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劇一直是一個比較火熱的話題,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有是非的地方自然有八卦,而八卦剛好是消磨時間的最好.在眾多宮廷劇中,嬪妃們爭風吃醋,爾虞我詐,其實無非就是他們也存在末位淘汰制,要麼出人頭地要麼孤獨終老,後宮的女人實在太多,競爭也很激烈,一旦被打入了冷宮,那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所以好多人都對所謂的冷宮很感興趣,相知道幽禁嬪妃的冷宮到底是怎麼樣的,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皇宮,很多宮殿都對遊客開放了,唯獨冷宮卻沒有開放,而人往往對對神秘感的事物都比較好奇,尤其是冷宮作為神秘色彩本來就很重的宮殿,在加上沒有開放,就使得更加樸撲朔迷離了。
那麼,冷宮為什麼不開放呢?這可能是很多遊玩故宮的人都非常好奇的事情。
其實對於我來說,既是冷宮是開放的,我肯定也是不會去看的,因為怎麼說呢,想想吧,那麼多悽苦的女人在冷宮中過完一生,哭哭滴滴,苦怨自然是不少的,不得善終的人也不在少處。所以總覺得怨氣和陰氣太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感覺,在農村的孩子可能有感覺,以前小時候在老家那種泥巴房子,小時候家裡人多,周圍孩子也多,沒覺得那樣的房子怎麼樣,但是現在回去再看到那種年久失修的房子,又矮又黑。
說實話從外觀上看,有一種大自然的淳樸美,但是真要讓我一個去住住,真的有點小滲人的。但是如果自家親戚一直住的那種房子,去串門的時候,卻覺得很正常,並不覺得房子哪裡差,反而覺得很親切,這就是因為長期沒有人居住,會覺得沒有人氣,陰氣太盛的感覺。
所以,冷宮作為長期無人看管,無人居住的地方,陰氣怨氣太重,也是一個原因。這樣的宮殿並不會給遊客一種好的印象。
其次,冷宮都是以前失寵嬪妃居住的地方,都是失寵的嬪妃,肯定宮殿不會太好,甚至是年久失修,所以基本上都是危房,且具備修繕意義,所以可能在後期復原和維修上,冷宮也是被放棄的宮殿。
故宮人流量那麼大,萬一因為房屋破舊引發的安全問題就不好了。
再說故宮那麼大,那麼多宮殿,少一處危房參觀也無傷大雅的。
第三呢,就是有說一般冷宮旁邊都是辦公區域,是做古物研究人員的辦公區域的,他們一般需要比較安靜的地方作為辦公區,如果人太多,吵雜太大了,不利於工作和研究,於是冷宮周邊比價安靜,最為適合。
當然剛才說到了,因為冷宮年久失修,在加上是失寵嬪妃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很簡陋的,所以和別的宮殿比,根本沒有值得參觀的價值。
冷宮作為幽禁妃子的宮殿,說白了就是等同於牢房,牢房有什麼好參觀的,還是看看別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宮殿吧。
還有一種說法是,冷宮是不存在的,就是一個概念,比如皇上冷落那個嬪妃,在後宮這個拜高踩低的地方,久而久之她的宮殿自然成了冷宮。
或者是某位嬪妃犯了錯,被禁足了,皇上畫地為牢,那麼也算冷宮了,所以沒有嚴格意義的冷宮,自然也就沒有開放與否一說。
不過在漢代的時候,是有嚴格意義上關女犯人的地方,叫做永巷,也算是漢代的冷宮了。不過故宮作為明清建築,並非漢代皇宮。
但是本人還是覺得,可能是受宮廷劇的影響,總覺得冷宮就是陰森森的,不太適合參觀。就連正常的宮殿,或者古建築,因為常年無人居住,再加上中國傳統建築,開窗比較小,因為古人講究聚氣。
所以凡是沒有人居住的古建築,都覺得看房間都是黑漆漆的,陰森森的,何況冷宮,要真有這樣的地方,並且還開放了。
難免想像力豐富的人參觀後回去不做噩夢的,所以還是參觀別的宮殿就好,別惦記著這點好奇心。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