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抗洪一線官兵皮膚曬傷 醫護人員沿堤巡診

2020-12-20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7月15日下午,在江西省鄱陽縣東南角的昌江圩江家嶺村段,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沿著圩堤一路為正在圩堤上作業的一線抗洪官兵提供醫療問診服務,包括給烈日曬傷或有皮膚過敏的官兵塗抹藥膏,給有創口的戰士進行清創處理,並派發防暑藥品等。圖為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詹瓊瓊正在為一名被烈日曬傷的戰士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隨著江西汛情的不斷升級,武警江西總隊醫院迅速成立多支醫療小分隊,奔赴江西鄱陽段為一線抗洪官兵進行醫療保障。因長時間太陽暴曬、環境燥熱以及高強度的勞動,抗洪的武警官兵多數會出現皮膚損傷、溼疹、疲勞性損傷以及中暑等問題。圖為在江西省鄱陽縣昌江圩江家嶺村段,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沿著圩堤一路為正在圩堤上作業的一線抗洪官兵提供醫療問診服務。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名被烈日曬傷的戰士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陳燕正在為一名被烈日曬傷的戰士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陳燕正在為一名被烈日曬傷的戰士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因長時間太陽暴曬、環境燥熱以及高強度的勞動,抗洪的武警官兵多數會出現皮膚損傷、溼疹、疲勞性損傷以及中暑等問題。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醫護人員使用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專門調製的藥膏洗劑,為出現皮膚瘙癢或者曬傷的戰士進行護理治療。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陳燕正在為一名被烈日曬傷的戰士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一名抗洪戰士面部黝黑,頸部有曬傷痕跡,醫護人員正在為其塗抹藥膏。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在江西省鄱陽縣昌江圩江家嶺村段,來自武警江西總隊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沿著圩堤一路為正在圩堤上作業的一線抗洪官兵提供醫療問診服務。(劉佔昆 攝)

相關焦點

  • 護佑生命再逆行 湖北黃岡醫護志願服務隊奔赴防汛一線
    組建之初,醫護志願者40人分4組,赴長江幹堤、長河沿線堤防、葉路洲圩堤上堤巡診,為巡堤查險處險值守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和診療服務。  7月7日下午1:00,秦清再次接到指令,沿長江幹堤黃州閘至陳策樓鎮沿堤巡診。
  • 抗洪一線圖鑑
    從訓練場轉戰搶險一線,空降兵某旅500餘名官兵固堤排險7月11日,湖北洪湖地區迎來新一輪強降雨。空降兵某旅500餘名官兵分赴新灘鎮沙套湖險段和洪湖圍堤三八湖段。當日,該旅官兵在沙套湖險段,加固堤壩700餘米,土方作業量約960立方米;在洪湖圍堤三八湖段,加固堤壩約2公裡,土方作業量約1230立方米。聞「汛」而動!
