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地震高發地,到底是什麼引起的頻繁地震

2020-12-10 騰訊網

不管是從歷史上記載,還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幾次大震,都表明了四川是地震的高發地區之一,據歷史記載,震級在七級或七級以上的地震記載有十多次。這十多次,每次都給這個地方帶來了不可預期的災難。

在唐憲宗嘉定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在四川的西昌一代發生了7.2級的地震,當時也給百姓們造成了無比的傷害。

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在四川的馬湖一代發生了7級地震,導致山崩80裡,阻塞金沙江。

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725年8月1日)在四川的康定一代發生了7.4級地震,當時震在村莊附近,死亡人數將近上千。

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卯時(公元1786年6月1日)在四川的瀘定一代發生了7.3級地震。

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1816年128日)在四川爐霍一代發生了7.5的地震。

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發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間8.0級地震,這也是歷史記載最嚴重的一次,當時光被砸死的就有20652人,失蹤人口高達萬人。

清同治九年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在四川巴塘一代發生了7.2級地震,這次地震也是歷史上傷亡最少的一次。

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在四川的道孚乾寧一代發生了7.1級的地震。

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公元1904年8月30日)在四川的道孚再次發生地震7.0級地震,在十年間不斷地發生4到7級地震高達10多次。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的茂縣發生了7.5級的地震,2萬多人死亡,失蹤人口也高達幾千。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松潘地震,7.2級,發生在茂縣和平武之間,16和23日各震一次。

每次的大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每次的人員傷亡都計算不準確,那個時候外來人員沒辦法統計,所以這樣就沒有統計外來人員,實際上,四川地震到底那次是傷亡最多的,無法統計。由於過去統計上有些困難,史書上記載也是很模糊的。

由於條件比較的差,古代地震後確實災難性的,沒有更好的醫療器材,沒有現在物資保證,最後出現了震後吃人的現象。災後的病毒傳染,也是給當時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是什麼導致地震?

在中國地震分為五大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區域在歷史上都是地震的高發地區。

這些地方被稱為「山」的地形,由於地球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的錯動,這樣就會引發地震。

