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端午 詩意宜昌——2018屈原故裡端午詩會一起擁抱詩歌與遠方

2020-12-21 黎明新視界

6月14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省政府主辦的「中國端午·詩意宜昌——2018屈原故裡端午詩會」在宜昌劇院精彩上演。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家勝致歡迎辭。他說,宜昌是中國詩歌之城,舉辦端午詩會,既是弘揚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謳歌時代精神的重要途徑,展現宜昌城市魅力的重要載體。他期待各位作家、藝術家和詩人朋友,用詩情和靈感觸摸美麗宜昌,用筆墨和智慧展現詩意宜昌,用詩歌的語言和韻律傳播宜昌。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當代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豔玲,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霽,副省長陳安麗,省政協副主席楊玉華等出席詩會。

伴隨著悠揚的鐘聲,詩會在《喊屈原》的序章中拉開帷幕。唯美的沙畫引出詩會上篇《家住長江邊》,包括「宜昌」「長江」「三峽」「端午」等元素的詩歌,被朗誦藝術家們或朗誦或唱誦,誦出了峽江兒女對三峽宜昌最深情的獨白。

詩朗誦《詩意宜昌》,朗誦夏雨花,趙超。2018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中國端午·詩意宜昌」端午詩會是「詩意宜昌」系列文化活動的重頭戲。圍繞這一主題,端午節前後,萬人誦經典、第三屆詩歌朗誦藝術大賽、「詩意宜昌」攝影及詩歌創作徵集、著名詩人走基層等活動在宜昌精彩呈現。當代著名詩人、知名朗誦藝術家齊聚宜昌,和機關、學校、社區、軍營等各行各業各界,共同感悟詩歌之美、追思屈子情懷,感受詩歌之城的獨特魅力。

唱頌醉三峽,朗誦三峽廣電主持人龔年淼,演唱熊明霞。宜昌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是漢語詩歌的源頭。2014年,首屆「中國屈原詩歌獎」頒獎暨端午詩會上,宜昌被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授予「中國詩歌之城」榮譽稱號。2016年,宜昌與中央電視臺成功舉辦「詩意宜昌·致遠方」端午詩會,並開展中國詩歌之城「宜昌詩庫」建設。2017年,宜昌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詩歌節,再次擦亮「中國詩歌之城」城市名片。

唱頌醉三峽,朗誦三峽廣電主持人龔年淼,演唱熊明霞。

納森深情朗誦《端午想起宜昌》。

歌曲《家長江邊》,演唱徐千惠。

張家勝代表市委、市政府授予葉延濱、王家新、李少君、谷禾、雷平陽、胡弦、陳先發、張執浩、朵漁、餘秀華等10位詩人「中國詩歌之城『詩歌大使』」稱號。

瞿弦和、徐濤等著名朗誦藝術家將《昭君琵琶語》《母親》《感恩大地》《幻覺》等詩篇一一朗誦,配以溫暖的背景畫面,歌頌著人們久唱不衰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之愛。

史可朗誦《昭君琵琶語》

大宇深情朗誦《母親》

唯美的沙畫引出詩會講述片段,北京衛視主持人李楊薇主持講述環節。

詩會上,周霽代表市委、市政府授予吉狄馬加「中國詩歌之城『桂冠詩人』」稱號。吉狄馬加發表獲獎感言稱,宜昌是一座有著悠久詩歌傳統的城市,祝願宜昌人們的生活永遠充滿詩意。

著名朗誦藝術家徐濤朗誦《感恩大地》

詩朗誦《我的中國夢》

詩朗誦《我的中國夢》

胡樂民唱誦《江河戀》

在下篇《歌詠新時代》中,由全體朗誦藝術家合頌的《感恩新時代》鏗鏘有力,配以背景屏幕上播放的宜昌致力於長江生態修復、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視頻,將整場詩會推向高潮,彰顯了宜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毅力與決心,體現宜昌保護一江清水東流的責任與擔當。

