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望哈一中

2021-02-19 大話哈爾濱


作者:陳迪 ,高校教師,筆名晨迪,哈爾濱市文史館館員,哈爾濱市作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會員,QQ:245115918

凡名城必有名校。名城孕生名校,名校反哺名城。名校的貢獻遠不止於名城的地理疆域,名校的芳名隨時光流逝而悠遠綿長。

2012年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的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是哈市開埠以來第一名校。在她青春不減開始奔赴第二個「百年」之際,重溫她的過去,評點她的足跡,是對她遠行的祝福。

校長與校魂

1898年,中東鐵路向松花江「攀親」,汽笛、濤聲合鳴,曠野的「大煙泡」和沙灘上的「曬網場」成了史前期記憶,一座近代城邦的雛形漸至形成;關內流民、境外僑民、國際難民紛至沓來,投身於松花江畔這塊自由的土地——哈爾濱,「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稱從此嵌入史冊。

但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為這座年輕城市抹上第一筆鮮明的本土文化亮色的是「山東老鄉」,積澱在他們的骨子裡的基因——孔孟之道、尊師重教,使他們理所當然、也是命所當然地建起哈埠最早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名曰「廣益」,是魯人旅哈同鄉會募捐創立的私立學校,誕生於1912年,民國元年。開學之初僅有教師7人,學生基本是闖關東而來的商人子弟,不滿百人;教材來自關內,開設的課程是語文、算術、品德、體育、珠算,語文是清一色的文言文。辦校經費來自山東同鄉會(亦稱魯人旅哈同鄉會),校址是在「雙合盛」麵粉廠閒置的一角。

「廣益學校」創辦人張萬川,山東棲霞人,1910年被推舉為「山東旅哈同鄉會」會長、哈爾濱商會會長。最初他主持創校,親自製定校訓:「公、誠、愛、任」;籌措資金,選聘教師;學校日趨擴大,他專任校董事會董事長,「雙合盛」火磨失火,他憑個人威望在道裡四道街租借教室,後來選址在道裡水道街(後改名兆麟街)建校。「廣益學校」就是哈一中的前身,張萬川先生即是「哈一中」的創始人。張萬川先生為哈爾濱這座塞外新城牽來了中華文明教化的第一道曙光。

第一任校長王家璧,直隸(河北)安國縣人,曾於民國初年在保定模範兩等小學任教六年。他人在直隸,美名彰著塞外,廣益中學(後改名為山東旅哈私立國民學校)缺少一位執掌全體教席的校長,山東旅哈同鄉會接受了直隸旅哈同鄉會的推薦,王家璧於1913年來哈,出任山東旅哈私立國民學校(即現今哈爾濱市第一中學)首任校長。王家璧不孚眾望,清廉自律、忠誠敬業,得到山東旅哈同鄉會理事會一致頌揚。「雙合盛」失火校舍焚盡,王家璧全身心投入新校舍的籌建,日夜操勞,歷時五年。新校舍尚未建成,他心力交瘁,貧病交加,英年早逝。偉哉,壯哉,為開闢一方教育沃土而捐軀的哈一中首任校長;他的資料和照片在後來的文革中全部被毀,痛哉,惜哉!

第二任校長韓佩章,1920年畢業於瀋陽奉天省立第一中學,後考入北京國立師範大學,他受到了高等師範教育,成為近現代先進教育理論的傳承者和踐行者。他與政府當局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首開「校長治校」的全新局面。他主張嚴格按教育規律辦學,恪守「精益求精」「寧缺毋濫」原則,辦高質量名校。他立足本校,兼有全社會擔當,向市政會建議整頓當時各校的管理方式。他制定了本校的組織大綱、規範了校長和各學科教師的標準、條件,劃清了各學科的教育職責,制定了各學科及分數制標準。他率先垂範治理本校,很快其治校方法及原則取得市政會的支持和贊同,並在哈埠教育界得到推廣。韓佩章先生是當時全市最有影響力的校長,他除陳布新、銳意進取,以及專業化的治校方略,至今仍是不朽的杏壇瑰寶。

