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安倍時代派系林立的日本黨爭

2021-01-10 搜狐網

  日本人社會,兩個人可以有三派。日本政黨,派系林立,千絲萬縷,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日本執政黨,尤其是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的黨爭,更是錯綜複雜,變幻無窮。要談後安倍時代的日本黨爭,即使是政治學者或者未來學者,也會頓感棘手,我只能在此作一些假設、推論和預測。

  小泉把自民黨的派系砸碎了嗎?

  小泉於2001年4月出任首相時,揚言要砸碎自民黨派系。其中的一個主要理由是,他屬於當時勢力較小的森喜朗派系,屢次都被不可一世的橋本龍太郎派系和其它大派系壓倒,直到第三次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合縱連橫,利用其它派系以及地方自民黨的勢力,登上首相寶座。他雖然也曾當選森喜朗派系的頭頭和代理會長,不過當他被選為自民黨總裁乃至首相之前,脫離了森派系而成為無派系的自民黨政治家。

  在他當首相的5年半期間(2001年4月~2006年9月),其它的派系(尤其是他死對頭的橋本派系),都被他搞得分崩離析,結果他原屬的森派系,成為可以呼風喚雨、不可一世的最大派系。

  最近的資料顯示,2007年2月17日現在的自民黨派系的勢力圖如下:

  町村信孝派89人 (眾院61,參院28)

  津島雄二派80人 (眾院45,參院35)

  古賀 誠派52人 (眾院37,參院15)

  伊吹文明派34人 (眾院20,參院14)

  二階俊博派16人 (眾院13,參院3)

  谷垣禎一派16人 (眾院12,參院4)

  麻生太郎派15人 (眾院13,參院2)

  無派系64人 (眾院60,參院4)

  安倍首相是由小泉前首相精心栽培的繼承人。安倍本人原本也就是森派系的中堅幹部。歷史經驗顯示,派系再大,如果沒有得到其它派系的有效支持,也難當選為自民黨總裁。安倍也效仿了小泉,在選舉總裁之前脫離了森派系。森喜朗也把派系會長的大權,交給了町村信孝。安倍如此搖身一變,其目的不外有二:一是革新,不受到自民黨派系鬥爭的束縛。尤其日本國民對戰後60年來,日本執政黨內部的派系鬥爭,爭權奪利,感到非常厭倦。二是合縱連橫,最大限度地爭取其它派系的支持和擁護。

  安倍的這一舉措,正和小泉一樣,得到不同派系和自民黨黨員們的廣泛支持。結果登上了總裁乃至首相的寶座。

  安倍首相和町村派系

  「同甘苦,共患難」

  森喜朗當上了本派系的最高顧問,福田康夫拒絕成為森派系會長,因此町村信孝取代了森喜朗,森派系也就改名為町村派系。安倍首相表面上脫離了森派系,成為無派系的自民黨政治家。不過在他2006年9月組閣中,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其一,在17名內閣部長中,屬於町村派系的竟然佔了4位。他們是法務部長長勢甚遠、財務部長尾身幸次、環境部長若林正俊、衝繩·北方·革新·少子化擔當部長高市早苗。再就是權力強大的自民黨幹事長,也是屬於町村派系的中川秀直。因此不少評論家認為,安倍內閣其實也就是森·町村派系內閣。

  其二,安倍組織內閣時,表面上是「任人唯賢」(日本話是「適材適所」),其實根本就是「論功行賞」。在去年大力推舉他成為自民黨總裁而鞠躬盡瘁的功臣們,安倍大都給他們安排了官位。

  其三,前小泉首相在組閣時,一個人躲在辦事處裡構想,然後決定。安倍在安排內閣成員時,把內閣成員名單列出來之後,拿去請示了森喜朗。

  其四,津島雄二派系雖有80人,是第二大派系,但在這次安倍內閣中,只有久間章生當上了國防部長。橋本派系是繼承佐藤榮作(安倍之叔父、岸信介之親弟)—田中角榮—竹下登—小淵惠三之後的主流派系,而當橋本發生金錢醜聞以及他本人於2004年7月逝世後,津島雄二派系便在2005年11月正式成立。此派系可追溯到田中角榮和福田赳夫之間的「角福戰爭」以及橋本龍太郎和小泉純一郎之間的「不共戴天」的關係。因此作為「宿敵」,這次津島派系人馬,基本上被打入冷宮,也完全可以理解。