詩會在宜昌「詩歌之城」主題歌《詩歌裡的城》中走向尾聲,熟悉的旋律再次勾起人們關於詩城詩會的幕幕往事。

相關焦點

  • 以詩相約夢想之城——「2020屈原故裡端午詩會」嘉賓訪談
    6月22日20時,「雲上端午 詩意宜昌」2020屈原故裡端午詩會線上播放,吉狄馬加、溫玉娟、徐濤等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朗誦藝術家及表演嘉賓以詩之名,以端午之契雲聚宜昌,齊送祝福,吟誦名篇,共同追溯華夏詩歌的偉大源頭,感受這座城市的詩歌溫度。
  • 湖北宜昌:端午文化節相約「雲端」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此次融入「雲端辦節」思路,將疫情防控與文旅推廣並重,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充分展示湖北宜昌「中國詩歌之城」形象魅力,進一步提升宜昌知名度和美譽度。  活動主題為「中國端午 詩意宜昌」,期間將舉辦宜昌市端午文化節網絡營銷活動、「雲上端午·詩意宜昌」2020屈原故裡端午詩會、「中國端午習俗展——屈原故裡VR雲上端午習俗館」、2020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視頻開幕式暨屈原故裡端午祭活動等四大主題活動。
  • 記者手記:端午節承載著中國人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新華社宜昌6月9日電 題:記者手記:端午節承載著中國人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記者 吳植 喻珮 譚元斌  「每年的這一天,江水會流得慢一些,龍舟會劃得快一些。他沒有坐在船上,也沒有站在岸上,可又無處不在……」這是詩人洪燭長詩《屈原》中的語句。
  • 首屆詩歌「夏晚」端午前夕「雲」詩會
    中國詩歌春晚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之後,中國詩歌「夏晚」首開先河,在這個6月24日晚端午節前夕,將面向全球直播首屆中國詩歌「夏晚」——端午「雲」詩會,詩祭中華詩祖屈原,詩彰中華文化自信,詩頌大寫的人類精神。屆時著名朗誦家瞿弦和領銜,賈雨嵐、白蓓、何愷鵬等18位朗誦家共同演繹屈原後裔屈金星長詩《屈原頌》。此詩由屈金星沿著屈原流放的路線採風創作,全詩600多行,共分九章。該詩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解讀屈原,以全新的視角對比了屈原與李白、蘇東坡、荷馬、莎士比亞。該詩曾和北島作品一起獲全國長詩獎。2012年端午前夕,在京舉辦《屈原頌》大型詩歌朗誦會。
  • 2020首屆中國詩歌「夏晚」端午「雲」詩會圓滿成功
    中國詩歌「夏晚」端午詩歌文化國際傳播大使俄羅斯青年詩人娜斯佳發來祝賀視頻。來自杭州、廣州、秦皇島的5位中國詩歌「夏晚」端午詩歌文化傳播小天使劉略、鄭皓澤、朱古莉、江朔辰、齊若涵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的好評。詩會在屈原殉國地湖南汨羅,屈原故裡湖北秭歸引起反響。汨羅市委書記喻文微信致賀:共同遙寄詩祖,弘揚家國情懷。
  • 屈原故裡宜昌秭歸:詩是一種生活方式
    新華社宜昌5月31日電(記者梁建強 李思遠)「五月端陽吊屈公,楚荊大地古今隆。重溫《橘頌》如聖火,品讀《離騷》似彩虹……」5月30日,素有「中國第一農民詩社」之稱的三閭騷壇詩社在湖北秭歸舉辦端午詩會,農民詩人黃家兆吟唱一首《吊屈公》,贏得陣陣喝彩。    秭歸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裡。
  • 樂至端午詠荷詩會詩意「碰撞」
    打造「中國田園詩歌之鄉」 樂至端午詠荷詩會詩意「碰撞」 暢談田園詩歌   6月13日,「中國·樂至田園生態遊」推介會暨2018樂至端午詠荷詩會在樂至縣開幕。活動中,資陽市樂至縣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籤約啟動共建「中國田園詩歌之鄉」戰略合作。樂至縣將依託「田園美、底蘊重、平臺高」優勢,打造「中國田園詩歌之鄉」品牌。
  • 端午知識講座 | 世遺的端午與端午的詩意
    端午知識講座 | 世遺的端午與端午的詩意 2020-06-21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端午詩會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6月1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通訊員 趙誠 實習生 王娜)端午節也是「詩人節」,6月18日晚,「2018我們的節日·端午詩會」在長沙實驗劇場舉辦。詩會通過聲音傳誦經典,重溫傳統習俗,現場除了朗誦藝術名家帶來的深情朗誦,還有小學生們的精彩朗誦表演。
  • 95名臺胞將到屈原故裡過端午
    中國臺灣網6月2日宜昌市訊(通訊員 雷春桃 朱宜雄)6月1日,記者從中共宜昌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6月7日至11日,將有95名臺胞來宜昌市秭歸縣屈原故裡過端午,他們在宜昌的活動內容包括參加端午文化節開幕式,體驗端午民俗,併到村裡進行村際交流活動等。
  • 秭歸騷壇詩會吸引近千名詩歌愛好者頌屈原慶端午
    記者王建鋒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王建鋒 通訊員鄭家裕、餘雪楠、崔彧)5月28日晚,屈原故裡湖北秭歸縣舉辦2017端午詩會之騷壇詩會。以「橘頌」為主題,讚頌屈原、歡慶端午,吸引了近千名詩歌愛好者參與。  詩會分為上篇《後皇嘉樹》和下篇《橘香秭歸》,詩人們或吟唱古人佳作,或朗誦現代詩歌,均圍繞屈原和橘樹展開,展示屈原精神在當代秭歸的蓬勃生發,吟詠橘香人傑的大美屈鄉。