第四任校長王裡封,遼寧省遼陽縣人,1919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史地科,參加過「五四運動」,1924年南下廣州受到孫中山先生接見,旋即加入國民黨。同年來到東北在廣益中學(哈一中)任教,先後出任教務長、校長。他反帝愛國,作風民主,深受師生愛戴,在哈埠教育界享有很高聲望。他曾組織學生走出校門,撒傳單、貼標語、做演講,參與與領導全埠各界反日反滿示威大遊行……1935年他在新疆被盛世才殺害,1987年國家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王裡封校長為一中留下的寶貴「遺產」,是他首倡契合時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內圖發展個性,外圖供獻人群」。這一精神魂魄來自新文化運動領袖陳獨秀,陳獨秀1916年在《新青年》上闡述「內圖個性之發展,外圖貢獻於其群」。1926年王裡封校長對全校學生講話,號召「內圖發展個性,外圖供獻人群」,他特意把「貢獻」的「貢」改為「供奉」的「供」、「供養」的「供」,以此叮囑莘莘學子對社會對大眾的「貢獻」之心須至切至誠。70餘年過去了,第23任校長侯景和在其任上,再度把「內圖發展個性,外圖供獻人群」立為校魂,使之重現一中精神殿堂。第25任校長何泉制定的學校精神、校訓的「奉獻、擔當」「誠、愛、毅、群」無不折射前輩校長的先見之光。

重樹「內圖發展個性,外圖供獻人群」,黑龍江省教育廳專家評審組評價:「有歷史蘊含,有一中的個性特點」。細細思辨,「內圖發展個性」,承認個性,尊重人之所以為人,開發內在活力,使每個人都葆有自由的思想,發揮個人的才智,從而促進社會進步。這一思想區別於把學生當作「填鴨」的對象、「自動流水線」上的「罐裝」產品,與「犬儒教育」「智育唯上」的教育模式劃開一道鮮明的界限;而「內圖發展個性」的終極目的,是盡忠盡智於社會、普世人群,即「供獻人群」。這12字箴言,導源於五四運動「德先生」「賽先生」、自由、人權登陸以來新思潮,此後幾乎從未間斷地流貫於一中的精神長河裡。

悠悠百歲,一中發展端賴歷任校長的慘澹經營,一中校魂校風的培植、育人教書質量之提高,無不發軔於各屆校長的殫精竭慮。一中幸運地擁有張萬川、王家璧、韓佩章、王裡封這些仁人先賢開局,以後20餘位繼任的校長繼往開來,薪火相傳,分別做出自己的建樹。

歷史應該留存住這份名單:

這份「校長」名單一欄空白著好幾年,空白的時間段是「工宣隊」「鳩佔鵲巢」,校不成校,班不成班,知識是罪孽,師道無尊嚴……那段荒誕歲月是一中之痛,校史之恥,幸好它成了歷史,但其永遠有反思價值。

名師和「高足」

學校,是一道地平線,能給大地帶來多少光明和溫暖,取決於太陽的高度。哈一中的師資隊伍就是那輪太陽,光耀不減,百年高懸。

且看各個歷史時期投下熾熱光焰的前輩教師:1936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立足歷史關頭起草「停止內戰,抗日救國」八項主張,曾任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高崇民,1922年在哈一中任教。

韓樂然,吉林省延吉縣人,傑出的朝鮮族政治活動家、人民藝術家,被譽為「中國的畢卡索」。1923年加入共產黨,是東北早期建黨領導人之一。1925年到哈一中教美術。

後來成為全國民盟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楚圖南,1926年在哈一中擔任國文教員,與韓樂然聯手在學生中成立讀書會,指導學生創辦《國際協報》的文藝副刊《燦星》,藉此宣傳進步思想,扶植人才,獎掖後進。哈一中的校報至今仍然沿用「燦星」這個名字。

