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寶藏丨這顆10萬年前的獼猴頭骨化石,牙齒還歷歷在目

2021-02-07 這裡是湖南

讀懂邵陽,你差的只是一座博物館的距離。

今天,帶你走進邵陽市博物館,

這裡的1400餘件文物收藏著邵陽2500餘年的歷史。


我的家鄉邵陽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文物豐富,卻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博物館。

直到2017年1月,我家正式建成開館——我是邵陽第一個綜合性歷史博物館,也是湖南最後一個市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自此,博物館就成為湖南14個市州的「標配」啦。


我家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分為基本陳列區、專題陳列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區。

我家地址是邵陽市文化藝術中心A幢西側,就在邵陽大道與新華南路交匯處,交通便利,環境超讚的,你確定不來看看嘛?

這顆化石出土於新寧縣,它比人的頭顱要小,但十分完整,牙齒還保留在上面,經專家鑑定,為數十萬年前跟人有很近親緣關係的獼猴頭骨化石。

這一發現,填補了當時湖南省境內的獼猴化石空白,同時也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邵陽就已經有了人類先祖的活動。

這件國家一級文物又名夔( kuí)龍壺,是新寧縣文物部門於1988年6月徵集而來。

整件文物高38釐米,腹徑17釐米,重3.5千克。形狀歪頸墮腹,形似長瓠,口沿曲狀,圈足單耳。單耳呈爬龍狀,龍回首張牙,曲體、尾上卷,前足附著壺頸,後腳連接壺腹,龍體飾夔紋和三角形回紋,龍首有雙耳雙角。壺頸部有兩層紋樣,上層為兩組夔紋,下層為一周勾連雷紋寬帶。

「夔龍壺」曾三次被湖南省博物館借用,並供青銅器專家研究。2011年初,它更是走出國門,赴美國紐約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展出。

基本陳列區:古代邵陽、近代邵陽、現代邵陽三部分

基本陳列區以人為核心,按照歷史線索對重要的事和物進行高度濃縮演繹,以邵陽出土的石器、青銅器、陶器等藏品為主,配上文字和圖片,講述邵陽的發展與變遷。

專題陳列區:資源風物、名人風範、邵商風採三個專題

其中,崀山漫遊、寶慶碼頭為兩個展示重點。崀山漫遊通過場景塑造結合180°環幕形式,讓人們體會「足不出門遊崀山」;寶慶碼頭設計上以碼頭上母親妻兒送別丈夫遠行打拼為創意點,謳歌邵陽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敢打敢拼的「寶古佬」膽魄。

