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包一男子成功註冊2萬餘小號:身份證號隨意填,虛擬手機接驗證碼

2020-12-18 上觀

需要身份證、手機號碼雙重驗證才能註冊帳戶的遊戲平臺,一名男子卻憑一己之力成功註冊了2萬多個帳戶,並通過領取遊戲禮包兌換商業預付卡積分的方式,套現牟利6萬餘元……他是怎麼做到的?

 

近日,徐匯警方破獲一起網民從遊戲中非法套現案件。犯罪嫌疑人寧某發現遊戲平臺的身份驗證存在漏洞,於是利用虛假身份信息,藉助網絡「打碼平臺」生成的虛擬手機號註冊了2萬多個帳戶,領取遊戲禮包兌換商業預付卡積分。目前,寧某因涉嫌詐騙被刑事拘留。

 

利用遊戲平臺漏洞虛假註冊 兩月牟利6萬餘元

 

2017年11月10日,徐匯警方接到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報案,稱該公司被他人通過利用虛假身份註冊用戶帳號的方式,領取遊戲禮包兌換了價值十幾萬元的商業預付卡積分。根據報案單位的陳述,警方立即開展調查取證。

 

經對2萬餘個涉案帳號日誌和歸集積分帳號逐一比對,警方發現居住在山東省萊蕪市的寧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去年12月26日,徐匯警方循線追蹤,將身在山東的犯罪嫌疑人寧某抓獲,現場查獲電腦、手機、銀行卡等涉案物品。 

 

據寧某到案後交代,2017年7月,他在某棋牌類遊戲平臺註冊帳號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漏洞:按照平臺制定的規則,註冊遊戲帳號需輸入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等信息完成實名認證,但寧某不小心輸錯了一位身份證號碼,卻通過了驗證,成功註冊帳號。「我發現系統並不真的會對身份證號碼進行驗證,只要格式填寫正確並通過手機驗證,就可以註冊帳號。」

 

玩了一段時間遊戲後,寧某發現該遊戲平臺為招攬人氣,會在註冊會員生日當月派發「福利禮包」,禮包內5000遊戲積分不僅能在遊戲平臺內使用,還可以兌換商業購物卡積分用以網上購物。

 

雖然單個禮包能兌換的預付卡積分不多,但寧某突然靈關閃現想到了自己註冊帳號時發現的漏洞,「反正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不匹配也能通過驗證註冊帳號,就想到了多註冊幾個帳號,多領些遊戲禮包兌換積分,可以賺點外快。」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寧某不想錯過這個「發財的機會」。

 

2017年9月至10月底,寧某使用虛假身份證號共註冊了2萬多個遊戲帳號。領取完「小號」的生日禮包後,故意在遊戲中將積分輸給「大號」,完成「積分收攏」,再將遊戲內的積分兌換成預付卡積分在網上以折扣價出售給他人,套現牟利。通過這種方式,不到兩個月寧某就賺取6萬餘元「外快」。直到被警方抓獲,他的帳戶仍存有大量未出售的預付卡積分。

 

目前,該遊戲運營商已將實名驗證的系統漏洞修復,犯罪嫌疑人寧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徐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打碼平臺」提供虛擬手機接收驗證碼

 

記者注意到,該棋牌類遊戲平臺確實對身份證實名驗證存在漏洞,但每個註冊帳戶都需通過手機驗證,同一個手機號碼只能驗證一次。難道寧某有2萬多個手機號碼?

 

實際上,網上存在大量「打碼平臺」,先租給用戶一個接收驗證碼的網絡虛擬手機號,再將收到驗證碼發送給客戶。寧某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手機驗證環節。「這種平臺都是收費,寧某註冊是一個Y字打頭的平臺,租用一個收取驗證碼的手機號,收取0.1元,一個號只能用一次,租幾個就充多少錢。」承辦民警說,這類「打碼平臺」給不法分子從事網絡犯罪提供了很大便利。

 

據業內人士透露,「打碼平臺」分為自動打碼和人工打碼兩種方式。自動打碼的技術要求更高,大多提供虛擬的網絡電話號碼用於接受驗證碼。而人工打碼,則通過招收大量兼職人員,由兼職人員提供真實手機號租借給客戶,人工接收驗證碼並發送給客戶。「人工打碼成本更高,但可靠度也高。有些平臺對手機號的驗證要求高,能屏蔽虛擬網絡手機號,人工打碼就沒問題。」

 

記者看到,網上有大量「打碼平臺」招聘兼職人員的信息,學生群體是主要的應聘對象。但業內人士指出,人工打碼並不是單純的把手機號借給別人接收驗證碼這麼簡單。「租藉手機號的人都是出於各種目的,這些驗證碼的也多是用於註冊各類帳號使用,萬一對方從事非法犯罪活動,綁定的手機號機主也會牽涉其中。」

 

更有甚者,一些犯罪分子藉由照片兼職打碼人員的名義,實際從事詐騙活動,「有了你的手機號,登錄各種網站甚者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重置密碼,這個時候如果你提供了驗證碼,就上當受騙了。」業內人士說。

