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門 結構獨一無二 600年城磚竟完好如新!

2020-12-12 亂碼的旅行故事

說起南京的老城門,民間自古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內十三,外十八,一個門栓朝外插。」這個被形容為「門栓朝外插」的城門,指的就是位於中央門立交橋東南角的神策門,現名「和平門」,它也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神策門北臨幕府山和長江,軍事地位相當重要,明朝時期,城門由禁軍神策衛駐守,故稱神策門。根據明史記載,神策門由宰相劉伯溫親自勘察籌劃建造,是南京十三座明代城門中,唯一設有左右兩個門洞的城門。平時只開一扇門,只有在軍情緊急時才打開另一扇門。

神策門還是南京唯一採用外甕城結構的城門。由於城門規模較小,其外甕城最大程度利用了險峻的山勢,甕城的大門也不正對城門,而是開在甕城的東北角,它充分體現了明太祖朱元璋因地制宜,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採取不同方法的築城思想,堪稱中國城垣建築史之典範。

神策門主城門的拱券,由兩扇內外對開的城門和上下啟閉的閘門組成,這在南京明代城門中絕無僅有。在城門後面有一道寬約15釐米的石槽,曾經是放千斤閘的地方。戰爭時期,當攻城者攻入城門時,守城將士會迅速將閘門放下,使敵軍困在甕城,成為「甕中之鱉」。

重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鏑樓,因其木質結構可擋箭,也可用於眺望,故又稱箭樓。有趣的是,為了壓住金陵的明代王氣,清代重修鏑樓時,建築規模比原先小了很多。如今,這座鏑樓和城門的木門,已成為南京明代內城城門唯一保留下來的歷史文物。

經過600多年的日曬雨淋,南京明城牆的城磚大多數已呈風化狀,但在神策門卻有一種白色城磚至今仍色澤亮麗、完好如初。這些白色城磚也驚動了南京城垣史專家,經考證,它們均為景德鎮萍鄉縣、宜春縣出品,並由當地士兵選用景德鎮瓷泥燒制而成,極為珍貴。

明代對城牆建築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塊城磚都採用實名制,包括各級官吏,以及燒磚窯匠的姓名,均在城磚上清晰可辨,這也構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實名制管理責任體系。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袁州府提調官通判隋贅,因燒制出高質量的白色城磚而連升三級、飛黃騰達。

神策門在歷史上雖是軍事要塞,但由於地處荒僻,自清代以來基本閉而不用。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將其改名「和平門」,並在此設美國亞細亞火油公司油庫。新中國成立後,神策門又被設為軍隊油庫,直到2001年,被開闢為神策門公園。