散文家、翻譯家、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後來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馮至,1927至1929年間在哈一中教國文。

五四運動北大的組織者之一,和李大釗一道發起宣傳馬克思學說的中國早期傳播者、革命烈士王復生,1929年在哈一中任教。

中共1924年黨員、中共長江局書記、代理紅軍一方面軍政委、指揮中央蘇區二、三兩次反圍剿鬥爭的周一粟,1928至1930年在哈一中任教。

曾任松江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長的馮仲雲,1931年在哈一中擔任數學教師。

1926至1932年體育教師車鴻志,率一中二百餘師生參加抗聯。光復後車鴻志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一中教師、訓育主任許擎天領導一中師生抗日,1937年被日寇憲兵隊殺害,許擎天烈士永遠活在《夜幕下的哈爾濱》主人公王一民的形象裡。

清華大學校長、「一二九」運動領導人蔣南翔,1946年兼任一中政治課教師;任仲夷——哈爾濱市委第一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國改革先驅人物,1957、1958年兼任哈一中高三•四班班主任……

這份名單還可以長些再長些,但是再長也無法載盡一中教壇的璀璨群星。

哈一中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得風氣之先。光臨哈一中操場、禮堂演講者,建國前有李兆麟。新中國成立後,六十年代初,彭真、郭沫若、錢三強、劉白羽、蕭軍等國家要人、科學家、作家,先後給一中學生開演講做報告。

「名師出高徒」,一中一百年來,培育學子三萬,他們共有一個特點,關注時代風雲,心繫家國民族。一中層出不窮傑出的社會責任擔當者,飛掠在時代浪峰上的海燕。

偽滿時期反對日本侵略,一中有二百餘名師生參加抗日義勇軍學生大隊(後轉為東北抗聯),他們轉戰白山黑水、鐵嶺荒原。為國捐軀的抗聯英烈譜上有一中學生的名字——王光宇(抗聯四軍副軍長)、陶淨非(抗聯五軍二師政治部主任)、何延川……

1957年松花江水泛濫,時值暑期,一中全校師生開赴第一線抗洪救險,高度體現了「保衛家園」「供獻人群」。洪水退去,全市慶功,一中獲抗洪先進單位稱號,許多師生榮獲抗洪模範獎章,作為地標性建築的防洪勝利紀念塔矗立在松花江畔,其頂端三尊英雄塑像是以一中三名高中學生(韓慧鳳、韓繼仁、趙濱硯)做原型。

文革十年浩劫結束,天安門前慶「十一」,遊行隊伍自發地打出橫幅「小平您好!」這幾位轟動中外的北大學子中,就有哈一中畢業考取北大的郭慶斌、欒曉峰。

哈一中培育大批國家棟梁之才,例如1928年同在哈一中讀初中的李範五、楊易辰、韓光,後來分別任黑龍江省省長、省委書記、中紀委書記。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王成斌中將,曾獲三級解放勳章;一中百年校慶,他送來賀匾題詞「母校神聖」,1942年他畢業於哈一中。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中國工程學院院士、解放軍少將、教授徐濱士是哈一中1946屆校友。

從哈一中畢業的學子,日後成為各行業各領域的精英人才,更是數不勝數。他們分別成為各時期各行業各地區各部門的黨政領導、企事業骨幹、博士、院士、名校校長、名師、名教授、名醫、名演員、名記者、著名報人、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著名畫家、著名雕塑家、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不勝枚舉。

哈一中的學子「全面發展,人文見長」,僅以作家而言,可以構成一道星光長廊,最有代表性的,如20年代校友石寶珊,戰地記者。30年代校友舒群,家貧,一中老師愛其才,幫他完成學業;以後參加抗日義勇軍,奔赴延安,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做過朱德總司令的秘書……著作頗豐。關沫南(曾任省文聯副主席),40年代校友:支援(抗戰老作家)、姜洪、陳嶼(《夜幕下的哈爾濱》作者)、叢深(《千萬不要忘記》作者);60年代校友賈宏圖,著名作家,曾任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黑龍江日報社社長、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1992年一中高三•六班學生薑文君品學兼優,以542分的成績高登全省高考榜首,被譽「文科狀元」……

