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
梁山縣是著名的水滸故事發祥地,一部《水滸傳》讓梁山聞名遐邇。梁山縣的名稱由來也正是源於境內的著名古蹟水泊梁山。據資料記載,在歷史上梁山縣曾分屬於須城、汶上、鄆城、壽張等縣。1940年在目前梁山縣境內建立了崑山試驗區,1941年改建為崑山縣,1949年因境內有著名古蹟水泊梁山,崑山縣更名為梁山縣。
梁山海拔197.9米,因漢文帝次子梁孝王曾圍獵於此而得名。北宋末年,宋江廣交天下各路好漢,憑藉水泊天險聚義於此,留下了一段動人的故事。近年來,水泊梁山經過規劃建設,已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微山
微山縣的名字也是源於境內的一座山,這座山就是微山。微山縣縣域面積在濟寧11個縣市區中最大,境內有北方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所以人們常常感到奇怪,說「微山沒有山」。其實,微山就是山,位於微山湖中的微山島上,海拔91.6米,也許因為微山太矮小,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據資料記載,微山以山上的微子墓而得名。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長子,商紂王的長兄,周朝建立後微子被封在商朝的發源地商丘,建立的諸侯國為宋國。微子去世後葬在一個湖心島的小山上,這座山被後人稱為微子山,簡稱微山,這座小島因為微山也被稱為微山島了。
泗水
泗水縣面積1118.11平方公裡,居濟寧11個縣市區中第三,僅次於微山縣和鄒城市面積。泗水縣的名字來源於境內的著名河流泗水。據資料記載,泗水縣境內在夏朝為卞明國,在西周為卞邑,在西漢時期為卞縣,到隋朝開皇十一年卞縣更名為泗水縣。
泗水現在的名字為泗河,流經新泰、泗水、曲阜、兗州、鄒城、任城、微山,最後注入南四湖,全長169公裡。泗水是古代「四瀆八流」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南宋理學名家朱熹雖沒有去過泗水,但是出於仰慕曾寫下「勝日尋芳泗水濱」的著名詩句。
汶上
濟寧境內的汶上縣歷史也非常悠久,春秋時期汶上境內為中都邑,孔子曾在此為官,擔任「中都宰」。在西漢時期,汶上境內設置平陸縣,唐代天寶年間更名為中都縣。因為中都縣位於汶水的北岸,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於是金貞元元年中都縣更名為汶陽縣。因為古人以「陽」為上,金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汶陽縣又更名為汶上縣,一直沿用至今。
汶水現在名叫大汶河,也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河流。這條河發源於泰萊山區,流經萊蕪、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全長200餘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