  其五,古賀誠派系雖然只有52人,卻受到重用。這次的安倍內閣中,竟然有4位是屬於古賀派系的。他們是總務部長官菅義偉、勞動福利部長柳澤伯夫、國家公安委員長(擔任防災方面)溝手顯正以及內閣官房長官(秘書長)鹽崎恭久。古賀誠原本屬於加藤紘一派系,加藤為了推翻當時的森喜朗首相,而對當時的內閣投不信任票時(所謂「加藤之亂」,2000年11月20日),古賀提出反對。同時,在小泉內閣時,雖然古賀也反對郵政民營化,但在國會投票是否贊成通過「郵政法案」時,照理他應該投反對票,不過他卻離開了國會,表示棄權。就這兩次事件,古賀背棄了自己的派系,卻對森和小泉,幫了大忙。

  其六,谷垣禎一派系,在這次的安倍內閣中,全軍覆沒。谷垣原本是加藤派系中的一名大將,「加藤之亂」之後,加藤派系瓦解,谷垣另起爐灶,成為谷垣派系的首領。在上回的谷垣、麻生、安倍之總裁競選中,麻生和安倍兩人的政見大同小異,只有谷垣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反對修改憲法,主張和中國韓國修好等,是自民黨內的「鴿派」。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失敗後,已一籌莫展。

  其它的像伊吹文明、二階俊博、麻生太郎等派系,在安倍內閣中,都有安排到一官半職。他們都在絞盡腦汁,合縱連橫,擴大勢力,等待有朝一日之東山再起。

  日本國民對安倍內閣的評價

  安倍內閣已經營了5個月,如今的支持率已由63%降到37%,不支持率已由18%升至40%。安倍首相對支持率的激減,耿耿於懷,愁眉不展。小泉卻安慰他別介意,不必「一喜一憂」,應該要「感覺遲鈍」。安倍政權的支持率激減,原因何在呢?

  安倍稱不上是格外突出的政治家,不過,仗著他是日本戰後最年輕的自民黨領袖,52歲便當上了首相,因此顯得年輕有為,精力充沛,幹勁十足。

  日本一些國民認為他5個月來的功績主要有:實現日中、日韓首腦會談;日本在朝鮮進行核試驗後在聯合國所發揮的主導作用以及迅速採取制裁政策;在國會裡通過了「教育基本法案」;提升日本防衛廳為防衛省;股價上漲標誌著日本景氣已擴大。

  同樣地,一些日本國民也認為這5個月來有以下的失策:

  其一,內閣部長的金錢醜聞。佐田玄一郎、伊吹文明、松岡利勝、中川秀直等在事務所經費的運用上出現了問題。

  其二,執政黨在地方政府選舉中的失敗。比如說在宮崎縣知事的選舉上,自民黨和公明黨所推舉的候選人,敗給了無黨派的東國原英夫。

  其三,內閣部長接二連三的「失言」。比如說,國防部長久間章生公開批判美國的伊拉克政策,認為攻打伊拉克是錯的。福利勞動部長柳澤伯夫失言說日本婦女只不過是「能生產的機器」等。

  其四,內閣部長中,對安倍政見有不同的看法,對安倍不尊敬,造成安倍首相失去了「重心」或「向心力」。

  其五,政府稅制調查會會長本間正明,因為同情婦住在他向來認為不應該有的廉價公務員宿舍,而引咎辭職。

  其六,安倍讓十多位因反對小泉的郵政私營化而脫黨的自民黨議員再歸隊,以為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增加獲勝籌碼,日本選民對此做法很反感。

  如何看待東京都知事選舉?

