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位56歲大姐蘇敏獨自離開家庭自駕出遊全國走紅,看似像年輕人時不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瀟灑而美好,其實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俗話說得好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蘇敏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源自於她不幸福的婚姻。
蘇敏在援藏家庭長大,父母管教比較嚴厲,她想要離開原生家庭,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於是,在廠裡中間人的介紹下認識現在的丈夫,也是自己當時看對眼了吧,只見過兩面就匆匆結婚了。
婚後前兩年,蘇敏由於生育了女兒呆在家裡當起了全職太太,丈夫每個月給完生活費,都會拉著她對照,所有的錢花銷的依據和去處。對於夫妻來說這麼斤斤較較,讓蘇敏抹不開面子,她接受不了這種經濟施捨和嚴查,感覺不到一家人的溫馨。於是她開始自己打工賺錢,想要獲得丈夫的尊重,先後在工地上和過水泥,賣過水果,當過裁縫,做過收銀,掃過大街等等,最後變成夫妻之間的開銷變成AA制,各自花自己的錢,禮物分開,紅包分開,幾十年如是。有一次蘇敏媽媽生病用他的醫保卡刷了藥,第二天密碼就改了,甚至走高速繳費的ETC,他也讓蘇敏跑完高速給他補錢,計算多得讓人有點腦殼疼。
過多的計算,會使夫妻雙方變得疏遠。蘇敏夫妻雙方從30來歲以後幾乎沒有同居過了,女兒上學寄宿後,雙方就分房睡了,在丈夫不在的時候她才有沙發、電視的使用權,看自己喜歡的內容,後來女兒結婚生小孩,兩人不得不再次同住一間,他們買了上下鋪,各自把自己隔離在自己的空間內,幾乎沒有怎麼交流。在生活中,丈夫也時不時的會挑刺,蘇敏很是憋屈。有時候生氣時候,丈夫還有可能摔東西或打人。反正整個生活給蘇敏的感覺就是壓抑,有壓力,完全沒有一家人的感覺。有一次蘇敏參加同學聚會,吃飯中,丈夫突兀的出現並對大家說道:對不住啊,她精神有點問題,以後同學會還是不要參加了。「他就是想讓我覺得不好意思」,後面丈夫走後她跟大家賠禮道歉。
這樣子的生活無疑令人感到壓抑,窒息,甚至於麻木。之前孩子還小,選擇了忍耐,後來孩子長大了,怕離婚給親家不好印象,依舊選擇忍耐。多年的忍耐和壓抑,讓她患上了中度的抑鬱症,開始吃藥治療。今年她決定,勇敢地跳出以前的禁錮,給自己放個假,去追尋她年輕時候想要的自由。一個人自駕出遊,甩掉生活的壓抑,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一味委曲求全,以忍讓來維持的婚姻,只會讓人覺得束縛愈加緊迫,愈加厭惡這個婚姻。這不是婚姻應該有的樣子。即使沒有我待你如初,你眷我依舊的甜蜜,夫妻之間也應該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小吵小鬧也好,平平淡淡也罷,都是真正的一家人,不要讓婚姻成為生活壓抑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