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男廁」有呼應 寧波公廁男女位比擬達2:3

2021-01-2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2月22日訊 上周日,廣州越秀公園旁的公廁,幾個女生發起了一場「女生佔領男廁行動」。從網友上傳至微博的圖片看,有女生直接進入男廁,有的則引導等候的女生,進入男廁方便。活動被網友稱為行為藝術,目的是要呼籲男女廁位要更合理分配。

  由於大批網友圍觀、轉發,這兩天,這場「佔領行動」迅速在網上發酵,很多女生為此叫好。

  寧波的男女公廁比例怎麼樣?昨天召開的寧波市市容環衛行業工作會議,給女生帶來一個好消息。寧波正在努力提高女廁位的比例,努力方向是讓男女廁位比例達到2:3。這也是住建部對男女廁位數規定的最高標準。

  老三區30座公廁今年要升級

  去年,中心城區有38座公廁完成了改建。這些改建後的公廁,大部分設置了無障礙廁間和老年人廁位,有的還設置了母嬰室。寧波市首個智能公廁「天封公廁」,也在去年10月份投入使用。

  今年,公廁改建提升計劃還要繼續實行。2012年,老三區計劃還要升級公廁30座。

  在設置方面,今年會繼續加大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力度,會充分考慮到兒童便器、母嬰房等設施的設置。

  男女廁位比最高要達到2∶3

  有意思的是,今年除了提升公廁的硬體水平外,還要提供公廁的「軟實力」。比如,在綜合評價公廁服務水平時,要引入星級掛牌管理。

  做法很簡單,通俗點說,就像酒店一樣,公廁也要實行星級掛牌。根據公廁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的不同,分別為無星、一星、二星……最高為五星。

  至於這兩天網上關注度很高的男女廁位問題,寧波市市容環衛部門說,寧波正在努力提高女廁位的比例,今後的努力方向是「讓男女廁位比例達到2∶3」。

  根據國家住建部2005年12月1日頒布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對男女廁位設置的要求是:公共廁所應適當增加女廁的建築面積和廁位數量,廁所男蹲(坐、站)位與女蹲(坐)位的比例宜為1∶1至2∶3。

  中心城區要開展「道路清爽行動」

  還有個與普通市民關係比較大的消息是,今年中心城區還要開展「道路清爽行動」。

  今後的道路保潔,將不再單靠環衛工人清掃了。市容環衛部門將進一步細化和提升作業標準,實現道路機械化清掃、衝洗全覆蓋。

  今後,寧波要加大機械化裝備投入,逐步購置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機械作業設備、油汙清洗設備、綠化帶吸掃等保潔設備。

