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禮物期待不~
記得拉到結尾!!
正文開始前,先和大家說一下。
19號海氏烤箱和空氣炸烤箱確定確定開團啦。
關於價格,這點大家放心,
一定是市面最低!(並且我們會爭儘可能多的數量。
ps.還是要在這裡通知下買了平底鍋的姐妹們: 前500名的贈品名單可以問客服要。
然後我們和品牌方重新爭取了,後面所有訂單全部標配贈送刀刨兩件套。
所有贈品和鍋都是分開發。但要注意一下,訂單2000名之後的贈品可能得年後發!
反正大家買了有什麼問題若客服無法解決都可以聯繫我們微博小號:牛奶和愛麗絲。
還有哦,昨天我們發了羽絨服下篇:戳👇
我的衣櫃開箱系列 — 下篇
今天你們肯定想不到我倆想和你們聊啥。。
本來不是特別想寫這個內容,但看著《流金歲月》掛了n天的熱搜,這個結局就還挺感慨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
其實整個劇情非常簡單,畢竟小說特別特別短。
很多人都說這個爛尾了,吐槽說把原著改毀了。
這個結局很匆匆很遺憾,仿佛措手不及什麼也沒交代清楚。
不過對於朱鎖鎖和葉瑾言這兩人的結局
特別是葉瑾言這個角色,我是真的走不出。。。
太完美了吧
還有鎖鎖和謝宏祖之間的三年之約
最後離婚了。
那麼轟轟烈烈的喜歡,最後竟然什麼也沒有。
這對於我們看電視劇的人來說,真的太難受了😣
所以我特地去看了原著,給大家對比下結局吧。
電視劇版結局:
(圖源網絡)
▼
朱鎖鎖和她生活了五年十個月後,離開上了海,獨自帶著女兒去了北京打拼。
▲這一點是最讓我無法理解的。
就算是為了塑造鎖鎖不願意被束縛的自由人設,這也太不符合事實了。
畢竟她的朋友和人脈都在上海,沒有原因怎麼會去北京呢?在上海,她可以和南孫繼續相愛相親,享受她一直渴慕的家人情感。
還有作為一個房產銷售,人脈這一塊是很重要的。在上海她人脈充足,去北京的話一切從零開始。
看了原著,我覺得劇裡這麼寫大概是為了迎合原著吧。
在原著裡,朱鎖鎖最後是遠走他鄉,移民澳大利亞結婚了。並把小孩留給了南孫照顧。
所以可能電視劇裡就安排了遠走北京?但毫無理由的走並不合理。
原著裡這樣的結局是符合鎖鎖本身的人物設定的。
因為在書裡,鎖鎖雖然搞事業但本質還是跟著男人走。
男人在哪她在哪,所以最後選擇移民結婚很正常。
鎖鎖和謝宏祖之間。
小說裡鎖鎖也的確是迅速嫁給了船業大亨的兒子謝宏祖。她並不那麼愛謝宏祖,他們的婚姻也並未得到謝家長輩的認可。
但 後來,謝家破產,朱鎖鎖很講義氣,用自己僅有的財產幫謝家度過難關,終於得到謝家認可。
(這點和電視劇還是一樣,鎖鎖一定不會在危難時刻離開)。
可小說裡,謝宏祖出軌,鎖鎖就選擇了離婚。
所以不得不說,電視劇美化了太多。看電視劇真的覺得謝宏祖和她之間怎麼可能就這樣呢???
小說 這裡完全沒有什麼和謝宏祖的三年之約,謝宏祖的本質還是渣男。
其實 亦舒幾乎所有的小說裡,就沒有什麼好男人,男人似乎只分有錢的渣男和沒錢的渣男。
而 離婚後的她,選擇把女兒留給南孫,再跟另一個男人去了澳洲結婚。
反正吧,小說裡的整個人物設定和電視劇裡的勵志鎖鎖完全不一樣。
小說裡的朱鎖鎖直接就是個「撈女」設定,不過是一個講義氣,又很清醒,很懂自己要什麼,目標明確的撈女。
對於自己的未來,鎖鎖她曾對南孫說:「我和你不同,你有本事,學問不會老,而我,皮肉一松,就完蛋。」
▼
葉謹言用兩年時間讓謝氏走出危機,
但朱鎖鎖和他之間再沒有交集。
這點我也是有點無法理解的……
這大概是 最深的愛了吧??
但這個人物 不允許自己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不和她發生感情。但還是無條件幫助她。
這種克制的愛也太好磕了。
葉謹言這行為,反正我是不信是父女情。
話說這對cp我是真的好磕啊……
但小說裡你們猜 這段 感情 其實 是咋樣的呢?
