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城南辦,就能拼一桌「滿漢全席」文化大餐
8月18日 星期二 雨轉晴
在邁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伴隨著「錢袋子」一併鼓起來的,是老百姓一顆顆「文藝」的心。作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城市,自創建以來,我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 8月18日起,本報《到群眾中去 記者蹲點日記》第十三站走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優秀示範點。沿著「蹲點」之路繼續前行,感受群眾的文化訴求,共同見證百萬新餘市民在文化惠民工程下的幸福生活和精彩樂章。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新餘有一個全國聞名的百人太極隊,曾多次在香港摘得桂冠;同樣,很多人並不了解,新餘還有一個幾百人的拉丁舞團,曾多次斬獲亞錦賽單人比賽獎項……而這兩個頗具傳奇色彩的舞團都掛靠在渝水區城南辦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對於城南辦服務中心來說,若要辦一臺晚會,他們輕輕鬆鬆就能拼出一道「滿漢全席」的文化大餐。
這話一點也不誇張,走進城南辦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相比其完善的硬體配套設施,其「軟實力」更讓人不可思議。說起下面掛靠的文藝隊,城南辦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站站長陳軍平如數家珍:遠赴香港,並多次榮獲香港國際武術節集體太極拳一等獎、香港國際體育舞大賽榮獲最佳表演獎、最佳創作獎、最佳公平競賽獎的百人玄風太極隊;多次在亞洲錦標賽獲獎的百人拉丁舞團;廣受基層群眾歡迎,一個月收入7萬元的百花湖採茶劇團;抱石公園百人廣場舞隊……在文化站的臺帳上,城南辦的文化隊伍將近80支,其中正式註冊的專業隊伍就有36支。
百人太極隊、百人拉丁舞團……這些「百人大舞團」是怎麼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城南街道辦事處共轄10個社區和1個管理處,常駐人口9.5萬,轄區內有抱石公園、百花湖公園、三疊園、袁水園等四大公園,抱石文化廣場、青少年宮文化廣場、城南文化廣場、魁星閣和傅抱石紀念館也坐落其中。「一開始,我們文化服務站在辦公室的樓上,大家都不願意跑到辦公樓裡來看書、健身,更別說跳舞了,如今,東風管理處給我們提供場地,把文化服務中心搬到小區來,這一搬,群眾更方便,人氣也聚起來了。」陳軍平說,自從要求創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來,服務中心著手抓特色文化項目建設,和社區、學校的團隊協調,把這些三三兩兩的「遊勇散兵」集中起來,提供場地,組織參加市裡的培訓,將這些「遊擊隊」整成一支支「正規軍」。
「以前,文化站可以說是名存實亡,沒有人氣,沒有氛圍,大家僅限於自娛自樂,上不了檔次,也上不了臺面。一說要搞活動,還得臨時租場地,臨時組織人員訓練。在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如今,我們的服務中心相當於一個『藝術人才交流中心』和文化藝術大餐的『中心廚房』,市裡需要什麼樣的藝術人才、什麼樣的文藝節目,直接來『點單』,出臺晚會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工作人員黃蓉說。
說起拉丁舞,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和中年大媽絕緣,然而在城南辦,穿著緊身衣、高跟鞋,驚豔地跳拉丁、恰恰的中年舞者比比皆是。「我一直想普及拉丁舞,如果沒有城南辦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牽線搭橋』,拉丁舞不可能這麼接地氣。」百人拉丁舞團團長、新餘學院拉丁舞老師謝誼很有感慨。說起這事,陳軍平也深有感觸,「晚上到南湖公園走一圈,採茶劇、拉丁舞、太極拳、廣場舞……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百姓文化大舞臺。積極向上的東西會自發地吸引著人們聚集在一起,潤物無聲地滋養著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