  • 另類過端午 以詩會紀念屈原
    閩南網6月18日訊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了慶祝愛國詩人屈原,泉州各地各類活動爭相上演。  下午16:30,由泉州市直機關黨工委、泉州市文聯、豐澤區委宣傳部、豐澤區委文明辦、豐澤區文體旅遊新聞出版局及豐澤文聯聯合主辦,泉州市直機關工會、泉州文學院、泉州市作家協會、豐澤區文化館等單位承辦,在華大街道新鋪社區泉州西疇農場舉辦泉州市2015年「絲海揚帆潮如歌」端午詩會暨詩歌創作交流會。
  • 端午節專欄|汨羅江噙滿真實的淚水
    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端午節傾情推薦,居詩意之所,享千年雅韻
    但是這個節日最令人感慨的還是對於偉大詩人屈原的紀念與緬懷。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而這位聞名於世的詩人出生地正是在宜昌秭歸。
  • 忻州市「詩情憶端午 · 詩意寄秀容」端午詩會線上線下即將呈現!
    忻州市「詩情憶端午 · 詩意寄秀容」端午詩會線上線下即將呈現!端午詩會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廣大市民更好的體味「我們的節日」——端午節,詩祭中華詩祖屈原,詩彰中華文化自信,詩頌中華家國情懷。市婦聯、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育局聯合開展「詩情憶端午·詩意寄秀容」端午詩會。活動將通過直播呈現,敬請關注!
  • 景致記錄:到屈原故裡,過一個加長版的端午節
    端午節法定假日只得一天,加上雙休,也只有三天。可是,在屈原故裡秭歸,端午節卻有整整一個月可以過,簡直是加長版的節日。屈原曾經位居左徒,主管楚國內政外交。楚頃襄王一行人倉皇出逃,仍然在流放中的屈原,憤怒地寫下《衰郢》、《懷沙》等詩後,於5月初5端午節這天,他懷抱石頭,跳汨羅江自盡。端午節,原本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由於屈原的堅貞愛國,才逐漸發展成紀念屈原的節日!
  • 民俗歌舞劇《大端午》在北京上演
    屈原故裡,詩風瀰漫,艾粽飄香,築起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遠古峽江,山川靈秀,江河磅礴,承載千年歷史文明的厚重。《大端午》由序-太陽神祭、頭端午-大山情韻、大端午-大江情思、末端午—大地情懷四部分組成。以秭歸深厚的屈原、端午文化為主題,龍舟競渡、祭祀屈原、騷壇詩會、粽子情思等內容為主要元素,再融入三峽特有的民俗薅草鑼鼓、楊林堂鼓、高腔、花鼓戲等原生態文化符號,通過專業舞臺表演與原生態情景的再現,將風情迥異、特色鮮明的秭歸端午展現得淋漓盡致。中國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具典型代表意義的一個民族傳統節日。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詩酒遠方約會春光 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賓館亮相
    詩酒遠方約會春光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賓館)亮相疫情終將散去,相約詩酒遠方。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推選出2019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賓館)喜迎天下遊客。屈原、謝靈運、吳均、李白、蘇東坡、徐志摩、鬱達夫......都是詩意生活的集大成者。中國詩歌春晚繼承並弘揚詩意生活,詩意棲居,詩意旅遊的理念。為此,我們首倡並推出2019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中國詩歌春晚組委會秘書長、運營中心主任王永明說,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推出詩酒遠方對話並評選2019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賓館)。
  • 端午節與詩歌
    端午節也是詩人節。今年6月18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端午節。端午節又叫詩人節。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把「萬古傳聞」的端午節當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 詩意端午
    @賴永勤端午節有多種過法,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划龍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以「吟詩」方式過節,最接近端午本身。其理由是因為在2300多年前,由屈原開創了詩人的個吟獨誦結束了中國詩歌一以貫之的群體歌唱的方式,是屈原的出現,才使寫詩的作者有了「詩人」的身份。難怪有不少文人呼籲將端午節定為「詩人節」,這種呼籲現在還在持續。最早提議將端午節定為「詩人節」的是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