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一,「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如火如荼的景象。

這次行動將持續三個多月的時間,記者從徐州出發,兵分兩路,一路走西南線,途經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雲南、西藏等地;另一路走西北線,途經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行程超過一萬公裡。

在報導形式上,《走村直播看脫貧》大膽融合。大篷車所到村莊的經濟發展情況,都將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央廣經濟之聲、中國交通廣播、央視財經新媒體進行播出。其中,電視直播將主要在央視財經頻道的午間新聞節目《天下財經》完成(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12:00-13:00),央視財經頻道的黃金檔新聞欄目《經濟信息聯播》將開設脫貧報導專欄(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20:30-21:30)。

喜訊!江蘇省脫貧率達到99.99%以上!其背後是人類史上一場偉大的鬥爭。改革開放40多年來,8億多人口實現脫貧,18大以來,貧困人口由9899萬,減少到600多萬人,連續7年每年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徐州豐縣黃河故道百裡荒沙帶扶貧縣的貧困村蛻變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牛蒡基地之一,產品遠銷海外多國!

喜訊!河南省53個貧困縣全摘帽!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也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精準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河南有貧困縣53個,貧困村9536個,貧困人口698萬。而到今年,河南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合格的答卷!僅泡桐之鄉:蘭考樂器年產值近20億元!

喜訊!安徽省3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安徽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其中國家級貧困縣20個,省級貧困縣11個,而通過精準扶貧、分類施策、逐個督導、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碭山縣魏寨村種梨闖出致富路,將家鄉發展成「世界梨都」。

一個個喜訊,一個個脫貧奔小康的鮮活故事,深接地氣,撲面而來!直播大篷車走到哪裡,就帶來了新鮮感人的故事!

二、電視端、廣播端、新媒體端同時發力,視角全面,手段豐富,形成合力「滾雪球」規模效應。

電視端:《天下財經》是承擔《走村直播看脫貧》電視直播任務的主要新聞欄目,7月26日順利完成《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融媒體行動首場直播,連線《走村直播看脫貧》第一站----江蘇徐州豐縣範樓鎮齊閣村的前方記者李斯璇,記者兩腿泥走進田間地頭,現場採訪種植戶、企業,講述該村發揮特有砂質土壤優勢,從黃河故道百裡荒沙帶扶貧縣的貧困村蛻變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牛蒡基地之一,產品遠銷海外多國的故事。7月27日,走進河南省蘭考縣張莊村,張莊村將為防風治沙而栽下的泡桐樹變成樂器音板,村莊發展成馳名中外的樂器村,「用泡桐音板奏響富民樂章」,成為脫貧典範。直播突出財經視角。 7月28日,連線安徽碭山縣魏寨村,探訪碭山扶貧產業碭山梨的奇特之處,講述碭山人民如何種梨闖出致富路,將家鄉發展成「世界梨都」。《經濟信息聯播》《第一時間》也對以上村莊的脫貧致富路徑進行了跟進報導。

廣播端:7月23日以來,經濟之聲《天下財經》精選直播優質內容,播發多個脫貧道路上的鮮活案例,分別關注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紅寶村的80多位農民組成的合唱團,用歌聲唱響農村新生活;講述了寧夏農村昔日特困戶馬天志借著國家精準扶貧東風,成為了四裡八鄉奔小康路上的急先鋒;聚焦了貴州省探索以發展大數據作為突破口,使大數據走進了更多當地人的生活等內容。本周報導題材具有代表性,內容故事性強,用特色的鄉土聲音烘託脫貧攻堅大主題。

新媒體端:截至7月30日16點共發布相關報導40篇次,總閱讀量達804.8萬,話題詞 #走村直播看脫貧#閱讀量達2399.3萬,話題詞#記者走村Vlog#閱讀量達314萬。

1、H5產品全民互動點讚家鄉

設計製作H5投票產品,發布報導【Ladies and 鄉親們!咱村有機會上央視了,就差你這一票!】吸引用戶參與投票點讚自己的家鄉。截至7月30日16點,「走村直播看脫貧,我為家鄉點讚」H5的瀏覽量超100萬,互動參與量達25萬,擴大了節目的黏性和影響力。