  開展「道路清爽行動」後,保潔重心會向背街小巷、支次道路延伸。市民家門口的道路,就能更加清爽整潔了。

相關焦點

  • 寧波公廁男女位比擬達2∶3
    上周日,廣州越秀公園旁的公廁,幾個女生發起了一場「女生佔領男廁行動」。從網友上傳至微博的圖片看,有女生直接進入男廁,有的則引導等候的女生,進入男廁方便。活動被網友稱為行為藝術,目的是要呼籲男女廁位要更合理分配。由於大批網友圍觀、轉發,這兩天,這場「佔領行動」迅速在網上發酵,很多女生為此叫好。寧波的男女公廁比例怎麼樣?
  • 男廁位秒變女廁!寧波首座可實時調劑男女廁位的環衛公廁開放
    男廁位秒變女廁!寧波首座可實時調劑男女廁位的環衛公廁開放 2018年11月02日 15:11:37來源:寧波日報   男廁很空,女廁排隊,這樣的「痛點」被兩扇移門巧妙破解。
  • 男廁空蕩蕩,女廁排長隊 新建公廁,男女廁位1:1.5
    市環衛部門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以後新建的公廁,男女廁位比都要達到1:1.5。  如廁排隊20分鐘差點憋壞了  到現在,謝女士還沒忘記兩年前觀看煙花大會時,在運河邊的經歷。「人很多,我那個區域就一個公共廁所,越是臨近開始,廁所裡人就越多,我跑過去的時候,女廁所外面已經有20來人在排隊了。」
  • 溫州公廁管理辦法發布 男女蹲位比例達到1:1.5
    公廁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  昨日,溫州市政府正式出臺《溫州市區城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其中提出,新建的公廁男蹲(坐、站)位與女蹲(坐)位的比例應達到1:1.5,並提倡在條件允許下可增設母嬰室、老年人和殘障人士輔助設施等便民設施,該《辦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 寧波男女廁位比例尚未達標 女同胞如廁常常是大寫的尷尬
    其中《標準》中規定,要將公共場所男女廁位比例提高到2∶3,人流量較大地區為1∶2。  對照新《標準》,寧波公廁目前的現狀如何?昨天,錢報記者實地進行了了解。因為靠近城隍廟,如廁的人挺雜,旅客、商販,附近上班的員工都有。  廁位分布情況∶男廁所4個蹲位,4個小便池;女廁所4個蹲位。  記者現場待了15分鐘,男女廁所使用情況∶這15分鐘裡,無論是男廁還是女廁,基本都不停有人進出,女廁所最多的同時走進4人,男廁所同時走進3人。15分鐘裡,男廁所共進15人,出15人;女廁所進12人,出11人,有短暫排隊等候現象。
  • 合肥試點無性別公廁 單間蹲位不設男女標識
    中安在線訊 據新安晚報報導,近日,住建部發布新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將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標準提高到3:2,以緩解女廁位緊張的問題,並要求《標準》從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  記者昨天探訪發現,在省城特別是老城區,大多數公廁男女廁位設置數量都是1∶1,只有一些商場裡,由於設有女廁的樓層數比設有男廁的多,所以女廁位多於男廁位。不過採訪中有市民表示,因為女性上廁所時間一般比男性長,所以周末和節假日人多時,很多商場女廁還是要排隊。
  • 杭州現神設計公廁 男女廁所隨時轉換
    這種悲催的體驗,女同胞更有發言權,常常內急到腿軟卻看見十米長隊,而一旁的男廁卻空蕩蕩。錢江新城的城市陽臺,最近出現了一座與眾不同的公廁!在這裡,男士走進「女廁」,女士使用「男廁」,都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了!
  • 重慶高校男廁改為男女「共享」,女生方便了,男生卻尷尬了
    重慶高校男廁改為男女「共享」,女生方便了,男生卻尷尬了自從有公共廁所以來,就有了男廁和女廁。起初,因為沒有考慮到「使用效率」的問題,導致很多女廁所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這個情況也越來糟糕。於是有很多人開始在這個問題上做思考,解決目前這個供不應求的狀況。近日,位於重慶的四川外國語大學做了一個設計,把男廁改為男女通用,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 男女廁可隨時轉換,杭州新建的這個公廁設計神了~
    女同胞更有發言權!常常內急到腿軟卻看見十米長隊,而一旁的男廁卻空蕩蕩。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杭州新建了一座與眾不同的公廁!這座公廁為何與眾不同?公廁位於錢江新城核心區域的「城市陽臺」。不同之處在於,建設方杭州錢江新城管委會工程建設管理處考慮到了男女需求不均衡,想到調節男女廁位的主意,在女性廁位臨時嚴重不足時把部分男廁位讓出來。該廁所設男廁位19個、女廁位22個,比例約為1∶1.2,另有第三衛生間、母嬰室。
  • 溫州出臺公共廁所管理新規 公廁男女比例1∶1.5
    公廁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昨日,溫州市政府正式出臺《溫州市區城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其中提出,新建的公廁男蹲(坐、站)位與女蹲(坐)位的比例應達到1:1.5,並提倡在條件允許下可增設母嬰室、老年人和殘障人士輔助設施等便民設施,該《辦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 女遊客在景點內急女廁滿員 無奈衝進男廁「解決」
