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來了!渠縣發布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十大措施

2020-12-15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12月15日,由中共渠縣縣委、渠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在渠縣體育館召開。為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和萬達開示範區建設戰略機遇,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健康和持續發展,大會發布了「渠縣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十條措施」。

資金扶持√

(一)品牌創建補助

1.文化旅遊品牌

支持社會資本、民間資金投資開發建設文化旅遊項目。新評定為國家5A(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一次性獎勵500萬元。新評定為五星級旅遊飯店,一次性獎勵30萬元;新評定金葉級綠色飯店,一次性獎勵50萬元。

2.鄉村旅遊品牌

新評定為省鄉村旅遊特色(示範)鄉鎮,一次性獎勵5萬元;新評定為金宿級旅遊民宿,一次性獎勵5萬元。新評定為四川省五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3.文旅商品品牌

鼓勵民間工藝品、地方特色產品積極參加各類文化旅遊商品評比和展示活動,獲國家級大賽金、銀、銅獎,分別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首次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4、文旅業態提升

企業開發的文化旅遊項目,固投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最高補助200萬元;新註冊的文化傳媒企業年產值達3000萬元,一次性補助50萬元;文化旅遊劇目一年演出100場次以上補助20萬元;演出年收入達1000萬元的補助30萬元。

(二)宣傳營銷補助

5.文旅節會活動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舉辦文化旅遊節會活動一次性補助最高10萬元。文旅企業參加由政府主導的展示展銷每戶每次最高補助3萬元。

6.旅行服務營銷

由旅行社組織達州市戶籍外的人員到渠縣域內進行2天及以上休閒旅遊活動,年度超過5000人按5元/人予以補助;年度超過6000人按6元/人予以補助;年度超過8000人及以上按8元/人予以補助。

人才扶持√

7.人才培養補助

在渠縣註冊的文化旅遊企業從業的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旅遊相關專業畢業生,連續工作10年以上補助10000元。博士研究生安家補助15萬元。傑出人才資助30萬元。來渠投資企業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技術領軍人物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並安排接收入學。醫院開闢保健、體檢、醫療等綠色通道。

政策保障√

8.用地要素保障

新引進文旅項目用地,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徵收,不轉用,按原有用途管理。在城市規劃區外投資的文旅產業用地,在政策允許範圍內,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可通過部分修改或調整等方式,確保項目選址符合土地規劃。

9.金融扶持獎勵

鼓勵金融機構簡化貸款手續,降低文化旅遊企業貸款準入門檻。地方法人文旅企業首次成功上市獎勵500萬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有一定納稅貢獻的規上文旅企業貸款給予一次性貼息補貼,最高不超過30萬元。銀行機構向無貸款記錄的企業發放首筆貸款,補貼最高30萬元。

10、稅收減免優惠

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的,2021年底前暫免徵收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相關焦點