2、多維度設計短視頻產品,豐富報導內容

(1)「雲瞰中國之美麗鄉村」系列短視頻:利用航拍從高空看中國,換一個視角展現鄉村的豐收場景與村莊的變化。7月30日發布報導:#雲瞰中國#【驚豔!「金」牛蒡,荷田田!今天,@央視財經 站上雲端看巨變!】,引發用戶關注。

(2)「記者走村vlog」:讓記者走進田間地頭,真正參與到村民的日常勞作中,以vlog的形式展現脫貧鄉村的特色農業,挖掘脫貧村的「致富密碼」。7月28日發布報導#記者走村Vlog#【大型吃播現場!央視小姐姐一手拔出比人都高的蔬菜,這竟是沙土地裡的「黃金」?!】,央視財經記者現場體驗拔牛蒡,看老百姓怎樣在沙土地裡種出「黃金」,單條閱讀播放量超320萬,用戶紛紛點讚留言。7月30日發布報導【黃河灘區老村變魚塘,全村增收上百萬!紅燒魚、糖醋魚…央視小姐姐帶你打卡黃河鯉魚的N種吃法!】,央視記者探秘黃河鯉魚養殖地,揭秘灘區居民搬遷進樓,並用老村舊址發展鯉魚產業。用搬遷前後航拍視頻的對比,體現當地居民生活的巨變。單條閱讀播放量超400萬。

(3)「我當村主播」:搭載央視財經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開進鄉村,邀請鄉村達人做客車體內搭建的「央視財經」移動演播室,當起村主播,讓村民們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介紹家鄉、講述扶貧成果,展現農村致富達人的精神面貌,有看點、接地氣。7月27日、7月29日先後發布原創短視頻【咱農民當主播,中不中?來吧,展示!鄉村rap、鏗鏘豫劇…不要太有範兒!】【我當村主播丨中氣十足四平調、手舞足蹈唱快書,多才多藝的河南人民當主播!(附彩蛋)】,記錄了鄉村達人第一次坐上主播臺,以當地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介紹自己家鄉的情形。報導形式新穎,引發用戶關注。

三、創新:外場新媒體大篷車+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三訊演播區。

在技術應用和演播室設計上,《走村直播看脫貧》勇於突破,首創了「外場新媒體大篷車」。該車搭載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配置三訊演播區,演播區由貨櫃改裝而成,長12米、寬2.55米、高3.98米,箱體採用液壓自動展開結構,最大可以上翻120度。演播區也可以自動展開,並外接擴展平臺,面積50多平方米,可以滿足大部分節目的場景和景深要求。

大篷車內還配備有5G手機、4K電視、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可供村民參觀、體驗、互動,成為本次大型融媒體行動的一道獨特風景。

