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圖源:新華網)
歐盟與土耳其的愛恨糾葛可能又要添上一筆新帳。當地時間8月26日,面對歐盟四國——希臘、賽普勒斯、義大利和法國發起針對土耳其的地中海聯合軍演,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稱,在捍衛地中海東部天然氣資源的權益上,土耳其「絕不讓步」。這場圍繞資源爭奪展開的「持久戰」正在持續產生外溢效應,加劇東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動蕩。德國外長近日在阿卡拉和雅典之間展開斡旋,試圖平息緊張事態,但「在東地中海的局勢幾乎已經變成爆炸性的」。
土耳其「硬抗」歐盟四國的直接原因,是近期愈演愈烈的土希地中海油氣資源爭議。8月6日,希臘與埃及籤署一項海上邊界協議,其中涉及設立海上專屬經濟區。土方對此強烈不滿,稱協議內容涉及區域位於土耳其大陸架內,因而「不具備法律效力」,土方將不允許別國在該地區進行任何活動。此後,土方加緊在爭議海域進行油氣勘探:8月10日,土耳其派出「奧魯奇·雷伊斯」號科考船,前往賽普勒斯與希臘克裡特島之間的爭議海域勘探,還派出多艘海軍艦艇護航;18日,土耳其派出「亞武茲」號油氣鑽探船赴東地中海賽普勒斯西南海域作業;23日,土方宣布將「奧魯奇·雷伊斯」號科考船的任務時間再延長4天至27日。土耳其這些舉動都引發希臘強烈不滿,土、希對立狀態持續升級,兩國同一時間大秀「肌肉」,分別宣布於25日舉行軍事演習。土耳其和希臘本就因歷史原因、賽普勒斯問題、難民危機等矛盾重重,對東地中海地區油氣資源的爭奪,讓這兩個北約盟國之間關係更加緊張。
東地中海地區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是當前土希乃至土歐之間矛盾持續升級的重要原因。自2009年以色列率先在東地中海地區勘探發現油氣資源以來,近年來在地中海海域的19個盆地中找到了約44.7億噸當量的油氣可採儲量,待發現油氣近122.8億噸,有望成為繼波斯灣和墨西哥灣之後,全球又一個重要能源產區。近年來,周邊國家圍繞油氣資源開發逐漸形成了兩大陣營:賽普勒斯、希臘、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國成立了區域能源組織——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準備共同開發東地中海油氣資源,並修建一條繞開土耳其地能源管道,將東地中海油氣輸送至歐洲。土耳其則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卡達等國進行合作,並拉上僅獲得土耳其承認的「北賽普勒斯」,以此擴大在東地中海、北非等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這兩大陣營地成形,也讓東地中海油氣資源劃界成為了各國間政治鬥爭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一直主張土耳其不享有地中海海上專屬經濟區、進而沒有資格參與東地中海油氣資源分配的希臘,自然與想要建設歐亞能源樞紐的土耳其尖銳對立。
這不是土耳其跟北約盟友和歐盟之間第一次發生衝突。自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變以來,土耳其與美國和歐洲之間關係就持續緊張。2019年,美國和土耳其圍繞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鬧得不可開交;在敘利亞問題和利比亞問題上,土耳其與美國和歐洲之間博弈不斷;除了難民問題,近期土歐之間又在聖索菲亞博物館改建為清真寺問題上齟齬不斷。歐盟將於27日和28日在柏林舉行外長非正式會議,歐盟和土耳其關係將是重要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現在土耳其與希塞法意之間劍拔弩張,但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歐盟另一個核心國家德國目前仍在土希兩國之間積極斡旋,作為北約領頭羊的美國雖然沒有表態,但如果土希兩國矛盾外溢引發中東局勢不穩,不排除美國進行幹預的可能。對希臘而言,其強硬立場背後的靠山是歐盟,希臘如何表態,實際上取決於歐盟的態度;從土耳其自身來說,土耳其也不大可能真的對既是北約盟友、又是歐盟成員國的希臘動手,土耳其更多地可能是利用此事作為籌碼,在難民問題、敘利亞問題、利比亞問題等方面爭取更多利益。(聶舒翼)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