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衝繩人為何「親中反美」

2020-12-17 搜狐網

  剛剛被解密的美國駐日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並沒有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為安全威脅,反倒更討厭美國;部分衝繩人表示,幾個世紀來,中國比美日兩國對待衝繩要好;許多衝繩人在文化上認同中國,相信中國區別對待衝繩人和其他日本人。美方將衝繩人的這種態度歸因於衝繩與中國的歷史淵源,以及二者都遭受過日本的侵略。


  歷史因素導致衝繩人疏遠日本

  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5日報導,美國駐衝繩首府那霸的領事館2006年4月26日所發的一份電文說,儘管中國在包括衝繩附近水域進行的經濟和軍事活動迅速增多,但衝繩人稱並未像美國和日本那樣覺得中國是威脅。這份由美國駐那霸領事館總領事託馬斯·賴克籤署的電文說,衝繩人對中國缺乏恐懼感。電文稱,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前,衝繩是獨立國家,名叫琉球國。

  日本在中日戰爭中獲勝後,針對衝繩發起自上而下的同化運動。現實的衝繩人相信,他們會從對日本的更加認同中獲益。早在1893年,《琉球新報》的社論就稱,只有完全同化於日本,衝繩才能發展。接下來的50年裡,很多衝繩人選擇參軍,包括在衝繩戰爭期間參軍,以此證明他們是真正的日本人。然而,慘烈的衝繩戰爭奪去了大量衝繩人的性命。倖存者中,絕大多數人要麼親身經歷戰爭的殘酷,感受到日軍對衝繩人的殘暴行徑,要麼聽過這類讓他們震駭不已的故事。二戰後,衝繩當地對這場戰爭的闡釋,更堅定了衝繩人的看法:日本政府為防止美軍攻入日本本土,一直有意犧牲衝繩利益,最大可能地消耗美軍。

  從1945年到1972年,美國掌管衝繩,這比對日本其他地區的掌管時間要長20年。美國通過武力強行奪取土地建立軍事基地。上世紀60年代初期,衝繩人掀起回歸日本的運動,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都發生過大規模的反美運動。1972年5月15日,衝繩回歸日本。從1972年以來,衝繩仍是日本最窮的縣,失業率也最高。

  以上這些歷史影響了衝繩人的世界觀,其中包括身份認同。2005年12月,琉球大學針對衝繩人的調查結果顯示,40%的受訪居民認為自己是衝繩人,36%認為既是衝繩人又是日本人,只有21%的受訪者自認為是日本人。


  衝繩人也反對參拜靖國神社

  歷史因素也導致衝繩人對日本政府言行的看法有別於本土人,這在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問題上尤為明顯。從日本媒體的報導上看,儘管很多本土日本人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一旦涉及到中國反對參拜這一事件,民調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日本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是否參拜。

  但是,美國駐衝繩的外交官認為,絕大多數的衝繩人站在中方立場。衝繩人批評當時的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有衝繩官員乾脆告訴美方,他懷疑中國方面不會接受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辯解,因為連衝繩官員都不信。這名衝繩官員表示,衝繩人和中國人對日本政要參拜一事看法一致。因為衝繩人和中國人都曾遭到過日本的侵略,都是「戰爭囚犯」,故有共同的感受。

  衝繩當地媒體的社論也指出,參拜靖國神社對日中雙邊合作以及地區合作是毫無必要的障礙,政府應移除該障礙。


  市長候選人稱日美造成的傷害更大

  電文在談到美方人員2006年3月與日本前社會黨議員、當時正競選衝繩市長的東門美津子(Mitsuko Tomon)展開的討論。東門美津子說,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就像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他們把矛頭指向中國,聲稱可能會發生某些可怕的事,但從來沒有任何可怕事情發生過。東門美津子說,衝繩人沒有受到中國人入侵的困擾。電文還援引東門美津子的話說,從歷史上看,日本和美國對衝繩造成的傷害比中國以往對衝繩的傷害要大。