反正看完我就 哭哭了,無法接受。
可或許小說才是現實吧,葉瑾言這樣的人根本沒有吧。
(圖源網絡)
小說裡 沒有這個人物。
但有另外一個類似的人物原型。
鎖鎖中學畢業後從表哥家離開,先是去酒吧當陪酒,用最快捷的方式獲取最奢華的生活。第一個遇到的,是大老闆李先生(可以算是葉瑾言的原型?)。不止是鎖鎖,其實整部劇姜南孫的人設和原著的設定也不太一樣。南孫整個人物更飽滿。
在原著裡,南孫從來都不是什麼傻白甜。
因為她出生在一個特別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就不受奶奶待見,她的名字「南孫」意思是「男孫」。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南孫從小就特別會察言觀色,通曉人情事故。比如在書裡有個情節:
讀大學的時候,蔣南孫因為吃和章安仁搞曖昧的女老師的醋,還因此被女老師打壓分數,就偷偷去找了女老師的上級,一個喜歡自己的教授,在學期結束的時候讓教授開除了女老師,而對這件事章安仁是一無所知的。
在事後,南孫還自我安慰說了這麼一段話:
但電視劇裡卻不是南孫說的。
「有幾個女人敢說,她一生沒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去換那些她想要的東西。」
不過除去這些點,這部劇整體的改編我覺得也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糟糕。
至少這部劇沒有出現之前港版電影裡的惡俗的「二女爭一夫」的情節。
畢竟在亦舒的原著小說裡,鎖鎖和南孫一直都是相互扶持,共同相伴成長的。
故事主要講述的也是她們之間深厚的友誼,這樣的她們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同時喜歡上一個男孩子的狗血事情的。
(ps. 不過港版電影的豆瓣評分還是比這部電視劇版本高的,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看看。)
說到友誼,其實不止是在《流金歲月》裡。
亦舒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會有對於女性深厚的友誼的描寫和重視。但在劇裡,女性友誼卻被一筆帶過,反而出現了三角戀情。最終導致閨蜜反目的狗血情節,這點真的就和原著完全不符了。
當然在《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這個人物設定比起鎖鎖和南孫,也更不符合原著。
比如在書裡,羅子君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品味非常好的人,無論是衣品還是待人處事、言談舉止各方面。
在書裡,她的穿衣風格一直都是很好的,這是原著裡羅子君沒離婚前買衣服的一段對話:
我挑了兩條開司米呢長褲,讓店員替我把褲腳釘起。
姜太太搭訕說:「要買就挑時髦些的。」
我笑著搖搖頭,「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姜太太自己在試穿燈籠袖。
我開出支票,約好售貨員下星期取衣服。
但在劇裡,羅子君前期的有些穿著,emmm,簡直一言難盡……
不過關於衣品這一塊的改編,還算是可以理解吧,畢竟是電視劇嘛,這樣能突出離婚後的反轉和改變,如果一路都像書裡那樣沒有變化,可能情節就不那麼吸引人了。
在《我的前半生》這部劇裡,改編的最不好的一點是女主整體的人設,劇裡的羅子君,前半生靠老公,後半生靠唐晶和賀函,唯獨就是沒有靠自己。
但在書裡,羅子君雖然離婚後有唐晶的幫助。
但唐晶的幫助不是像劇裡那樣完全老好人模式的,她一路走來還是經歷了很多挫折,靠自己不斷成長慢慢變得優秀的。
此外,無論是離婚還是最後的成功逆襲,羅子君對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她一直是很果斷的。
書裡的羅子君,是絕對不可能說出劇裡這種話的……
所以這麼一對比,似乎也就顯得《流金歲月》這部劇的改編沒那麼崩壞了……
說句題外話,拋去和原著情節和人設的不符,《我的前半生》還是很好看的hhh,裡面女主們的演技都甩《流金歲月》裡一大截,情節什麼的也很吸引人。
我記得當時真的是一路追劇,直到現在裡面很多情節還印象深刻。
最後說到亦舒,其實她本人的經歷也很精彩,有些可以說是比電視劇還狗血了 :
14歲的時候成名,17歲戀愛,18歲閃婚,19歲生子;
三年後離婚,又搶走閨蜜的男朋友(這個閨蜜就是演員鄭佩佩,據說是被搶了男友以後鄭佩佩才憤然出走去美國嫁人);
27歲再離婚,去英國留學,然後在40歲的時候通過相親第三次結婚,並且高齡生下了女兒。
中間有三十幾年的時間對親生兒子避而不見,甚至後來她兒子拍了一部尋母紀錄片叫《母親節》引起關注,她依舊還是沒有和兒子見面,反正聽起來真的很魔幻;
還有就是和她哥哥的關係很不好。對了,她哥哥叫倪匡,也是一個有名的作家。記得以前看到一本書說,金庸寫天龍八部那會兒要出差,但是連載不能停,於是請倪匡接著寫,誰知道金庸剛走,倪匡就把阿紫給寫瞎了。當時倪匡很無奈的說我真的控制不了,因為阿紫真的太像我那個作天作地的妹妹了。
除了婚姻,她的職業經歷也非常豐富,除了寫作,還當過記者、電影雜誌編輯,酒店主管、政府新聞官、電視臺編劇等。
……
當然可能也正是這些不一樣的職業經歷和感情波折,她的作品才會那麼地吸引人,畢竟藝術源於生活嘛。
據說她很多小說裡的原型,都是當時很紅的港星,比如姜南孫的原型是施南生,而朱鎖鎖的原型是利智。
