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海局勢波濤洶湧 兩岸關係穩中有進

2020-12-1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今年年初以來,兩岸關係遭遇了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了許多複雜嚴峻情況,但在大陸方面積極識變應變,主動作為,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之下,兩岸關係發展保持了總體穩定。縱觀年初到年末,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

今年兩岸關係遭遇的各類挑戰前所未有。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之下,美國對中國發展進程的焦慮感、戒懼感更加凸顯,利用手中的各種「牌」全面遏制中國的程度無以復加,尤其是川普政府不斷「暴衝」、不惜代價地打「臺灣牌」製造事端,民進黨當局趁勢全面貼靠美國、甘當棋子,圖謀倚美抗陸,使得臺海形勢波濤洶湧、風高浪急。

二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並持續蔓延,給全球經濟、人員交流造成了嚴重衝擊,兩岸之間交流往來受疫情影響,客觀難度不斷增加。

三是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借疫情加緊同大陸所謂「脫鉤」「斷鏈」,操弄「漸進臺獨」「去中國化」,伺機進行「法理臺獨」冒險,加大幹擾破壞兩岸關係,煽動「反中、仇中、抗中」情緒,給兩岸關係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但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極大風險挑戰的情況下,大陸方面仍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持續推動反「獨」促統大勢,保持臺海形勢總體穩定。

01

一是受大陸方面強有力的遏制和反制,美臺勾連和「臺獨」冒險行徑沒有發生明顯破格越線。比如,年內美國企圖在臺海製造所謂「十月驚奇」未能得逞,挺臺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遭到挫敗。同時,民進黨「立委」和「急獨」勢力大搞「臺獨修憲」等提案,但都在臺「中選會」被退回;民進黨當局圖謀「華航正名」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迄今未有實質性所得。

02

二是兩岸關係發展大勢不斷推進。大陸方面舉辦《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座談會等重大活動,中央領導同志發表涉臺系列重要講話,充分彰顯大陸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決心和能力,進一步強化了兩岸統一大勢。

03

三是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儘管兩岸人員交流不便,但仍有不少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人士毅然決然來大陸參與一系列重大活動。雖然民進黨當局極力阻撓,兩岸仍然成功舉辦「上海-臺北雙城論壇」,臺北市長柯文哲公開表示「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04

四是兩岸經貿合作逆勢上揚,兩岸產業鏈供應鏈聯結更趨牢固,1月至10月兩岸貿易額達2099.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

總體來看,兩岸同胞面對今年風高浪急的臺海形勢仍然勇於前行,有力證明了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外部幹涉勢力、「臺獨」分裂勢力及其行徑改變不了兩岸關係歷史前進的大勢。

