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野釣小雜魚的攻略,這樣搭配線組,鰟鮍麥穗都能一網打盡

2020-12-21 騰訊網

野釣,大部分釣友都有一個大魚夢,奈何資源有限,大魚數量稀少加之越大的魚往往警惕性越高,所以要想釣到並非易事,也許你辛苦守了幾天甚至幾個月都看不到大魚的身影。

大魚難求,可小魚易得,如果實在守不到目標魚,降低標準釣釣小魚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總比天天空軍、天天浪費餌料要強。

而說到釣小魚可能有些釣友就要吐槽:釣小魚還講攻略?這玩意兒平常都避之不及,要真想釣那不是手到擒來的事麼。

實際上釣小魚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簡單,雜魚鬧窩、漂相雜亂,但你發現沒有實際上我們用正常釣小鯽魚的線組去釣雜魚,抓口時空杆率是很高的。釣大魚講「質」,釣小魚就得刷「量」,如果釣一天下來只釣個二三十條,十次提杆五次空,那就沒意思了。

釣小魚也得事先定好對象魚,然後根據對象魚的特徵、習性去配置釣組

野釣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桿是什麼魚,但你在釣之前還是應該定個目標,然後根據目標魚的特點去為他量身定做一套線組、一個釣法,這樣效率才高。

小雜魚只是我們對小個體魚種的一個總稱,比如麥穗、鰟鮍、餐條、小翹嘴、馬口、指甲非等等,這些都被釣魚人稱之為「雜魚」。

釣之前你應該先了解清楚自己所面對的水域裡哪個品種的小雜魚數量最多,這樣漁獲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小魚有共同點,比如說魚小嘴巴就小、喜歡群居、喜歡搶食、愛吃味道偏重的食物。但也有不同之處,比如說像翹嘴、白條、鰟鮍一般生活在中上層水域,而趴地虎、棒花魚、虎頭鯊這類則主要在底層。

釣小魚肯定是用小鉤細線配合短杆,但就拿鉤子來說,多小算小呢?根據魚品種的不同,我們鉤型、鉤號選擇也是不一樣的,翹嘴、趴地虎這類嘴巴就偏大,而麥穗、鰟鮍的嘴巴是又小又尖,魚鉤能用多小用多小。

以麥穗鰟鮍為例,講一講釣組的選擇和搭配

釣小鯽魚咱們用到比較小的線組就0.8+0.4配合3號袖鉤,這個配置實際上用來釣趴地虎、翹嘴等嘴巴較大的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對於一些個頭較大的翹嘴、馬口,也能釣的不錯。

麥穗和鰟鮍就不一樣了,它倆的嘴遠比前幾種魚小的多,所以咱們得用特別細小的魚鉤。

如果數量較多、一下水就能有口、一有口就停不下來,我認為可以用0.5、0.8的袖鉤,線組可以用0.8、0.6的主線、0.3、0.4的子線,浮漂吃鉛在一克左右,漂尾要細,調釣方面倒不是那麼重要,畢竟這裡講的是以「數量多」為前提,雜魚數量多肯定搶食,調幾釣幾問題都不大。

如果魚數量較少,沒有哄搶的現象,或者是個體比較小,有信號老是打不中,那麼魚鉤和魚線在上面那個基礎上還得再縮小一二號。比如有人會用到0.1、0.3的魚鉤,線組則為0.6、0.4的主線,0.3、0.2的子線,浮漂吃鉛可在0.5克左右,調目我個人建議高一點,這樣餌料下降慢點,有利於魚發現餌。

魚鉤方面我特別強調一下,一般來說我們釣小鯽魚也好餐條麥穗也罷,首選就是鉤條細、鉤柄長、比重輕的袖鉤,但實際上釣極小的魚還有一種鉤型也是極好的,效果甚至可能超過袖鉤。