所以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看看她的小說。她的作品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真的特別特別紅。就算到現在,小說裡的很多金句或多或少可能你都聽過一些: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能夠說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夠搶走的愛人,便不算愛人。
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
無論做什麼,記得為自己而做,那就毫無怨言。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極大的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絕對是個人才。
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出的冷淡,幹嘛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
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
也有很多人人認為她的小說三觀不正。
比如在她的小說《喜寶》裡,女主喜寶有說過:
「假如有人說他愛我,我並不會多一絲歡欣,除非他的愛可以折現。」
這聽起來的確過於極端了,把什麼都用金錢來衡量。
包括感情也是,這聽起來真的是太功利了。
而且在她幾乎所有的小說裡,最後有好結局的女主一定是聰明又漂亮的,比如姜南孫;
而像朱鎖鎖這樣的,只有漂亮的,一般的結局都是經歷過婚姻失敗,再移民遠走。
(欸 說句現實的話,沒有聰明只有漂亮也許最後結局比沒有漂亮更慘。畢竟 ,漂亮的人誘惑更多)
至於窮人,又或者更確切地說:普通人。
在她的小說裡永遠都是被嫌棄的,比如在《流金歲月》裡,章安仁和袁媛都是小地方來的,所以都精於算計,所以最後也都沒什麼好下場。
—在她的小說裡,我的感受就仿佛階級固定了。
普通人要想跳躍階層,那必須要做些不好的事。
或許這是現實?又或許是本身帶有階級的鄙夷
這都很難知道了,也或許是她當時所處那個環境階級分明。
她書裡有很多類似的描述:
「一對疲憊的小夫妻,下班後還要去買菜,回家自己做飯吃,這樣的日子令人不寒而慄」;
「貧賤夫妻百事哀」;
「住三室一廳的房子太過逼仄」
……
反正似乎在她眼裡,這樣普通的生活,是非常糟糕的,似乎只要不富裕,就沒有幸福可言。
可每個人都有不同生活。
有人說這是因為亦舒她自己非常聰明,記憶力驚人,所以她對待不如自己聰明的普通人,就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再加上她周圍都是有錢人,包括她自己也是自己努力賺了很多錢,所以在她的小說裡,只有聰明又好看的女生才有最好的結局,這點如果是真的話,那真的……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如何怎麼評價亦舒和她的小說,她說的有一點至少是沒錯的。
就是女孩子一定要獨立自愛。(在當時那個年代真的還算比較前衛了
至少亦舒筆下的女主,不論性格與處境怎樣不同。
但有一點是相似的,就是都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明確追求的目標。
所以,愛情很重要,
但更為重要的是你自己本身。
要做個獨立女性,首先便是經濟獨立。
所以如果你還在讀書,那就好好讀書。
在上班,那就好好工作。
什麼也沒自我增值更有底氣了吧。
阿哈哈哈 八卦了一番 還是 雞湯一下
(雞湯就不多說了!!
雖然亦舒偏激,但的確如果靠男人可真的有可能一無所有。(畢竟你能確定愛能維持多久呢?
好的愛情是倆個人一起進步,像偶像劇一方總是照顧另一方是不存在的。
好好充實自己,愛自己才最為重要
先愛自己,才會有人愛你:)
最後就是年前團購安排啦!!!如果覺得是廣告的姐妹,可以避開這幾天。好啦,下面又是開心的🎁 環節!!
抽中的姐妹隨機獲得哦~
想要禮物的非常簡單👇
1、留數字1-100 app抽~
2、經常來就行啊哈哈哈,每天隨機在經常閱讀、分享前10名 隨機抽。(這個概率太大了,非常容易哈)
ps.
1、我們所有的抽獎都是用專門的數字app,輸入抽獎範圍和人數(比如1-500,抽200人)隨機選取的,非常公平。這個就和買彩票一樣,能不能中獎純看機率。
2、被選的數字和留言精選還是不精選是無關的,我們的選取範圍是這篇文章的所有留言,畢竟公眾號的精選留言數量是有限的,只有100條,那如果按照這個說法,要抽200多個人的話,emmm,豈不是獎品還有多出來的來??
3、如果有留言一樣的數字,那為什麼選他不選你?
這個選擇我們也是很公正的,看留言時間選擇第一個留言的姐妹。
公眾號文章已不按照時間推送。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偶爾想起我們
打開我們公眾號看看
不然也許很難刷到我們的文章
我們不想被忘記💔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在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