  • 「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據了解,此次大會以「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為主題,是渠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奮力推進「一圈一區」建設戰略,紮實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 「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據了解,此次大會以「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為主題,是渠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奮力推進「一圈一區」建設戰略,紮實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 首推「忘憂」新名片 四川渠縣召開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
    四川渠縣,是中國黃花之鄉。12月14日至15日,渠縣召開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共渠縣縣委、渠縣人民政府主辦,首次推出「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新名片。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現場渠縣縣委書記王飛虎指出,此次大會,是渠縣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奮力推進「一圈一區」建設戰略,紮實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 預告|「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2020年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明日...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2月15日,以「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為主題的2020年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將在渠縣體育館正式開幕。在這個詩情畫意的冬季,各方賓朋因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相聚在古賨國都,忘憂渠縣,共話渠縣文文化旅遊合作願景,同繪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藍圖。渠縣位於「世界最美風景走廊」北緯30度線上,地處川、渝腹地,是天然的雙核內需經濟走廊,巴蜀文化交融匯聚之地,縣內文化旅遊資源富集。
  • 預告|「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2020年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明日開幕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2月15日,以「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為主題的2020年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將在渠縣體育館正式開幕。在這個詩情畫意的冬季,各方賓朋因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相聚在古賨國都,忘憂渠縣,共話渠縣文文化旅遊合作願景,同繪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藍圖。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現場集中簽約225.8億元
    12月15日,渠縣召開文化旅遊產業對外發展大會,11個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現場籤約,總投資達225.8億元。縣委書記王飛虎致辭,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王飛主持會議,國家軍民融合戰略研究專家宋善秋應邀出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何世斌,縣政協主席練丹,縣委副書記張宇科出席大會。15日的渠縣北城體育館彩旗飄揚,室內燈火通明,賓客落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四川渠縣巧借「賨文化」走出文化旅遊產業新路子
    公元前314年,秦在此設置宕渠縣,在原賨國都城"城壩遺址"(今渠縣土溪鎮城壩村)出土的水井、城牆、墓葬、窯址等賨人文化遺蹟至今仍清晰可見。 "借力達州市第五屆鄉村旅遊節今年在渠縣召開,我們擬巧借賨文化、主打旅遊牌。"渠縣縣委書記鄧瑜華說,通過以節造勢,突破短板,打造亮點,走一條以舉辦節慶活動為載體、加快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 文旅專家展開頭腦風暴,聚焦渠縣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四川旅遊學院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四川省旅遊學會政務定製專委會主任晉超擔任主持,四川省文旅廳專家、成都大學旅遊與文化產業學院副教授何小東,雅安東方碧峰峽旅遊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志全,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世駿,農行四川省分行城鄉產業部總經理範承,四川媒話說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杜鑫等專家深入討論、碰撞觀點,為渠縣文旅高質量發展建言獻智。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晉超:川東旅遊的後發優勢何在?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樹12月15日,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在渠縣體育館舉行。此次大會邀請了知名文旅專家,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川東北地區文旅發展的後發優勢的話題進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
  • 《梅州市促進銅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發布
    《梅州市促進銅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發布 11月27日,2020 年中國電子銅箔行業年會暨梅州市銅箔產業大會在梅縣區開幕。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11個項目成功籤約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樹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於12月15日在渠縣體育館盛大開幕。在開幕儀式現場,還進行了集體籤約儀式,本次大會共與11家單位籤約,總籤約金額達到225.8億元。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李永明: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樹12月15日,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於在渠縣體育館正式開幕,此次大會還邀請了知名文旅專家,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川東北地區文旅發展的後發優勢的話題進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
  • 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對於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一、融合互促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的產業或增長點的動態過程。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與旅遊融合更加天然,更加自覺,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年終盤點2018年文化產業發展十大關鍵詞 2019年01月09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文康 字號
  •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李永明: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樹12月15日,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於在渠縣體育館正式開幕,此次大會還邀請了知名文旅專家,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文旅如何發力、川東北李永明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縣域文旅如何發力」這一主題,提出《渠縣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之點滴思考》。「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標誌著重慶與成都將聯合唱好『雙城記』,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之後的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當前,如何唱響『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成了川渝兩地的熱門話題。」李永明在演講稿中表示。
  • 雷山縣「五措施」紮實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雷山縣「五措施」紮實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4 11:17:30      來源:雷山縣政府辦公室   近年來,雷山縣牢牢把握
  • 廣州出臺「十二條」措施促進文旅產業復甦
    來源: 南方日報為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加快推動文旅企業由復工復崗向復產達產轉變,促進文旅產業復甦發展,3月18日,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了《廣州市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 國務院:發布「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 促進旅遊與文化融合發展
    12月26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印發「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文化方面,規劃要求,一是促進旅遊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遊、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閒旅遊。扶持旅遊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數字文化產業相融合。發展文化演藝旅遊,推動旅遊實景演出發展,打造傳統節慶旅遊品牌。
  • 蘇州市吳中區「太湖文化」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緊緊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圍繞「山水蘇州·人文吳中」目標定位和「走進太湖時代」發展戰略,吳中區找准保護和發展的「結合點」,通過對太湖地區工藝、民俗等的深入挖掘開發,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打造蘇州版圖上的「第一旅遊強區」。  古鎮古村旅遊文化是吳中區獨有的特色產業。近年來,吳中區以總投資25億元的太湖古村落保護與文化旅遊開發產業園為龍頭,深度開發古鎮古村資源,拓展文化旅遊功能。
  • 打造書畫基地 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縣文博館以文化藝術創作為載體,藉助林口籍書畫名家影響力積極打造文化旅遊名片,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我縣旅遊產業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