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體育專電 題:奧林匹克公園遭遇後奧運「成長的煩惱」
新華社記者高鵬
避免「後奧運蕭條」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奧林匹克場館及園區需要面臨的挑戰。北京奧運會結束6年來,「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目前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在賽後運營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園區管理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依託「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舉辦了大量高端體育賽事和會展活動。隨著配套商務環境的不斷提升,園區還形成了文化、體育、會展多業態融合式發展格局。
據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介紹,園區開放6年來已累計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近4700場次,其中文化類活動近1800場次,國際性品牌活動以倍數增長。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賽、環京自行車賽、京交會已成為該區域的活動標籤。《鳥·吸引》、《夢幻水立方》、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等一系列自主品牌活動和駐場演出也增加了奧林匹克公園的吸引力。截至今年5月,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區累計接待遊客2.7億人次,日均遊客數量15萬人以上,高峰期間日均近50萬人,遊客人數總量位居北京所有5A旅遊景區首位。
然而,人氣火爆也給奧林匹克公園的管理帶來了新煩惱。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由於公園地域廣又免費開放,園區內不法遊商扎堆,或佔道糾纏遊客兜售小商品,或對遊客圍追堵截要求拍照服務。有些遊商還故意與謝絕消費的遊客發生衝突,甚至言語威脅、動手打人。此外,「黑摩的」橫行園區,也造成了安全隱患,使公園美譽度下降。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區域面積達11.59平方公裡,在場館集中的核心區域採用封閉式管理,共設有7個安檢口,但由於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導致管理難度加大。「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管轄範圍是天安門廣場地區的10倍,而奧林匹克公園地區單兵執法面積是天安門地區的60倍,執法難度和強度可見一斑。」 5號安檢口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遊商們平時都是裡外接應,空手進來一個人,外面的人直接把大包(非法攤商售賣的小商品)從圍欄扔進來,裡面的接著,外面的人再大搖大擺從安檢口進園。
除了日常管理,園區維護也面臨挑戰。園區的公共環境設施以及綠化環境在6年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不文明遊客隨手丟棄垃圾、踐踏綠化草坪,園內雕塑和直飲水裝置水龍頭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管理窘境其實是中國大型免費公園的縮影。」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隨著旅遊和健身人數的逐年增加,要保持「國際大型活動聚集」的定位,以及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並發揮「全民健身基地」的作用,奧林匹克公園必須要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管理模式。除了解決區域警力不足、管理軟硬體投入明顯不足等問題,在大區域、大客流情況下,如何調動遊客以及大型活動組織者參與園區日常管理維護的積極性,將是一道重要課題。(完)
更多體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