須要提及的,哈爾濱是冰雪之都、體育之城,從哈一中湧現的體育健兒名冠全國、蜚聲世界。如1955年全運會男子體操全能冠軍國書增,女子速滑世界冠軍王秀麗,男子速滑世界冠軍楊菊成,女子全國速滑冠軍楊雲姿,全國著名女子花樣滑冰運動員、運動健將文海美,國家冰球隊主力隊員、運動健將郭宏,國家冰球隊隊長、主教練吳克強,著名冰上花樣運動員、教練李耀明,國家花樣滑冰教練、國際裁判楊家聲,國際冰球聯合會亞太地區教練員、指導員、新中國冰上體育運動開拓者劉克陞,奧運火炬手、中國冰雪越野汽車拉力賽創始人、領軍人李沅龍……

讀初中念高中,只是人生的一個時段,但教育是夯基的,其功能是長效的。初高中階段的教育,會貫穿、升華、乃至輻射整個人生。一個人可能是平凡的,但是他(她)攜教育之所賜履歷人生,往往會煥發異彩綻放奇葩創造奇蹟,小則善化個人,大則宜家、益國、利民、造福普世人群——哈爾濱市第一中學,就是這樣一所培德育才、百年昌盛的優秀學府。

祝願哈爾濱市第一中學,在第二個「百年華誕」之際,驕傲地昭告世人:我們,繼往開來,更勝先賢!