非遺陳列區:序廳、邵風邵俗、邵人邵藝、邵音邵韻、尾廳五個部分

以「寶慶記憶」為主題,展示了寶慶竹刻、龍骨水車、灘頭年畫、邵陽藍印花布、苗族慶鼓堂、寶慶瓷刻等傳統技藝、民間民俗的圖文和實物。

來源 | 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 | 詹娉俏

相關焦點

  • 非洲火山發現2000萬年前古猿頭骨化石(圖)
    大犬齒說明這隻生活在2000萬年前的古猿是年輕雄性。據信,這隻古猿死亡時大約10歲左右古生物學家指出,這是第一次發現距今如此久遠的完整古猿頭骨化石。研究小組負責人、巴黎法蘭西學院的馬丁-皮克福德博士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石。」  7月18日,法國和烏幹達科學家在烏幹達卡拉莫賈一座死火山的殘跡中發現這個古猿頭骨化石。卡拉莫賈位於烏幹達東北角,是一個半乾旱地區。大約2000萬年前,這座火山噴發,古猿頭骨被埋在火山灰下。
  • 福建三明寧化發現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三明寧化發現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臺海網7月3日訊 (海都報記者 李熙慧)三明寧化意外地發現了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據悉,這些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1982年採集的標本,已於日前正式移交當地文管部門保管。
  • 福建三明寧化發現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三明寧化發現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臺海網7月3日訊 (海都報記者 李熙慧)三明寧化意外地發現了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據悉,這些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1982年採集的標本,已於日前正式移交當地文管部門保管。
  • 東至縣華龍洞出土古人類完整頭骨化石
    原標題:東至縣華龍洞出土古人類完整頭骨化石   1929年12月,北京周口店發現的距今60萬年的北京猿人頭骨,震驚了世界。   11月20日,東至縣華龍洞考古發掘現場,以中科院周忠和、吳新智兩位院士為代表的考古界人士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來,那就是親眼目睹30萬年前古人的「尊榮」。
  • 2.5萬年前人類化石現身 山頂洞人70年後又出土
    目前所發現人類化石的解剖部位包括:下頜骨(附多枚牙齒)、鎖骨、肱骨、橈骨、脊椎骨、股骨、腓骨、跟骨、趾骨。此外還有幾枚零散的牙齒,似屬另外個體。經過專家用同位素方法測定,初步確定化石的鈾系年代為距今2.5萬年左右,與周口店山頂洞人同期,系山頂洞人時期的晚期智人化石。
  • 葡萄牙發現4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 或挑戰線性進化史觀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日前,考古學家在葡萄牙南部阿羅埃拉洞穴發現了4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或改寫整個人類進化史。根據通過巖石年代測定法得出的結論,這是一個生活在40萬年前的人類右半邊頭蓋骨化石。 新發現的化石將有助於了解這段歷史。 文章全文如下: 近日,由葡萄牙考古學家João Zilhão和賓厄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人類學家Rolf Quam聯合帶領的大型跨國考古隊伍發現了葡萄牙目前出土最古老的人類顱骨化石,為了解歐洲大陸中更新世的人類演化進程和尼安德特人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契機。
  • 葡萄牙發現4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或為尼安德特人先祖
    頭骨發現於葡萄牙南部阿羅埃拉洞穴後部,發現時頭骨正包裹在厚厚的石化沉積物裡。當天是野外工作的最後一天,頭骨的出現純屬意外,其頂部還清晰地保留著液壓破碎機留下的鑽孔。「考古學家們剛發現它的時候,還不知道該怎麼取出來。」Quam 告訴記者,「最後不得不把頭骨和它周圍的石塊一起鋸下來。」研究人員將之帶去了馬德裡人類發展與行為中心的文物修復研究室。
  • 中國學者在皖發現30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華龍洞出土的人類頭骨化石:A,頭骨化石出土狀況;B,去除地層堆積物後的頭骨化石碎片;C-F,3D虛擬復原的頭骨化石,分別為前面觀、右前面觀、頂面觀和左側面觀。吳秀傑/供圖中國科學家完成的這一重大古人類化石發現及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為深入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證據。
  • 廣西發現1.6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 出土石製品萬餘件
    人類頭骨化石。文/林浩 圖/鍾欣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3月12日介紹,經過為期3個年度的連續發掘,考古人員在隆安婭懷洞遺址發現距今約1.6萬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頭骨在內的人類遺骸,這是繼山頂洞人墓葬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處舊石器時代墓葬。
  •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大家都知道,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們國家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而在西方也以神話當中亞當夏娃為先祖。當然,"非洲起源說"也是有它的科學依據的,一些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曾經在非洲、亞洲、歐洲等等5個不同的地區選取了147名志願者,並且對他們的基因進行很長時間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現在所有的現代人都是20萬年前一個非洲女性的後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非洲起源說"。
  •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河南挖出一塊史前頭骨,距今近10萬年,推翻了非洲起源說大家都知道,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們國家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而在西方也以神話當中亞當夏娃為先祖。當然這都只是神話故事而已,而在現在的科學考察來看,學術界一般比較認同的就是&34;,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起源於非洲,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也是非洲人,但是直到2005年,在河南許昌出土了史人類的頭骨化石,讓我們發現了&34;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的看法。
  •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大家都知道,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們國家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而在西方也以神話當中亞當夏娃為先祖。當然,"非洲起源說"也是有它的科學依據的,一些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曾經在非洲、亞洲、歐洲等等5個不同的地區選取了147名志願者,並且對他們的基因進行很長時間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現在所有的現代人都是20萬年前一個非洲女性的後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非洲起源說"。
  • 村民挖出10餘顆疑似恐龍牙齒化石(圖)
    疑似恐龍牙齒化石  本報訊(文/圖陳倫洪記者田富友) 6日,宜賓縣觀音鎮一居民在挖土時,一鋤下去,竟挖出10多顆巨大的牙齒化石(上圖),由於當地離自貢大山鋪恐龍博物館只有幾十公裡,當地人估計挖出的可能是恐龍牙齒化石,遂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
  • 廣西發現人頭骨化石!距今1.6萬年!
    發掘到第八層時,一小塊頭骨漸漸露出土層,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雖然早已預測到婭懷洞可能有人類骸骨遺存,謝光茂仍然抑制不住興奮和期待。在長時間、小心翼翼的清理後,一具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重現天日。這是一具完整的老年人頭骨,連牙齒都完好地留在原處。考古專家們激動,不僅是因為它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它創造了華南地區的「唯一」。
  • 北美一對夫妻發現「遠古巨齒鯊牙齒」化石!
    位於美國東岸的南卡羅來納州一直以來都是古生物考古學家的考察重地,至今以來已經發現了數以百萬計的化石,包含恐龍化石、鯊魚化石和恐龍糞便化石等,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常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尋找隱藏的寶藏。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
  • 美媒:2.2萬年前大熊貓頭骨化石揭示新的家族譜系
    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介紹了這一研究成果。據美國《發現》雜誌網站6月18日報導,當付巧妹在2014年把手放在一個2.2萬年前的大熊貓頭骨上時,她既驚訝又興奮。報導稱,頭骨是由付巧妹的同事張穎奇等人在中國南方的慈竹坨洞發現的。慈竹坨洞靠近此前曾發現過古人類及滅絕猿類化石的其他洞穴遺址。
  • 南極發現史前巨鳥化石 頭骨約六十釐米長
    新發現的化石大約有4000萬年的歷史,是一隻大鳥位於下頜的部分頭骨,約12釐米長。分析顯示,這種鳥的喙部如石頭般堅硬,上面布滿了尖厲的鋸齒形骨骼結構,由此得名「骨齒鳥」。 研究者認為這些結構並不是真正的牙齒,所以把它們叫做「假齒」。這種結構方便它們從海面探入水下鉤住捕獲魷魚和魚類等獵物。
  • 蜥腳類食草恐龍頭骨化石現身恐龍溝(組圖)
    王海軍表示,頭骨含有豐富的信息量,因此,完整頭骨化石彌足珍貴,蜥腳類食草恐龍頭骨化石的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繼8月9日至10日記者赴奇臺恐龍探訪發掘現場之後,8月21日至22日,記者再赴奇臺,探訪發掘過程。
  • 考古挖到距今10萬年中國人頭骨,徹底改寫歷史
    如今考古挖到了距今10萬年的中國人頭骨,填補了中國遠古人傳承的空白,由此徹底改寫了歷史。其實每個人,都有尋根問祖的欲望,而且我們是如何從那個,在食物鏈中還很弱小的時候過來的,我們從哪裡來,祖先是誰?這是很多人,都會考慮的問題,那麼中國人的起源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