  電文說,衝繩對中國的看法不同於日本其他地方並非完全是因為歷史和情感;衝繩人持這種態度有其現實用意。那些聲稱未感到有來自中國威脅的衝繩人常常以此來支持他們有關美軍基地應撤出衝繩的看法。比如,當東門美津子被明確問到中國在衝繩附近的軍事活動時,比如2004年11月的「中國潛艇入侵」事件,她勉強承認,這一事件令人遺憾。但她又急忙補充說,僅憑這一事件並不足以證明美國軍隊和美軍設施集中在衝繩是合理的。


  衝繩人相信中國對其「區別對待」

  日本經常對中國擴張軍力表示憂心,時任自民黨總務會長久間章生2006年1月表示,如果沒有美軍相助,中國可以很容易吞併衝繩。不過,很多衝繩人相信中國對衝繩的態度比對日本其他地區更溫和。衝繩人始終認為中國對衝繩態度友好。他們指出,臺北國際機場標示往返衝繩的航班,所使用漢字仍是「琉球」。

  2005年5月的《琉球新報》指出,由於歷史因素,衝繩可以在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扮演中介角色,以此獨力地作出國際貢獻,衝繩人藉此可以揚棄「太平洋(戰略)基石」的稱號,成為「友善基石」。《琉球新報》2005年6月的一篇文章認為,中國人熱情接待訪問北京的衝繩知事及其政黨成員,而對日本首相小泉則採取怠慢態度。

  電文最後結論說,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以及中國對此的反應,在衝繩有不同的反響。這樣的行動加強了衝繩人的感受:自民黨領導層以及整個日本政府更加忽視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衝繩文化上對中國的認同,加劇了當地人懷疑政府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動機。


  美日在衝繩「欠債」多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日本對待衝繩的態度,向來就像對待不入流的遠房親戚一樣。二戰末期,在臭名昭著的衝繩戰役中,多達20萬人喪生,衝繩島1/4的平民被奪去生命。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衝繩札記》記錄了日本「皇軍」在脅迫衝繩百姓自殺而非投降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在1952年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後,仍繼續把持著衝繩。上世紀50年代,美兵用推土機和刺刀,將一些衝繩人趕出家園。美國在衝繩島上發號施令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72年。甚至在日本政府恢復了對該島的控制之後,仍有1/5的地區被劃為美軍基地。多數民眾在更大程度上將美國人視為佔領軍,而非安全的保證人。1995年,3名美軍士兵輪姦一名12歲女孩;2004年,從衝繩普天間基地起飛的一架美國直升機在衝繩一所大學內墜毀。兩起事件均激發起反美情緒。1996年,美日雙方商定,遷移普天間直升機基地,從容易造成危險的人口稠密的城市遷至島上較偏遠的地區。

  2010年4月,有9萬人在衝繩舉行集會。「我強烈要求(將普天間基地)搬出衝繩島,甚至搬出日本境內」,衝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向集會民眾表示。2011年6月召開的「日美安保磋商委員會(2+2)」會議確定將把衝繩縣宜野灣市的普天間機場搬遷至該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宜野灣和名護兩市的市長6月22日對兩國政府「輕視當地」的態度表示失望。宜野灣市市長安裡猛表示:「我感到談判中日本政府只是向著美國一方,沒有真誠對待衝繩。」名護市市長稻嶺進對此強調:「這只能讓人理解為是威脅,不能接受。」

  6月23日,衝繩縣迎來衝繩戰役結束66周年的「慰靈日」。首相菅直人等出席了「衝繩全體戰歿者追悼儀式」。他在致辭時稱對未能及時減輕衝繩的美軍基地負擔表示「不勝慚愧」、「將盡最大努力減輕負擔並消除危險性」。

  日本前外相前原誠司7月9日就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表示,預計菅直人將在8月中旬辭職,「必須在新首相的領導下致力解決這一問題。」他表示:「無論是哪一政黨執政,關於搬遷的日美協議都不會動搖。」


