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月25日電(孫睿)青海省氣象局25日公布了該省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洪澇、冰雹、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也對青海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16年青海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全省年平均氣溫創近55年來最高

  2016年,全省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4攝氏度,為近55年來最高,同時,61%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氣溫偏高時段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中8月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受其影響,各地出現不同程度土壤乾旱,造成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部分地區牧草提前枯黃甚至枯死。

  二、黃河上遊地區流量持續偏枯

  黃河上遊地區自2015以來降水總體偏少、氣溫偏高,致使來水量持續偏枯。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近兩年的年平均流量分別偏少24.3%、31.8%,均屬特枯年份,其中2016年偏少幅度列1956年以來歷史第2位。持續偏枯的來水量對沿河農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及大型水電廠蓄水發電造成不利影響。

  三、夏季暴雨洪澇為近年最嚴重災害

  夏季我省多連續性強降水天氣,多地局地性暴雨致使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各地共發生洪澇災害80餘起,造成多地人員傷亡,致使多處道路、橋梁、農田、林地、水利設施以及人民群眾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為近5年同期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四、春季出現歷史最早透雨

  3月20~24日,我省農業區湟源、西寧、互助、湟中、樂都、平安等6地相繼出現歷史上最早透雨,其中西寧、互助、湟中透雨出現時間較常年提前30天左右,湟源、樂都透雨出現時間較常年提前40天左右。

  五、低溫冷(凍)害致使農業區作物受災嚴重

  5月中下旬,受大範圍持續性降水天氣影響,我省各地氣溫下降明顯,東部農業區出現低溫寡照天氣,致使西寧、互助、湟源、大通、樂都、化隆、同仁、貴德等地出現低溫冷(凍)害,農作物受災面積約2.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2億元。

  六、夏季東北部地區頻遭冰雹襲擊

  夏季我省東北部地區頻遭冰雹襲擊,共發生24起冰雹災害,致使約4萬公頃農作物受災,經濟損失約2億元。其中門源冰雹損失最大,冰雹最大直徑達30毫米,浩門鎮、北山鄉、泉口鎮等地農作物基本絕收。

  七、青南牧區出現春季暴雪

  3月下旬,青南牧區出現大到暴雪,牧區大部降水偏多2.3~27.4倍,其中達日、甘德、班瑪、久治、玉樹、稱多清水河、治多、雜多日最大降水量創1961年以來3月歷史極值。大雪天氣致使興海縣部分鄉鎮寺院鋼架結構頂棚及牲畜棚棚頂被積雪壓塌,並對交通帶來不利影響。

  八、強降水引發多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盛夏我省多局地性短時強降水天氣,引發不同程度的次生災害,其中7月20日同德泥石流造成人員1死1傷;7月25日西寧地區山體滑坡造成4人死亡,多地民房,農田、水利設施等不同程度遭受損失。

  九、雷電災害致使人員及牲畜傷亡

  5~9月,是我省多雷電發生天氣。5月30日,海南州興海縣唐乃亥鄉發生雷電天氣,雷擊造成人員3死1傷;8月18日大通一村民遭雷擊身亡;9月1日稱多縣31頭犛牛遭雷擊死亡。

  十、冬春季多寒潮及強降溫天氣

  2016年元月以來,全省共出現5次大範圍冷空氣活動過程,其中1月下旬冷空氣強度最強、影響範圍最廣,大通、冷湖、澤庫等12個地區出現寒潮天氣,祁連、五道梁、瑪多、河南等9個地區日最低氣溫達-30.3攝氏度~-34.8攝氏度,都蘭、西寧、平安等地日最低氣溫接近歷史極值。(完)

