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三駕馬車」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今日視點:「三駕馬車」 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

安 寧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堅定的信心,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

「今年中國經濟有把握實現正增長,這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是十分不易的。」12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表示,我們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努力保持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總理對中國經濟「有把握」也再次傳遞了信心和力量。持續回暖的中國經濟也將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增添信心、注入動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筆者認為,從率先復工復產,到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中國經濟旺盛的生命力讓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這份韌性也是中國經濟的底氣和信心,這份信心通過拉動國民經濟運行的「三駕馬車」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從消費來看,「持續增長」是關鍵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市場銷售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臨近年底,消費市場將保持持續回暖、加快復甦態勢。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預計,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會進一步回升,有望實現較快恢復性增長。

筆者認為,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新型消費與傳統消費協同共進,將加快釋放消費潛力,保持消費的持續增長,從而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從投資來看,「穩」是關鍵詞。數據顯示,繼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後,前10個月投資同比增長1.8%,比1月份-9月份加快了1個百分點,進一步呈現出穩步回升勢頭。

從三大主要領域來看,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都在回升。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6.3%,比1月份-9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了0.7%,加快0.5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下降5.3%,降幅比上個月收窄。

此外,前10個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投資到位資金增長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加快1.8個百分點,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高達31.6%。新開工和到位資金持續向好,為未來投資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出口來看,「超預期」是關鍵詞。海關總署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

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中國外貿的超預期表現正成為全球貿易的「穩定器」。

此外,數字經濟的逆市上揚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60萬億元。5G、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的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等「線上經濟」的全面提速都將成為今後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和新動能。

筆者認為,這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數據是中國經濟信心的來源,不僅堅定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的信心,也堅定了全球經濟加快復甦的信心。

相關焦點

  • 「三駕馬車」齊開動 經濟增長更穩健
    今年經濟有望穩步增長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從經濟指標來看,2009年度經濟「保八」成功,主要原因在於消費作用超過預期,改變了年初人們對「單獨依靠國家投資刺激經濟的作用有限」的擔憂。  左小蕾指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對消費的積極拉動作用非常明顯,這是「保八」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 「三駕馬車」齊發力 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強勁
    安寧 2021年,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態勢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信心源和穩定錨。 1月5日,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 2020年下半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哪一駕比較好使?
    中國經濟的發展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出口,在2019年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中我們能看到,消費是大頭佔比57%,緊隨其後的是投資佔比32%,最後是出口只佔到了11%,如果不發生意外,我相信這種大格局會依然維持下去。
  • 朱天:投資、教育與技術進步才是經濟長期增長三駕馬車
    學界有一種觀點很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近幾十年趕超了發達國家,後發優勢起了決定作用。但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依舊快過了其他有後發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呢?這一「中國增長之謎」令人困惑,很多經濟學家也在不斷探尋答案。
  • 趕好「三駕馬車」,穩住經濟發展態勢
    今天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對安全生產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一季度全省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階段經濟工作。(4月11日《湖南日報》)疫情對湖南省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例如,一些項目開工延遲,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企業遇到困難,數據顯示,1月至2月,全省主要經濟指標下滑。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是全省上下、各級各部門面臨的一道「考題」。
  • 過去和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秘密在於這「三駕馬車」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章奇撰文剖析獨特的中國經濟模式,以往經濟改革更多關注政府和市場間的關係,社會力量相對薄弱,今後則更應注意從戰略的高度,通過制度建設,加強社會自生能力和自治水平,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三駕馬車拉動下的包容性增長。】
  • 三組關鍵詞詮釋中國經濟信心決心
    今年兩會期間的三組關鍵詞,昭示著中國經濟有信心有決心攻堅克難,再譜新篇。「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面對更加不確定性的外部風險,中國經濟目標更加務實,經濟工作重心更加側重民生,為宏觀調控明確了方向。「積極有為」「靈活適度」: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中國的確定性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後疫情時代,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動力何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等一系列負面因素影響,對於經濟增長的信心比黃金更為重要,而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和國際機構不斷地把這份信心寄託於中國。
  •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黃金會貶值,財富會蒸發,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什麼最值錢,那便是信心!古往今來,任何一位偉大的人物在其人生的徵途中無不以堅強的信心為先導。拿破崙就曾向世人宣稱:「在我的字典中從來沒有「不可能』三個字。」有人向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詢問成功的秘訣時,他也只說了兩個字:「信心」。
  • 事急從權 A股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當晚深夜發布的緊急處置包括了下調A股交易經手費和交易過戶費、出臺新的融資融券辦法以及發布擴大證券公司融資渠道,共計三道「救市金牌」。據業內人士稱,其中的「兩融」更是提前落地,且自當天即告生效。   事實上,這三張救市金牌不過是各監管部門連續三天救市組合拳的自然延續。在A股連日急劇暴跌、市場信心幾近坍塌的時候,監管層逐漸表現出了擔當與魄力。
  • 金觀平:中國的確定性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來源:經濟日報後疫情時代,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動力何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等一系列負面因素影響,對於經濟增長的信心比黃金更為重要,而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和國際機構不斷地把這份信心寄託於中國。
  • 中國證券報刊評:三組關鍵詞詮釋中國經濟信心決心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三組關鍵詞詮釋中國經濟信心決心難!這可能是今年大家對經濟最感同身受的一個字。受全球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企業生存遭遇困難,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不畏難!這可能是中國經濟一路走來最鮮明的「精氣神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歐洲有英法德三駕馬車,那東協三駕馬車是哪三個國家?有越南嗎?
    在歐洲,過去英國,法國,德國習慣上被稱為「三駕馬車」,一方面這三個國家是傳統的世界大國,地位高於其它國家,在歐盟內部發揮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它們的經濟實力決定的,德國,英國,法國分別是世界第四,五,六大經濟體,經濟總量遠遠超過其它國家。
  • 三駕馬車能否帶動高速增長?網易雲音樂商業模式獨家剖析
    換句話說,付費音樂、廣告、直播目前已成為網易雲音樂營收的三駕馬車。這三駕馬車的健康度如何,成為影響網易雲音樂商業化的關鍵。01用戶付費收入能否持續提升會員等付費模式是近幾年各家網際網路企業都寄予厚望的變現手段。對音樂平臺而言,付費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
  • 消費「馬車」,跑得更歡!(堅定信心迎「大考」⑨)
    面對疫情衝擊,作為中國經濟的最大引擎,消費這駕馬車還能跑起來嗎?答案是肯定的!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中國,足不出戶「買買買」已不是什麼難事。從高速運轉的物流系統到持續激增的網上訂購,從重新擬定的消費清單到及時調整銷售方式的線下商家……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疫情對中國消費的影響,屬於短期而非長期,影響局部而非整體。
  • 「三駕馬車」表現乏力 經濟增長面臨結構性挑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放緩,雖然個別月份有所波動,但經濟增長的總體下行趨勢並未改變。總體來看,8月份我國外需依舊疲軟,而投資未見起色,消費增長動能轉弱,工業產出更是受到需求的抑制持續下滑。儘管中央和地方的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但效果有限,這也表明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年內中國經濟恐將繼續下探,四季度投資和出口的消長將決定中國經濟的走向。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_新華報業網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