相關焦點

  • 有人手機收不到驗證碼?警方一查,330萬餘臺手機「中招」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 12306手機驗證狀況百出:手機號被註冊 人工服務打不通
    摘要:12306手機驗證狀況百出:近日,12306開始實施雙向驗證,網友實際操作後,可謂是狀況百出,不少網友反應,自己的手機被人註冊了、收不到驗證碼等等亂七八糟的問題。  12306手機驗證狀況百出,看看網友都有哪些問題:  1、手機號註冊之後發驗證碼也填寫成功,登陸時候說核驗失敗。  2、換手機號了,新號碼提示已經註冊;用原來的手機號碼核驗又提示核驗失敗。  3、發簡訊驗證要收錢。  4、在國外留學的怎麼辦。  5、人工服務一直打不通。
  • 男子用前同事身份證號註冊微信盜刷銀行卡獲刑
    身份證號洩露,不料被同事冒名頂用   2017年下半年,宋某入職外賣站,工作三個月就辭職了。期間,宋某偶然得知一個手機可以使用兩個微信號,這對愛玩遊戲的他來說是福音。正當宋某發愁如何註冊一個新的微信號時,「機會」就悄然送上了門,原來他無意間在辦公室看到了同事李女士的身份證。於是,宋某就用李女士的身份證號碼註冊了一個微信號,並通過實名認證。   註冊成功後,宋某就開始用這個微信帳號玩遊戲。使用兩個帳號輪流玩遊戲,讓宋某過足了癮,不滿足的他還在手機上玩起了賭博遊戲,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也隨之發生。
  • 一「卡商」用「貓池」養2.8萬張手機卡,海口警方果斷出手
    現在我們註冊QQ、微信、微博等網絡虛擬身份,都要用實名手機號碼來註冊帳號。田某手上有大量的實名手機號,但一部手機只能運行1至2張卡,他通過「貓池」「卡池」等自動化工具把手機卡運行起來,一個「池子」可以運行256張卡。他向有需要的人提供電話號碼進行註冊,驗證碼發到他處時,他再把驗證碼發送給對方,一個驗證碼可以賺取幾毛到幾元錢。
  • 網上辦信用卡,平山一男子被騙2萬餘元
    近日,河北平山縣男子王某的手機收到一條辦理信用卡的簡訊,他遂按提示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沒想到辦卡後,卻被「客服」以信用卡流水不夠需刷流水為由,騙走2萬餘元。幸好平山縣公安局的民警迅速調查取證,王某的2萬元錢才得以追回。
  • 手機小號誰更牛?和多號PK阿里小號
    網購要給商家留電話、收發快遞要留電話,註冊網站APP要用手機收驗證碼,買房租房要留號碼給中介,帶來的後果是騷擾電話越來越多。解決辦法是申請一個副號,用副號聯繫不 ...現在給不認識的人留電話號碼的地方越來越多。網購要給商家留電話、收發快遞要留電話,註冊網站APP要用手機收驗證碼,買房租房要留號碼給中介,帶來的後果是騷擾電話越來越多。
  • 手機收不到驗證碼?當心被植入木馬!
    接警後,新昌警方展開初查,經過檢測後發現小朱外婆的老年機被植入了木馬程序。驗證碼被木馬程序截獲後發往了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警方還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他們相繼檢測了20多臺同款老年機,都發現了相同現象。
  • 阿里小號變成了投機倒把薅羊毛的天堂。。。
    免費的餡餅還是不要吃最近差評君想新註冊個微信號來方便寫文章,但是註冊微信號總得要再來個手機號。。。這時候同事推薦了一個叫 「 阿里小號 」 的東西,不用實體卡還能當手機號用~差評君抱著好奇的心態去下載了阿里小號APP。。。
  • 不止動聽,語音驗證碼為何備受企業青睞?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在註冊APP時我們遇到過不同的註冊或登陸方式:手機號、郵箱、微信,QQ,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小眾的方式。作為被商家和用戶都青睞的方式,手機號和郵箱是使用最多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會以手機或者郵箱的方式來接受APP平臺發送的驗證碼,可以說,驗證碼是終端用戶進入一個APP或者網站的通行證。
  • 風控科普:「羊毛黨」虛假手機號的來源、流通與防範
    而卡商可以說是我們網際網路江湖供應鏈條的最初供應鏈,他們手上有大批運營商資源可以超低價拿到手機卡。在不需要實名註冊的那些年,在有零月租的卡的那些年,在可以sp爆卡的那些年,這些卡商大佬的主要利潤就是賣卡爆卡,一卡多賣,賣驗證碼。一個小卡商都有上萬張手機卡每天在跑著,是多麼恐怖的事情,每張卡一天能夠帶來10元利潤的話,一天就低成本的10萬利潤了。
  • 輕信不明簡訊能辦信用卡 平山男子被騙2萬餘元
