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溝酒業前身——全德槽坊,創立於康熙58年(公元1719)。宣統二年,在南洋勸業會上雙溝大麯奪得名酒第一,榮獲金獎。泗州籍末代傳臚、清翰林院編修,張啟後先生得悉家鄉所產名酒雙溝大麯,名冠中華,揮毫為之寫下「天下第一流」五個大字。清帝退位後的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和南京臨時政府先後啟用光緒年間狀元、南通人張謇為實業總長、宋教仁為農林總長,積極提倡實業興邦,實業救國,大力發展民族品牌。1912年4月7日,孫中山為踐行實業救國計劃,鼓勵有作為的民族工業和優秀民族品牌,自南京出發巡視各省,首站在南京為幾個月前在南洋勸業會獲得第一名酒稱號的雙溝大麯欣然題寫『雙溝醴泉「四個大字,是年8月21日,孫先生到達山東煙臺,參觀了張振勳先生創辦的張裕葡萄酒公司,為了資賞張先生興辦實業,支持國民革命的功績,題寫了」品重醴泉「四個字。尤其能為地處淮北偏僻一隅的雙溝大麯題詞,實屬難能可貴。
孫先生為雙溝題寫「雙溝醴泉「的消息不脛而走,自那時雙溝大麯在中華民國聲名鵲起。全國各地的酒商爭相經營雙溝大麯,連美國駐上海外灘一號的菸草公司都經銷雙溝大麯,美國人不光在上海賣雙溝大麯,而且把它介紹到港臺、東南亞及美國本土。一次,雙溝大麯在美參加一個博覽會,全美華人評酒協會顧問秋石先生在致辭中說:「中國真是個偉大的國家,雙溝地區釀酒已有千年,雙溝大麯已有300多年歷史,我們美國立國才200多年,雙溝酒的歷史比我們美國的歷史還長!」秋石先生的一番話足以證明雙溝大麯在美國的知名度。
上海十六鋪天順祥酒行為清朝道光年間著名紅頂商人王熾創辦的老字號酒行,他在重慶、成都、昆明、武漢、北京、濟南等大城市均設有分號。雙溝大麯從晚清到民國一直在那裡熱賣,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天順祥酒行老闆華正清先生與雙溝全德槽坊仍然保持著聯繫,定期從雙溝進貨,據雙溝酒業老年人回憶,雙溝大麯是酒行的主打品牌,百年老店百年熱賣雙溝大麯。曾在央視熱播的四十集電視連續劇《錢王》就是講清朝紅頂商人王熾的傳奇故事的。雙溝大麯得以進入這家百年老店,靠的是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賀全德槽坊誠信厚道的經營作風。全德槽坊出品的雙溝大麯無論是旺季還是淡季,酒質始終保持「雙堆花」(53度以上),產品再好賣也不能見利忘義、摻雜使假,自毀名聲。有資料顯示,民國32年(1943年)一年雙溝大麯在天順祥銷售就達到40噸。蘇州的著名老字號元大昌酒行、揚州著名的老字號公順裕酒行均創始於民國4年(1915),這兩家酒行主要經營散裝白酒,一開始就賣雙溝大麯,進貨一律壇裝水運,一年至少要從雙溝運七八船,一船七八噸到十幾噸不等。元大昌地處山塘河畔,山塘街、觀前街屬於姑蘇繁華之地,街面上酒樓林立,青旗高挑。元大昌店堂內小口大肚、腰貼雙溝大麯紅字標識的大酒罈一溜多排,零拷的沽客進進出出,絡繹不絕,整天門庭若市,生意紅火,大街上到處瀰漫著誘人的酒香,讓人不飲自醉。揚州公順裕酒行船靠運河碼頭,雙溝酒船一到港,酒行老闆立即通知大小酒樓酒店前來提貨,這些雙溝酒公順裕酒行自銷一半,批銷一半,年銷量在30噸左右。
悅來酒棧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由青陽鎮商人沈玉文、鎮江商人黃炳坤、江西商人劉華山等人合股在揚州運司街東圈門開設的股份製酒棧,劉華山為經理,悅來酒棧主要經營雙溝大麯和隆源酒,一年達20噸左右。悅來酒棧在揚州除了賣雙溝大麯,還有一項任務,就是為新四軍衛生部和後勤部門採購軍需物資,那時的雙溝大麯酒在敵戰區是十分吃香且十分緊缺的商品,酒棧從雙溝全德槽坊裝來雙溝大麯,在敵戰區的揚州城兌換成解放區急需的藥品、醫療器械、火油、鹽巴、棉紗、布匹,源源不斷地運往皖東北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我黨、我軍的抗日救國大業。1943年,陳毅將軍用雙溝大麯款待抗日民主人士,盛讚雙溝大麯「不愧天下第一流」。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七大」,陳老總還把雙溝大麯捎到延安作為「七大」的賀禮。抗日戰爭的艱苦年頭,賀全德槽坊多次接待華中、淮北地區黨政軍領導人劉少奇、陳毅、彭雪楓、鄧子恢、張震、張愛萍、吳芝圃、江上青、劉子久、劉瑞龍、劉玉柱、李一氓、陳蔭南、範長江等人,他們都到雙溝全德槽坊品飲過雙溝大麯,全德槽坊被譽為「抗日飯店」,此外,國民黨人士盛子瑾、魯佩璋、許志遠等也多次在此暢飲雙溝大麯,除上述幾個老字號酒行,上海外灘一號美國菸草公司、南京的一些酒行、揚州的富春園、鎮江的萬順酒行、杭州、合肥、蚌埠、無錫、常州、清江浦、南通、高郵、寶應等城市的大大小小的酒行都長期經銷雙溝大麯。雙溝大麯與這些酒行酒樓無處不在。用「香滿江南,名馳冀北」這樣的溢美之詞來讚美民國年間的雙溝大麯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聲明:此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editor@jxwmw.cn。
稿源:中國網 作者:
相關報導
江西文明網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