相關焦點

  • 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
    (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沿著遠古的石級,一步一步邁上,很長,一共有76級。這是永豐一中這所百年老校唯一的見證,在縣城甚至全縣稱得上獨一無二!走在百年的石級上有一種特殊的情愫,就好像把芊芊細手伸向榕樹一般的懷抱,把柔柔微笑撒在青山一般的眼帘,把淡淡馨香縈繞在白雲一般的思緒。是啊,在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春天,走在古老石級上,別有一番感慨。在石級走著走著,會清楚記憶她的美麗。永豐一中於1913年由蔡和森之親叔父蔡銘峰創辦。在此任教名師有我國著名花鳥畫家王憨山,著名油畫家劉範國,著名楹聯學家戴本恆等。
  • 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
    (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永豐一中的百年石級)沿著遠古的石級,一步一步邁上,很長,一共有76級。這是永豐一中這所百年老校唯一的見證,在縣城甚至全縣稱得上獨一無二!走在百年的石級上有一種特殊的情愫,就好像把芊芊細手伸向榕樹一般的懷抱,把柔柔微笑撒在青山一般的眼帘,把淡淡馨香縈繞在白雲一般的思緒。是啊,在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春天,走在古老石級上,別有一番感慨。在石級走著走著,會清楚記憶她的美麗。永豐一中於1913年由蔡和森之親叔父蔡銘峰創辦。在此任教名師有我國著名花鳥畫家王憨山,著名油畫家劉範國,著名楹聯學家戴本恆等。
  • 回望百年書局
    原標題:回望百年書局 中國書店 資料圖片    原標題:回望百年書局    我是一個愛書之人,平時特別喜好書話一類的書籍,因為能從中體悟到前人對書香的熱情近年來出版的不少有關上海書林的書籍,如《百年書業》《舊時書坊》《中國舊書業百年》等,都對上海的書業有所介紹,且文章和作品中的描述多為作者的親歷。另如《上海出版史》《上海通史》《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等大型叢書中,亦有一些有關上海書業的篇章。    朱聯保編寫的《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一書中,有關上海舊書局的資料較多,作者以親身經歷,完整地介紹了近現代上海出版業的發展。
  • 佛山一中百年校史的見證者:106歲的老榕樹
    佛山一中106歲的老榕樹。羅樂平攝於2018年6月。    佛山一中106歲的老榕樹。羅樂平攝於2018年6月。    佛山一中106歲的老榕樹。羅樂平攝於2018年6月。    很多人都說百年榕樹都有靈性,佛山一中這棵百年老榕樹也一樣,見證著佛山一中一百年來的不斷變遷、不斷完善、不斷發展。
  • 舌尖上的哈爾濱西餐:百年優雅的回望
    可是您知道哈爾濱西餐的百年歷史嗎?日前,記者走訪了國家級西餐評委、哈爾濱俄僑文化專家李良,聽他講述哈爾濱西餐的百年歷史風雲。圖為日本外交官衫原千畝拍攝 的江畔餐廳照片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蘇聯紅軍在哈期間,西餐業迅速復甦。1946 年 4 月 28 日,哈爾濱迎來解放。
  • 「尋訪百年老校」系列報導② 普寧一中:百年老校續寫新華章
    民國九年(1920),普寧一中選址學宮作為縣立第一中學校舍,似乎已註定了一中辦學輝煌的開端。在歲月流金中,普寧一中至2020年剛好走過100個春秋。撫今追昔,普寧一中這座百年老校在時光流轉中經歷了哪些故事?「尋訪百年老校」的第二站,我們走進普寧一中,了解她百年的滄桑和輝煌。記者 林旗華 徐劍萍 通訊員 盧海瓊 歲月滄桑,「惠風亭」是校史的見證 尋根,到最開始的地方。
  • 吸引百年名校昆一中入駐 滇池半山憑什麼?
    7月28日,百年名校昆一中強勢入駐昆明草海西岸的山海大盤陽光城·滇池半山。本次入駐包括小學和中學,是昆一中在昆明唯一一家公立公辦,由昆一中直管,業主子女可從小學直升初中。(籤約儀式)昆一中與陽光城·滇池半山 相遇不是偶然當一個樓盤佔據前可俯瞰500滇池,後可觀1600畝公園的絕版資源,再配上昆一中的優質教育。意味著這個坐落於草海西岸的山海大盤又擁有了一項超強「必殺技」,再次完美地詮釋什麼才叫理想人居?
  • 回望百年書局
    原標題:回望百年書局 中華書局 資料圖片 中國書店 資料圖片    原標題:回望百年書局    我是一個愛書之人,平時特別喜好書話一類的書籍,因為能從中體悟到前人對書香的熱情。近年來出版的不少有關上海書林的書籍,如《百年書業》《舊時書坊》《中國舊書業百年》等,都對上海的書業有所介紹,且文章和作品中的描述多為作者的親歷。另如《上海出版史》《上海通史》《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等大型叢書中,亦有一些有關上海書業的篇章。    朱聯保編寫的《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一書中,有關上海舊書局的資料較多,作者以親身經歷,完整地介紹了近現代上海出版業的發展。
  • 北海一中重修校門 百年英國領事館舊址將開放(圖)
    2015年04月10日 07:36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顏強 編輯:利雪娟 見證北海百年發展的英國領事館舊址成為教學用房
  • 庾澄慶回望歌路30年 為音樂喜劇《西哈遊記》貢獻二十餘首歌曲