相關焦點

  • 全國臺研會在江西上饒舉辦「2019年兩岸高端論壇」 聚焦臺海局勢
    (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10日上饒訊 (記者 李傑)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2019年兩岸高端論壇」9日在江西省上饒市風景秀麗的龍潭湖賓館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20餘位著名精英專家學者薈聚一堂,共同就當前臺海局勢及未來兩岸關係走勢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劉國深:臺海局勢面臨重大轉折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12月19日下午通過線上方式出席了「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並從陸美臺三方因素分析了臺海局勢發生的新變化。他認為,大陸可以更加從容自信的處理臺灣問題,也更有條件採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臺海政策。
  • 臺海局勢與俄國角色
    正是由於在中國軍事武器現代化進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強國地位,俄羅斯在臺海發生衝突時的立場與表現不容忽視。俄臺關係的發展脈絡  正因如此,對俄羅斯的情報工作,一直被臺灣當政者所重視。在兩蔣主政時期,臺灣曾投入大量資源,以獲取有關莫斯科及其與北京關係的情報。
  • 董拔萃:淺談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臺海局勢
    [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董拔萃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最近大家關注美國大選,關注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和臺海局勢發展前景。
  • 臺媒:臺海局勢進入更高的險峻階段
    臺媒:臺海局勢進入更高的險峻階段 2018年05月08日 10: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7日發表點評文章說,在臺當局「行政院長
  • 「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舉辦
    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中國臺灣網 符海川 攝) 12月29日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理事和專家學者共40餘人薈萃一堂,就一年來島內政局與臺海形勢進行了深入研討。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在研討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在開幕式上致辭。
  • 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指出,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去中國化」動作,刻意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
  • 環球社評:臺灣誰當選不是臺海局勢的決定因素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7日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這將進一步增加那場正在到來選戰的戲劇性。國民黨和民進黨的黨內初選激烈且充滿變數,而到目前為止韓國瑜是否會被國民黨「徵召」參選仍是未知數。郭臺銘曾是臺灣首富,也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在臺灣頗具影響力。
  • 展望2021年臺海關係走向:周志懷稱要看三個狀態
    展望2021年臺海關係走向:周志懷稱要看三個狀態 2020年12月31日 17: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1130期】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周志懷在會上作主題發言。
  • 島內學者談兩岸新局勢:2019年將是兩岸關係的關鍵一年
    在這一兩岸關係佔了超過一半篇幅的談話中,她提出「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等「四個必須」,並揚言為兩岸交流建起「三道防護網」。「九合一」選舉慘敗後,蔡英文想出的對策不是反省政策,而是向深綠靠攏。當天,「在選舉中用民意痛擊民進黨」的高雄市針鋒相對地提出「三個必須」:必須為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努力、必須交流溝通、必須互相尊重。
  • 國務院臺辦就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和2020年兩岸關係展望等答問
    新華社記者:歲末年初,請發言人總結一下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並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馬曉光:2019年,面對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對臺工作取得紮實進展。
  • 兩岸關係艱難前行 學者強調維護和平促交流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2020年海峽兩岸關係遭受多方因素衝擊,跌入低谷,兩岸學者認為,複雜嚴峻的臺海局勢目前尚未出現緩和跡象,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對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雲端」舉行,兩岸逾60位專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展開研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指出,2020年兩岸關係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衝擊。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二是臺灣政治局勢演變與臺當局採取對抗性兩岸政策;三是美國大選與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以遏制中國大陸。
  • 《思·享2020》跨年啟航 觀察臺海讀懂中國看懂世界
    依託臺海資訊標杆節目《海峽新幹線》與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團隊和嘉賓精心策劃製作,東南衛視跨年特別節目《思·享2020》邀請到13位來自兩岸頂尖高校、權威科研院所以及高端智庫的學者,與觀眾一起觀察臺海、讀懂中國、看懂世界,節目將於2019年12月31日晚19:35至2020年1月1日凌晨播出。
  • 年終特稿:變局中前行 兩岸關係融新局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變局中前行 兩岸關係融新局中新社記者 路梅「複雜嚴峻」,已連續4年成為大陸方面對臺海局勢研判的關鍵詞,2020年更不例外。這一年,兩岸關係波折不斷,但民間交往依然熱絡,贊成和平相處、交流互動仍為海峽兩岸主流民意所在。
  • 劉和平:2021臺海局勢仍然會緊張,但不會開戰
    文/劉和平直新聞:12月31日,也就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罕見地以雙艦編隊穿航臺灣海峽,並稱這是在展現美國對維持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你認為,美方這樣做的目的何在?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跟近幾年來美國航母穿越臺海海峽相比,這一次的穿越,呈現出了這麼幾個不同的特點——第一,過往的穿越是非常有規律的,也就是每個月都要「例行性」的來一次,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美方自己堅守的既定規律出現了失調的跡象,一個月來了兩次。
  • 兩岸關係進入促統新階段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發表的2021年報告《預防優先次序調查》,首次將臺海危機列為「全球潛在衝突中最高級別」。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日前表示,當今全球政治軍事衝突風險最高的地方在臺灣。在這些歐美學者心目中,目前臺海和平的局面,就像一個弱不禁風的病人,隨時會倒下。
  • 李鵬:兩岸關係明年進入低谷「築底」期
    「兩岸關係明年依然會保持複雜嚴峻局面,將處低谷期的『築底』階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16日在京接受記者採時表示。「中美關係2021年面臨新變化,但導致臺海地區緊張複雜情勢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 大陸為何選在臺海軍演?兩岸學者:規模要高於1996年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解放軍13日宣布,近日在臺海及臺灣南北兩端進行實戰演練,陸媒指出,此次演練有「三個罕見」,上海臺研所副所長倪永傑接受臺媒訪問表示,大陸此次演習的目的,是為回應美臺官方近期互動頻頻,且他觀察,此次規模要高於1996年臺海危機。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中新網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 2020年12月18日 08:2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出版方九州出版社介紹,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全面分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54萬字,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論述。
  • 臺海局勢隧道的盡頭很可能就是軍事攤牌!
    如果博爾頓成行,他將成為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前往臺灣的最高級別官員。另有消息說,美國將向臺灣出售用於製造常規潛艇的技術,這是小布希時期討論向臺出售潛艇以來美臺圍繞潛艇問題釋出的最敏感信息。幾乎所有人都立刻想到了中美當下的貿易戰,並且相信這是華盛頓在為了向北京施壓啟動「臺灣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