也不排除將情感識別應用於「真情實感表情包」這樣輕鬆娛樂化的方向,探索更多落地可能。

相關焦點

  • 打開貝殼,一切孤獨將無所遁形
    打開貝殼,一切孤獨將無所遁形 ——外國詩歌在當代的漢語翻譯,兼談馬茲洛夫詩歌 「水上行走」無疑就是《舊約 創世紀》第一章中的「上帝的靈運行在水上」,最初的人類可以像上帝一樣行在水面上,直到被趕出伊甸園,人類喪失了這一能力。所以,《新土地》其實就是《創世紀》。我以前曾根據亞當被趕出伊甸園的故事寫過一首詩,原詩句不記得了。大體上是這樣的表達: 上帝說,山高水闊,你怕嗎? 亞當說,不怕。
  • 「天羅地網」讓安全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該項目安全標準化採用定型化VR安全體驗館、塔吊吊籠、氧氣乙炔瓶推車、焊機吊籠、樓梯等標準化防護模式;群塔作業防碰撞系統、施工電梯人臉識別、LED顯示屏播放事故案例、無人機巡查、現場揚塵監控系統等安全科技創新方式,建起「天羅地網」讓安全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 【探討】機器人能擁有人類情感,成為「閨蜜」嗎?
    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量化成機器可理解、可表達的數據或數值,機器人的「情感」即由此而來。  人們確定能抵禦得了來自「讀心術」的誘惑麼?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它就是「人」了嗎?什麼是「情感分析」?機器人如何學習「情感計算」?  情感機器人從何而來?
  • 太赫茲安檢儀:借你「一雙慧眼」讓違禁品無所遁形
    今年2月份,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在合肥地鐵一亮相就引發關注。這種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它同時具備太赫茲安檢、紅外測溫功能,僅需被檢人員正常步行通過安檢區域,即可完成安檢及測溫,所有違禁品在它面前無所遁形,實現全過程「無接觸」。據悉,這種神奇的儀器,就來自於合肥高新區一家企業。太赫茲,這個有點拗口的名詞是什麼?它有哪些神奇之處?
  • 安耐曬防曬霜是假貨高發區,2019最新辨別方法,讓假貨無所遁形
    在開始之前,卡卡要先說一下,安耐曬由於它的口碑和銷量,成了造假者的目標,目前市場上的假貨非常多,消費者非常容易中招,甚至有的消費者把假貨當正品用,買到了正品也會當成假的了。如果你手上正好有一隻安耐曬,不妨通過以下幾點來辨別一下真假,讓假貨無所遁形。
  • 讓網絡侵權盜版無所遁形 河南省「劍網2020」專項行動啟動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安豔鴿)讓網絡侵權盜版無所遁形。
  • 人類情感的含義,以及必須情感存在的我們的未來是什麼?
    不可否認,我們活著不可或缺的就是情感,不然這個世界就都是機器人了,有什麼意思,會像工廠那樣,無趣。有趣的人生就是靠情感來支撐的。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情感,我們什麼都沒有,那我們的世界會是怎麼樣,會不會像天空之城裡面那個城堡那樣,只剩下天空和樹木,那我們,也就是在那一片片綠地上行走的機器人吧。
  • 道滘裝了91個視頻監控讓犯罪無所遁形
    同時,派出充足警力,採取定崗、步巡、車巡、鐵騎巡等方式,全面提升街面「見警力」,讓違法犯罪行為無所遁形。  今年,全鎮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4.1%,立刑事案件數同比下降12.3%,破刑事案件數同比上升16.1%。
  • 未來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嗎?
    其二是意識性差異論證雖然指出了一些人工智慧在意識上有少於人類意識的東西,即情感、潛意識、健忘、犯糊塗和兼容悖論等,而且這種差異即便到超級人工智慧時代也可能仍然存在,卻沒有說明為何有這些意識性差異的存在就意味超級人工智慧不能超越人類?尤其是健忘、犯糊塗和兼容悖論,未必會比不健忘、不犯糊塗和不自相矛盾更厲害?人類頂級棋手贏不了阿爾法狗,不就是因為其記憶力、計算力和精準性都不如對手嗎?