  • 和縣烏江鎮:揮淚送別抗洪子弟兵 演繹濃濃魚水情深
    8月9日,緊急馳援和縣烏江鎮抗洪搶險的71集團軍臨汾旅官兵,原本打算悄悄撤離,但這一消息還是不脛而走。7月份以來,和縣遭受連續強暴雨襲擊,烏江鎮石跋河、雙橋河防洪大堤全線超保證水位,散浸、塌方等險情頻發。在防汛抗災緊要關頭,71集團軍臨汾旅200餘名官兵千裡馳援,攜手當地幹群搶築子堤、處置險情,為奪取烏江保衛戰全面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 抗洪勇士,請築好「健康堤壩」
    近期,我國多地發生洪澇災害,不少官兵奔赴抗洪一線進行搶險救災。由於抗洪一線環境較為惡劣,有的官兵在抗洪搶險過程中出現一些健康問題。為此,筆者連線了武警江西總隊醫院內科主治醫生陳燕,為官兵講解如何防治抗洪搶險中的常見病症。
  • 鄱陽湖畔,官兵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迷彩大堤」
    由於長時間在水中浸泡,孫火勇的皮膚感染了,但他渾然不知,直到第二天戰友發現他全身都起了紅疹,個別地方甚至開始糜爛。戰友們想把他「攆」下救援一線,可他擺了擺手說:「老鄉的生命更重要。」說完,又帶著橡皮艇走向險情更重的昌洲圩參加搶險……7月9日凌晨,120名民兵冒著大雨徒步行軍10公裡到達任務區域,配合交警實施交通管制,確保了「生命通道」暢通,為後續轉移群眾和封堵潰口贏得了寶貴時間。
  • 戰「泡泉」——江西永修縣人武部官兵抗洪記事
    新華社南昌7月18日電題:戰「泡泉」——江西永修縣人武部官兵抗洪記事新華社記者賈啟龍修河的水,穿過大壩底基,從70公分厚的石子下汩汩而出,被聚在沙袋圍起的圓型反濾圍井內,滲出一汪清水。湯王東將梅棠鎮民兵應急排編成3組,24小時不間斷巡堤。記者看到,民兵個個腳穿高腰雨鞋,頭戴草帽,手執丈餘長竹竿,以10人為1組,列成一線,沿堤角同向搗地而行。竹竿輕點地面,既可探得隱於壩角的蟻窩、鼠窩,又可驅趕毒蛇。修河大堤底基處水草豐盛,地面清涼,常有蛇潛伏於此。
  • 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組織歸建儀式迎接抗洪官兵
    7月11日,該旅官兵火速趕赴南昌市新建區聯圩鎮開展抗洪搶險工作,臨時駐紮聯圩鎮中心小學。「兵者,守衛國土家園,可愛。師者,培育國之棟梁,可敬……」「熱烈歡迎抗洪部隊凱旋」,紅底白字的橫幅高懸,旅黨委首長及留守官兵向凱旋官兵致以最熱烈的歡呼和最誠摯的問候。抗洪官兵高舉旅旗與「天箭突擊隊」隊旗,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來,歌聲嘹亮、口號震天。「旅長同志,抗洪搶險分隊圓滿完成任務,順利歸建,請指示!」抗洪分隊指揮員該旅副旅長王亮的報告聲如洪鐘。
  • 讓抗洪官兵嘗到「媽媽的味道」
    「大雨馬上就要來了,我們主動聯繫村裡書記,要到一線和子弟兵一起保衛我們的家園。」村民袁字春說,幾天前數萬村民從圩內撤離後,他就和村裡25名青壯年留下堅守,擔負起巡堤查險的任務。  堤壩上,兩名村民推著小車,給戰士們送來飲用水和食物等補給品。「叔,謝謝您,你們辛苦了,這麼晚還在大堤上。」下士李文澤接過村民手上的水。
  • 夏日曬傷了怎麼辦……
    為避免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僅江西就有151.47萬人投入抗洪搶險中。其中不少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武警官兵和幹部群眾,因長時間太陽暴曬、環境燥熱及高強度的勞動,出現了皮膚曬傷、溼疹等問題。下面就給大家說下曬傷了怎麼辦。
  • 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官兵——人在堤在 向險衝鋒
    今年夏天,面對肆虐的洪水,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迅即抽調50名官兵組成抗洪任務突擊分隊,在南昌市新建區固守堤壩25個晝夜,先後15次緊急執行急難險重任務,全力排除20餘處險情,以「洪水襲來我作堤」的無畏擔當,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這本就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在1998年抗洪中,該營所在單位被原四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
