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布丘(Caboolture)的草莓農場,我嘗試了2個工種:草莓剪枝、草莓包裝。
草莓剪枝
當supervisor說,第二天的工作是給草莓剪枝。我腦中立刻浮現出畫面:每人拿把剪刀,對著一株株草莓藤修修剪剪。
次日清晨,6點出發,天還沒亮,農場四周一片沉寂。這是入澳以來,我第一次戶外工作,挺興奮的。廣闊的天空,天邊的霞光,一切都那麼新奇。
想自拍一張,掏出手機後,又打消了念頭。為啥?怕幹活弄髒衣服,我穿的一身黑,黑色上衣黑色褲子,身處黎明前的黑暗之中,難以識別
很快,天就亮了,監工開始講解,要怎麼剪枝才符合要求。與其說是剪枝,不如說拔草更貼切。兩人一組,一左一右,把混在草莓藤裡的雜草拔出來,扔進地溝裡。
幹活兒的時候,不停地站起、蹲下、彎腰、兩手使勁兒。
對比其他人的著裝,我才意識到自己太缺乏戶外工作的經驗了,太陽帽、防曬圍脖、手套,我全都沒帶。
臨近中午的時候,日照越來越強。據說澳洲的紫外線很強,很容易被曬黑。
中午12點左右,監工大喊,結束下班。
剪枝的過程中,有沒有吃草莓?
哈哈,有,必須有。那麼多草莓,長得那麼誘人,就在手邊,怎麼忍得住。趁監工不注意,偷偷拽下來吃掉,味道很清新,爽口。
草莓包裝
剪枝的工作,並不是天天有。
平日裡,一般男生在外場採草莓,女生在室內包裝草莓。
草莓分為3種:一等(First grade)、二等(Second grade)、殘品(Rubbish)
一等:沒有瑕疵傷痕、無黃葉
二等:有輕微瑕疵傷痕、有少許黃葉
殘品:瑕疵傷痕較大,直接扔進專門的託盤一等/二等裡,又分大中小3種size。不同的size分開包裝,每盒的重量控制在280g-300g之間(含包裝盒)。
看著很眼熟,有木有?超市裡賣的那種
包裝的時候,別人都眼疾手快忙個不停,去喝水都耽誤時間。口渴的時候,我就直接捏兩顆草莓吃
下班的時候,也可以帶些回去吃
包裝完畢後,放到傳送帶上,由質檢人員檢查。若不合標準,會退回重包。
老闆娘是越南人,很耐心溫和,車間的員工大都由她親自培訓。每個員工會有一個代號,比如我是207,每次有被退回的包裝盒,老闆娘會叫207,我就趕緊過去拿回來重包。
離開草莓農場
6月份,草莓尚未到旺季爆果期,早上9點上班,下午2、3點左右下班。當天採摘的草莓,當天就能包裝完畢。所以,上班一天,休息一天。一周下來,工時並不多。
我這個新手菜鳥,手速又慢,掙不了多少錢。算下來,我包一天大概掙50澳幣,快手一天一兩百。有人說,再等等,爆果期周薪破千很容易。可時間不等人,我怕集二籤來不及了。
介紹我來草莓農場的朋友P,消息比較靈通。
她說,邦德堡(Bundaberg)有份工作---機採番茄,團體計件,每天保底100澳幣,每周可以上7天班,果多的時候,每天150、170澳幣,甚至200多。而且,可以集二籤。
這樣的工作,簡直就是手慢黨的大救星啊。
雖然邦德堡,也被背包客稱為「地獄堡」。我還是決定,和P一起前往。
就這樣,在卡布丘待了6天之後,我再次搬家。
離開草莓農場的前一天晚上,正好趕上農場BBQ。在場的有大陸人、臺灣人、日本人、馬來西亞華人。很多人我都不熟悉,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聊什麼。不過沒關係,作為吃貨,食物最能解救我的尷尬。 我就站在碳爐附近,幫忙遞遞玉米、地瓜、茄子、佐料......主要目的是留意自己喜歡的,一旦烤熟就多吃點兒
那晚,是我入澳近8個月來,吃得最豐富的一次。
遺憾的是,草莓還沒吃夠,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