  • 臺軍花15億元新臺幣升級預警機,臺媒誇口:大陸殲20將無所遁形
    臺媒誇口稱,在臺灣E-2D預警機的監控下,大陸的殲20隱形戰機將無所遁形。臺「行政院」日前通過總預算案,臺軍方共編列軍費3668億元,比2020年度增加156億元,約增4.4%。如果再加計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290億元,合共3958億元,較109年度相同基礎增加396億元,約增11.1%。
  • 十分鐘學會惡意樣本分析,一眼看透無所遁形
    本期「安仔課堂」,ISEC實驗室吳老師跟大家一起針對惡意軟體進行分析,了解其行為特徵,十分鐘學會惡意樣本分析,一眼看透無所遁形。  6.安裝agent.py  (1)將agent目錄下的agent.py拷貝至win7文件系統,位置無嚴格要求;  (2)將agent.py修改成agent.pyw,並添加至開機啟動項,agent.pyw為無界面模式;  (3)運行agent.pyw。
  • 2021年逐步推廣高鐵票價浮動定價引關注 高鐵票會上漲嗎浮動定價介紹
    2021年逐步推廣高鐵票價浮動定價引關注 高鐵票會上漲嗎浮動定價介紹時間:2021-01-04 20:2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年逐步推廣高鐵票價浮動定價引關注 高鐵票會上漲嗎浮動定價介紹 2021年逐步推廣高鐵票價浮動定價,這句話該怎麼解釋?
  • 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恐怖文學中的人類原始情感
    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是今日的心理學家對此也無可否認。同時,這種承認也是對怪奇恐怖題材的真實性與嚴肅性的肯定,為之融入正統文學提供了條件。與此分庭抗禮的,則是唯物主義知識分子們基於世俗情感與客觀事件的否定與嘲弄,否定美學動機的理想主義者希望通過天真乏味的說教,促使讀者接受其中盲目自大的樂觀主義精神。
  • 《底特律:成為人類》,以情感直入人心,震撼靈魂的一部作品
    當整個遊戲流程結束以後,曉豆的臉上早已沾滿淚水,而遊戲所帶來的震撼與衝擊是種種語言都無法描繪的,很難想像的到,一款遊戲所帶來的感動是如此直入心靈!遊戲設定在2038年的美國底特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逐漸解放自己的雙手,並將各類仿生人帶入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而一切的故事也是以此為基礎進行發展。
  • 「高智商」引科學關注,它們會變成人嗎?
    所以說白面捲尾猴要想到達人類的狀態,完全不可能,並且人類的祖先進入到石器時代也並非是偶然的,也是通過淨化而來的,並且是漫長的進化而出現使用工具的情況,人類是如何進入石器時代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很多類似於現代之中的尖端生活工具,這些工具就是用石器所打造出來的,就是我們祖先留下的。而在人類進一步的發展之後,也才有一些刀柄工具的延伸,其實都是存在我們祖先留下來的一些原始痕跡,然後進行升級改造出現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巴拿馬猴會變成新型人類,威脅人類嗎?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機器「北鼻」,不香嗎?
    回顧以往,當機器人能如人類所願地完成人類交給其的任務時,人類感覺到在人與機器的合作之中,機器人與自身距離的拉近;反之,若不能,則帶來的是機器人與人自身距離的疏遠。但是在當下,陪聊機器人、情感機器人等的研發與應用就是旨在實現人與機器人距離拉近的同時,卻又帶來了的某種遠。很顯然,這種遠與近指向了不同的維度。
  • 火星表面出現牛奶湖,神秘「冰陷」引關注,會是人類定居點?
    在古時候,火星被當做一種不祥的星球,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條件的限制,導致人類對火星存在諸多的誤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火星開始有了全新的認識,在火星上投放探測器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這些探測器從火星上傳回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照片,照片的傳回給人們揭開了火星神秘的面紗,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能理解的現象,對於這些現象就目前科技而言,很多事情還是無法解釋的。
  • 天府書評品讀|讓個體經驗成為人類情感的歸宿——評賈淺淺詩集...
    每當我觸摸它,會再次感覺它真正成為了我內在時間的祭品。」賈淺淺所描述的,是很多詩人都無法規避的惶惑與困境,她是一個富有充沛情感、敏銳藝術想像力,以及擁有嫻熟文字表達能力的寫作者,即便天然資源如此豐富,她一開始面對詩歌寫作,也是充滿了「躑躅不前」的艱難,激情燃燒,靈思迭湧,她卻沒有即刻產生相應的信心,去應對井噴一般的創作。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大數據時代的認知計算
    面試的時候老闆要通過意象、直覺、想像、情感等進行直觀、綜合的思考,在創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二元。更多的人說成功等於40%的智商和60%情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認知科學到現在還有很多沒有解讀的地方。  1936年,天才科學家圖靈建立了圖靈機概念,任何形式系統可以通過圖靈機準確刻畫。  老百姓通常把計算工作交給電腦,它是基於人腦的智能嗎?IBM研究了一個生產計算機。
  • 微軟小冰花3年學習,成為詩人,詩詞藝術會成為人類最後的陣地嗎
    21世紀是科技與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機器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滲入到各行各業之中,無論是建築業、製造業,還是服務行業都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強烈衝擊,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似乎已經是一個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事情了,從事機械重複性體力勞動的工作,將會是人工智慧時代的第一批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