  連結

衝繩竭力吸引中國遊客

  日本共同社12日援引《琉球新報》10日的報導說, 針對中國個人遊客的在有效期內可多次往返日本的「多次籤證」發放後,第一批使用該類籤證赴日的48名中國遊客於7日抵達衝繩那霸機場。遊客們表示「籤證申請變容易,所以來日本旅遊了」。衝繩縣相關人士則認為,多次籤證將成為衝繩旅遊業發展的催化劑,並對開拓巨大的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日本政府於5月27日宣布將發行多次往返籤證,條件為「收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富裕人群」,且須在衝繩住宿一晚以上。一旦獲得多次籤證,遊客將可在3年間自由出入日本,而停留時間也從原先的15天延長到90天。該縣統計,2010年度前往衝繩的遊客為571.79萬人,其中日本國內遊客佔95.0%,海外遊客僅佔5.0%。由於今後的少子高齡趨勢,日本國內遊客的數量預計將進一步減少。衝繩縣相關人士認為,應充分發揮衝繩的地理優勢,將目光投向鄰近的亞洲市場,而「重中之重」則是中國。

  知事仲井真弘多將於7月14日~17日前往北京和上海展開多次籤證的「頂級推銷」。北京至那霸定期航班也將於7月28日起開航,而那霸至上海及那霸至香港的航線也已決定增加並將部分航班升級至載客量更大的機型。

  然而,籤證發放後,第二次赴日時則不需要前往衝繩,因此衝繩有可能成為「跳板」。7日抵達衝繩的遊客中,有些人僅在衝繩度過一晚,次日便前往東京。衝繩相關人士擔憂:「如果第一次訪問時不能使遊客感到衝繩的魅力,今後衝繩將僅僅成為一個途經地。」衝繩旅遊會議局副局長上地惠龍認為,衝繩和中國間的定期航班較少、那霸機場國際航站樓狹窄、中文環境的有待完善等均為課題,「中國遊客非常重視口碑。如果給他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中國馬上就會傳播開。」

