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非洲部署大量軍隊,有何重要意義?

2020-12-21 騰訊網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至本世紀初的二十年間,法國對「法語非洲」(即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非洲國家,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的軍事幹預達到了二十五次,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整個冷戰時期的總和。截至目前,法國和十六個非洲法語國家之間都存在軍事合作協議,其中的八個國家還與法國達成了防務合作協議,並允許法軍在這些國家建立了一共六個軍事基地,多年來累計派遣超過一萬名士兵執行防務工作。

而位於西非的馬利共和國則是法國在非洲戰略部署中的一塊最重要的拼圖。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馬裡民主化改革背後就是法國在大力推動,馬裡也因此被視為西非最重要的「民主樣板」國家。長久以來,法國都為馬裡提供物資和技術,在馬利共和國的發展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2012年初,駐紮在馬裡北部的政府軍遭到了極端組織的攻擊,兩個月後,部分被打敗的政府軍心懷不滿,反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政權,薩諾戈領導的軍政府上臺。然而政變使得極端組織座大,這些組織隨後控制了該國三分之二的土地。

面對馬裡的求助,法國決定出兵幹預。截至目前,法國已經在馬裡失去了四十一名士兵。最嚴重的一次損失發生在去年年末,在打擊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中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失誤:一架

法軍的運輸直升機和同屬於法軍的一架武裝直升機發生了撞擊並墜毀,事件共導致兩架飛機上十三名法國士兵死亡。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正在通過黑匣子調查,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不應該發生的。而這次事件也是三十多年來法軍在戰鬥中陣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那麼法國為什麼對這些法語非洲國家如此感興趣呢?要知道,近年來法國的經濟持續下行,並且已經在馬裡等國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了,但是法國政府仍然堅持在這些國家駐軍,並持續進行軍事行動。實際上,法國在非洲的戰略部署只要有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考量。

非洲地區已經成為了法國展現其軍事實力的主要舞臺,法國可以藉助在非洲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而對馬裡等國極端組織的打擊也可以向國際社會證明法國正在積極承擔應有的責任。此舉有助於法國在歐盟乃至聯合國的話語權。

除此之外,法屬非洲地區擁有大量自然資源,而法國在這些地方基礎建設、通信設施領域的投資也讓這些國家成為了其重要的利益來源。馬裡北部的金礦和油田讓法國人十分眼饞,長期以來他們都致力於拿下這些資源的控制權,但是這些地方恰好是極端組織武裝人員頻繁出沒的地方,軍事幹預是為法國提升自身利益最快捷的方式;而與馬裡接壤的尼日則是法國最大的鈾礦來源地,為了保護本國大型企業的利益,法國不得不肩負起這些地區的防務工作。

而打擊這一地區極端勢力也與維護法國本土的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近年來在歐洲本土發生過多次恐怖襲擊事件,這讓各國政府不得不加強對中東地區極端勢力的打擊與管控。而此前法國情報部門已經發現馬裡北部的恐怖分子已經和中東地區的極端組織有過接觸了,一旦他們合作起來將會給法國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因此,法國在非洲地區的軍事行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公眾號:易北河之冬