  安倍首相由於人氣大降,憂心忡忡,患得患失。原本以曖昧出名的安倍首相,更顯得小心翼翼,對事不敢明確表態,擔心失言或犯錯誤。因此,本來言詞不明的安倍,更顯得模稜兩可,難以捉摸,不少選民對他越來越感失望。

  東京都知事選舉,今年4月8日正式投票。已經做了兩任、一共8年的石原慎太郎,早已正式宣布挑戰三選。共產黨的吉田萬三、無黨派的黑川紀章,以及無黨派的前任宮城縣知事淺野史郎,都已先後宣布參加競選。石原以前是自民黨的鷹派名將,當過內閣部長,與中川一郎、福田糾夫、安倍晉太郎等派系淵源甚深。現有兩個孩子都是自民黨議員。長子伸晃是安倍首相的盟友,現當上自民黨代理幹事長和黨改革實行本部長。他雖不屬於任何派系,卻是自民黨內的一匹黑馬。伸晃也是自民黨東京都支部聯合會會長,曾內部決定讓父親以自民黨候選人身份,參加東京都知事競選。據說石原慎太郎原本也沒明確反對,但後來卻婉言推辭。

  如今,石原慎太郎如日東升,看來會穩操勝券。自民黨認為他如果以自民黨候選人參加競選,勝利後功勞也可算在自民黨身上。而石原又有自己的打算。8年前的東京都知事選舉,自民黨和公明黨推舉了日本前駐聯合國事務次長明石康為候選人,結果敗給了所謂無黨派的石原。其實,即使石原這次再以無黨派身份出現,支持自民黨和公明黨的選民,幾乎都會投他一票。為了爭取無黨派票和為數不少的流動票,石原肯定以無黨派的身份參加競選最為上策。另一方面,民主黨也想在4月8日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中,有所作為,所以連續推薦了黨內重量級的菅直人、海江田萬裡、小宮山洋子以及黨外的其他社會知名人士上陣。可是大家都推辭了,理由很簡單:石原太強了,勝不了。

  自民黨現在熱心推薦前宮城縣知事淺野史郎。淺野有政治野心,卻故意遲遲才表態。他當然希望得到民主黨的強有力支持,所以堅持以無黨派身份出來挑戰石原,希望爭取更廣泛的支持,戰勝石原。

  東京都知事選舉,下個月便會揭曉。沒有人認為吉田萬三或黑川紀章會獲勝。至於淺野史郎,獲勝的機會,看來也很渺茫。不代表自民黨和公明黨的石原,看來會實現他第三次中選的美夢。

  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

  由於石原慎太郎不接受自民黨推選,因此,石原中選而成為第三任東京都知事,自民黨的安倍首相也很難說是政府的功勞。怎麼辦呢?焦點還是轉移到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上。

  其實,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對安倍首相和民主黨黨首小澤一郎,都是背水之戰。目前,對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和民主黨是旗鼓相當,勝敗難分。為了爭取得到過半數議席,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備戰。

  對小澤來說,如果能打勝仗,下次的眾議院選舉,可再接再厲,讓日本像美國或英國那樣,實現兩黨制,輪流執政。而身經百戰的前自民黨老將田中角榮派系的重鎮小澤,這次如果失敗,很可能只好從此退出沙場,告別政壇。

  至於安倍首相又如何呢?如果他能選勝,自民黨的中選議員超過半數,那麼他就功不可泯,首相寶座便可安穩地坐下去。但如果失敗的話,他是否會像前首相橋本龍太郎那樣,引咎辭職,放棄首相職位呢?

  誰會繼承安倍首相?