  • 一張來自抗洪一線的圖片刷爆了朋友圈
    7月15日,一張來自抗洪一線的圖片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上的人手握著喇叭在鎮定地指揮著抗洪。他的臉黑得駭人、面容蒼老得讓人驚嘆、心疼。他就是52歲的桐城市孔城鎮黨委副書記、孔城姜團圩東堤(南)指揮部指揮長雷龍中。
  • 曬傷了怎麼辦?緊急處理,學幾招
    為避免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僅江西就有151.47萬人投入抗洪搶險中。其中不少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武警官兵和幹部群眾,因長時間太陽暴曬、環境燥熱及高強度的勞動,出現了皮膚曬傷、溼疹等問題。 下面就給大家說下曬傷了怎麼辦。
  • 軍徽閃耀抗洪大堤 抗洪部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在洪湖水域防汛大堤上,空降兵某旅成立黨員突擊隊,帶領官兵連續奮戰9晝夜,構築子堤5200多米,加固堤壩700多米,裝填編織袋20餘萬個。在江西鄱陽縣、餘干縣抗洪一線,第72集團軍某旅、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武警撫州支隊在任務間隙組織40多名戰士火線入黨,面對黨旗莊嚴宣誓。
  • 廬江抗洪救援一線的巾幗鐵娘子
    中安在線訊 自接到防汛任務,就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在廬江抗洪救援一線,不少巾幗英雄都和男同志們一樣,風裡來雨裡去,始終堅守奮戰在搶險最前線。  從廬江縣糧食局下派到白湖社區任第一書記的汪青芳,自7月1日以來,已經一個禮拜沒有回家。連日暴雨,儘管自己家中已水及腰深,她也沒有時間回家看看。
  • 含山縣:防汛救災一線淬鍊最美青春
    連日來,團縣委組織招募的青年志願者哪裡需要去哪裡,衝鋒在防汛救災一線。嚴峻的防汛形勢,終於迎來久違的晴天。烈日下,志願者們一遍遍沿堤巡查,絲毫不敢懈怠,雖然年紀不大卻個個歷練成了頗有經驗的「防汛小將」。 短短幾個小時,志願者們的胳膊曬紅、曬黑,有的起了紅疹。「不管多熱、多曬,都比下雨好。」又到了巡堤時間,志願者領隊胡超簡單吃了幾口盒飯又出發了。
  • 95後戰士在抗洪一線:看到水的第一想法是擋住它
    江洲鎮四面被長江環繞,是這次汛情最危急的地方之一,7月12日至今,已陸續有4000多名本地群眾撤離,留下的只有青壯年和抗洪搶險官兵。25歲的檀磊個子很高,穿著一身迷彩服,一件橘紅色的、寫著「空軍」字樣的救生服罩在外面,雙手戴了副白色的工裝手套。在前線抗洪的這幾天,他負責扛沙袋、壘堤壩,每天工作10餘個小時。
  • 潁上縣魯口鎮鄉親一片深情歡送武警抗洪官兵
    阜陽日報7月30日訊 7月26日下午,潁上縣魯口鎮的鄉親們帶著慰問品,敲鑼打鼓來到鎮政府大院,歡送抗洪搶險後即將開赴他地的武警8690部隊。在洪水漸退的鎮街道上,鄉親們與武警官兵握手相擁,敘不盡在並肩抗洪戰鬥中結下的深厚情誼,警民血肉相連的一幕感人至深。  武警8690部隊是於7月11日緊急趕赴潁上協助當地進行抗洪搶險的。
  • 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赴皖抗洪記事
    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題:一支英雄部隊的抗洪印記——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赴皖抗洪記事  劉佩俊、謝權鑫、王偉慶  22年前,98抗洪,他們馳援江西九江,叫響「人在堤在」的誓言,封堵九江決口60米,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範團」。
  • 漢江洪峰平穩過境 巡堤幹部三天三夜不敢合眼
    昨前兩日,楚天都市報兩路記者分赴荊門、襄陽和天門、潛江等地,直擊漢江流域沿線市縣抗擊秋汛一線。高峰時,全省超設防堤段上堤防守人員達到3萬人。在潛江,黨員幹部放棄休假值守大堤,三天三夜巡查排險幾乎不敢合眼。在天門,眾多群眾被洪水圍困,舟橋團官兵連續奮戰兩晝夜轉移安置了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