相關焦點

  • 法國在非洲部署大量軍隊,有何重要意義?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至本世紀初的二十年間,法國對「法語非洲」(即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非洲國家,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的軍事幹預達到了二十五次,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整個冷戰時期的總和。
  •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為何這麼大?
    ▲法國對非洲最深遠的影響,便是法語已成為非洲當地重要的主流語言之一據統計,在全球將法語作為第一及第二語言的人口約有3.3億人,在其中便包括法國已經被傀儡政權所佔領,「自由法國」對納粹反擊行動到底該如何部署呢?這一次,他們又想起了非洲的兄弟們。戴高樂將自己的「自由法國」總部遷往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計劃在非洲組建起自己的軍隊。
  • 非洲爆發激戰,五角大樓連夜撤兵!法國氣壞了指責白宮:不講義氣
    最近,非洲的馬裡、尼日等原法屬殖民地戰火連連,讓法國部署在這一地區的維和部隊疲於奔命,法國渴望得到盟國的支援,特別是美國的支援,因為能夠在非洲給法國提供最快最大支援只能是美國。不料,法國的渴望卻被美國狠狠打了一巴掌。
  • "新月形沙丘"取代"藪貓" 法國啟動非洲反恐新機制
    奧朗德在今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發表談話時宣布,在馬裡展開的軍事行動「圓滿結束」。「新月形沙丘」取而代之今年7月中旬,法國總統奧朗德對象牙海岸、尼日和查德三國進行訪問,目的是部署「新月形沙丘」計劃,以取代「藪貓」行動。根據奧朗德的解釋,新的行動計劃是把在馬裡的反恐機制擴大到受到國際恐怖主義威脅的整個薩赫勒地區。
  • 新書速遞 |《法國在非洲的文化戰略》
    難道非洲人民的獨立意願不正是一種對法國教育模式的回應?當前非洲的教育危機能夠用該殖民教育模式之誤用來解釋嗎?這些都是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法國在黑非洲的教育戰略從本質上來說有三大原則:行政集權原則、同化原則和功利原則。前面兩個原則對應著法國國家建構過程中的已有傳統。
  • 很有大國風範嗎?法國軍隊在非洲馬裡展開軍事行動,屢次清剿無果
    法國在人們的形象中就是一個大國,法軍在全球許多人地區出現,尤其是在非洲地區,參與了許多軍事行動,在2020年10月,法國教師被斬首,法軍跑到馬裡猛烈轟炸實施報復,2020年10月30日,法軍部隊在馬裡中部,在布吉納法索和尼日邊界附近的一個地區,發動了空襲,一次行動消滅了50多個聖戰者,沒收了武器和物資。
  •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為何這麼大?
    ▲法國對非洲最深遠的影響,便是法語已成為非洲當地重要的主流語言之一據統計,在全球將法語作為第一及第二語言的人口約有3.3億人,在其中便包括1.15億的非洲人,這還不包括那些在非法語國家使用法語的人口▲《告法國人民書》的發布,讓法蘭西民族重新燃起希望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法國已經被傀儡政權所佔領,「自由法國」對納粹反擊行動到底該如何部署呢?這一次,他們又想起了非洲的兄弟們。
  • 法國為何能成為非洲影響力最大的國家
    和英國不同,法國不像英國那樣搞經濟剝削,法國的方式是直接統治,把殖民地當成本土一樣經營,像阿爾及利亞直接被法國列為了海外省,和本土沒多大的區別。法國不僅在當地委派官員,而且在當地大力推廣法語和法國文化,法國還大量向當地移民。就這樣,到20世紀初,法屬非洲殖民地與法國已經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效果,很多非洲人甚至認為自己是法國人。比如象牙海岸前總統博瓦尼本人就宣稱自己是「非裔法國人」。
  • 義大利軍隊的「高光時刻」:把一個非洲強國,打成了窮國!
    文/滅霸他爸義大利雖然號稱歐洲列強,但其軍隊的戰鬥力一直低下,在二戰中更是貢獻了一大波搞笑段子,從而喜提「麵條軍團」之美譽,實際上,義大利軍隊在歷史上也有過「高光時刻」,曾把一個非洲強國打成了窮國,幾十年沒能翻身。
  • 馬克龍:法國與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多次對非洲「示好」,做出歸還文物、減債等承諾,並積極尋求重塑法在非洲的影響力。然而近期,法國發生一系列宗教相關的極端暴力事件,他的強硬言論,激化了法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非洲、尤其是北非的反法情緒也日益高漲。
  • 法國投入軍隊抗擊疫情,將部署直升機航母在海外領土運病人
    綜合法新社,美聯社和路透社報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周三宣布啟動一個代號為「恢復力」(Resilience)的軍事行動,為抗擊新冠病毒提供支持,並對法國公共衛生系統進行「大規模投資」。馬克龍在法國東部城市穆爾豪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諾,將採取全面的短期和長期政策措施來應對危機。作為新的應變行動的一部分,軍隊將被部署來提供後勤和醫療支持。馬克龍宣布,法國還將部署直升機航空母艦,幫助在加勒比海、南美和印度洋的法國海外領土運送病人。
  • 法國投入軍隊抗擊疫情,將部署直升機航母在海外領土運病人