相關焦點

  • 日媒稱衝繩民眾缺乏歸屬感與「反日親中」教育有關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日本《News Post Seven》雜誌5月21日刊文稱,日本衝繩當地民眾之所以缺乏歸屬感,是因為衝繩地區教委不僅使用「反日教材」,且同時推行「親中教育」。《News Post Seven》雜誌文章稱,衝繩某大學教授於2007年曾做過一次有關當地民眾個人歸屬感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自己是「日本人」的人數僅為25.5%;認為自己「既是衝繩人又是日本人」的民眾佔到29.7%;認定自己「就是衝繩人」的人數接近5成。
  • 日本:衝繩這一現象明顯是脫離日本回歸中國
    日本《News Post Seven》雜誌5月21日刊文稱,日本衝繩當地民眾之所以缺乏歸屬感,是因為衝繩地區教委不僅使用「反日教材」,且同時推行「親中教育」。《News Post Seven》雜誌文章稱,衝繩某大學教授於2007年曾做過一次有關當地民眾個人歸屬感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自己是「日本人」的人數僅為25.5%;認為自己「既是衝繩人又是日本人」的民眾佔到29.7%;認定自己「就是衝繩人」的人數接近5成。
  • 臺北I 朱立倫稱:國民黨需儘快撕掉「親中」標籤
    必須在經濟、國際地緣政治取得平衡,我們不可能親美反中,也不可能親中反美,這是臺灣未來要取得平衡。針對高雄補選,黨內展開人才徵詢,目前往高雄市府局處首長、黨籍現任議員方向尋覓。朱立倫表示,雖然高雄市民現在不接受國民黨,只要國民黨肯努力、肯反省,勇於接受挑戰就能扭轉局勢。
  • 衝繩為何不歡迎美軍駐守?
    衝繩為何不歡迎美軍駐守?■張鳳坡近日,日本國內數千民眾聚集到美軍普天間基地所在的衝繩縣宜野灣市,舉行遊行集會,反對安倍政府同意美軍在衝繩建設新的軍事基地。從「功能」的角度講,駐日美軍無疑是日本國土安全的「保護傘」,但在日本民眾特別是衝繩當地民眾中間,駐日美軍基地卻並不受歡迎。
  • 二戰後,備受壓迫的衝繩群島為何想要「復歸日本」?
    曾經仰慕中華文化的琉球加快了「脫中入日」的步伐,一時間,琉球文化界人士「連打噴嚏的樣子也要學日本人」成為同化政策成功的象徵。二戰結束前的66年殖民化統治,讓琉球民眾的認同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衝繩群島上的「日本人意識」已是根深蒂固,儘管對日本殖民化政策有很多不滿,但依然無法產生要求「獨立」的想法。
  • 為何衝繩人不認可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而一旦詳細查資料,就會發現,就連衝繩人也往往不肯認可自己是日本人,甚至在歷史上屢屢鬧著要獨立,他們與日本人之間有著一層與生俱來的隔閡。衝繩群島?琉球群島!為了鎮壓衝繩人的反抗,日本當局在後來將琉球國王和他兒子一同流放到了東京,同時將琉球群國改名為衝繩縣,強行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然而日本強行吞下了這塊土地卻也沒有給琉球人過多的人權,日本人長期以來都相當歧視被視作少數民族的衝繩人,在他們的政治文化中,衝繩地區常常被醜化為落後危險的區域,本土人也常常拒絕來到本土的衝繩人。
  • 衝繩駐日美軍基地神秘爆炸 被疑反美基地人士所為
    日本NHK電視臺25日稱,衝繩駐日美軍一處基地24日晚發生爆炸,部分基地設施損壞,但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 蔡衍明:中國人當然「親中」,我哪裡對不起臺灣?
    而11月22日晚上7時左右,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高舉「捍衛言論自由」旗幟,赴現場發表講話,期間他表示,「沒有哪裡對不起臺灣」,他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並直言中國人當然「親中」。與此同時,他希望中天人光明磊落,出門也可以抬頭挺胸。對蔡當局計劃在明年1月份引進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美牛一事,蔡衍明表示強烈反對。他認為蔡當局應該維護臺灣利益,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講話期間蔡衍明一度哽咽,因為大家的支持讓他很感動,他因為緣分走進媒體這一行業,卻不清楚「媒體就是政治」,所以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他直言。
  • 衝繩要求撤走所有美海軍陸戰隊
    童沛攝本報駐東京記者 童沛6月19日,日本衝繩縣約6.5萬名民眾自發聚集在那霸市奧武山公園,悼念遭前美海軍陸戰隊隊員殺害的衝繩女孩,並要求撤走所有駐在當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此同時,為聲援衝繩縣民眾大會,約萬名日本市民在東京國會前舉行集會,要求美軍立即撤出衝繩,並從根本上修改《日美地位協定》。萬人集會抗議進入日本梅雨時節,衝繩當地潮溼悶熱。