它就是狐類魚鉤,比如秋田狐、白狐等等,以秋田狐為例,很多釣友稱它為「小魚殺手」,再小的魚都難以逃脫。秋田狐和袖鉤一樣,也有鉤條細、鉤柄長的特點,但它比袖鉤好用的地方在於,這種鉤弧度很大、鉤門和鉤底又非常窄,這樣的好處是小魚更容易把鉤餌吸入嘴中,對於滑口、弱口的魚情,魚只需要張開一點點嘴巴,就能很好地吞入,擋口概率很小。

魚竿的選擇:

釣小魚魚竿肯定以短為主,第一長竿操作又慢又累,釣一天下來估計手都廢了,第二小鉤細線必定要配小漂,而漂吃鉛量越小,拋投難度就越大,綜合這兩點我認為釣小魚的魚竿不宜超過3.9,正常以2.7、3.6為宜。

關於魚竿的調性,這個我比較偏向於調性靠後且較軟的杆子,比如46調、55調等等,鰟鮍麥穗個頭再大也大不到哪去,你用46調、很軟的杆子,照樣能直飛。但軟杆比起硬杆的優勢在於,手感更好、刺魚更清晰,萬一遇上稍微大點的鯽魚甚至鯉魚,也能有與之一搏的能力。

我用46調、2.7米的魚竿,0.6+0.3配2號袖的線組,經常釣到一二斤多的鯉魚,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個體的鯉魚其實最會躥了,要不是魚竿軟、比較護線,別說遛上岸,不秒切都已經很好了。

當然這個也得看個人手法,如果是經驗比較豐富、技術比較好的人,你也可以用硬點的杆子,0.6+0.3的線組,大的魚不敢說,半斤的野生鯽魚是沒有問題的。

釣小魚的餌料如何搭配:

小雜魚不怎麼挑食,我覺得在選擇和搭配時主要就是注重狀態,首先餌料的顆粒不能太粗、片狀不能太大,平常大家都喜歡用藍鯽,其實像這類餌料是不太推薦的,不如四號鯽、六號鯽好用。

其次我們最好是加入一些雪花粉、輕麩等狀態餌,目的是降低餌料比重、增加霧化、增加彭松度,好處是餌料下沉會變慢,魚更容易發現也更容易截食。釣小魚我認為狀態餌可以佔到餌料的30%,雪花粉類的狀態餌可以加的更多,輕麩這個量夠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拉粉絲,拉絲粉太多,鉤上的殘留物就會很大,對於小魚來說這肯定擋口,一般只要鉤尖上有一點就行了,儘量不要讓餌料包裹住鉤柄。

釣小魚的餌料很講狀態,為了防止時間長了餌料發粘、返水,故一次性不能太開多(鉤子小餌料也很省),我感覺每次開半個拳頭那麼大就行,萬一魚情好用沒了,可以再配。

寫在最後:

有些釣友可能看到這麼細小的線和鉤都無語了,或者是怕萬一遇到大的怎麼辦。實際上釣魚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做選擇題,想幹大魚,必定要放棄一部分小魚;想連杆、狂拉,那麼大魚可能就與你無緣了。當然這只是可能,魚竿軟、起杆輕、遛魚比較有經驗,碰上個一兩斤的也不是絕對釣不起來。