相關焦點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也對青海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青海公布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組圖)
    8月中旬至9月上旬,青海省東部多陰雨天氣過程,陰雨天氣持續13天左右。受陰雨寡照天氣影響,化隆、興海、同仁等地小麥、青稞、燕麥、豌豆等農作物倒伏、發芽,影響收割等農事活動,致使作物減產,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 新疆公布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4日電(記者符曉波)新疆氣象局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發生在新疆的「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最受關注,影響範圍最廣的氣候事件為,吐魯番在今年7月10日創下50.5℃高溫紀錄,成為中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
  • 江西省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本報訊 (記者遊靜)近日,省氣象局根據評選結果,發布江西省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6年,我省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暴雨洪澇、強對流為全年主要氣象災害。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年氣候特徵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氣溫偏高、波動大,年初多地極端最低氣溫創新低;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暴雨強度大、局部洪澇災害重;盛夏高溫日數多、階段性高溫持續時間長、強度大;11月出現罕見「回南天」;秋冬季節霧和霾範圍廣、強度大。
  • 2017新疆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3日,自治區氣象局公布了2017年新疆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顯示:2017年12月1日—12月25日,全疆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76%的縣(市)積雪較常年同期偏薄。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樊靜介紹,北疆的新源、富蘊等7縣(市)積雪偏薄幅度居歷史同期第一位,福海等10縣(市)居歷史同期第二位。福海等23縣(市)積雪不足5釐米,將對我區牧業生產和冬季旅遊帶來不利影響。「造成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入冬以來,冷空氣活動少,全疆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其中北疆20個縣(市)氣溫偏高3.0℃以上。」樊靜說。
  • 2008年國內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中國天氣網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    預測減災司 承辦單位:國家氣候中心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投票時間:2008年12月1日-12月27日>活動進程:12月1日,由評審專家組初選出的國內18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12月1日-27日,公眾可通過網絡、簡訊等多種方式投票12月28日,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公布十大國內國際天氣氣候事件網絡支持: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 中國天氣網:www.weather.com.cn
  • 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1月3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8月亞馬孫地區遭遇森林大火」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廣東省氣象局公布2018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大洋網訊 2018年哪個天氣事件讓廣東人印象最深刻?可能有不少人選擇風王「山竹」來襲。根據廣東省氣象局昨天公布的2018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實去年別的一些颱風也給廣東帶來了很大影響,「史上最凍」廣馬和「跨年」寒潮這兩起事件,也讓不少市民記憶猶新。
  • 2015年江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很反常!
     1月5日,江西省氣象臺發布2015年基本氣候特徵及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我省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現57年來最強「暖冬」
    1月10日,青海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我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4℃,是1961年以來青海省最暖冬季。具體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我省出現自1961年以來最暖冬季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6.7℃,較常年偏高2.4℃,為1961年以來最暖冬季。全省大部氣溫偏高2~4.5℃,87%的地區氣溫偏高幅度位列歷史前3位,其中民和、門源、甘德等23地達到歷史第1位。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5/2016年冬季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3月3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5/2016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2015/2016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12月28日,中國氣象局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據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2020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全國氣溫總體偏高,降水偏多。全國平均氣溫10.4℃,較常年同期偏高0.7℃。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1、「莎莉嘉」橫掃瓊島,直接經濟損失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強颱風級)於10月18日0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為1971年以來10月份登陸海南的最強颱風。
  • 2019年福建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啟動
    20日,由福建省氣象局主辦、公眾投票參與的「2019年福建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啟動。  根據活動安排,12月20日至29日,公眾可通過「福建氣象」或「福建氣候」微信公眾號和「福建氣象」微博進行網絡投票,在12個候選事件中選出10個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天上午,甘肅省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公開發布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隴東南山洪泥石流災害、定西平涼強冰雹、甘肅第一場透雨、臨夏州10月史上最強暴雪等上榜。
  • 2014年寧波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氣象災害輕
    昨天市氣象臺召開「2014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在羅列的十大事件中「氣候年景正常,氣象災害輕」這條是最讓人欣慰的。去年全市平均氣溫偏高0.4℃,降水量偏多9%,降水日數偏少,時空分布不均,日照時數偏少。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6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情況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2016年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6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總體來看,2016年1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 2016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評選 廣州年初下雪入選
    2016年是全球天氣、氣候覆雜多變的一年,為此,中國氣象局組織開展2016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今年初廣州下雪事件也是備選之一。  據介紹,近期中國氣象局已組織評審專家,從一些人們印象深刻的氣象災害事件中,初選出國內16個、國外16個備選事件,供公眾進行有獎投票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