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幾隻白鷺在大壩下遊約100米處悠閒地踱步覓食。
再過20餘天,白鷺將有一個新家園。按照工程建設計劃,月潭水庫將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下閘蓄水。
「壩體土建及閘門機電設備安裝完畢,消力池及左右岸高邊坡建設完成,發電主廠房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發電副廠房、水輪發電機組安裝、管理房和魚類增殖站等工程的施工建設。」站在172米高的大壩上,市月潭辦質量安全處處長凌亮臉上充滿自豪。
巍巍大壩,好像一道長虹臥波,又如一條蛟龍出水。四周群山連綿,綠海無邊。
「這是一臺清汙抓斗機,專門清理上遊漂浮到大壩發電引水洞的垃圾,抓斗臂長達6.8米,再大的垃圾都能抓起來。這是生態供水管網,直徑2米,未來可向市中心城區提供飲用水。這是生態魚道,為魚類提供洄遊、繁殖,保護水生物的完整性。」凌亮介紹道。
2015年12月26日月潭水庫正式開工;2016年4月前期附屬工程開工,8月主體工程全面開工,12月11日,完成一期圍堰截流;2017年1月10日,大壩右岸第一倉混凝土澆築;12月14日工程完成二期導截流階段驗收;2019年1月31日大壩封頂;2020年8月29日,通過省水利廳下閘蓄水驗收。截至2020年11月,累計完成投資29.6億元。
「計劃12月31日下閘蓄水。」當日,市月潭辦副主任、市月潭公司副總經理程瓊欣喜地表示。
他說:「今年5月6日至8日,安徽省水庫移民管理局在休寧縣主持召開安徽省月潭水庫工程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驗收(終驗)會議,省、市有關部門、設計、監督評估、第三方技術驗收和項目法人等單位代表組成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月潭水庫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工作通過終驗。」
月潭水庫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29.9億元。這座國家大(2)型水庫是以防洪為主,結合城鎮供水、兼顧灌溉和發電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建成後,可有效調控洪水,削減洪峰,與下遊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相結合,使屯溪主城區防洪能力由25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為黃山市城鄉生活工業用水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提高下遊灌區的灌溉保證率,還可利用水力資源,向當地電網提供清潔能源,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市月潭辦主任吳江表示:「月潭水庫是安徽省和黃山市的基礎性戰略設施,水庫的建設對構築區域防洪保安體系、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升黃山市的城市品位、促進國際性旅遊城市建設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程向陽郭傲寧樊成柱胡高華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