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女雖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業,也不願輕易辜負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與這世間上最好的男兒。和他結成連理,白首到老。但求菩薩保佑,讓信女被撂牌子,不得入選進宮。
每一次刷《甄嬛傳》,都讓人有一種不同的認識,一次比一次深刻。第一次追《甄嬛傳》的時候,看到的是後宮中的女子一定要飽讀詩書,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或者獲得寵愛。第二次追《甄嬛傳》,看到的是善惡終有報,讓我堅信好人一定會有好報。
這一次再刷《甄嬛傳》,我看到的是甄嬛和沈眉莊對待感情的態度,正是因為他們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的結局。
按照當時每三年一次選秀的慣例,甄嬛作為大理寺少卿甄遠道長女,自然是得參加殿選的。而甄嬛自幼飽讀詩書,是一個特別有想法、有主意、有膽量的女子。大清例律,所有未經選看的秀女,都不能私下結親。所以,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佛祖身上。
他祈求佛祖能夠讓自己被撂牌子,不能入選進宮。所以,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斷然不可能是皇上。
從選秀到成功成為皇上的菀貴人,她的打扮一直是素淨的,從不刻意去爭寵,不露鋒芒,結果因為長相酷似皇上的摯愛——已故的純元皇后,而被皇上一眼相中,皇上更是被她的伶俐、聰慧和膽識吸引,破格讓她與自己一起議論國事。
起初,因為純元皇后的一件舊衣,讓甄嬛明白了眼前的情愛不過是南柯一夢,自己原來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性格剛烈的她,忍受不了這種欺騙,一氣之下去了甘露寺帶髮修行。全然不顧自己剛生下的朧月公主。
對皇帝徹底失望的她,在甘露寺帶髮修行的時候,跟果郡王允禮相戀。這段戀情依然是男方被自己的才情、性格所吸引,多次追求她,兩人才在一起的。
後來得到允禮的死訊後,她為了保住自己和允禮的孩子,設計回宮,此時的皇上才發覺眼前的甄嬛並不是純元皇后的替身,他是真真切切地愛上了甄嬛這個人。可是一切都已經太晚了,甄嬛對他已經沒有了愛,只有仇恨。
沈眉莊,濟州協領之女,論家事、論長相、論學識、論智慧絲毫不輸甄嬛,她認為這世間最好的男兒就是當今聖上,所以為了家族榮耀,也為了能夠順利的入選秀女,陪伴在皇帝身邊,家裡特意請了嬤嬤教她規矩,她當然也不負眾望。
出落得溫婉大方,即使在臥虎藏龍的眾多秀女中,眉莊也是非常出挑的,連皇后都誇她有當年敬嬪的風範。所以,她很快被安排侍寢,她以為眼前的寵愛就是她心目當中的愛情。結果,在被誣陷假孕的時候,皇上沒有調查,直接將她降為答應,褫奪封號且禁足。
真正愛一個人,就會信她。可是他沒有,說明他並不愛她,只是圖新鮮感而已。經過這次的事情,眉莊徹底想明白了,這樣的人不值得對他付出真心,這樣的人不值得愛。所以,後來她開始避寵。太后看出了她跟皇上之間的隔閡,賜了一壺溫情酒給她,想成全她和皇上,讓她復寵。可是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愛上了對她悉心照料的溫太醫。
她明明知道溫太醫所愛之人是甄嬛,可是她仍然放下身段,甚至是祈求溫太醫陪她一夜,最後懷了溫太醫的孩子。可是,他們兩人之間並沒有愛情,有的只是她對溫太醫的愛慕之情。
為什麼甄嬛一路走來,皇帝對他真心,溫太醫處處護著她,允禮愛著她,甘願為她付出生命,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甄嬛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她不為任何人去改變。所以當她生下朧月執意要去甘露寺修行的時候,皇上都說了,只要她服軟,不那麼倔,就可以留在宮中,不用出宮去受苦。
可是她沒有,她不願意留在宮中做別人的替身,正是因為自己的離開才讓皇上明白了他對甄嬛的愛和惦念。
而沈眉莊從開始就是一味的討好男人,她為了能夠順利成為皇上的女人,特意學習禮儀。後來愛上了溫太醫也是自己主動要求發生關係的,最後眉莊因為生她和溫太醫的孩子血崩而亡後,溫太醫對她的感情僅僅是愧疚而已,這並不是愛情。
記得皇后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婢女說「華妃未免也太跋扈了」。皇后說「華妃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那個性子你才知道啊。皇上喜歡的就是她那樣」。這其實也說明了皇上喜歡有個性的人,其實普通人也是一樣,你為了迎合他而去改變自己,往往會失掉自己的特色,最後也得不到他的心。
他愛你是因為你是你!他不愛你是因為你不是你!
我們永遠都應該保持至真至情的個性,做自己才是真的愛自己,愛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