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10月12日傍晚在日本靜岡縣的伊豆半島登陸後,截止到目前,已致日本70餘人遇難、兩百餘人受傷,九十多處河堤潰壩、多個鐵路橋被衝垮、上萬戶居民家中斷水斷電,數千人目前仍無家可歸。這麼大的影響也不禁讓我們想起了今年對我國華東沿海地區致災嚴重的第9號颱風「利奇馬」,那麼「利奇馬」跟「海貝思」到底誰才是今年「風王」?別急,2019年影響我國颱風盤點來了!
今年颱風整體偏弱重點突出 粵桂閩「下沉」吃不完
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已經共有19個颱風生成,截至目前共有6個熱帶氣旋登陸我國,其中5個熱帶氣旋在登陸時達到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分別是木恩、韋帕、利奇馬、白鹿、米娜。
地理位置上,算上「劍魚」以熱帶低壓強度登陸海南,海南共有三次颱風登陸,浙江有兩次颱風登陸,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山東各有一次登陸,我國沿海各省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颱風影響。
據中國天氣網分析師石妍介紹,與常年相比,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強度整體偏弱,但是也有特別突出的,比如「利奇馬」是超強颱風,其它都是強熱帶風暴或以下級別。
今年登陸浙江的颱風強度偏強;廣東,臺灣,福建登陸個數則較常年偏少,強度也偏弱。與此同時,廣東、廣西和福建,則幾乎總是在「吃下沉」。
這裡科普一下「吃下沉」,「吃下沉」是指受颱風下沉氣流影響,無風無雨、藍天白雲,但氣溫比較高。以廈門為例,今年8月9日,「利奇馬」登陸前夕,福建廈門因為受到「利奇馬」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觀測到39.6℃極值高溫,達到1952年有完整觀測記錄最高值。
「利奇馬」和「海貝思」到底誰是今年「風王」?
此外,由於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的破壞力太大,也讓不少網友發出疑問:到底「利奇馬」和「海貝思」誰最有可能成為今年的風王?下面,小編將兩個颱風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
1.生成速度:這兩個颱風都是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都是生成後72小時內迅速加強。
2.巔峰狀態:「海貝思」和「利奇馬」的巔峰狀態時都是超強颱風,「海貝思」的巔峰狀態時最大風速達到65米/秒,中心氣壓910百帕。「利奇馬」曾經達到的最大風速是62米/秒,中心氣壓915百帕。從這一點來說,「海貝思」超越了「利奇馬」,成為今年的風王。
3.登陸強度:「利奇馬」 在我國有兩次登陸,首登是浙江溫嶺,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 中心氣壓930百帕),也就是超強颱風級別登陸。因此也成為建國以來,登陸華東最強颱風第三位。「海貝思」10月12日傍晚在日本靜岡縣的伊豆半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強颱風級別登陸,所以從登陸強度來說,「海貝思」不如「利奇馬」強。
4.風雨影響:「利奇馬」在8月10日凌晨1時登陸浙江溫嶺後,經過江蘇,移入黃海,並在8月11日晚上8點在山東青島二次登陸。超強颱風「利奇馬」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登陸我國強度第五的超強颱風,風力大,降水強度大,影響範圍廣,涉及到10個省區市,持續時間長,持續了10天時間。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消息,「利奇馬」在影響期間,造成浙江、山東等10個省區市1400餘萬人受災,70人死亡失蹤,1.5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00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而「海貝思」在登陸日本靜岡縣的伊豆半島後,截止到10月16日,已致日本70餘人遇難、兩百餘人受傷,九十多處河堤潰壩、多個鐵路橋被衝垮、上萬戶居民家中斷水斷電,數千人目前仍無家可歸。因此,從風雨影響和災害程度上來說,這兩個颱風可以稱得上是不分伯仲了。
新颱風胚胎出現 周末或將影響臺灣地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颱風季還沒有完全結束,目前西北太平洋就有一颱風胚胎正在迅速發展。不過,目前這個颱風胚胎始終被強烈的幹空氣包圍,預計在抵達我國近海後,又會受到冷空氣的「圍剿」,具體會怎樣發展還需關注臨近預報。
預計,在穩定的副熱帶高壓引導下,這個颱風胚胎將穩定西行,於本周末抵達臺灣東南洋面,隨後副高減弱,它停滯一段後可能出現三種情況:1、原地消散;2、進入南海,被冷空氣壓向西南方向;3、向東北急轉彎,掠過臺灣附近,趨向日本。受其影響,臺灣本周末可能會有風雨影響,當地公眾需提前做好防臺防雨的各項準備工作。(策劃:馬黑陽 數據支持:石妍 審核:劉珺 胡嘯)
(來源: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