  自民黨內部,也算是人才濟濟,首相候補,不少人都願意舉手報名。而且,當政治家的,最終的美夢,都想當上首相。但是,一旦要選出首相人才時,卻往往找不到很合適的!歷史證明,離首相寶座距離最短的自民黨政治家,往往卻當不上首相。例如小澤一郎和加藤紘一,都曾是最有力的首相候選人,但是現在看來,似乎已和首相絕了緣。還有安倍首相之父安倍晉太郎,眼看馬上輪到他當首相時,卻患病逝世。河野洋平是唯一當上自民黨總裁而沒當上首相的自民黨政治家。

  再說,即使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執政黨無法奪取過半數議席,安倍首相引咎辭職的可能性似乎不高。理由是他還年輕,黨內的不同派系的支持層也很牢固,選舉即使失敗也不能全歸咎於他。如果他真的辭職,想馬上找到一個政治家取代他,也非常不容易。在沒有很大黨內壓力的情況下,即使7月份的選舉失敗,安倍不願意、也不可能下臺。

  安倍政權不會是短命的,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高。不過是不是長期政權呢?看來三幾年是不成問題的吧。那麼,往後呢?誰又是首相熱門人物呢?

  日本國內的兩黨制,自民黨和民主黨,看來短時期(比如三五年)內不可能實現。所以首相的候選人,還是會落在自民黨手中。

  自民黨政治家當中,認為自己能當上首相的,比比皆是。只要選舉自民黨總裁的時機一到,競選肯定是很激烈的。

  現在離首相寶座比較近的,該算是麻生太郎、町村信孝、福田康夫、中川秀直等人。麻生是安倍首相的遠親,是麻生派的首領,小派系,只有15人。其他3人都是屬於町村派系的資深政治家,是自民黨內最大派系的幹部,都可呼風喚雨,一個弊端是樹大招風,也有不利的地方。再說福田的歲數也不小,給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町村和中川都很有勢力,他們同森—小泉—安倍一樣,都出自同一個派系,安倍後再由町村或中川接任,肯定其它派系都會群起圍攻。因此,安倍後誰會當首相,很難預測,誰都不知道。

  在自民黨派系鬥爭中,在大派系不相讓的情況下,小派系的政治家,比如說以前的三木武夫、鈴木善幸、宇野宗佑以及海部俊樹等人,也便當了首相。因此,安倍後的自民黨總裁競選,肯定又是一場激烈的派系鬥爭,變幻無窮的合縱連橫戲劇的重演。