相關焦點

  • 四川宜賓地震了!為什麼四川這個地方經常地震?原來是這樣!
    那麼回歸主題,這已經不是四川第一次地震了!而且每當我們聽到四川地震的消息,震級都不會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四川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喜歡地震?而且每次引起的地震都相當劇烈,難道四川這個地方存在什麼特殊嗎?而原因正是如此!說到地震,我們必須知道地震帶以及地球板塊構造。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這一帶會有地震經常光臨。
  • 專家稱未來10年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可能高發
    24小時內,全球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的有3次。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擔心:地球是不是已經調到「振動模式」?對此,上海地震局專家分析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確實正處於地震活躍期,未來十年內,這一地帶7級以上地震將表現為一種高發勢態。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說起地震,人人都心有餘悸,印象最深的應當屬於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芮氏7.8級)和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芮氏8.0級).這兩場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最大的兩場地震。造成幾十萬人喪生。因此人們對於地震的關注度歷來是很高的!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地震?
  • 四川汶川地震我們都知道,1933年那場四川大地震又了解多少呢?
    四川在印度洋與亞洲板塊的衝撞區,其實離地震帶並不遠,也造成四川地區多災多難。2008年的汶川地震,曾經給四川與全國人民帶來痛苦。其實在1933年,四川還發生了一場7.5級的大地震。一座建造於唐朝,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從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 臺灣處於什麼地震帶,臺灣哪裡最容易地震?
    我國臺灣地區也是地震多發區,幾乎平均每年至少會發生3次地震,而歷史上6、7級以上的大地震不少。臺灣之所以地震如此頻繁,那肯定和所處地震帶有關,主要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整個臺灣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在地震帶上,西部地區因為沒有在地震帶上,所以很少有地震發生。
  • 中國歷史上最大一次地震,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餘震持續了3年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地震,首先進入腦海的一定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國地理位置特殊,幅員遼闊,一些地方更是地質構造活躍,地震頻發。因此,中國古代就已經發生過許多大地震了。早在東漢時期,中國歷史文獻中就有關於大地震的記載。《後漢書-五行志》中記載: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
  • 為什麼四川總發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分類: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 成都地震後,你們要的,為什麼感覺2008年以來四川的地震越來越多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再次發生5.1級地震,地震成了今天全網熱議的話題。但其實這並不是2020年四川的第一場地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有很多網友諮詢,為什麼2008年之前,沒感覺到四川省有地震,而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四川地震頻繁發生。小編查閱了一下四川省地震局官方資料,從2014年8月8日起至2020年2月3日,四川省在不到六年的時間內,共發生大小地震500多次。那麼造成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全世界其他地區是怎麼樣的呢。
  • 四川汶川地震後竹子開花 威脅大熊貓生存(組圖)
    2008年12月14日,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給這裡剩下的七隻不到兩歲的熊貓餵食。地震後這裡的圈養大熊貓大部分都轉移到了四川雅安、成都、北京、福州等地。不過,亦有多方專家稱,地震對臥龍野生大熊貓「影響有限」,「過冬不會有什麼問題」。紛爭中,目前尚缺最權威的數據支持。約10年一次的大熊貓普查,因為地震而被提前提及,是否應該提前進行第四次大熊貓普查,亦面臨抉擇。一隻野生大熊貓死了,就在張和民的面前。這是汶川地震後,人們發現的第一隻死去的野生大熊貓。而張和民擔心這樣的情況還會發生。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  文/玉璽 東萊  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814年以來超過20次記錄,四川頻發地震,是否會上演 末日崩塌
    6月17號晚上10:55,發生在四川宜賓長寧縣的地震,達到了6級。有歷史記載以來,四川一共發生了不下20次大地震。除了火山或者是塌方、爆炸引起的地震以外,由地質引起的地震叫地質地震,有兩種:一種是板塊內部地震,一種是板塊邊緣地震。
  • 克什米爾進入地震高發期,印度軍隊再不撤可要小心落石砸頭哦
    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的克什米爾高原近期進入了地震高發期。◎9月25日下午發生在印度什約克河谷的5.3級地震引起了山體崩塌據軍機圖統計,9月25日以來克什米爾地區4.0級淺源地震不斷,震級最高的地震發生在列城機場以北的什約克河谷(5.3級)。當地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9月25日的地震發生之後,什約克河谷的山體發生了崩塌和滑坡,地動山搖非常嚇人。
  • 深度好文:歷史上四川為何多地震?
    眾所周知,地震的震級分為9級。如果震點很淺,小於3級的地震通常不容易被發現。如果震級大於4.5,可以感覺到地震,但一般不會造成損害。中強地震是指大於或等於4.5但小於6的地震。它們是破壞性地震。如大於或等於6但小於7,就可以稱之為強震,這次宜賓地震就屬於這一類。
  • 「5·12汶川地震」過去十一年了,這些地震常識你還不知道?
    但是地震卻總也不放過四川這個地方,從2008年汶川「5·12地震」到前幾天四川雅安發生的5.4級地震,四川地震頻頻出現在新聞上。四川汶川8.0級地震遺址為什麼總是四川?除了四川,中國還有哪些地區是地震的高發地?地震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我們一起來看看。
  • 地震帶上的國家躲不過地震的宿命嗎?
    4月10日阿富汗7.1級、4月13日緬甸7.2級、4月16日日本九州7.3級、4月17日厄瓜多7.5級——   從4月10日起,8天內,全球4次7級以上地震連發,讓很多並不處在地震區域的人們的神經也緊張了起來。這些地震間有什麼聯繫?對我國又會有什麼影響?
  • 四川地震多發,是巧合嗎?原因到底為何?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所能夠記得的就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大地震,而事實上四川地震的頻率要比大多數人所知的高得多。只不過級別不高的地震,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罷了。一般來講,地震在3級以下是不容易被察覺的,而4級以上的地震則可以使懸掛物發生擺動,而如果超過5級,那麼門窗則會發出響動,如果超過6級則會出現站立不穩的情況。
  • 微博流傳憑地震雲預測地震證據 專家稱不科學
    地震因其突發性和破壞性,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地震按照產生原因來分,有構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等;從序列特徵來分,有孤立型地震、主震—餘震型地震、雙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按照劃分,蘆山地震屬於主震-餘震型構造地震,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此次地震的烈度低於5年前的汶川地震,災情也更小。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文/玉璽 東萊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盤點世界歷史上的那些地震之最,其中日本那場地震有點特別
    生態圈一,歷史有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公元前23世紀,此時中華大地正處於堯舜時代。在蒲州(今山西省)發生過一次持續很長時間的劇烈震動,這就是地震的景象。堯舜禹二,歷史上地面破壞最大的地震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發生了8.4級巨大地震,地震威力空前巨大。
  • 真是大地震前兆?12日地震魚現身日本,13日就一次7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這幾天關於地震相關的話題可以說再次出現了熱搜情況,當然這主要是在「日本」熱議最為明顯,近一段時間來,日本北海道、福島縣等多地接連發生地震,所以一時間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甚至有人聲稱日本還將可能出現大地震等說法,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而對此,日本權威地震專家也公開說明了一下,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