    ­  「開心麻花」與庾澄慶跨界合作的「後西遊題材」音樂喜劇《西哈遊記》,將於12月16日起在世紀劇院跨年上演。劇中,庾澄慶身兼音樂及創意總監,不僅貢獻多達二十餘首歌曲,更用自己喜歡的「玩改編」回望了自己30年音樂歷程。­  這並非西遊題材的重新演繹,而是一千年後師徒四人的現代生活,講述的是孫悟空在西遊樂園裡當大明星和一幫魔二代對峙的故事。
  • ...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在貴陽一中召開
    挖掘「百年學校」特色 煥發「文化育人」生機——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在貴陽一中召開2019年12月24日,由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舉辦的「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
  • 「河北新詩百年回望朗誦會」在廊坊舉行
    燕趙都市報訊(記者龐永力)「燕趙新詩百年,聲動河北廊坊。」,11月30日至12月1日,「河北新詩百年回望朗誦會」系列活動在廊坊舉辦,眾多詩人、朗誦藝術家匯聚一堂,上演詩情一夜。隨後舉行的「河北新詩百年」學術研討會上,發布了「河北新詩100年廊坊詩歌宣言」,展示河北詩歌「燕趙風骨」「慷慨悲歌」的輝煌。此次活動由河北省作家協會、河北詩歌研究中心、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主辦,北華航天工業學院、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廊坊師範學院文學院、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廊坊雅集文化傳媒承辦。
  • 【廣益講堂】哈一中歷史大講堂《中日二戰時期差距簡述》|主講人:韓鐸
    延伸閱讀:歷史大講堂前身為學生歷史大講堂,從2008年創辦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它以一中百年人文為精髓,以「生本」為理念,在學校廣益達德課程體系下,由歷史組、科研室、社團歷史學社同共承辦的活動課程百年一中,廣益天下。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校始建於1912年,1916年至1927年校名歷經私立廣益國民兩等小學校、私立廣益學校、公立廣益中學。早在廣益學校期間,我校就已經確立了公、誠、愛、任的校訓,內圖發展個性、外圖供獻人群的辦學理念。廣益講堂取名「廣益」,意在繼承我校光榮傳統的基礎上實現一中新百年的發展。廣益講堂包括名師講座、學生歷史大講堂、思政微講座、專業前沿學術講座等系列講座。
  • 百年哈煙 堅韌不拔
    「在哈煙百年激蕩的發展史中,哈煙人憑藉堅毅、執著的優秀品質和非凡勇氣、創新精神,在一次又一次挑戰面前不言敗,向著目標果敢開拓、奮勇前行,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哈爾濱捲菸廠廠長謝東升說。  紅色:思想引領革新  哈爾濱捲菸廠是一家具有革命傳統的企業。
  • ...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在貴陽一中召開
    挖掘「百年學校」特色 煥發「文化育人」生機——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在貴陽一中召開2019年12月24日,由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舉辦的「2019年貴州省中小學百年學校文化建設研討會」
  • 川南名校 譽滿巴蜀 ——寫在資中一中百年華誕之際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資中一中即將迎來百年華誕。其實,資中一中何止百年歷史,她的前身是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珠江書院」,清末更名為「資州中學堂」,至今已有242年歷史了。辦學校址一直未變,辦學持續時間之長,為川南獨有,在全省、全國均屬罕見,故被譽為「川南名校」。
  • 百年老校湖南省邵陽縣一中為何步履維艱
    本報記者 田國壘 攝  中國青年報報導 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湖南省邵陽縣一中,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是邵陽縣最好的高中,但2004年的一場「搬遷風波」使得學校不僅流失了大量骨幹教師,還負債纍纍。  2003年,邵陽縣一中通過銀行貸款在縣城大木山開發區購買了357畝土地計劃建設「新一中」,此後投入近900萬元用於前期建設。
  • 中國古籍影印百年回望
    (原標題:中國古籍影印百年回望)
  • 提前一天的百年哈工大郵票
    聞鍾記郵(3567)提前一天的百年哈工大郵票6月6日發行了一套哈工大百年郵票,雕刻版單色印製,很喜歡這種復古的味道。自從1998年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登上郵票之後,國內知名的大學迎來了建校100周年或者110周年,或者120周年,當然也有個例,但不多。
  • 深哈文化交融「樂」先行 | 百年哈響奏響3場音樂盛宴 與鵬城樂迷再...
    深哈文化交融「樂」先行 | 百年哈響奏響3場音樂盛宴 與鵬城樂迷再續「音」緣 2020-11-09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