  (作者為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生院教授,早稻田大學中華經濟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日本自民黨派系林立 各派領袖支援新人忙奔走
    日本自民黨派系林立 各派領袖支援新人忙奔走     圖為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一)中新社發 孫冉 攝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8日報導,日本參議院選舉在即,國內各黨派都忙於拉票。各黨派的街頭演講隊伍結成新老搭幫的對子,以期擴大隊伍,提攜新人。  報導稱,支持率居首的日本自民黨內各派領袖忙於奔走,為內部新人助威,以增加自己在選舉中的份量。
  • 日經中文網:「後安倍時代」誰是接班人?
    中新網8月4日電 日經中文網4日刊文稱,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石破茂是瞄準「後安倍時代」的3位實力政治家,以8月3日安倍內閣改組為契機,這三人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暴跌,政權的向心力開始出現陰影。從這3位「安倍接班人」競爭者的應對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深謀與遠慮。
  • 評論|安倍突然辭職,日本提前進入「後安倍時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首相辭職是日本內部事務,不做評論,但同時強調「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方願與日方一道繼續推動中日關係不斷改善發展」。不久前,安倍剛剛成為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日本各界也紛紛期待安倍能夠繼續帶領日本戰勝疫情,並重啟經濟,現在突然辭職,無疑將對日本政局產生深遠影響。
  • 「後安倍時代」,首相菅義偉如何帶領日本走出困境
    99任首相——菅義偉,「後安倍時代」正式開啟。有了新的目標後,1996年,48歲的菅義偉想試試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內閣閣僚」,便參加競選眾議員議員,結果當然是成功了。此時,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政治恩師」梶山靜六,當時的梶山靜六擔任橋本內閣官房長官一職。梶山彼時認為「派閥時代已經結束」,「要集結持有相同想法的人們來搞政治。」
  • 民眾黨內派系林立?柯文哲:哪個地方沒派系
    來源:新福建據臺灣媒體報導 臺灣民眾黨代表選舉12月12日投票,外傳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妹妹柯美蘭也參選,且黨內派系林立。柯文哲25日受訪時笑說,他完全不知道這回事,柯美蘭當眼科醫生很忙,不會,絕對不會。至於黨內蔡壁如派系、高虹安派系被抵制?
  • 誰是安倍的接班人?安倍政府的向心力已開始出現陰影
    石破茂、野田聖子和岸田文雄     在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部,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石破茂是瞄準「後安倍時代」的3位實力政治家,以8月3日安倍內閣改組為契機,這三人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岸田作為外相來說非常靠得住,安倍之前對於更換岸田態度慎重。但在內閣支持率迅速降低的情況下,安倍判斷要想在政權運營中得到岸田文雄的協助,需要做一定的考慮。   岸田從2012年開始擔任以自民黨內的保守本流自居的「宏池會」派系會長,一直被視為「後安倍時代」的候選人之一。不過,岸田沒有擔任過被認為是首相「必經之路」的自民黨三個重要職位。
  • 「後安倍時代」誰掌舵?副首相麻生太郎大熱,39歲前首相之子在列
    今年6月,安倍在慶應大學醫院檢查時發現有異常,潰瘍性大腸炎症狀加重,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安倍都需要藥物治療。截至2019年11月20日,安倍的累計執政天數達到2887天,超過20世紀初桂太郎的2886天,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首相。 2020年8月23日,日本共同社公布了由其實施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為36%,比7月的調查下跌2.8個百分點,逼近第二屆安倍內閣成立以來的最低支持率35.8%。
  • 誰是安倍的接班人?安倍政府的向心力已開始出現陰影
    石破茂、野田聖子和岸田文雄     在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部,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石破茂是瞄準「後安倍時代」的3位實力政治家,以8月3日安倍內閣改組為契機,這三人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岸田作為外相來說非常靠得住,安倍之前對於更換岸田態度慎重。但在內閣支持率迅速降低的情況下,安倍判斷要想在政權運營中得到岸田文雄的協助,需要做一定的考慮。   岸田從2012年開始擔任以自民黨內的保守本流自居的「宏池會」派系會長,一直被視為「後安倍時代」的候選人之一。不過,岸田沒有擔任過被認為是首相「必經之路」的自民黨三個重要職位。