    近日,平山縣男子王某的手機收到了一條辦理信用卡的簡訊,遂其按提示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沒想到辦卡後,他卻被「客服」以信用卡流水不夠需刷流水為由,騙走了2萬餘元。
  • 綁銀行卡的微信號能賣30元!長沙有公司勾結運營商「內鬼」玩套路...
    李某供述稱,他從一些接碼平臺上低價購買到大量的空手機號(電信運營商還沒有放出去的號碼)和簡訊驗證碼,可以輕鬆註冊網際網路平臺帳號,獲取新人紅包後通過購買虛擬點卡等方式進行套現。意識到這背後的案情並不簡單,他們迅速展開行動,很快就查證到多個接碼平臺上存在大量的空手機號和驗證碼,隨後,通過數據進行溯源式偵查發現,他們所有手機號和驗證碼的出處均指向湖南長沙一家名為湖南線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 手機副卡成詐騙新目標 大慶辦副號需拿身份證去營業廳
    原標題:手機副卡成詐騙新目標 大慶辦副號需拿身份證去營業廳   最近,一則《手機「副號」一夜盜刷5萬》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裡瘋傳,不用身份證、不用銀行卡,甚至連真實姓名都不用知道,錢就這樣不翼而飛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手機副號,辦理了手機副號的手機真的那麼危險嗎?
  • 手機「副號」一夜騙5萬,驗證碼騙術大揭秘
    「副號」的作用是防騷擾,給用戶一個清靜的空間。發布網絡信息或者對外留聯繫方式的時候,留「副號」,而與之綁定的主號可以收到副號的信息、電話。可以說,初衷絕對是好的,也是一塊很有潛質的業務。然而好歸好,在一些通信商那裡卻留著「後門」——1.兩個不同機主信息的號可以自由綁定在一起;2.當「副號」一關機,所有的簡訊、電話都可以湧向「主號」。
  • 達州一男子手機中毒 信用卡裡萬餘元不翼而飛
    5月5日,家住達州的周某,手機突然收到3條銀行發來的通知信息,告知他的信用卡在13分鐘內被消費3次,共計14337元。蹊蹺的是,信用卡卻一直放在自己包裡,也未開通網銀等業務,信用卡為何被他人消費了?周某百思不得其解。   但幸運的是,在周某報案的次日,大竹縣公安局網安大隊的民警,快速連線網銀在線客服,幫其成功攔截被盜刷的萬餘元錢款,讓其避免了損失。
  • 你的簡訊驗證碼正在被販賣,你知道嗎?
    大洋網訊 記者今天從高州市獲悉,今年7月,高州市公安局網警大隊在茂名網警支隊大力支撐下,成功打掉一個利用「接碼平臺」為黑色產業人員提供手機號及簡訊驗證碼獲利的團夥,抓獲嫌疑人4名、繳獲「貓池」1臺、作案電腦5臺、手機6臺、已實名註冊手機卡800多張。
  • 海口警方打掉一大型接碼平臺,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
    9月29日,海口警方出動警力對田某進行抓捕,一舉搗毀其架設在海口市海甸三西路某小區家中客廳的「卡商」工作室,現場扣押1.6萬餘張中國聯通手機卡及大量電子設備。那田某是怎麼利用1.6萬餘張手機卡賺錢的呢?現在我們註冊QQ、、微博等網絡虛擬身份,都要用實名碼來註冊帳號。
  • 養號黑產調查:10元手機卡註冊微信 養號半年賣百元
    「黑產人員只需要通過卡商和接碼平臺即可獲得手機號和驗證碼,最終再利用自動化程序工具,完成整個註冊流程。」4月19日,新京報記者以微信號號商的身份接觸了老李。老李表示,根據註冊微信的難易程度,電話卡的售價不同。「171號段的賣11元,165號段12元,167號段18元,英國卡30元,多買還能打折,我勸你買167號段或者英國卡,不會跳輔助驗證。」
  • 驗證碼的重要性,簡訊驗證碼接收和語音接碼平臺優劣的判斷依據
    今天的我們不管是註冊app還是銀行轉帳,都會有一個東西伴隨著我們,那就是「驗證碼」,「驗證碼」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小編說句實話,挺討厭這個神仙的,但是小編轉念一想,沒有驗證碼的世界將會是多麼可怕!首先如果沒有驗證碼,我們在綁定手機號的時候,根本無法辨別是不是自己的手機號註冊的,真實性和安全性會大打折扣,因為我們的手機卡都是實名的,如果用我們的手機號註冊一些非法app那麼我們豈不是也要跟著遭殃,驗證碼還是很多商家喜歡的,比如說咱們的美團、支付寶等幾個大型的app,軟體商家都會進行「邀好友領現金」的活動,如果這個時候隨便一個手機號都可以註冊
  • 收不到驗證碼?330餘萬臺老年機因植入木馬信息被洩
    「零成本,無投入,在家玩手機也能躺賺零花錢……」在QQ群、朋友圈、微信群,大多數人都看到過這樣一條令人心動的廣告。童某也不例外,2019年3月開始,他從事這份「兼職」,短短5個月時間,童某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