補充一點,釣小魚不建議打窩,要利用快速拋投、餌料不斷地霧化來吸引魚,窩料並不萬能,有時候打了、打過量了反而會引起反效果。除非你想兼顧底層的小鯽魚、小鯉魚,這樣可以適量大一點顆粒,天氣越來越涼了,魚的活性、食量也逐漸將低了,不能再像夏天那樣玩。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春季野釣小雜魚技巧……春季野釣小雜魚技巧……
    可現實上由於野生魚類資源有限,根本沒那麼多巨物可以滿足你的欲望,很多時候這都是一廂情願而已。其實釣魚追求的應該是一種情趣,遊釣山水間本身就是一種美,魚情水情變幻莫測,與大物無緣時應學會隨機應變,有時拉鰟鮍、白條、麥穗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 釣魚時遇到鰟鮍鬧窩,不用再換位置了!這個計策「一石二鳥」
    在釣魚的時候遇到鰟鮍,真是一件無解的事情。尤其是清明到穀雨這段時間,成群的鰟鮍靠岸活動,它們什麼都吃,不管你是使用腥香或清淡味型的餌料,往往餌還沒落下,就已經被它們搶食一空。釣友們遇到鰟鮍鬧鉤,有時候只能無奈的換位置,或者乾脆收杆了事。
  • 麥穗魚,釣魚人心中的痛
    麥穗魚,我們釣魚人都知道,是一種讓我們很頭疼的魚類。它有很多種叫法,不過它和鰟鮍魚等這些小魚有一個統稱:小雜魚。主要食物是蚊子幼蟲和各種食物碎屑等等。麥穗魚提醒小,一般幾釐米長,而嘴更小,食物很難吃入嘴裡,所以它吃食是以嗦為主。
  • 麥穗、鰟鮍很討厭?和這種魚一比反而變得可愛了,如今很少見了
    麥穗、鰟鮍很討厭?和這種魚一比反而變得可愛了,如今很少見了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如果設立一個釣魚人最討厭的魚類榜單,麥穗魚和鰟鮍肯定榜上有名,這兩種魚對於釣友們來說就是「雞肋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且釣魚的時候遇到這兩種魚,釣魚人肯定備受折磨,在釣魚人心中這兩種魚可謂「罪大惡極」。
  • 伊豆單鉤、子線PE、主線尼龍!這便是我的野釣線組,只追求實用
    既然敢標榜這個線組搭配只追求實用,那麼就得說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建議大家都這樣搭配去野釣,是給大家一個線組搭配的思路,更主要的是想提醒廣大的野釣人,不要被臺釣思想禁錮!我也相信現實中一定有很多釣魚人和我一樣在用這種線組搭配方法,我自己就碰到至少有十幾個釣友這樣用了,一旦得心應手後,雙鉤都不想玩了,尤其進入夏天后更是這樣,眼下正值晚春,快了!◆單鉤中魚率低?
  • 這種方法專門釣麥穗,即使它們再小,也能讓你享受連杆爆護的快感
    小麥穗魚,很多釣魚人討厭的一種魚種,因為它們鬧窩的時候搶食餌料堪稱瘋狂,卻又由於嘴巴和體型太小而無法釣上;但是也有不少釣友喜歡它們,清洗乾淨後裹上麵粉油炸一下,妥妥的一盤下酒好菜。要想釣到這種小麥穗魚,首先要了解它們的食性。
  • 野釣:餌料和酒米這樣搭配,常有意外收穫!
    酒米相比商品餌料,質地緊實、硬度大,加入餌料後無疑大幅度增加餌料的整體比重,這樣鉤餌入水後,能短時間內著底、就位,縮短在水體下落、停留的時間,減少小白條魚、小麥穗魚中途截口的發生。其次餌料添加酒米,起到良好的留魚效果。
  • 鰟鮍魚麥穗魚咬金魚怎麼辦?農村妹子說了三種情況跟對策,受用了
    鰟鮍魚、麥穗魚、金魚都是外形很優美的小型魚類,尤其是金魚,身姿奇異,色彩絢麗,很多人喜歡養來做觀賞魚,鰟鮍魚麥穗魚咬金魚怎麼辦?太兇了?遇上這樣的問題只能是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了,必要時隔開它們,下面具體分析:一、鰟鮍魚麥穗魚咬金魚,是正常打鬧鄉居小菜家是農村的,早些年的河溝甚至田裡都能看到有鰟鮍魚、麥穗魚,除了本身外形好看,這兩種魚也是性情比較活潑、生命力強的小型魚,小時候也抓來養過,挺不錯的。
  • 河道裡釣了不少小魚,全身紅紅的很像鰟鮍魚,可鰟鮍有紅色的嗎?
