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到了55歲以後,工作上的輝煌時期基本上就已經過去了。在這樣的人生下半場,每一天,都是餘生最好的一天。
55歲以後,如果你還擔當著具體的工作職責,你就要倍感珍惜。畢竟退居二線的日子說來就來。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人就站在你身後,等著替換你,你能不珍惜嗎?你能掉以輕心嗎?
如果你已經沒有具體的工作職責,你也不要有太多的失落感。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年齡大的人退下來,年輕人升上去,這是進步的表現。這是社會規則,每個人都會有這一天的。應該看開想開。
這樣的時候,應該學會適應,學會調整。「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卸卻工作的擔子,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但卻為你另外打開了一扇窗。你更有時間、更有精力去滿足一下自己的愛好了。所有的愛好都是愉悅心靈的。滿足和發展自己的愛好,也算是對從前工作中的痛苦和磨難的一種補償。
55歲以後,個人體質基本上就要走下坡路了。如果你依然很健康,你就要感恩生活,就要覺得非常慶幸。畢竟在這樣一個年齡段,不少人已大病纏身,有的已經不在人世。所以,如果你身體健康,你就是世上最幸運、最幸福的人了。因為在這樣的時候,金錢是買不到你的健康的。
這個時候,人與人相比,已經不是名譽地位,不是面子,不是金錢,而是健康。既有錢又有健康最好。沒有多少錢,但身體健康,也不錯。如果腰包鼓鼓,鈔票多多,但是喪失了健康,那就令人遺憾了。
退一萬步講,這樣的時候,即使沒有了健康,只要還活著,也就一定要心態樂觀。因為未來的日子,風雨只會越來越多。你現在的狀態,雖然比不了別人,但的確是你自己餘生最好的狀態,為什麼不能自我珍惜呢?
55歲以後,家庭變化會越來越大。要珍惜自己的擁有。
如果父母依然健在,那是你整個家庭的福氣。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畢竟留給老父老母的歲月已經為時不多。因為他們的年齡都已經七、八十歲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樣的時候,老父老母健在,你會讓許多人羨慕的。因為這樣的年齡,許多人已經是「子欲養而親不在」了。
這樣的時候,如果有老父或者老母病臥在床,也是你的一種福分。雖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照料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會讓你身心俱疲。但為親情而付出,的確是人世間最值得的事。你一定要盡己所能,履行好贍養的義務。有父有母和無父無母絕對是兩種層次,兩個概念。千萬要懂得珍惜。
55歲以後,夫妻相濡以沫的平靜生活也可能會隨時改變。因為孫子輩就會在這個時間段降臨人世。為兒子、為女兒去做保姆,會讓許多中年人夫妻天各一方。這樣的分離,方便了下一輩,但卻苦了中年人自己。
如果此時,夫妻二人依然廝守在一起,也算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如果因為要照顧孫輩而兩地分居,也請好好打理好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整個家庭負責。
總之,55歲以後,一個人的工作有可能發生急劇變化,會漸漸地遠離單位、遠離社會,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影響是相當大的。這樣的時候,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也不再穩定,會逐漸地走向疾病和衰老。而且,穩定幾十年的家庭結構也會不斷發生改變,發生變化,讓你由頂梁柱漸漸轉變為幕后角色。
所有這些,都是一個人無法更改的不利因素。這些因素隨時都有可能發揮作用,影響我們的人生幸福。這並不是悲觀消極,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對客觀現實的清醒認識和理性尊重。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對人生、對生活、對家庭倍加珍惜。要自己給自己打氣,要告誡自己說:55歲以後,每一天都是餘生最好的一天,願你我都能微笑以對。