    綜合法新社,美聯社和路透社報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周三宣布啟動一個代號為「恢復力」(Resilience)的軍事行動,為抗擊新冠病毒提供支持,並對法國公共衛生系統進行「大規模投資」。馬克龍在法國東部城市穆爾豪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諾,將採取全面的短期和長期政策措施來應對危機。作為新的應變行動的一部分,軍隊將被部署來提供後勤和醫療支持。馬克龍宣布,法國還將部署直升機航空母艦,幫助在加勒比海、南美和印度洋的法國海外領土運送病人。
  • 這國軍隊師承解放軍,在非洲無對手,被稱為非洲解放軍
    (坦尚尼亞軍隊使用的中國火箭炮)在非洲有一個國家的軍隊,從武器裝備到人員編制,從戰術打法到戰略指揮都師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的基層指戰員、高層軍官清一色出身於諸如石家莊裝甲兵指揮學院、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等中國軍校。其戰鬥力在非洲國家中首屈一指,尤其是其坦克部隊作戰能力最為突出,是非洲唯一一隻具備步坦炮協同作戰能力的軍隊。這支軍隊曾經把鄰國烏幹達打的服服帖帖,就連當年幫助烏幹達撐場面的全蘇制武器武裝的利比亞軍隊,都被打的丟盔棄甲,這讓卡扎菲一直對解放軍耿耿於懷。
  • 軍事藪貓行動:法蘭西帝國的遺產――法國非洲軍團到底有多強?
    前兩天讀到「榕晨」老師的《法國人如何控制法語非洲》一文,其中提到,在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機場與制高點,都在法國軍隊的重兵之下時,這個國家還能有什麼理由不對法國人俯首帖耳?」遼闊的法屬西非這讓我想起2013年法國在馬裡危機中發動的「藪貓行動」。從這一行動中,我看到了法國在非洲讓人不寒而慄的實力和血淋淋的殺伐決斷。
  • 華為設立歐洲5G工廠,選扯法國,有何意義?
    現在華為自己有18萬的員工,但是指著華為吃飯的員工至少是百萬級的,這也是國家對於華為在背後支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現在美國禁止華為在美國銷售,但是中國卻沒有禁止蘋果,這裡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蘋果手機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生產的,帶動了下遊大量的人口就業。現在華為去歐洲建設工廠,提供就業崗位,這對於歐洲來說也是一個雙贏。
  • 不再承認BNO,到底有何重要意義?3點意義!
    這其實是個大新聞,很多人也感受到了它的重磅性,卻不知道它具體到底有何意義,作者就此說說。 BNO其全稱是British National(Overseas)Passport,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說簡單點,就是英國給非英國公民發的護照,享有部分英國公民的權利,比如在除大陸與香港之外的一些國家與地區,能受到英國領事保護。
  • 法國總統下令大舉增兵,要在非洲大幹一場
    目前法國在非洲西北部地區有4,500名士兵,對於再次增兵馬克龍強調稱,我們別無選擇, 我們想要結果,我決定再派220名士兵。法國等六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還一致表示,他們正在集中精力打擊該地區的伊黎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並敦促華盛頓繼續為這些國家的部隊提供後勤支持。
  • 德國軍隊佔領法國首都之後,為何留下了法國的一半江山?
    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佔領波蘭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行修整,隨後大規模進攻西歐地區。1940年春天,已經準備充分的德國開始進攻西歐地區。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被德軍佔領,法國當時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但是德國軍隊進攻法國之後,法國僅僅堅持了40多天。與法國相比,我們的淞滬會戰打得非常精彩。
  • 非洲大部地區都是獨立國家,留尼旺島為什麼還留在法國?
    ▲非洲有不少國家盛行法語,這些都是法國殖民勢力所遍及的區域法國殖民焦點向非洲的轉移,加大了對該地區的掠奪和管控力度,但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對資本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留尼旺島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 德國軍隊佔領法國首都之後,為何留下了法國的一半江山?
    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佔領波蘭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行修整,隨後大規模進攻西歐地區。1940年春天,已經準備充分的德國開始進攻西歐地區。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被德軍佔領,法國當時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但是德國軍隊進攻法國之後,法國僅僅堅持了40多天。與法國相比,我們的淞滬會戰打得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