    每周末,幾個好友都會結伴去爬寧波的古道,但是在山上,如廁難的問題不時發生。金報的報導很真實,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起來,讓我們的旅遊能更順心。」金報的「寧波鄉村旅遊景點公廁配置系列報導」第一篇推出後,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共鳴,資深驢友小楊打進金報熱線說。­  其實,出門在外,對於廁所的需求第一點是「有沒有」,再高一層次的第二點要求,那就是「好不好」。
  • 公廁也能成為打卡地標?這座「豫園風」公廁與眾不同
    沒錯,這裡是豫園公廁舊校場路,豫園商城4號門旁,藍色的公廁示意牌高高掛在弄口。公廁採用自動感應的玻璃大門,一進門廳,就會看見那有橋有蓮的半圓形景觀魚池,池中一角,小小的霓虹燈變幻著顏色。水池上方,通過智能公廁引導系統的界面可清楚看見如廁區域的分布。屏幕右側,氨氣、硫化氫、一氧化碳的含量數據滾動顯示,一旦超標,便自動報警。
  • 「豫園風」公廁?黃浦這座公廁年人流量超百萬!
    沒錯,這裡是豫園公廁 舊校場路,豫園商城4號門旁,藍色的公廁示意牌高高掛在弄口。玻璃門內,施工人員正做著最後的整理工作。走進自動感應的玻璃大門,門廳裡光線不錯。正對眼前的,就是那有橋有蓮的半圓形景觀魚池。粗粗一數,池中錦鯉約有幾十條,一位工人正在對魚進行養護。池中一角,小小的霓虹燈變幻著顏色。
  • 武漢公廁男女共用引尷尬 部分站點廁所不夠用(圖)
    地鐵車站、旅遊景點、繁華街頭,公廁好找嗎,如廁難嗎,是否乾淨衛生?五一期間,楚天都市報記者將分多路探訪,透過公廁文明看城市文明。  昨日是五一長假第一天,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火車站、地鐵站等交通窗口公廁時發現,由於節假日遊客陡增,部分火車站、地鐵站出現如廁難,有時還會讓如廁者有其它尷尬。
  • 公廁也能成為打卡景點?黃浦這座「豫園風」公廁提供了這種可能
    沒錯,這裡是豫園公廁舊校場路,豫園商城4號門旁,藍色的公廁示意牌高高掛在弄口。玻璃門內,施工人員正做著最後的整理工作。走進自動感應的玻璃大門,門廳裡光線不錯。正對眼前的,就是那有橋有蓮的半圓形景觀魚池。粗粗一數,池中錦鯉約有幾十條,一位工人正在對魚進行養護。池中一角,小小的霓虹燈變幻著顏色。
  • 男女廁位可調節,公共服務就該更人性化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在人流密集場所,女廁門前排長隊是常見現象,杭州明年1月投入使用的一座公廁將緩解這一難題:通過移門分配男女廁位比例,男女廁位可從1∶1.2調至1∶2.7。
  • 公廁標識五花八門 「男女」難辨差點進錯廁所
    海口晚報網4月28日訊  公廁的男女圖形標識難以分辨,害得自己差點走進女廁所。昨日,海口市民劉先生向本報反映海口部分公廁男女標識不清一事。對方看到有男子欲進來,還瞪了他一陣子。他又仔細看了貼在廁所門上的標識牌,才分辨出這是女廁。「男廁、女廁都只是一個『小人』,差別太小,而下面的字又是英文,我看不懂,太難分辨了。」劉先生說,他以前到一些廁所標識同樣難辨的地方都是先初步認定哪個是男廁後,再探頭進去看有沒有一排男式便池才敢進去。他希望公廁上最好標漢字「男」或「女」,體現人文關懷。
  • 全國政協委員:儘快使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達1∶2
    其實,針對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早在1989年建設部出臺的關於「城市環境設施設置標準」中就有明確規定:城市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應達到2∶3,至少是1∶1。2005年12月起實施的建設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也規定,公共廁所應適當增加女廁的建築面積和廁位數量,廁所男蹲位與女蹲位的比例宜為1∶1~1.5。
  • 廣州新建公廁男女廁位比例將不得低於1:1.5(圖)
    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兩性小便時在廁所中的平均停留時間:男性為39秒(±6秒),女性為89秒(±7秒),即女性的如廁時間平均為男性的2.3倍。然而,大部分公廁和公共場合的洗手間,男女廁位比例是1:1;有些公廁的男廁加上小便池,廁位反而比女廁多出一倍。廁所的「重男輕女」正是女同胞到公廁時排長龍(甚至發生女同胞跑到男廁或與男同胞爭廁的怪現象)的主要原因。
  • 女遊客集體「徵用」景區男廁,困境何時解?
    遊客數已達最高承載量,甚至是已超最高承載量,也成了各地景區的常態。飽和的景區承載量背後,是幾何式下降的遊玩體驗和供不應求的公共服務資源。10月1日,一張照片在微博、微信平臺廣泛傳播。評論區裡感嘆一片:「太羞恥了」「這是我夢中最害怕的情形」……或許這是第一次有人在「被徵用」的男廁所裡舉起了手機,不過我們都清楚,這不是某個景區的個案,也不是今年雙節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