    這次原本計劃約上幾位釣友,然後去離家較遠的一個大水庫連續釣魚的,結果釣友們都有事情走不開,這次計劃只好推遲了。不過難得能有時間去釣魚,釣友們沒有時間,那小編就自己一個人去。這次也沒去太遠的地方釣魚,選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小河作為釣點,本想著能釣到一些鯽魚也就心滿意足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小編這點微末的請求也沒能得到實現,最後只釣到了一些小魚。
  • 野塘釣魚有哪些技巧,農村釣魚人告訴你如何垂釣,野釣不空軍!
    如今釣魚人越來越多,而釣魚的地方越來越少,隨之就出現黑坑,收費的水庫等釣魚水域,但是作為一個新手釣魚人或真正釣魚人,都不太選擇這樣的地方,野釣其實很好水域是河流和江湖,對於大多數釣魚人,這些環境比較少,而且離的遠不太方便。
  • 大師分享:野釣水庫的幾點經驗心得!
    不管是南還是北,大家都喜歡去天然的水庫野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體會垂釣的樂趣!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有不少,比如關於釣竿長度的選擇、線組的搭配、浮漂的選擇等。下邊就個人的經歷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線組搭配:線組的搭配有時很難抉擇,就算是主釣鯽魚也會把大線放到2.0,子線1.2左右,2-3斤的還好,但一旦碰上大體型魚就只好仰望興嘆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野生魚都是生口魚,正常情況下吃食毫不猶豫,所以線組可根據對象魚宜大不宜小,鉤子也是,浮漂也儘可能地用吃鉛量大一些的浮漂
  • 野釣鯽魚,線組、子線和魚鉤的搭配
    釣鯽魚我基本上一年四季用的最多的就是四號的袖鉤加0.6的子線,春夏秋冬都通用。如果講究一點,冬天用0.4的子線綁2號袖鉤到0.8的子線綁4號袖鉤。夏天最大可以用到1.0的子線和5號的袖鉤。主要看釣點鯽魚的大小和碰上鯉魚的機率。
  • 釣鯽魚,小魚鬧窩讓人煩,野釣多年,就靠這些技巧,對付小雜魚!
    最後,小魚在各個水層都有活躍,比如上層的白條、中層的麥穗魚、底層的趴地虎,遇到食物時,他們也會亂層爭搶食物,所以不管哪個水層垂釣,總會遇到一定數量的小魚,只是嚴重程度不同罷了。所以徹底的杜絕小魚鬧窩是不現實的,但通過方法、技巧可有效緩解。
  • 釣魚達人教你野釣鯽魚子線用多長,餌料怎麼搭配好
    釣魚人都知道,所謂的子線也就是腦線,大多數釣魚新手都不太注意子線的長度、粗細以及兩鉤之間的距離,直接去漁具店買成品的子線使用即可,
  • 野釣鯽魚子線用法的小訣竅
    子線在臺釣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了大魚之後,子線會決定你能不能把這條魚收入囊中。所以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釣,子線的用法還真有大講究。
  • 冬季野釣怎麼選擇合適的魚竿,線組,魚鉤和浮漂?
    冬季溫度低,我們釣魚人儘量選擇比較暖和天氣去野釣,那我們出去野釣怎麼選擇合適的釣具,釣魚人都知道,我們漁具眾多,每次野釣都有一大堆漁具要帶。選擇漁具也是有所講究的,冬季野釣選擇合適漁具就行,輕裝出發,享受釣魚人的樂趣!
  • 春季釣鯽魚,釣獲罕見2斤的巨型鯽魚,野釣鯽魚詳細攻略教學
    春季釣鯽魚,釣獲罕見2斤的巨型鯽魚,野釣鯽魚詳細攻略教學。釣魚是需要喜好和技巧的,不愛釣魚的釣半個小時都心慌,喜愛釣魚的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越釣越走火入魔,於是就喜歡折騰,只要是和釣魚有關的,都樂此不疲!
  • 中國原生魚中最常見的鰟鮍 但是想養好鰟鮍卻很不容易
    撈魚摸蝦對許多成年人來說都存在於兒時的記憶,就連魯迅先生都曾描述過少年時期釣蝦的經歷,還親切的稱其為「呆子」。幼年時的無知,總是把撈回來的小魚小蝦養在水果罐頭瓶中,若是條件好些那麼塑料瓶亦或一個像模像樣的魚缸都是它們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