  • 日本新首相呼之欲出?最後關頭,安倍接連給川普與普京打了電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布辭職的消息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其中,誰將接替安倍成為下屆日本首相成了最吸引人的話題。據環球時報9月1日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自民黨正就9月8日發布公告、14日投票的日程進行最終協調,並有可能在9月17日召開臨時國會,選出下一任日本首相。
  • 修憲、外交、經濟、奧運:安倍壯志未酬,日本站到十字路口
    另一邊,新任首相的競爭者已按耐不住激動情緒,安倍辭職的話音剛落,日本前外相、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均表明,有意角逐自民黨總裁一職。據共同社28日報導,自民黨考慮在9月15日舉行總裁選舉。安倍要掛冠而去,從8月28日這一晚開始,日本政壇的暗流已演變為洶湧巨浪,它將推動「後安倍時代」走向何方?
  • 安倍的告別.
    據《日本經濟新聞》剛剛消息,當地時間16日上午,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當天上午,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接受記者採訪,並對日本民眾表達了感謝。安倍表示:「能和國民們一起完成種種挑戰,我為此感到自豪。」《日本經濟新聞》:安倍內閣全體辭職,安倍政權以連續在任時長最長2822天落下帷幕來源:環視頻/喬炳新安倍對記者表示:「自從擔任首相以來,我每天都在竭盡全力地為振興國家經濟、維護國家利益而做著外交工作。在此期間,能夠和國民一起挑戰各種各樣的課題,我為此感到自豪。
  • 日本自民黨各主要派系紛紛慶功 岸田文雄和石破茂自我「反省」
    日本自民黨各主要派系紛紛慶功 岸田文雄和石破茂自我「反省」 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落敗的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
  • 「三無農民工」要成日本新首相 將面對安倍留下「三座大山」
    自民黨總裁選舉後,日本將於9月16日至18日召集臨時國會,選出新首相,成立新內閣。由於自民黨是日本國會第一大黨,菅義偉毫無疑問將作為安倍的繼任者,成為第99任首相。但菅義偉的任期僅會持續到2021年9月安倍的原定任期結束。
  • 日本新內閣名單終於公布,安倍親弟弟獲重用,要引起重視
    菅義偉於9月14日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並於9月16日接任新一任日本首相。目前新內閣成員已基本確定,麻生太郎任副總理兼財務相、武田良太任總務大臣、小泉進次郎任環境相、河野太郎任行政改革和規制改革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安倍的弟弟岸信夫升任國防部長。
  • 日本前外相:安倍夢想回明治時代 偶像是伊藤博文
    日本前外相:安倍夢想回明治時代 偶像是伊藤博文2006年小泉下臺後,日本6年內走馬燈式換了6個首相,弱勢領導人讓日本吃了苦頭、在國際社會成為笑柄。但安倍的過於強勢已經讓許多支持者用戒備的眼神望著他,擔心這個強硬的右翼領導人將日本帶上危險的道路。  「盤點安倍執政一年。」共同社22日強調的最重要一點是「打破與中韓關係的僵局未有頭緒」。
  • 安倍洋子:三個日本首相背後的女人
    1928年的一個夏日,日本商工部官僚岸信介,在前往美國的太平洋客輪上收到了一封電報:女兒出生了。岸信介望著遼闊的太平洋激動不已:「就叫她洋子吧。」  洋子是岸家唯一的女兒。她的童年時代,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其父岸信介雖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狂熱分子,殺人如麻,但對自己的女兒,他視若掌上明珠。父女倆唯一一次長時間分別,是在1936年。
  • 安倍:菅義偉是與令和時代最相稱的日本自民黨新總裁
    安倍:菅義偉是與令和時代最相稱的日本自民黨新總裁
  • 菅義偉:過渡人物還是「安倍第二」?
    GJ圖新內閣保存濃厚安倍色彩 無背景首相不忘派系酬恩問:菅義偉新內閣16日亮相,作為被媒體認為缺乏背景的首相,他在內閣成員的選擇上,是否會改變安倍「朋友內閣」的路線?人事安排上是否會體現出派閥的壓力?此外,國會主要派系如最大派系細田派的下村博文擔任政調會長,麻生派的佐藤勉任總務會長,竹下派的山口泰明任選舉對策委員長,二階派的二階俊博留任幹事長。從目前所知的新內閣成員看,特點之一是安倍色彩濃厚,這表現在上一屆安倍內閣主要成員如麻生太郎副首相、外相茂木敏充、防衛相河野太郎等11人即半數以上或留任或在閣內換崗,所以也被媒體譏為「承襲內閣」「留守內閣」等。
  • 「滿血復活」的安倍頻頻露臉,這是要「三進宮」的節奏?
    據報導,安倍在出席活動時顯得得意洋洋,稱「自己的發言自由度比擔任首相時增加了很多」。安倍另一活動重點是加強對自民黨最大派閥細田派的控制。細田派擁有近百名國會議員,安倍原來屬於該派系,也一直是該派系的實際領袖。但在擔任首相後,他名義上退出細田派,選擇從幕後加以控制。對該派系的控制,是安倍政治影響力的源泉,也是其基本盤。
  • 聯合報:日本派閥政治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日本的工匠精神、對質量要求仍然是該國的優點,但是日本之病主要是由派閥政治衍生的國家與公司治理之弱導致的。  文章摘編如下:  2014年美國總統歐巴馬訪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贈送日本清酒「獺祭二割三分」給歐巴馬;來年四月安倍受邀訪美,歐巴馬在國宴選用此清酒為三種用酒之一。同時,安倍亦用此酒款待過法國總統奧朗德,也致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當生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