  • 反「紅媒」?想「紅媒 」!
    (臺灣「反臺獨」遊行資料圖片)連日來,「反紅媒」事件持續延燒。繼島內某些「臺獨」分子組織遊行,揚言要把「親中媒體」趕出臺灣的口號之後,蔡英文借題發揮,表示要從「立法」「行政」雙管齊下,從臺灣社會把所謂的「錯假訊息」移除。
  • 北大「反美」女生為何嫁美國人
    第1頁:北大「反美」女生為何嫁美國人第2頁:網友帖子 《北大反美姑娘馬楠近況》  北大「反美」女生為何嫁美國人  曾當面質疑柯林頓的馬楠表示,當時提問是希望在美國的前男友能看到她  北大94級中文系的女生馬楠在柯林頓訪問北大時
  • 衝繩6.5萬人爆發反美抗議 要求美軍馬上「滾蛋」
    日本政府應意識到,衝繩民眾的憤怒已接近臨界點,不能再犧牲衝繩民眾的利益,不能再強加給衝繩人更多負擔。他強烈要求徹底修改日美地位協定,撤走美國海軍陸戰隊,並關閉普天間基地。琉球大學學生玉城愛作為衝繩年輕人代表發言。她含淚呼籲:「安倍首相,誰是此次事件的第二加害者?就是你。請認真對待衝繩,衝繩民眾不能永遠被歧視下去。」
  • 早安,全世界都在看↑衝繩民眾反美遊行,抗議美軍設立新基地
    1/10 早安,全世界都在看↑衝繩民眾反美遊行
  • 美擬歸還衝繩部分土地緩解仇美情緒 曾拖20年
    資料圖: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衝繩岡薩維斯訓練營進行叢林戰訓練 原標題:美或數月內歸還衝繩部分土地 冀緩解日仇恨情緒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外媒19日報導,美國可能在幾個月內將它在衝繩島的一些用地歸還日本,以求舒緩衝繩民眾對駐日美軍的仇恨情緒。
  • 日本首相去衝繩被罵:美爆料衝繩要回歸中國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衝繩居民集會要求美軍普天間機場遷至縣外資料圖:駐日美軍衝繩普天間基地登臺致辭的嘉賓也對日本政府提出了批評。「在嚴肅的慶典上這樣的致辭可能不太合適」,衝繩開發廳前長官上原康助先做了這樣的鋪墊。他接著強調:「將美軍專用設施的74%強加給衝繩太不正常。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這麼蔑視衝繩。」
  • 日本強化衝繩布防劍指中國 建離島型快反旅
    本報特約記者/王敏自衛隊欲彌補美軍移師後的軍力空白,建立首個離島型快反旅美國駐日本衝繩的80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將移師關島,一些日本人擔心會造成戰略上的空白。按計劃,負責衝繩全島防衛的陸上自衛隊第一混成團將於明年3月底前升級為旅,人員從1800人增至2100人。擔心美軍撤走防不了中國駐日美軍調整最受矚目的是在2014年前將美海軍陸戰隊駐衝繩部隊的8000名官兵轉移至美關島。
  • 衝繩民謠|夏川裡美《 淚光閃閃》
    歌手:夏川裡美,在日本有「心靈歌姬」之稱的歌手,被譽為「日本四十年來最美的歌聲」,日本樂壇「愈療系」歌手的一員。不僅令得過往長期活在邊緣陰影下、飽受不公平對待的衝繩人重拾自我認同,也一掃民謠老土的刻板印象,年輕人開始主動學三線、唱方言歌謠。 衝繩熱的關鍵期是二次大戰。
  • 殘虐暴行激起20年來最大集會 衝繩民眾遊行反美
    1972年,美國將衝繩歸還日本,但卻繼續徵用島上土地修建基地。衝繩佔日本陸地面積不到1%,但74%的美軍基地設施都在這裡,目前衝繩尚有3萬名美軍人員,在覆蓋該島面積1/5的基地上居住和工作。多年來,美軍士兵強姦、施暴等類似事件在衝繩屢見不鮮,當地民眾一直要求美軍撤走。
  • 日本政府為何遲遲不願讓美軍撤出衝繩?衝繩群眾是什麼反應?
    美軍駐衝繩基地然而雖然這其中符合衝繩民意的玉成德尼成功當選衝繩縣新知事,但未來想要真正把美軍從衝繩縣趕出去恐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其中為何衝繩要趕美軍,美軍又為何非要賴在此處堅決不走呢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要提句題外話,對於衝繩,相信更多國人更希望叫它琉球!二戰後,根據《波茨坦公告》衝繩被劃歸給美國進行代管,1970年美日兩國私底下簽署了《美日舊金山和約》,根據合約固定衝繩地區的管理權被移交給了日本政府,但美國實際上仍在此處繼續駐兵,並大規模的建立軍事基地。
  • 衝繩人不關心釣魚島 對中國抱親近感
    為直擊日本扣押中國登島保釣人士事件,《環球時報》記者上周赴衝繩採訪數日。記者不是第一次到衝繩,此次卻因工作之故和普通衝繩人多了幾番交流。衝繩的社會氛圍、思想和記者生活的日本「本土」存在差異,淳樸的衝繩人言語間透著對中國的親近之感。對美國駐軍和可能到來的「魚鷹」戰鬥機,衝繩人則普遍感到不滿和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