同時,大篷車將對所到的每個村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進行長達1小時的直播,觀眾通過下載央視財經APP,可以觀看直播,參與抽獎活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重大戰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勇於創新用直播大篷車下鄉的傳播方式,直播20多個省、市、自治區交出的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它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扶貧幹部的嘔心瀝血,以及廣大群眾的勤勞汗水。報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深接地氣,深受當地幹部群眾的歡迎。鼓舞士氣、提振信心。有力回答了主流媒體只有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更加大有作為!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富川
    本報富川訊 (記者/駱怡 通訊員/李成華)8月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大篷車開進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挖掘鄉村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以電視和新媒體直播的形式展現廣西農村農民走向小康致富之路的歷程。
  • 宜章縣梅田鎮龍村瑤族村喜獲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最佳人氣獎
    紅網時刻11月5日訊(通訊員 焦陽)近日,由央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對話》欄目現場錄製的特別節目——「走村直播看脫貧」頒獎儀式在陝西延安舉行,宜章縣梅田鎮龍村瑤族村獲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最佳人氣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活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於7月25日正式啟動,以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分別走西南、西北2條線路,緊扣將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背景,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多個脫貧村,通過央視多媒體融合進行全程報導,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活動陝南段圓滿收官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濤瑞 張佳奇 陳雯婷 張少輝)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節目中心聯合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陝南行最後一站8月27日來到漢中鎮巴縣黎壩鎮春生社區。
  •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我市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
    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為配合這一重大主題,做好脫貧攻堅宣傳的重要舉措。該行動將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在報導形式上,《走村直播看脫貧》大膽融合。
  • 南陽移動全力保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走村直播看脫貧》
    8月8日上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舉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南陽市淅川縣前營村,這裡是「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所在地。中國移動南陽分公司全程保障直播信號,並為村民們帶來移動5G新體驗,通過5G網絡讓廣大網友遠程「圍觀」:作為承載著「讓老百姓脫貧致富和保護水源不受汙染」雙重任務的「果樹」如何帶動村民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雪域果洛繪製民生發展美好圖景
    本期青海衛視《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就來到了這裡,讓我們跟隨攝製組的腳步,去看看雪域果洛高原大地上民生發展的美好圖景。第一書記陳忠貴告訴我們,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才讓措結束了以前遊牧生活,搬到了拉加鎮異地搬遷安置小區,如今的她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在這裡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事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份小事業讓才讓措嚮往未來的心越來越堅定。
  •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我市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
    《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融媒體行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於7月25日正式啟動!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分別沿著西南、西北2條線路,緊扣將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背景,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多個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近日,央視財經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河北省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美麗藏鄉日日新——卓尼縣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綜述脫貧成果來之不易,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和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卓尼對脫貧人口、退出村,保持專項扶貧資金和對口幫扶資金只增不減,繼續精準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強扶貧對象動態管理,開展建檔立卡問題核查整改和脫貧人口「回頭看」,確保貧困人口脫貧不返貧、貧困村退出不倒退。
  • 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平輿縣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雷剛  萌友 李琦 文/圖8月3日上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平輿縣西洋店鎮西洋潭村老灣村,以「編織幸福生活」為主題,講述我縣圍繞產業扶貧,引導貧困群眾用藤條編織幸福生活,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鮮活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脫貧攻堅挖窮根 鄉村振興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脫貧攻堅挖窮根 鄉村振興奔小康 2020-09-21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村直播看脫貧」8月15日,走進郴州市宜章縣梅田鎮龍村瑤族村
    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啟動大型融媒體活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該活動以直播大篷車為載體,分西北、西南兩條線路,走進全國近百個村莊,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和事,展現全國各地脫貧工作成就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風新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土地上「文化莊稼」正繁茂
    央廣網銀川7月27日消息(記者郭長江 費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文化小康助力脫貧富民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從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到文化大院,從村民示範性文化室到民間文藝團隊,寧夏從各個層面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7日推出《黃土地上「文化莊稼」正繁茂》。在寧夏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活躍著一支農民合唱團。目前合唱團成員有80多人,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
  • 每一幅小康圖景都由奮鬥繪成
    8月24日至28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走進湖北,向全國人民展現了湖北各地在社區治理現代化、化工企業轉型發展、脫貧攻堅和民生保障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自該活動啟動以來,中央媒體採訪團深入全國各地,走進火熱基層,把鏡頭對準人民,以鮮活的事例,生動的報導,展現了一張張奮鬥向上的普通面孔,講述了一個個波瀾壯闊的奮鬥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手牽手,一起走
    新華網專訪來自7個省區的7位駐村第一書記,講奮鬥故事。借高分遙感衛星和無人機的「天空之眼」,看山鄉巨變。  王暉說,利用最後幾個月時間補缺補漏,如期完成整村脫貧摘帽的任務,我們有絕對的信心!  張冬冬說,戰馬村將打造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觀光農業、電商產業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向小康生活大步邁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土地上「文化莊稼」正繁茂
    央廣網銀川7月27日消息(記者郭長江 費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文化小康助力脫貧富民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從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到文化大院,從村民示範性文化室到民間文藝團隊,寧夏從各個層面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7日推出《黃土地上「文化莊稼」正繁茂》。在寧夏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活躍著一支農民合唱團。目前合唱團成員有80多人,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好人村」的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好人村」的脫貧致富路 2020-07-1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光景】從貧困苗寨到脫貧典型 湘西苗寨...
    &nbsp&nbsp&nbsp&nbsp8月10日至12日,天目新聞「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光景」大型新聞行動採訪團來到這裡,深入苗寨走村串戶,從滿臉笑容感受十八洞村人的幸福光景,從言談舉止捕捉村民身上有關精準扶貧的「真經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