相關焦點

  • 南京這座城門,被稱為門閂,是明代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
    在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城門中中有一座被老百姓戲稱為門閂的城門。這就是扼守南京北大門的神策門。神策門位於現在南京中央立交橋的東南角,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軍事禁區被封閉了70多年。它是明代南京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也是南京現存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民國之前的敵樓的城門。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城牆:號稱「天下第一甕城」,蔣介石題寫匾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來建造的古建築不計其數。這也是我們作為文明古國最自豪的事情之一。然而,由於5年的文化跨度,許多精美的古建築在歷史長河中遭到破壞。說到長城,大家都會想到秦始皇修築長城,但實際上,我國真正保存下來的長城主要是在明朝修築的。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城牆不在北京,而在南京中華門。
  •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式城門在中國
    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門中華門是南京明朝內城城牆13個城門中規模第二大的城堡式城門,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代甕城城堡中華門同南京明代城牆一道被列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
  • 明代官窯、御用漁船、西式火炮 揭秘南京城牆博物館「看家寶」
    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供圖   深山老林「搬」來明代饅頭窯   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於2015年正式啟動文物徵集工作,經過3年多的努力,一大批散落於民間、深埋於地下的重要文物藏品陸續匯集入藏。「塊頭」最大的一件,是從江西黎川縣「搬」來的一座明代磚窯。
  • 願祖國像這世界上最堅固城牆南京中華門,歷經600多年風雨而未倒
    中華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西門與中華東門間,明代時稱「聚寶門」,1931年因建中華路而改名「中華門」,是南京明城牆中規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門。傳說南京古城牆在修建時曾遇到「海眼」,修建時有坍塌現象,後來「借」來江南首富沈萬三的聚寶盒埋了下去才大功告成,故得名「聚寶門」。
  • 距今600多年的明代南京城牆未解之謎,啥材料將磚頭粘在一起?
    經歷了600多年風雨的江蘇省南京市明代城牆。(李倫 攝影)經歷了600多年風雨的江蘇省南京市明代城牆,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磚石砌築的都城城牆。自1982年以來,南京市政府先後修復了中華門、臺城等段城牆。南京城牆自2014年開始進行統一管理,從文物保護轉向遺產保護。2014年,南京城牆向公眾全面開放,沿城牆設立了33個登城口,串聯起山水城林的城市景觀,至今累計接待遊客700多萬人次。
  • 興城古城是明代的邊關重鎮,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
    興城古城是明代的邊關重鎮,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興城古城興城古城 原稱寧遠衛城,位於遼西走廊,倚山臨海,是明代的邊關重鎮,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興城創建於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1623年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主持重修。
  • 南京城牆,這些年……
    它是南京文化的符號也是南京人心底的鄉愁張健 攝南京城牆已走過650多年的風霜,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這座大明王朝的都城城牆雖飽經滄桑,卻仍然保存下25.1公裡的牆體和城門,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城垣。也正是它的存在,讓南京城有了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地方。
  • 未來南京可夜登城牆賞美景
    600多歲的明城牆,是南京的一張城市名片,城門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近日,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南京城牆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將在2019年12月完成通濟門遺址保護工程並建設通濟門遺址公園。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興城古城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興城古城位於位於遼寧省興城市老城區中心,建於明代初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古城內保留有諸多明清時期的名勝古蹟,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興城古城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南京首次發現大型 「明代城磚燒造基地」
    □金陵晚報記者 於峰  南京明城牆是世界上現存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磚,是明代南京城牆建造工程中最大宗的建材,初步估算,全城使用城磚上億塊。這些城磚來自長江中下遊五省,其中也包括南京本地。  記者昨天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去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在棲霞區官窯村對一龐大的明代官窯群遺址開展考古發掘,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這一官窯群已經被確認為目前南京首次發現的本地城磚燒造的窯址,將來這些窯址將原地保留,建設大型考古遺址公園。
  • 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石城,四大明代古城之一,廣西永福明代州城
    明代州城,位於廣西永福縣城西北29千米的百壽鎮壽城圩北,東臨壽城河,三面環水。明成化十三年(1477)古田知縣陳達始建土城。成化十八年改築石城。隆慶五年(1571)古田縣升為永寧州,遂為州城,民國時,先後改永寧州為永寧縣、古化縣和百壽縣,一直為縣城所在地。是目前為止在廣西境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垣。
  • 南京城牆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南京人耳熟能詳的童謠每次聽是不是都有滿滿的愛意?它是南京文化的符號也是南京人心底的鄉愁南京城牆已走過650多年的風霜,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這座大明王朝的都城城牆雖飽經滄桑,卻仍然保存下25.1公裡的牆體和城門,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城垣。也正是它的存在,讓南京城有了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地方。
  • 壽縣賓陽門,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門,已有800多年歷史
    中國保留下的完整古城牆中,宋代的古城牆可以說是孤品,尤其是安徽壽縣的宋代古城牆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有古城就有古城門,很多地方雖然保留著古城牆,但是古城門大多都毀於戰火或者水患,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古城門大都是後來重修的,比如西安的古城門、南京的古城門、開封的古城門、商丘的古城門等等,而壽縣的古城門則是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原汁原味的古城門,尤其是保存完好的東城門賓陽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門。
  • 南京9座復建新建城門均系「未批先建」
    算上太平門,從2001年南京啟動明城牆修繕以及風光帶建設以來,明城牆沿線先後復建、新建的城門達9座,但根據舉報,國家文物局已認定南京所有復建的城門均為未批先建,嚴重違反了《國家文物保護法》。  「新制的城牆磚外形古色古香,號稱可以假亂真,但再怎樣也沒有600歲明城牆城磚的古樸啊。」一位熟知內情的文物專家說。  而建設方這幾天也有點如坐針氈。原來,南京目前復建的太平門沒有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省文物部門收到國家文物局的通知後,近日開始一一約談南京市住建委、玄武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
  • 初冬,我徒步在南京小桃園段城牆,感受歷史的韻味
    據史料記載,定淮門有一座門券,高約8米,寬約6米,城門外側有一層石質拱券,其上是城磚拱券。明洪武七年(1374年),秦淮河發生水患,馬鞍門易名為定淮門,以求秦淮安定。據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定淮門門券及南側城牆陸續遭到拆除。因此這裡只剩地名,不見城門了。
  • 網友繪南京城門分布圖 戲稱圖好比朱元璋臉(圖)
    比如解放門,玄武湖岸邊這段從玄武門至太平門的明城牆,是南京城現存最長、最完好、最高大的城牆段。經過整修,在該門上修建了南京城牆博物館,使得解放門、旁邊的臺城和該博物館成為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神策門現名和平門,是南京城北最東側的一座城門,位於玄武湖西北,在明城牆13個城門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現有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有民國以前鏑樓的城門。依山而建,曲折迂迴。
  • 說一說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古代城門
    麗景門的箭樓、城門樓加甕城並配以護城河的建築結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最為優秀的城門,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闊,重門疊關,上千浮雲,氣勢磅礴。有詩人用:「洛陽牡丹甲天下,麗景城樓世無雙。」來讚美它無限的魅力。」麗景門是洛陽八大景之一,曾是歷代朝廷百官及萬民祈福納祥之處。
  •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門,至今已600多年歷史,就在南京
    據悉,南京的歷史非常悠久,古代被稱為金陵健康,是擁有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城市,也被稱為「六朝古都」。到目前為止,南京境內還保留著許多歷史遺蹟,除了最著名的夫子廟外,南京明城牆也格外有名。
  • 耗時3年!25公裡南京城牆17萬塊銘文城磚信息有了永久「數字檔案庫」
    全方位採集 真實完整保存銘文歷史信息 相較於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館藏的2000餘塊銘文城磚,絕大部分帶有銘文的城磚仍散落在各段城牆上,長期受自然、人為因素影響,城磚銘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與風化,許多珍貴的銘文信息正逐漸消失,亟待採集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